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枭在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枭在唐- 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亩田地,妾身与他们据理力争,他们却,却欺负妾身……”
不是没有典型,只缘于缺乏挖掘和宣传。唐版黄世仁和杨白劳在杨三姐的控诉下,悍然登上历史的舞台,甚至无需艺术加工,浑然天成,令听众恨得牙痒痒。
杨玉环的祖上显赫,只是传到她父亲一代,家道已逐渐中落,父杨玄琰只在蜀州谋了个不入流的公务员职务,死后,全家无力迁移回山西老家,只得在当地定居。
蜀州位于成都平原上,良田众多。杨玄琰留下的遗产有十数亩农田,其母凭此维持家庭,并将杨玉环的三位姐姐拉扯成人。不过,因为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杨家寡妇名下的肥沃农田成了豪强眼里的肥羊。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况孤儿寡母极易对付。
“上将军,把他们宰了!”刚才那名彪悍骑士怒不可竭,颈脖的青筋浮露,清晰可见,感觉他才是受害者。
“饶命啊,好汉饶命!”
慕容家的狗腿子们脸色惨白,不停求饶,听到李怀唐的名头,他们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李怀唐厌恶地皱皱眉头,喝道:“韩二郎,这里交给你了!打断腿脚即可。”
杨三姐眼睛闪亮,毫不掩饰钦慕之情:“妹夫果然英雄了得,敢作敢为!”
李怀唐捏了捏杨玉环的柔荑,向马匹努努嘴。
意思是,该走了。
杨玉环会意,拉着她的三姐走向马匹。杨三姐第一次骑马,还是神骏的宝马,不禁又惊又喜,一双美目有意无意流连在李怀唐身上,由头到脚,从脚到头。真是大姨子看妹夫,越看越满意,越看越欢喜。
杨家残破不堪,只住着杨家的寡妇、杨玉环的母亲。
与北宋的杨门七个儿郎截然相反,杨玄琰膝下四个小娘,其中杨玉环最小,之上有三个姐姐,都已嫁人。杨三姐嫁与裴氏,离娘家最近,得以经常回来看望和照料其母,故有今天的祸事,若非及时遇上李怀唐,后果不堪设想。
时隔多年,杨母又见到最小的玉环小娘,老泪纵横,哭声凄惨至极,甚至感染了周围之人。
“妹夫会哭?”
杨三姐的表情夸张,如同见到外星人。
李怀唐讪笑:“无情未必真豪杰。”
“嗯,妹夫的情疯子大名天下皆知。”杨三姐低声窃笑,秋波暗送。


、明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23)

