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枭在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枭在唐-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套绞车弩是楼船上的重型大杀器,因为残破,被工匠拆卸,以从江淮大唐水军手里淘来的二手货换上。残旧的绞车弩并非无价值,被工匠修理一番勉强还能发挥余热,正好赶上这场防御战。
胡一箭转身,拍拍雷万春的肩膀。
“兄弟,好好干活,回头哥带你吃肉去!哇哈哈。。。。。。”
话说朗桂并不孤独,抱有与他同一目的的将领比比皆是。侥幸逃脱的内侍没有与他一同前来,他见到朗桂的人马太少,又去其余各城讨援,东一家,西一户,零星拉来三千多壮丁。
人多胆气壮,在陆地上,渤海士兵从未将海寇放在眼里,山岗上的贼寇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
攻势一触即发,争先恐后。
朗桂爬到距离山顶百步时才意识到出问题了。
头顶落下来的羽箭数量多且劲道足,明显不是海寇所装备的竹弓所能产生的效果。
唐军?!
猜测有根有据,放眼天下,富足如唐军才可能装备如此精良。
士气可鼓不可泄,勇敢的渤海士兵可以战死,绝不能被吓倒!朗桂放下心头的疑虑,无视伤亡不停催促将士往上爬。


、集结号 (33)

弓箭临敌不过三发,那是指面对平原上的骑兵,当地点换成山地,对手换成两条腿,十发的时间都有可能,只愁力量不足。
一时间,渤海军中箭者多如牛毛,伤亡惨重。
熬过箭雨,惨剧才宣告揭开帷幕,无数的石块替代羽箭轰隆滚下,动能之大,遇者非死即伤。
退!
攻势虎头蛇尾,草草结束。渤海军丢下数百具尸体,狼狈逃下山去。
战争是最好的学堂,以鲜血为教材,以生命为教训,生动直观,让幸存的实践者从中提高经验值。
渤海军将士灰头灰脸,之前的轻视之心影踪全无,认识高度一致,对手乃劲敌,非乌合之众。
迎着密集箭雨进攻对于郎桂们而言,确实别开生面。贫穷和技术局限着渤海国将士的作战方式,在茹毛饮血的渤海人眼里,你来我往,漫天箭雨那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在疯狂烧钱,败家。复合弓,很昂贵;羽箭,也不便宜――当然不是他们平时随便削的,箭杆细看如蚯蚓弯曲的伪劣货。
课堂很精彩,可惜“教授”心太黑――学费不菲,幸好郎桂们富有主观能动性,第二次上课不至于再交白卷。
俺来交给功课了!
郎桂不无得意,麾下的士兵五人一行,扛着一段段枝叶繁茂的树干,艰难而缓慢地向上移动。
不得不承认郎桂们的创造性,办法虽然看上去笨又土,却实用,羽箭难以顺利穿透树干上的茂密枝叶。
封常清站在山岗之颠,居高临下,敌人的举动全落入他的眼里,郎桂们的意图也逃不出他的法眼。
这一次,深藏不露的大杀器开始发言了。
三架绞车弩默默准备妥当,弩手正有条不紊地将弩箭放入箭槽。这可不是一般的箭矢,一架绞车有七个箭槽,当中最大,两侧小,最大枝的弩箭比常人手臂还粗,射程达惊人的七佰步,普通的夯土墙体都难以承受其惊艳一击。
绞车的弱点在于准头欠缺,这不,三架绞车二十一箭轰然脱弦,带着骇人气势扑向山脚,却无一命中。封常清等人失望摇头,而郎桂们心惊胆颤,错失目标的弩箭在他们跟前掀起无数碎石尘土,大如拳头的石块朝着他们激射,好几人腿部中招,当场骨折倒地。
“再来!”
封常清将郎桂们当作了最好的武器试验对象,难得他们在山下蜗爬,给慢节奏的绞车弩第二次机会。
这一次,绞车弩终于广种薄收,一枝主力弩竟然人品爆发,准确命中郎桂们抱着的树干,树干轰然碎裂无数截,抱树前进的五名士兵倒飞十数步无一幸存。


