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枭在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枭在唐-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咦?那是什么?有人发现,头顶之上,有五点熠熠闪亮,缓缓下坠。
天啊!白眼狼神,是白眼狼神!白眼狼神到人间了!
还不止一头,一来就成群,整整五头!凑够一桌还有余。
那一刻,连自称能与神沟通的巫师都不淡定了。弄巧成拙,真把大神给请来了?
城头几无站立之人,个个俯首贴地,兴奋的许愿满天飞,刀兵扔得满地都是。
有人例外,从泉健男的角度望去,五头栩栩如生,威严霸气的白眼狼从天而降,它们身后闪动的火光更添神秘感。
不可能,绝无可能!泉健男拒绝相信眼前的“事实”,若真有狼神,他这个城主被置于何地?底下那些穷棒子随便拜几拜,个个神气活现,还用听他的?论虔诚,他可比不过那些穷棒子。
有怀疑,才有收获。泉健男看出了破绽――所谓的白眼狼神不过一张大图画,挂在大篮子上的图画,大篮子里有人,还有利刃的折射的寒光。
“唐贼,是唐贼!快起来!”泉健男本能呼叫,虽然他不知道唐军是如何飞在他头顶之上的。疑惑不重要,他可没心思去考虑什么地心引力,应对危急才是迫在眉睫之事。很遗憾地,他错过了与大神牛顿先生华山论苹果的机会。
形势确实紧急,城头上,他的士兵中了魔似的,置曾经神圣的命令不顾,跪伏依旧,而,头顶上的大篮子近在咫尺,有人陆续从上面跳了下来!
韩二郎从来没想过,做梦都没想过,能够飞天翱游,尽管那个上将军嘴里拗口的“孔明热气球”飞得不高,尽管黑夜妨碍了他的视线,仍然阻挡不了他的激动和兴奋。
传言上将军是神的使者,韩二郎确信了,在热气球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他投了无条件信任票,甚至恨不得冲天呐喊以宣泄心中的景仰和震惊!
其余的十七位勇士大概如此。
空中旅行相当顺利。天公作美,北风轻拂,将他们准确送到安市城城头。城头上,熊熊的火光给了他们指引。
带着自信,韩二郎第一个登陆,从篮子跳下,直扑敌酋:在他落地前,唯一站立之人、泉健男。
不得不承认,老实憨厚的韩二郎被“坏人”李怀唐毒害了,眼睛贼亮,一眼就判断出重要目标。


、安市城 (27)

