《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硕托也有头疼的地方,他们是一心逃回关外,临走之时还屠城,根本就没想着还有攻城之类的事情。
因此他们随身携带的东西,除了刀枪剑戟弓箭等各类兵器之外,就只有金银珠宝而已,根本就没有用于攻城的器械,连个云梯都没有。
硕托马上命令一部分人去附近收集可以用作攻城的东西来做器械,另外一部分则原地休息,准备攻城。
他知道清水明月关的详情,虽有险关之称,但现在早已名不副实。这明军肯定是刚占领关城不久,自己手下有三千东征西讨多年的大金勇士,只要能抢上城头,那些乡兵必然不是对手。
在清水明月关内,战果刚统计出来,报到了钟进卫这里。
放进关的建虏一共有七百五十六人,除为首的阿敏被活捉之外,其他七百五十五人都已斩杀。
城外则只砸死了四五个建虏而已,其余的见势不妙,都逃了开去,没有砸到。
已方则死十三人,伤四十二人。多为建虏结成圆阵反击时所造成的伤亡。
钟进卫心中暗暗一算,自己这边还有七百六十来人左右,而建虏城外就有三千多人,还有一半也正在赶来,如果他们爬不上城头倒没事,就怕和建虏短兵相见,拼不过他们啊!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官匪一家
虽然东边的天空已经隐隐露出了一点鱼白,但走路还需打着火把。
明军主力的前锋出现在了离永平二十里外的官道上,从附近山峰俯视的话,会见到一条粗壮的火龙在前进,并且火龙的周围散落着很多萤火虫。
孙承宗最终和那些将领取得了一致的出兵部署,主力前锋是五千白杆步军,成战斗队列行军。
在白杆军四周一里范围内的萤火虫则是各路总兵派出的部分骑军,分散得很开,搜索前进。
这些散骑一则可以起预警作用,二则万一真的有建虏伏击,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
之后是一万关宁铁骑,一旦前锋遇到攻击能迅速绕过原地拒敌的白杆步军前去攻击敌军。
再走在后面的则是剩下的白杆军和关宁铁骑,最后则是各路总兵的主力人马。
炮营这次没有跟出来,驻防在滦州。
第一是夜间行军,火炮太过笨重,很不方便;
第二是永平建虏并没有据城而守,也就用不着火炮攻城。
不管是将领还是兵卒,带着紧张的精神,赶了半夜的路,都感到有点疲惫。可以明显得看出来,外围游骑的搜索半径正在慢慢地变小。
孙承宗看看天色,又问了下亲卫到永平城的距离后,叫过跟在身后的祖大寿,让他派出夜不收,先行赶往永平城,查探敌踪。
不一会功夫,命令传达下去,从中军的行军队列中跑出十数骑,从官道的边缘,快速向前跑去。
急促的马蹄声敲响在行军士卒的心上,纷纷扭头看着这些夜不收超过他们,向前方远去。
这支夜不收就是胡浩的那支,他带着兄弟们很快超过了白杆前锋,然后驰到了官道中间,扬长而去。
他一边伏在马背上催马快行,一边对周围的兄弟大声喊道:“兄弟们仔细点,别让建虏给阴了。”
“胡哥放心吧,阴不了。”其他夜不收纷纷回答道。
二十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并不需要多久。
因为天色已经越来越亮,当他们跑了一半路之后,就已能看清道路,火把随即被他们扔掉,速度也提了上去。
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任何建虏,拐过一个山脚后,永平城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胡浩左手一伸,让兄弟们减速前进。
他们都注视着永平城,只见城内多处地方都有火烧剩下的余烟飘出,偶尔几个地方还能看到火光。
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见不到一个建虏。再近一些,隐隐能看到城门也是洞开。
胡浩略一思索,指着他边上一个兄弟道:“王二,你在这待着。要是一刻钟后没见到我们的身影,就速回,禀告大帅有建虏。”
说完之后,也不待王二表示,一夹马腹,加快速度往永平而去。
其他夜不收也不多话,纷纷跟上胡浩,只留下了那个叫王二的夜不收,收马待在原地。
快到永平城时,胡浩挥手一示意,跟随他的夜不收开始四散开来,呈扇形接近离他们最近的南门。
离城门越近,胡浩他们越紧张,警惕着注视着城头城下可能会出现建虏的地方。
就在城门不远处时,又一个夜不收停住,不再前进,等待前面兄弟的信号。