、集结号 (34)

值得郎桂们庆幸的是,山岗上的大杀器数量有限,且发射频率低下,硬着头皮忍受了三轮恐怖的打击,就都安然脱离它们的有效射程。
距离缩短到百步,照例是数不清的石块问候。
石块当然阻止不了郎桂们的脚步,激烈的厮杀无可避免。
肉搏战如同一面照妖镜,封常清的新军顿时破绽百出,勉强应付着如狼似虎的渤海国士兵。
战斗甫一开始就白热化,低矮的墙体很快不再是双方的分界线,大量的渤海国战士越过防御功能微弱的墙体,甚至冲到了守军的背后。
战局异常不顺,封常清果断投入预备队――以胡一箭为首的数百名嗷嗷直叫的宁远铁骑主力。
预备队动感十足,甫一投入战场,渤海人汹涌的攻击波如撞在一大块厚实的岩石上,立马窒停,并随之后退。
受制于地形,郎桂不可能一次投入所有的兵力,他也保留了后备力量,只是距离太远,无法及时到达战场。
结果,郎桂们又被心狠手辣的“教授”黑了一次昂贵的学费。再丢下数百具尸体,逃回出发的原点。
失败者总是不甘心的,郎桂们的兵力还很充裕。第三次,郎桂准备的作业更加完善,制造了大量的木盾替代沉重消耗体力的树干,在将领们的吆喝鼓舞下,卷土重来。
学生进步,教授也与时俱进。封常清发狠下血本,将建造房子用的木料都扛了上山岗。
建房子的木料就地取材,都是圆木,最适合从高往下碾滚。
郎桂们爬到半山腰才惊觉教授更换教义了,之前的代数悄然升级为高数。
学费,还得白交!而且通货膨胀了。
三次失败,死伤惨重,郎桂暗暗吃惊,再去找山岗上的黑心教授上课,下场只有破产。
战斗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为抢救什么王妃了,郎桂意识到,唐军的进攻已经开始。见到危机的同时,他也感觉到了希望,接到敌情,他奋不顾身来了,而主将张文崇怯战坐失战机……
十数求援快骑夤夜东北去,将紧急敌情上报以及向附近守军借兵。
黑暗鼓励了郎桂,他忍不住发动夜袭。论智商,郎桂多吃几年猪脑也追不上封常清,他的行动尽在预期,倒是封常清的狡猾让他再次吃苦头。山岗上,矮墙前,坑洼陷井遍布,干草油料遍布,一把大火将他们烧得鬼哭狼嚎滚下山去。
夜色同样赋予了封常清冲动,只不过,他的方案与郎桂不太一样。港湾里,火光通明,战马嘶鸣,三百名宁远铁骑将士牵着马排队登船,山岗上的冲天火光和惨叫哀嚎与他们无关。


、集结号 (35)