李怀唐非礼勿视,稍等片刻,走上前劝解杨玉环与那个素未谋面的岳母。
听说是郎子,杨母喜欢得不得了,拉着李怀唐问长问短,等一旁的杨三姐告诉她之前的遭遇时,杨母惊慌失措。
“坏了坏了,李郎子,快带玉环回洛阳吧,马上走。”
李怀唐还没来得及说话,杨三姐插话了:“母亲,不用怕,妹夫纵横西域,连吐蕃人都在他手下吃了不少苦头,那个慕容家只不过是吐蕃人的奴才,逃到大唐避难而已,给妹夫提鞋子还不配呢!”
“实情话!”韩二郎向杨三姐竖起大拇指,满脸骄傲之色:“慕容家的人要是敢来闹,老韩我保管拧下他们的头给上将军垫脚。”
“可是,”杨母还是恨害怕。
“母亲尽管放心,李郎他会保护我们的。”杨玉环对爱郎极具信心,一边安慰着母亲,一边向爱郎投送温柔的目光。
“不管是啥豪强,还是赞普,来了,就让他们给母亲和三姐磕头赔罪。”李怀唐很淡定,信心感染全场,惹起一阵笑声。
杨家穷困,拿不出什么招待李怀唐,杨母极难为情,暗示杨三姐去隔壁借点粮肉。
杨玉环敏感懂事,拉住踌躇中的三姐。
“姐姐稍等,妹妹远来带了些礼品,”说着,她转向李怀唐,“李郎,帮妾身将礼物搬进来,给邻居的就让人随三姐送过去吧。”
院子里的数匹驮马背上挂着大包小包,韩二郎率亲兵们费了不少力气才完成搬运工程。
礼物相当部份是绢帛绸缎等布匹,也有五光十色的妇人饰物,都是杨玉环从洛阳三市里精心挑选的心意。
“嘶?!这些,怕是颇费不少吧?”杨母吃惊地看着杨玉环递给她的一对白玉手镯。
杨三姐抢道:“母亲,这些对妹夫来说如九牛一毛,听说当年吐蕃公主的嫁妆都被他吞了。”
李怀唐笑呵呵算是承认了。
“也不知道吞了那公主没?”杨三姐毫无顾忌地盯着李怀唐,忽然冒出这么暧昧的一句。
若非杨玉环在场,李怀唐会很自豪地告诉所有人,他干了。
“这个,嗯,那个,”在杨玉环好奇的目光追问下,李怀唐顾左右而言密码。
杨三姐娇笑连连,“人言妹夫英雄,我看妹夫是位柔情丈夫,不怕蛮胡怕娇滴滴的四妹!”
“三姐!”杨玉环娇嗔,羞中含笑,美绝天下。
“好了,多些妹子的大礼。三姐去隔壁换些酒肉回来好好款待好妹夫。”
最后的妹夫二字拖得特别长,伴随之是撩人的媚眼。李怀唐着着实实感觉到了挑逗,第一次被美人调戏!滋味特怪异。


、明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24)

“咳咳,”杨玉环咳嗽了,玉指轻戳爱郎的腰间,她也注意到了不良苗头。
从杨母的嘴里,李怀唐逐渐了解到,杨三姐生性外向活泼,然而命不好,嫁了个药罐子,虽育得一子一女,无奈夫郎长病不起,她长期处于活寡妇行列当中。
娶美人也需要有强悍的身躯为后盾,否则下场很惨,裴氏就是经验教训。不用问,裴氏肯定是经不起她的无限索求而弄跨了赢弱的身子。
李怀唐摇头,心里叹息。难怪他能看到杨三娘身上散发的勃勃春情!
杨三姐的办事能力不容置疑,很快就弄回了大量的粮食和酒肉。
“总算领教到了什么是前倨后恭!”杨三姐走进了房子,神采飞扬,语气中带着不屑,“那些土包子从前见我们杨家孤儿寡母贫穷不堪而爱理不理,今天见到妹夫带来的一匹匹高头大马,个个都傻眼了!再给他们些绢帛,啥都换回来了,就差没送小娘过来。”
当然,能换酒肉的都是大户和财主,平时肯定瞧不起杨家。
杨母责怪道:“三娘,谁让你罗罗嗦嗦的?邻居们的礼物都送了吗?他们平时可没少接济我们,你出嫁那年……”
“知道了,都送了。”杨三娘翻了个白眼,不耐烦地打断。
晚宴不算热闹,却很温馨。李怀唐安静地分享着杨玉环的快乐,还不时迎接杨三娘的暧昧……
第590章辽东护卫船队
鱼飞,扬州人,大唐水军校尉,长得孔武有力,像他这样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水边,天生就是水军的材料。遗憾的是,因水师囊中羞涩一再压缩编制而被迫退伍。
他生不逢时,没赶上水军威武的辉煌年代,太宗时期的征伐高句丽和百济与他无缘,高宗时的支援新罗抗击倭寇对他来说依旧是历史。
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太苗条。盛唐却不盛水军,他失业了,立功光宗耀祖的梦想随之破灭。
生活得继续,柴米油盐不会因为你有英雄的潜质而减少对你的压迫,一斗米不算啥,却能难倒英雄汉。
不给当水军就不当吧,马死下地走。与水有关的职业多的是,商船保镖,船夫,渔夫,都可以勉强混两餐。
熬过心理磨合期,鱼飞向现实投降了,有模有样拿起足杆,龇牙裂嘴撑了两天船,然后扔了,累,那活不是人干的,又转行当保镖,奶奶的,太闷,没拿刀砍人嗷啸战场惬意。
彷徨之际,刺激不期而至。数名洛阳商人在扬州市面大肆招聘护卫出海做买卖,条件优厚。
所以,鱼飞报名了。
到了登州,再到大庙岛,鱼飞才大吃一惊,岸边,停泊着他梦寐以求的大海船――楼船。