胡浩抽刀在手,一马当先冲进了永平城门。
一进去之后,眼前的景象就让他呆住了。
大街两边,倒着不少百姓装束的尸体,身前背后中刀的都有,还有不少人的衣服都被扒拉开,显然是被搜身过。
各处房屋的门都是洞开着,甚至有的门已从门轴上脱落,斜挂在一边。
除了火烧木头的噼啪声之外,还有偶尔传来的哭声,建虏果然是屠城了。
胡浩马上指挥他的兄弟们四散开来寻找活人问情况,他自己则直奔城头,站在高处嘹望全城。
在他的视野内,没有见到一个活人。建虏应该是离开未久,否则幸存的百姓就会出现在街道上。
胡浩马上转身对城外比划手势,远处的王二一见,转身往来路狂奔,前去禀告军情。
而在城外不远的夜不收则开始进城,过来和他们会合。
胡浩又取出一个哨子,猛吹了几下,刚才散出去的夜不收都开始向他靠拢。
会合到一起后,有一个夜不收从怀里掏出一锭银两,向胡浩笑着说道:“胡哥,你看,路上捡到的。”
其他人一见,也纷纷从怀里掏出一些金银珠宝给胡浩看,甚至有一个比较多的,分了一部分出来给胡浩。
胡浩也不客气,抓过来放在怀里,然后对他们说道:“多了容易被发现,有一些就可以了。我们现在一分为二,沿城头查探建虏踪迹,到城北汇合。”
夜不收们素来信服胡浩,虽有心再去捡点金银珠宝,但还是克制住了**,遵从胡浩的命令,分两边往城北搜索而去。
留在原地的一个夜不收看看胡浩他们的背影,又往城外看看大军过来的方向,稍微纠结了一下,就跑下城头,又去捡财物了。
过了好一会后,这夜不收隐约听到大群的马蹄声,赶紧回到城头察看。
在来路的方向,一支长长的骑军正迅速赶来,看得出来,他们是大军前锋的游骑,闻讯先赶来了。
这些游骑都看到城头的夜不收,知道城内安全,也不打招呼,纷纷从城门处冲了进来,四散开去。
夜不收在城头看着这些游骑开始下马,四散闯进各家民宅,暗自骂了一句:“遇敌就怂了,抢东西倒是快,我呸。”
城外更大的马蹄声传过来,打断了他的暗骂,就又回头看了过去。
是他自己所属的军队,关宁铁骑来了。
跑在最前面的骑军打着一个“何”字,并没有进城,而是绕过城池,往北而去。
随后的骑军则涌进了永平城里,有组织的开始占领街道四周和城头。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其他总兵的主力骑军也赶到了,发现最近的南门关着,连忙叫门。
有关宁军的校尉在城头喊道:“此处已为我关宁军接受,要想进城,请绕别处。”
城下的骑军骂娘之后,也不再逗留,直接往其他城门而去。
永平城在遭受了建虏的屠城后,又开始被官军洗劫,哪怕他们是正规的明军,也没有手软,反正罪名最终都会被安在建虏的头上。
天已大亮,明军的步军终于出现在永平城外,由纪律严明的白杆军从扇形向前开路。
他们并不是为了防御可能的攻击,而是阻止后方各路总兵的步军越过他们进城。
几个总兵不管在孙承宗面前如何请战,他一概不准,只许他们跟在白杆军的身后。
孙承宗一路阴沉着脸,到了永平城外后,让马祥麟带一千白杆军随他进城,其余的白杆军则由秦良玉带着,监督城外的各路步军列队等候。
已进城的各路骑军也不是傻子,早派有哨兵看着城外。见中军“孙”字旗到了,就赶紧回去通知本兵要到了。
因此,等孙承宗带白杆军进城的时候,进入民宅的那些骑军早已回到大街上,驻守在各处街道要冲,装模作样地执行基本的警戒任务。
孙承宗虽心知肚明这些人在他进城前干了什么勾当,可法不责众,只要不是发生在他眼前的事,就只能当作不知道了。
他知道地方明军在这种情况下,干出这些事情,一点也不意外。
所以他也不敢带其他部队进城,只敢带着白杆军。因为白杆军和地方明军不一样,白杆军说到底是土司部队,士卒的命包括他们家人的命,都由土司说了算。就是士卒想抢,只要土司不让,他们就不敢。
孙承宗来到永平城中间的知府衙门,发现这衙门也被建虏所烧,就站在前面的广场上,传令各处将领前来汇报军情。

第二百八十三章 建虏并不笨
不一会,各路总兵赶到,一个个装出沉痛表情,向孙承宗禀告他们所占城区的情况。
关宁军何可纲最后赶到,禀明城北安全,没有建虏踪迹。
从各处汇报上来的统计看,半个永平城算是已经毁了,整个城内被烧毁房屋占了十分之一左右,活着的百姓估计只剩一万不到。
要不是张凤仪奉钟进卫之命拼死报信,孙承宗连夜赶来的话,估计永平城就是一片毫无人气的废墟了。
孙承宗叹了口气,他没法拍拍屁股就当看不见永平的惨状,而直接去追击建虏。
于是,他下令各军除了派出夜不收向北搜索建虏踪迹之外,还要各路总兵拨出一部分步军收拾满城的尸骸,收拢各处百姓,整理永平城。
