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钟进卫俨然一派大师的说话风范,再加上他背后站着几个威风凛凛地东厂番役,更是增加了他的气势。
“我们汉人很早就有了模具做东西的事例,不说你们工匠的活,就我们平时生活中做饼吃。你是一个个做的呢,还是用事先刻好的模具一个个的压制出来,那个更快?做出来的东西又是不是一模一样?这也就是刚才我要你们做到的标准化。”
一下说了好多话,钟进卫有点渴,先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继续说道:“这个事例放到玻璃制作上,那是不是也可以事先做成模具,然后把玻璃水或吹或倒进去做呢,这样做是不是会更简单?那个凸透镜,是不是可以事先用圆规画出不同弧度的圆形模具,用这个模具做出镜片后再来磨制会不会省很多功夫呢?”
那些玻璃工匠们虽然没听过圆规是什么,但也知道这个东西是干嘛的。他们听得一个个脸红耳赤,低下了头。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做事都有一个惯xìng思维。他们把以前做水晶镜片的经验带了过来,还没有一定的时间来创新,或者说缺少足够的动力来马上创新。
“还有那个平板玻璃,我看送到银行做窗户的玻璃很小,你们的做法是先把玻璃吹成球,再弄成圆筒状,等其略为冷却,去掉两头,从中间剪开摊平,用这种方式来做平板玻璃。是,你们是做出来了,但用这种做法得到的平板玻璃大小受限于玻璃匠肺活量与玻璃气球的体积。今天我说了这么多了,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启发。谁有更好的方法来改进?理论上的也可以。”钟进卫说到最后就给了这些工匠一个问题。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创新没那么难
钟进卫等了一会,看底下的人还是鸦雀无声,就皱了皱眉头说道:“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考虑下,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重奖一百两纹银。”
说完之后,钟进卫就叫上安贵义,离开议事厅,转入后堂。给这些工匠一个空间,让他们少点拘束,多点活力来想事情。
安贵义随着钟进卫到了后堂后,就一个劲地拍钟进卫的马屁,说中兴侯刚才的一番话太让人振聋发聩了,仿佛给人打开了另外一条大路。
钟进卫也不知道他是发自真心地说呢还是因为自己位高权重的缘故,不过,不管如何,钟进卫自认为讲的还可以,把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概念给这些工匠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番,还举了不少实例,比后世一些老师讲课强多了。
钟进卫得意了一会之后,对安贵义说道:“安公公,你是直接负责这些厂的,我刚才说的这些你要记住,最好再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就往我刚才说的这个方向引导。不要怕舍不得钱,如果有重大改进的,你就给重奖,甚至一些官位头衔都可以。你这里不方便定的奖励,我就去和皇上讲。嗯,我也会去提提这个事情。”
安贵义一边认真地听一边连连点头,等钟进卫说完之后,马上表示:“中兴侯放心,咱家肯定让这些工匠把这个标准件和流水线的事儿刻到他们的骨子里去。”
“好,我不可能经常在这里的,一切还得麻烦你。这是大事,你一定要尽心。”钟进卫再次叮嘱道。
安贵义只好再次表示没问题,没有丝毫表现出说你一个大老爷们还那么罗嗦的意思。
钟进卫喝了一杯茶,又和顾百川他们聊了下天后,预定的时间就到了,他带着安贵义随即回到议事厅。
他俩一进议事厅,刚才还是一片“嗡嗡嗡”的声音,一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钟进卫坐定之后,扫视了一遍底下的这些工匠,然后说道:“不知道刚才我说的一百两纹银有没有人愿意要,如果有人已想到改进的办法,就直接举手。”
钟进卫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两个人举手了。
让钟进卫意外的是,他认识这两个人,还都不是玻璃匠,而是泥水匠。
钟进卫就点了位置靠前的吴胜大说道:“吴叔,你先说。”
他刚说完之时,发现位于吴胜大身后的卢良脸上露出焦急担忧之sè,略一思索,就明白过来,马上叫停刚站起来准备说话的吴胜大道:“吴叔先等等,万一卢良说的和你一样,他就得不到一百两赏银了。这样,你先上来,单独向我说明你的想法。”
卢良一听钟进卫的话,马上露出感激之sè。一百两银子啊,没有谁会不在乎的。
吴胜大转身看看卢良这个光棍汉,笑了下,然后按照钟进卫所说,走过去轻声向钟进卫讲解了他的思路。
议事厅内的众人看着钟进卫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就都羡慕吴胜大,看来他能拿到那一百两银子了。
吴胜大说完之后,轮到卢良上前轻声说明他的想法,也是让钟进卫一边听一边点头。
待卢良说完后回到座位坐下,钟进卫笑着说道:“很好,我很高兴,已经有两位说了他们的想法,还有没有人有想法的?”