、明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25)

楼船乃大唐水中最主要的作战舰船,武器配备齐全。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墻、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垒。
这样的楼船一共二十艘,每艘可容兵八百人左右,虽然稍显破旧老迈,配套的绞车弩、抛车和拍竿残缺不全,但在海战中,依旧威力十足。
最让鱼飞震惊的是,这伙洛阳商人有通天本事!居然请来了数百名工匠,正在将一些不知从哪弄来的重型武器替换楼船上的破损装备。至于修葺维护油漆等的匠人更是多不胜数。
另外还有斗舰数十,千担运输船舶数十,哪里是什么海商,分明一支水军!
造反?!
鱼飞恢复正常后的第一个念头吓了自己一大跳。
不止是鱼飞,上千名应聘而来,与他一样处境的江淮壮汉都有如此想法。
洛商的护卫队首领是一名断臂丑陋大汉,他回答了众人的疑惑:船俘获自海寇,我们唯一的活儿,就是保护商船,消灭海寇!朝廷放弃了渤海,我们抢回来!
没有人与钱有仇,被招来的千余人基本都有冒险家的气质,既来之,则安之。为了丰厚的回报,只要不造反,赌一盘又如何?何况独臂所言非虚,渡海前,登州城下,他们确实看见了数千颗倭寇透露垒成的京观。
接下来的数天里,选拔的结果让鱼飞大出意料,更喜出望外。这里唯才是举,因为经验丰富,他被断臂将军任命为“鱼飞号”楼船的主将兼任全军副将。柳暗花明之间,他的楼船将军之梦实现了!只是在形式上欠缺朝廷的正式任命,不过不要紧,他是实在人,看重实际而非虚名。
时不我待,以唐军水师旧部为骨干,再辅以数千船夫纤夫为基层士卒的辽东护卫船队正式挂牌!
封常清任主将,景山副之,鱼飞其次。在他们的率领下,数千人展开如火如荼的刻苦训练,一方面继续暗中招兵买船,一方面等待江淮粮食的陆续转运。
之所以自称船队,不以舰队命名,主要考虑到政治上的原因。舰队,那是战争机器,会授人口实,被朝廷敌视,船队么,民用工具而已。
庙岛与登州一海之隔,大量的人物流转引起不少人的警惕,各种猜测传闻满天飞。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只存在传说中,庙岛上的动静无法瞒得过刺史齐济善,虽然封常清等人三缄其口,但是凭借着各种端倪,他至少能猜得出,李怀唐正在筹建水师!
这个李郎子意欲何为?跑马玩腻味了,想下海抓鳖?
齐济善才不会往造反方面想,只有蠢笨的逆贼才会从海上起事,而且,他不认为李怀唐有兴趣当海寇,隔行如隔山,比起海贼,纵马草原的前途可谓无量。


、明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26)