韩二郎手持狼牙棒,面目狰狞宛如杀神下凡,尚未从白眼狼神下凡震撼事件中醒悟过来的守军被吓得心惊胆颤,还以为狼神迁怒于欺骗善良大众的巫师。
倒霉的巫师惨遭飞来横祸,天灵盖被狼牙棒砸粉碎,凶手有两人,主犯韩二郎,从犯泉健男。泉健男情急之下,将他当作了肉盾。
韩二郎一击不中,带血沾肉的狼牙棒再起,雷霆横扫,两名本能上前救驾护主的守军将领中招,漂移中狂吐鲜血。
陆续有人醒悟,将领们首先明白,这不是狼神的惩罚,而是敌人从天而降,匪夷所思也抹杀不了事实。糟糕的是,作为全城守军的主心骨,所有将领盛装集中在一块,目标鲜明,成就了十八勇士的集体屠戮。
城头上,惊艳登陆的十八勇士掀起腥风血雨,转眼之间,惨叫哀嚎响彻云天,残肢碎骸满地滚动。
韩二郎,雷万春两人蛮横无比,根本不看目标,只管将手中的狼牙棒抡圆,扫秸秆一般收割生命。其余十六勇士手或执锋利无比的汉刀,或长槊在手,左砍劈右串刺,以砍瓜切菜的速度制造死亡。
一群恶狼突入羊圈里的惨剧真实发生在安市城北城城头上,只不过是人间版。在十八嗜血勇士的利刃下,守军数十名将领死伤惨重,完整者十不其一,城主泉万春亦未能幸免,整条右臂膀被砍掉,满身血污。
十八勇士一击得手,毫不停歇,继续将杀戮蔓延至口瞪目呆的守城士卒身上。守卒群蛇无首,慌作一团,只知退让躲避,还有人惊呼:白眼狼神发怒了!
城北的凄厉嚎叫惊动了全城,增援吗?普通士兵面面相觑,平时绝对权威的将领们缺席让他们手足无措。忽然,天空中,五点闪烁在移动,有人眼力不错,看见了潜意识里的偶像――白眼狼神。
“狼神下凡了!”
“狼神降临人间了!”
城内,由北向南,热气球即将飘过的轨迹之下,守军陆续跪倒,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太震撼了!
惊恐窃据了守军的心灵,吞噬了他们犹豫不决的增援念头。
与之相反,城外,铁牛等五百精锐果断急速奔向北城城墙脚下。他们受命潜伏于城墙两百步之外,只要见到城头有异动,马上突击,支援十八勇士。
铁牛憋着一腔闷气,一边跑一边忿忿然埋怨雷万春与韩二郎。
飞天勇士的资格竞争异常激烈,因为热气球的容量和运载能力有限,除去必须的驾驶者外,仅有的五个热气球只能携带十八人,其中雷万春与韩二郎个头太大,兵器太重,多占了两人名额,愣是将排名第十九的铁牛给挤掉。


、安市城 (28)

作为安慰奖,他得到了带领第二梯队的任务,携带飞天钩爪在城外附近时刻准备着。
飞天钩爪是狼牙战队的特制爬高利器,钩子为精钢所打造,三抓架构,系以天竺优质麻绳,勾得牢,承重大,套用一句广告术语,窃啥偷啥居家出游必备良品。
安市城筑建在巨石之上,石基有两人高,铁牛等人不得不搭人墙攀爬。城墙墙体高四丈余,铁牛费力试了三次才将钩爪抛到女墙之间并勾紧。
城头上,怎一个乱字了得?守卒们躲避天降杀神的屠刀惟恐不及,哪里有心思理会铁牛等人。
由于主要将领几乎丧失殆尽,大部份守卒们如同一盘散沙,若非泉健男宁死不退,挺立于下城的楼梯口,并且及时斩杀了十数名逃兵,城头早就易主。
胜负往往在一线之间,无论对哪方,成败在此一举,或许是一炷香的工夫,谁掌握了这段时间里的主动权,谁就是胜利者。
身为沙场老将,泉健男自然懂得个中道理,一波仓促的反击愣是被他组织得有声有色,堪堪遏制住十八勇士的疯狂。
鹿,将死于谁手?铁牛的到来,答案不再存悬念。
十八勇士所依仗的是一腔热血和从天而降的神奇威慑,毕竟人数太少,难以抵挡敌人的反扑。铁牛的增援无异于及时雨。
攻上城头的宁远铁骑将士气势如虹,守军的士气随即降到冰点,奔溃如山倒。
“懦夫,不准跑,顶住,顶住!”
大势已去,任凭泉健男声嘶力竭杀鸡儆猴也无济于事。伴随着他的绝望吼叫,一支马槊穿空射来,透过他的胸膛。
带着不甘,一代城主泉健男以高台跳水的姿势,后仰落入城墙的内侧。
马槊的主人,张仇从腰间拔出汉刀,带头冲下内城。他的使命在城下,在城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城门,城门,夺城门!
勇士们默契,无畏,以高昂的斗志出现在安市城北门内侧,灭绝一切敢于阻挡他们脚步的敌人。
门,开了,发出老迈不堪重负的呼唤,刺耳却振奋人心。门外,成千上万的铁骑席卷而来,火光照耀之下,仿如一头头饿狼,目光凶狠,表情狰狞。
铁骑入城,尘埃落定。
城主身亡将官归西,守军无心恋战,或望风而逃,从南城门出逃,或跪地求饶,为俘虏苟延残喘。
李怀唐入城了,身后跟随着大门艺,吴道子,还有硬汉觉罗。
“上将军威武!”十八勇士列队站在城门恭候复命。他们的目光之中,脸色之间,浮跃着激动神采,与迎接神圣偶像的表情毫无异样。