工匠们一听有点急,可越急就越想不出来。
钟进卫等了一会,看到还是没有人举手,就说道:“既然没有人举手了,我就公布刚才两位的想法。”
钟进卫指了下吴胜大,然后说道:“这位吴叔的想法是,在铁桌子上倒上融化的玻璃,等略为冷却,再用铁棍压平上面,至于厚度,可以取决于铁桌子边沿突起部分。铁棍子压的时候,就和边沿突起部分相平。这样的话,平板玻璃的厚度也会均匀。”
钟进卫的话音一落,底下工匠们不由自主地响起一片惊叹声,一种原来这么简单的想法出现在他们的脑中。
钟进卫用手虚按下,让他们静下来,然后又说道:“那位卢兄弟说的方法是,做个几十尺的大型平底浅盘子,倒满玻璃汁,待其冷却后也能得到平板玻璃。”
钟进卫接着点评道:“这两个法子可以不可以,让实践来检验,就由吴叔和卢兄弟两人主持,玻璃厂的同事协助,看最终的效果怎么样。”
那些没有举手的工匠一个个都很后悔,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自己就想不到呢。其实还真是,有些东西,没有说破,就觉得很难很难,但一说破了,却发现原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钟进卫看底下这些工匠们的脸sè,就知道他们的想法。他想了下,就说道:“下面就请于叔和卢兄弟来讲讲,他们是怎么想到的,给其他工匠一些启发,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多一些创新。”
吴胜大有点不好意思,他犹犹豫豫地站起来,然后说道:“兄弟们,我也没啥想的,就是侯爷说了那个面饼的事而想起家里做豆腐的法子,就这么想出来了。”
工匠们一听,原来如此。做豆腐的时候,就是四块木板互相衔接成一个方格,放在平整的木板上。然后把豆腐脑倒入方格中的纱布,最后压成了一整块豆腐,这做平板玻璃的原理还真与做豆腐的一个样。
然后轮到卢良了,他倒少了吴胜大的一份扭捏,干脆利落地站起来说道:“俺也是受侯爷的启发想到的。”
钟进卫一听,呵呵笑了起来,自己刚才的举例还是很有用的么,启发了两个工匠的思维。
等底下的工匠们刚才听到发言后发出的感叹声慢慢地小下来后,钟进卫总结道:“有些东西并不需要多高深的技术和多丰富的经历,只要你能想,会想,一个思路不行换个思路,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蒋帆。”
蒋帆就是玻璃匠的头,那个之前钟进卫所说的人,只是没有点名而已。现在一听钟进卫叫他,连忙站起来应了一声。
“玻璃制品这块的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个显微镜,皇上是非常重视的,这关系到以后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今天的事希望能给你一个启发。”钟进卫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成绩责怪他,而是希望他在以后能有改进。
蒋帆有点惶恐,连声答应,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
今天的会议开到这里,就差不多了,钟进卫宣布散会之后又和安贵义商量一些细节,然后询问有关炼钢的进度。
很遗憾的是,因为耐火砖的限制,还有可能是温度还不够高的原因,炼钢的实验还没有成功,工匠们正在逐步解决中。
钟进卫对于具体炼钢的事情,并不了解,只能叮嘱安贵义一定要盯着这事,不能马虎,争取早rì实验成功。
忙完了这些,已是rì落时分,钟进卫才打道回府。
没想他回府的时候,发现之前去东厂受训的六名钟进卫的随从在府里等着了。见到钟进卫后,全部上前拜见。
钟进卫看着这些随从一个个都jīng悍了很多,不由得对顾百川说道:“你们东厂不错,这么短时间内就能让他们的气质都有了变化。”
顾百川笑笑,他是一点都不奇怪,东厂是什么地方,里面的人都是从锦衣卫里面挑选出的jīng锐。在里面受训,都是高规格,严要求的。
他们现在能出来,肯定是符合了要求才放出来的。不过说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来,这几个人的底子还是不错的。
钟进卫安排自己熟悉的李老四当他自己的护卫头目,然后问顾百川道:“我的护卫回来了,你们是不是要撤了?”