胡一箭要兑现诺言了,带雷万春吃肉去!
旅顺港处于辽东半岛尖端,船舶绕行到另一边不费什么工夫,黎明前,十数艘大海船已到位。无数的平底小舟被投放海面上,胡一箭等人将搭载这些小船登陆。
捅菊花战术起到了惊人的效果。朗桂踌躇满志发动第五次攻势,刚爬到山腰,后院起火,留守的看马士兵被一锅端,马匹被夺。无论他怎么想破脑袋,都想不到敌人会从他身后登陆,前后夹击。这堂课太精彩了,只是学费让他瞠目结舌痛心疾首,甚至于,他将脑袋作为学资送上也未能令意犹未尽的对手满意。
三百对两千余,从头到尾的追杀,斩首过千,俘虏同样过千,
完胜!
经此一战,宁远铁骑天下无双的赫赫威名震慑辽东。
战斗结束,骄阳胜火。
胡一箭痛快大笑:“老雷,肉可口否?”
雷万春咧嘴报以同样的表情。
集体哈哈笑声中,迎来了惊讶。
旅顺港之北,漫天的尘土甚是骇人,一眼望去,估摸来兵过万。
胡一箭的笑意凝结,神色古怪地对屠步烈道:“老屠啊,你咋啥不学,偏偏学上将军抢王妃捏?那啥大王倾国前来向你讨人了!”
第605章六宫粉黛无颜色
八月初五,大唐最高领导人李隆基的牛一。
八月初五,千秋节。
先有李隆基的生日,而后有千秋节,又称天长节,那是朝廷之上阿谀奉承之辈恭维李隆基的结果,后被倭国的同行山寨,拍到倭皇的马屁上。
皇帝生日,所有大唐公务员放假,普天同庆,大肆热闹一番。
闹,少不了恭贺,贺,离不开礼物。
古往今来,送礼难,送大礼更难,给皇帝送大礼最难。少了,薄了,有欺君之嫌,多了,厚了,不等于告诉皇帝老儿,俺的名字就是贪官吗?大臣们脑袋都大了,这道每年一遇相同的考题足以让他们徒添几根白发。
不管难易,这一关始终要过。
节日当天,皇城大门打开,群臣携礼涌入。
循例有乏味虚伪的试探:
那个侍郎,你送啥?
那个御史,你又送啥?
随之有丰富而精彩的表情:
张九龄淡笑,两袖清风。
李林甫打哈哈,扮猪吃老虎。
武家兄弟翻白眼,嘴角流露骄傲: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还送壮阳药。
大臣们的贺礼未到,李隆基已然收到了两份贵重礼物,其一是安禄山退敌保营州,其二是李怀唐克辽西城。


、集结号 (36)

胜仗常有,而恰逢生日送达的捷报前所未有。极好面子的李隆基自然龙颜大悦,喜形于色。欢乐的气氛弥漫在殿陛之间,大臣们轻松感之。
紧接着,张九龄锦上添花,递上秋收成果的捷报,让李隆基喜上加喜。
将水稻推广到河南的始作俑者是张九龄,在任河南种稻使期间,成绩斐然,而后向河北引种,今年成果集中爆发,河南丰收,河北试验成功。
外胜强胡,内丰粮田,两大方面的喜讯,在具有非凡意义的千秋节中,不但意味着大唐千秋万载的基业得到强固,还赋予李隆基超越尧舜禹功绩更多的资本。
哗啦一声,以奉承为饭碗的某些大臣立马应时而现身,嘴里的歌功颂德直至千古一帝的程度,乐得李隆基见牙不见眼。
李林甫也在跳大神之列,嘴上罗列着赞美词语,心里的妒忌化成恨意,直指张九龄。
越往上爬,位置越少,竞争越激烈。要领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置的风光,就必须得将挡在前路上的竞争对手一个个搬掉,而后取而代之,李林甫的心思正如此。然而,按正常招数比较政绩战功,无异于以他之短攻敌之长,永无出头之日,所以,要达成目的,唯有另辟蹊径――咱不比经纬济世的水平,只较量阴谋诡计。
内阁之中,李林甫自感在金字塔之底,再获升迁之机极其艰难,像张九龄这样刚直不阿,才华横溢的人,天生就是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且,中书令萧嵩年岁已高,与同为宰相的韩休不睦,嗅觉敏锐的官员都看出了一种端倪:皇帝有意让张九龄上位。
猜测变成真实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如果让张九龄入相,他只有在骨感的现实中回味理想。
很自然地,张九龄成了李林甫确立战略以来首个要对付的目标,今天这种感觉尤为迫切,一个曾经琢磨好的毒计再次浮上心头。他下意识看向河南尹箫炅,使了一个眼色……
当然,计谋实施前,还得看铺垫计划的进展。
要对付眼中钉,必先取得皇帝的信任,欲取其信任,必先得其欢心。道理简单且就摆在那里,或许很多人都想得到,却鬼使神差交臂失之,李林甫想到了,也做了,以行动证明他在思想上与行动上同为巨人。
李林甫早就在武家的赌场里秘密收买了一名宫中内侍,皇帝的喜恶他了如指掌。好大喜功,贪花好色;忌讳权臣,猜疑太子……
表面上,李林甫送的礼物稀松平常,但是,他会错过投其所好的时机?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皇帝庆生的活动安排,秘密收买的内侍已然泄露给他。