猜不出只能作罢,他知道李郎子的脾性,追问也只是白费,还不如专心致力于恢复登州的农业生产。
随着海寇的灭绝,登州迎来了大量的移民,无主荒地终于成为充满希望的农田,带给齐济善舒心的喜悦。也有担惊受怕,朝廷派来了宣慰使,打的是表彰功绩的旗号,可齐济善心中有鬼,不禁忐忑不安。
接待宣慰使对于齐济善来说,不啻于一场战役。
一如往常,李隆基派出了近身宦官作为宣慰使。
历来消灭匪盗的大捷都油水丰足,牛仙童循例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在人头山与大量的物证面前,主要是倭寇的衣物和兵器,牛仙童不为所动,甚至连正眼都不看一下。
“船呢?能否带本使去瞧瞧海寇们的船?”
显然,牛仙童在离开洛阳时受到了高人的指点。
船?没有!都被李郎子的人带走了。
话不能这么说,听听浸淫官场多年的齐济善的业务水平有多高:有,有,在这里。
与此同时,一个绸缎包裹被推到正气凛然的牛仙童面前。
牛仙童脸无表情,漫不经心拉开包裹。
嘶!果然在此!
包裹里的物件与海船的形状大小风牛马不相及,但是,牛仙童的观点独特,价值一样的嘛!
齐济善的见面礼果然丰厚,出手就砸得牛仙童分不清东南西北。在牛仙童的眼里,倭寇的破船甚至不值包裹里的五万贯飞钱。
感谢倭寇,他们堆积在大庙岛上的财富养肥了辽东护卫船队,也拉了齐济善一把。
“当时风大浪大,在下施展火攻,所以海里片板不存……”
千古不变的官场潜规则:受人钱财,替人消灾。只见牛仙童的态度来个180度大转弯:“嗯,海浪将所有的沉船残骸冲走了不足为奇,有倭寇的大量战刀和衣物足以佐证。”
有钱能使鬼推磨或许夸张了点,但是,有钱确实可以让黑变成白。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登州刺史齐济善灵光一现,诸葛附体,巧妙设下圈套,倭寇不明就里趁潮而来,结果遭到火攻,火借风势,烧毁了大量船只,倭寇落水,被杀者过三千,船只残骸都被潮水卷走。就这么简单!
钱才是王道,什么高人,他们只动嘴皮子,而齐济善砸的是真金白银,老牛他当然犯不着与财神作对。至于有关大庙岛的传闻,那已经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无视之,屏蔽之……
第591章鬼子进村
李怀唐还不知道他名下的渤海水师已经开始无照经营,蜀州鸟语花香,让他流连忘返。


、明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27)

林子里,春光明媚,各种鸟类的清脆鸣叫声中参杂着杨玉环的欢乐娇啼。树木之间,草地之上,金风玉露喜相逢,云雨之情浓郁。
“李郎,不要停!”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杨玉环明显渡过了新婚期的不适,第一次食髓知味,如同八爪鱼一样紧缠爱郎。
美人有令,李怀唐应声即刻将战斗提升止白热化,传说中的高句丽民歌被美人儿的银铃般嗓音演绎得尽善尽美,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
野战实属情非得以,倒不是大唐的房价高昂,反过来,只怪房地产业落后。如杨玉环所说,杨府狭小,没有可供鱼水之欢的场所,杨三姐的床铺与小两口的只一布之隔,杨玉环说什么也不肯让爱郎得逞。
于是,光天化日之下,村里的树林成了小两口的即兴战场。
韩二郎与十数名亲兵守在林子外的路口上,互相挤眉弄眼,脸上浮露着荡笑。
渐渐地,他们聊起了远在檀州的婆娘,纷纷表示很怀念那场集体婚礼,热切期盼辽东之战的到来,多俘虏些高句丽妇人,为发展高句丽民歌艺术多作贡献……
关于妇人的话题永远不落后,韩二郎他们越聊越起劲,忽然,不知是谁,大吼一声:“快看!”
村子方向,一柱浓烟滚滚升起,有房子着火了!
不会是慕容家来报复了吧?相同的念头从众人的脑海里闪过。
“该死!”李怀唐一边依依不舍地拉着裤头,一边恶狠狠地咒骂。临门一脚怒射蓄势待发之际,韩二郎的大嗓门老远传来,告知他村里发生了火灾。
杨玉环一脸的着急之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