再令张凤仪领一千白杆军巡视全城,监察各路步军,敢有扰民害民之举,当场格杀。
其余部队,休整半个时辰后再往北追击建虏,前往清水明月关与监军汇合。
大军随即开始调整,已进城的骑军开始由北门退出,并驻扎歇息。永平南门的步军除进城执行任务的之外,其他步军全部绕城而过,不得进城。
孙承宗趁这个机会写了两份奏章,一份是报捷文书,另外一份则是汇报永平惨状的奏章,发往京师。
未及半个时辰,夜不收回报,在离城四十里路左右的地方,发现建虏后军的踪迹。
孙承宗一听,马上下令骑军出击,咬紧建虏后军,拖延他们逃跑速度,等待步军赶上决战。
再说勤王军的北路偏军,一直墨迹没有往北走。
军中的锦衣卫则因为刚到,还没正式开始行使监察军队将领的使命,另外他们刚接到的命令也只是监察军中将领的贪腐情况,对他们的行军打仗之事没有发言权。
因此锦衣卫虽知他们是畏敌不前,但也没权限管辖,只好写信派人去找监军,汇报情况。
在白杆信使组接二连三得找到他们,传达钟进卫的命令后,北路军才知道前方已无建虏。
于是,开始加速行军。先是逼降了遵化的建虏伪军,然后马上向中军报捷。
北路军的几个总兵在轻易收复了遵化之后,尝到了甜头,开始争先恐后地往三屯营出发,想抢复城的功劳。
而在山海关,朱梅则刚收到监军传来的命令,商议之后决定亲自带领剩余的骑军和一部分步卒出发。
一个对建虏的大包围圈正在慢慢地形成。
清水明月关的城头加装上去的木排已经所剩无几,城头底下躺着一些建虏的尸体,但并不多。
贝勒硕托看退下来的部队伤亡不多,却基本拉下了城头的木排,比较满意,让这些人先退下去休息。
然后叫过负责第二波攻击的两个牛录额真道:“和硕贝勒失陷在城里,生死未知,后方的明军主力也正在赶来。尔等须得拼死攻之,敢畏敌怯战者斩!”
两个牛录额真也不答话,干脆利落地打千,然后转回自己的牛录去了。
硕托看看城头,手一挥,弓箭手们开始逼近城墙。
在前一轮的攻击中,他们已经试探出了城头的明军并没有多少远程攻击武器,弓箭少,火炮更是没有。
因此这些弓箭手的胆子较大,分散前进到城墙不远的地方后,才开始压制射箭。
城头上的民壮军没有盔甲,也没有像昌黎一样的土制盔甲,因此对于建虏的弓箭很是头疼。
在前一轮的攻城战中不但没能阻止建虏拽掉木排,而且还有不少民壮头部中箭,伤亡不少。
钟进卫和卢象升以及阎应元经过紧急商议之后,让民壮不再露头还击,就让建虏攻到城下也无妨,反正建虏没有铁楸锄头,没法挖城墙,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用巨木撞城门。
一边待命的牛录额真看弓箭手已经就位,开始压制城头的明军,就带头开始冲锋。
几百建虏抬着简陋的云梯和巨木往城墙冲去,没有人发出声音,互相之间都有默契,没有因为缺乏沟通而撞到边上的同伴或弓箭手。
七八架云梯“啪啪啪”地靠上城墙,位于云梯两边的建虏则自觉地扶好云梯,身后的同伴马上就一手扶着云梯,一手拿着兵器开始登城。
“撞!”卢象升就在这段城墙上,看到建虏的云梯靠上城墙,就下令道。
早已等待多时的民壮,几个人一根碗口粗的长木,前面一人扶着方向,后面几人则发力前推。
“啪”的一声,长木撞上云梯露出城墙的一头,发出一声响。
顿时,云梯受力,被撞离了城墙,梯上的建虏随着云梯立起而掉了下去。
也有的云梯因为质量不行,或者因为云梯上的建虏太重,受力不均直接中间折断。
还有几处的长木没有撞中云梯,就马上再来一次。
在这些长木之间,则是身强力壮的民壮用力往城下抛滚木礌石。
城下的建虏弓箭手就只看到城头抛出滚木礌石,落下来砸到云梯下的同伴,却看不见城头明军的身影,只能干着急。
没用多少时间,建虏的云梯就损坏殆尽,抬巨木的建虏也被砸伤好几个,没有防御无法再撞,就只能撤了回去,城墙下又留下了几堆建虏的尸体。
钟进卫在一边观战整个过程,一边对身边的阎应元笑着说道:“靠着城墙防御很简单嘛!”
“那是建虏不会攻城,否则防御不会这么容易。”阎应元见钟进卫很乐观,就提醒他道。
“那要你来攻的话,你怎么攻?”钟进卫一听,来了兴趣,问阎应元道。
“首先,云梯上端两头绑上倒钩,靠近城墙后就能钩住城头,这样就无法用巨木推之。”
钟进卫听了一愣,好像是这么回事。
“其次,城外架云车,和城头一样高,甚至高过城头,让弓箭手居高临下进行压制,城头守军将难以从容拒敌。”
阎应元说完这两条对策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