、安市城 (29)

“勇士们无敌!”李怀唐回复以同样的激动和敬重。
“这,这,这怎么回事?不,不,不可能!”
觉罗如彻底输精光的赌徒,难以相信地望着眼前一败涂地的赌局。
想不通的不止是他,吴道子,大门艺也糊里糊涂,城池说破就破,莫非守军皆是土鸡瓦狗?
李怀唐笑而不答,一颗心形水晶球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掌心……
第615章后勤隐忧
辽东城位于安市城北数十里,梁水之南。
守将王二早上醒来,被斥候带回的消息惊呆,甚至,他还以为现实为昨夜梦境的延续。
当然,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的五指山印在了斥候的脸上。
疼?很好,不是梦。
可是,安市城真的被攻破了?
王二怀疑斥候的眼睛,怀疑自己的耳朵。
虽然唐军势大战力强悍,切断了安市城与外界的联系,像捕杀猎物一样将他派出去的斥候几乎杀得一干二净,但是,要让他相信唐军短短数天内就攻破天险一般的安市城,他认为是天方夜谭。
在渤海国国人的心目中,安市城固若金汤,非一般的易守难攻,当年唐太宗伐辽东势如破竹,就因为这个安市城而功败垂成。如今的安市城兵力更充沛,即使孙子再世,军神下凡也照样只能望而兴叹。
不管王二问几遍,斥候的回答依旧信誓旦旦。他的运气显然要比其余的同行好,月圆之夜,他闯过了敌人的斥候封锁线,潜伏在草丛里。安市城如何被攻破,他看得不真切,唯一确定的是,安市城换主人了,万骑举着火把如长龙般鱼贯涌入安市城的景象记忆犹新。
王二将信将疑,再派斥候去确认几无可能,整个辽东城上百的斥候硕果仅存一人,他眼前憋屈捂着脸蛋的报信者就是。
天平摇摆不定之际,守城值勤官的急报成了他下定决心的砝码。辽东城城外,唐军斥候现身,横行霸道!
“来人,快向大王求援!”
王二不敢再犹豫,小命重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唐军在安市城站稳脚跟,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将是他。
大武艺纠合的主力到了哪里,同样为李怀唐所关心。
到目前为止,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前戏,为消灭大武艺的主力而做的铺垫。
但是,李怀唐并不着急,攻克安市城让他无后顾之忧,甚至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入城后,他首先给辽西城发去命令,让边令城将粮草与弓矢运送过来,尤其是弩箭箭矢。兵力上稍作调整,一万新军,对半分,一半镇守辽西城,一半将随被赋予重任的安抱玉,驻扎安市城。


、安市城 (30)