顾百川摇摇头道:“属下也不知道,没有收到通知。”
钟进卫觉得这大明就自己最特殊了,用东厂番役做护卫。以前是自己没护卫,现在有了,是不是就不必要东厂护卫了,他想着去问问崇祯皇帝看。

第二百四十五章 无敌炒股法
接下来的几天,钟进卫一直待在大明皇家银行,监控着各项数据以及听派出去的托回来汇报情况。
或者托这一招棋子真的有效,等到第四rì的时候,有个别百姓过来兑换纸币了。虽然数目很小,但总算是有了。
另外钟进卫还注意到,一小部分酒楼饭店以及各类商铺开始接受大明九思宝钞,同时也有普通百姓拿着九思宝钞来兑换成银两。
钟进卫手中另外一份报表显示,用九思宝钞来兑换银两的增长势头到了昨天,好像是到了最高点,今天为止过来兑换的人明显没有前两天在同时段的人多。
看样子大明皇家银行每天兑换银两的举措给了一些观望派信心,只要后面不出岔子的话,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局面。
不过有一点,现在朝廷在纸币方面是一直在亏损,印出去的宝钞越多,亏损就越大。这亏损会一直持续,直到信誉建立,可以多印纸币为止。好在大规模印制之后,纸币的成本不是很高,否则肯定撑不到那一刻。
钟进卫想着,等到打跑京畿之地的建虏之后,百废待兴,那时候资金的需求就大了,应该可以开始第二步计划,以减轻大明财政的负担。
接着他又想起这几天收购大明通行宝钞的事,从反馈回来的结果看,好像有人嗅到了风声,用银两收购通行宝钞的价格已经在逐步上涨,但这价格在钟进卫看来,还是很便宜,但过段时间后价格还便不便宜就不好说了。
钟进卫想了一阵之后,就收拾了手头的一些报表,前去求见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知道,钟进卫无事不登三宝殿,就在文华殿单独召见了他。
钟进卫先是把银行的近况向崇祯皇帝做了汇报,这些情况都在事先的预想之中,甚至有的方面比想象的还要好。
接下来钟进卫又把回购通行宝钞的事儿也向崇祯皇帝汇报了,崇祯皇帝听了后,皱着眉头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可有办法?”
这些回购通行宝钞的钱已是朝廷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要是回购价格太高的话,朝廷是负担不起的。
钟进卫是有了想法后才求见崇祯皇帝的,他现在一问,钟进卫就回答道:“陛下,臣是有个法子可以用来控制回购通行宝钞的成本,但需要追加回购所需银两。”
崇祯皇帝一听,你这都要追加回购所需银两了,还说是有法子,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他带着疑惑问道:“钟师傅,朕不明白你的意思。”
钟进卫看看内侍宫女,然后道:“陛下,臣想单独禀告。”
崇祯皇帝一听,以为是钟进卫说的话又要涉及后世的事情,就让内侍宫女都退了出去。
等文华殿内只有他们两个人时,崇祯皇帝问道:“钟师傅,你这法子又涉及必须说明是后世的事情么?”
钟进卫笑着摇摇头,然后回答道:“不是,只是事关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崇祯皇帝一听,更疑惑了,以前听钟进卫说军国大事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这么要求过。
钟进卫看看崇祯皇帝的表情,知道他心里所想,就解释道:“陛下,臣所想的降低回购通行宝钞价格的法子是追加银两,然后一直暗地里收购宝钞。”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这是什么方法,还那么神秘。
“钟师傅,这。。。”
“陛下,等臣说完,下面还有。”
“钟师傅请说。”崇祯皇帝知道自己急躁了。
“所有回购的宝钞不销毁,先存起来。等到回购宝钞的价格到达预定的价格上限后,就不再收购宝钞,而是卖出之前低价收购的宝钞。”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忍不住又想问,但最后憋住了。
“这样一来,相当于低买高卖。为了不至于最后弄巧成拙,才要事先追加回购银两,以便有足够的宝钞可以出售,一直把价格再给压下去。”
钟进卫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终于还是忍不住了,问道:“钟师傅,朕要的是销毁大明通行宝钞,而不是从中赚钱啊!”
“陛下别急,后面还有招。”钟进卫解释了一句后,继续说他的方法,“等到价格足够低之后,臣再回购宝钞,如此几次,必然没有人再跟风吃进,朝廷就能以最低的价格,回购到绝大部分宝钞了。”
“原来如此,钟师傅真聪明!”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直接夸奖钟进卫道。
这些其实就是后世炒股票的一种方法而已,只要是后世有点经历的人,都知道。
钟进卫听得一点都不脸红,继续装大师,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刚才臣说得这些cāo作里面还有风险存在,需要避免。”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什么风险?”
“就是万一有人拼命吃进臣放出去的宝钞,就不能达到刚才臣所说的目的了。”
“那如何是好?”
“所以,除了刚才所说的要储备足够多的大明通行宝钞之外,还需要朝廷的配合。”钟进卫回答道。
“如何配合?”
“陛下,臣收购宝钞的目的是要销毁这些宝钞,而其他人收购宝钞的目的是为了等宝钞升值来赚钱。宝钞为什么会升值呢?臣觉得他们是看到了能在大明皇家银行zì yóu兑换银两和九思宝钞的缘故,所以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