、集结号 (37)

李隆基接见众大臣后,会与武惠妃一同出城秋狩。他巧妙安排的“大礼”将适逢其时。
皇城西有两道门可以出城,那是皇家的专用通道,普通臣民只能通过其余三面城墙的大门出入。
皇城西的两道门之一的宣辉门又一次送走了李隆基浩浩荡荡的銮驾。
或许是受到边军大捷的影响,年近花甲的李隆基没有留在辇车里,与英姿飒爽的武惠妃一同策骑汗血马,劲装健骑良弓在手,威风凛凛。
皇家猎场,尘土飞扬,喧嚣动天……
猎场附近的一处温泉庄园旁,有一驾马车,车窗被拉开一条缝,里面的人在凝望。透过窗门,可以看见李林甫的笑脸。
通过暗线内侍,他不但了解李隆基,还知道些惠妃娘娘的生活习惯。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香汗淋漓的武惠妃必然会去沐浴。皇家牧场附近只有这一温泉,并不属于皇家资产,李林甫已经打听清楚,温泉的所有权月前改到了李怀唐的名下,改名为瑶池。
李林甫下意识望一眼瑶池大门外的数辆马车,其中有一辆属于杨慎矜的,还有一辆是李怀唐府上的。
“哼,好戏开锣了!李怀唐啊,前线你能耐,看你能否顶得住后院起火不?嘿嘿,老夫升迁之日还得感谢你哟……”
李林甫冷笑自言自语,音量之低,近在咫尺也只能听而不辨。
来了,銮驾终于来了。
打前站的是数十骑金吾卫和一名内侍,皇帝驾临,他们先来清场。
看见那名内侍,李林甫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大半。
如果没有内侍的提醒和建议,或许武惠妃不知道这里有瑶池,所以说,小人物的影响力不可忽视,特别是经常呆在武惠妃身边这样的近侍。
瑶池里,一片鸡飞狗跳,皇帝临时征用,闲杂人等必须无条件离场。
瑶池外,李隆基眉头直皱,手下人的办事能力低下,都半天功夫了还没给他准备好御用汤泉,直气得武惠妃跑到马车里梳妆去了。
经办的内侍诚惶诚恐。瑶池内尽是女眷,妇人的动作本就拖沓,何况一群妇人?
李隆基纳闷,什么人这么摆谱?竟然敢让皇帝干等!
在他怒火发作之前,李林甫来见驾。
“李卿家也来这凑热闹?莫非这里是李卿家的产业?”见到李林甫在此出现,李隆基颇感意外。
李林甫憨笑,“臣早听说瑶池的汤泉远近闻名,今天有暇,故而想来体验下,正好遇陛下视察民情于此,甚觉荣幸。”


、集结号 (38)

“嗯,”李隆基欣然点头。人与人就是不一样,从李林甫的嘴里吐出的,扰民之举成了堂而皇之的体恤民情,换做张九龄韩休之徒,恐怕要用苦口怕心的唾沫将他淹没。
“卿家果然高雅!”李隆基正准备继续礼尚往来,忽然愣住,老脸,龙眼,满是惊艳之色,直勾勾盯着前方,貌似口水之物闪现在嘴角……
李林甫回头,瑶池大门口,一群刚刚出浴的妇人正慌乱上马车,当中一艾妇惹人注目,嫩白的肌肤如凝脂,泛着红粉之色,光彩照人,远胜出水芙蓉,娇美容貌和窈窕身材可以这样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