对于北面的辽东城,李怀唐只是派遣斥候过去耀武扬威,具体上的骚扰恐吓任凭乌鸦等人自由发挥,只要能打击他们士气即可,说不定可以兵不血刃又下一城。
李怀唐本想南下旅顺港视察他的水师和后勤准备情况,只是,他这一举动将有可能在以后坐实秘密建立水师力量的罪名,所以,他强制将心中的冲动按捺下去。毕竟,旅顺港作为辽西城的备份,还未到暴露时机。
说到幽州的后勤运输,李怀唐想杀人,现实比他当初的预料更不堪。至今为止,他只收到来自后方的一小批粮食,若非连破两城收获大量的粮食,恐怕出征大军将粮尽无功折返。而且,离谱的是,他居然还不知道负责后勤者是何方神圣。
当听到第二批物资到达之时,李怀唐忍不住出城瞧瞧押运之人。
负责押运的将官是李怀唐的熟人。
雷虎激动地站在李怀唐面前,阔别两年余,见面又是征战时。不过,雷虎的身份已经从宁远铁骑雇佣军摇身一变为大唐朔方军右果毅都尉。
唐军的右果毅都尉相当于宁远铁骑的千骑副将。貌似还算混得不错。
雷虎苦笑摇头。
他是凭李怀唐推荐才被调去信安王麾下的朔方军,李祎在朔方时还可以,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李祎入朝赴任兵部尚书,朔方节度使渐成副业,无暇兼顾,他在军中受到了排挤,右果毅都尉之职实质是明升暗降的结果,无兵无权,只管杂物。
“所以,属下主动请缨到幽州为上将军运粮!”
雷虎的眼里透射着一丝期待的光芒。朝廷下令从朔方军中调兵遣将到幽州协助运粮之时,也给他带去了希望。要知道,征伐辽东的主帅是他选择的靠山,威武无敌的宁远上将军李怀唐。他厌烦了潜水,很想冒头呐喊,建功立业。
李怀唐能读懂他的心思,称呼上的区别就很好说明了他的态度,“上将军”,那是宁远铁骑将士对自己的敬称。
“好兄弟,有机会。”
潜台词:兄弟,为了大唐的明天,努力潜伏。
如果情况允许,李怀唐很想化身为苦口婆心状的某“党委书记”,不厌其烦地向他阐明战线不分明暗,岗位不分贵贱的道理。
但是,李怀唐也在犹豫,徘徊在冒险与妥协之间。安史之乱并非一日之寒,乃历史发展必然中的偶然,与其延迟它的发生,还不如在自己有能力之时,籍此机会改变历史的车轮,让这场或那场令华夏文明黯然,死伤数千万人口的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如果战火无可避免,那就让外族人来承受,从而解决土地矛盾和资源矛盾,脱离痛苦的封建王朝轮回,脱离落后的生产方式,更脱离马背民族对中原文明的阻断,让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哀叹不再,让正统的华夏文明得以延续。


、安市城 (31)

李怀唐的思绪飘远,直至雷虎将他唤醒。
“呵呵,走神了。”李怀唐讪笑,“来,先让我看看你给我都运了些什么好家伙。”
粮食千石,弩箭箭矢万支,兵器盔甲和被褥衣物若干。
“就这些?”李怀唐不可思议状,有被打发叫花子的感觉。
雷虎窘迫不已,“粮食本来是两千石的,路上,我们,我们吃掉了一半,”
李怀唐抬眼望去,运送物资的队伍人马合计过千,路上吃喝全靠所运粮草,其中骡马是消耗大户,如果路程再远一点,恐怕尚未运到,已被它们吃光。
路况问题再次凸显,如果都似宁远境内的碎石大道,效率要高上不止一倍。
粮食姑且不算,箭矢怎么如此少?还有,兵器中,居然有十数架他并不迫切需要的,沉重无比的云梯。
对于李怀唐的质疑,雷虎流露出激愤,矛头直指后勤负责人,辽东转运使、户部侍郎――王珙。
“王珙?”
名字似曾相识,奸臣气质浓郁。
雷虎忿忿道:“攻坚器械可就地取材打造,根本无须多此一举,还不如让我多携带粮食与箭矢,可那个王侍郎坚称筹备的粮食大部份都在上一批转运的路上被契丹人焚烧了,再无多余。”
“什么?!”
李怀唐相当震惊,粮食被劫烧之事他未曾听说,更无人向他报告。
“上将军不知道?”雷虎吃惊的程度与亚于李怀唐。大军出征,最重要的莫过于粮食,毫不夸张地说,粮食等于军心士气,左右战局。运输不力,还刻意向前军隐瞒,从这个角度出发,王珙够砍几次脑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