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枭在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枭在唐-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岂有此理!”美人们咬牙切齿同仇敌忾。
尤其是小魔女,她对回纥人非常敏感,听说罪魁祸首乃回纥人,当场暴起,拿着时刻不离身的皮鞭冲向门外。安洛儿紧随其后,手里拿着的却是弯刀……


、长安惊闻大捷 (8)

“两位妹妹,切莫鲁莽!”裴小娘相当紧张,想追回小魔女她们,然而,却迟了……
第552章张守硅的洗尘宴
秋去冬又来,可边令城丝毫感觉不到冬天的寒意,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能让人体会到春天般温暖。
边大总管非一般好的心情缘于宁远铁骑斥候带回的天大喜讯,他第一次感觉到国公的荣耀与他距离如此之近。没随军出征并不影响他分功的想法,谁让他是行军大总管呢?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功劳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功名仿佛就是为他量身订做!
斥候一再确认,宁远铁骑深入契丹人腹地,再次取得辉煌的胜利,斩首近两万,俘虏三万,收获牛羊等牲畜两百万头,战马过万。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只有见到缴获物资证实战功才能让人放心。几天来,边令城的唯一工作就是站在榆关城头,翘首等待,望眼欲穿。
关外,数匹快骑踏尘飞来。
“凯旋了,他们凯旋了!”
乌知义快马回报。其实用不着他多此一举,北面天际边已出现厚实的黑线。
“快,快出迎!”边令城激动地小跑下城头,爬上备好的战马,前呼后拥出关。
李怀唐果然厚道没打折,单从俘虏的数量和构成即可判断战果的含金量,妇孺是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构成,契丹人绝不会坐视其部落的妇孺被掳掠,既然李怀唐带着她们回来,那就意味着契丹人的惨败。
“头颅不要给我!”边令城恶心状望着来向他邀功的封常清,坚决拒收代表战功的契丹人人头,转向跟随的乌知义和赵含章,用命令的口吻下令:“你们去给他清点战功。”
赵含章已去职,被调任名存实亡的安东都护府任虚职,不过他的遭遇要比上司薛楚玉好,薛楚玉已致仕。所以,他只能帮边令城打打下手。
边令城撇下调戏他的封常清,露出可掬的笑容迎向李怀唐。
“上将军辛苦了!”
一句问候,也是一句试探。
李怀唐明白他笑容的含义:“大总管运筹帷幄,调送粮草更为辛苦,此战大胜,大总管功不可没!”
与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抛出砖头即能引来玉石。
边令城一听,心里欢喜得不得了,表现在两只小眼睛上是两条几乎成线的细缝。
受之桃李,当然得报之琼瑶。只听边令城靠近小声道:“上将军尽管放心,回纥人与东突厥人的龌龊我定当向圣上禀明。”
李怀唐也很识时务,向后挥挥手,亲兵牵上数头满载财货的骆驼。
“大总管遗失在金山耶夫山口的辎重被我找到了,正好完璧归赵。”


、长安惊闻大捷 (9)

边令城一愣,继而舒心大笑,笑意似乎会传染,传染到李怀唐的脸上……
从榆关到幽州城,数万俘虏以及庞大的牛羊群如同游行示威的队伍经过,震惊了沿途军民,整个幽州为此而沸腾。对契丹人的作战中,幽州军民见惯了成败,但是鲜有大捷,更未曾见过如此丰硕的战果。宁远铁骑将他们带入了如梦如幻的境地,一切是那么的匪夷所思!
幽州城下,李怀唐又见到老熟人,新任幽州长史、营州都督张守硅。
“人生何处不相逢!”李怀唐握着这位差点抢占了他宁远城的大唐名将之手一番感慨。
张守硅落落大方:“上将军战绩傲人,可喜可贺,实乃我等之楷模!大唐有上将军这样赤胆忠心的盟友,甚幸!”
“哪里哪里,过誉了,汗颜汗颜。倒是张长史战功赫赫,威震吐蕃,尤其是当年瓜州之空城计,堪称兵史上绝唱,我辈望尘莫及啊!”
识英雄重英雄,两人你来我往大肆吹捧,甘之如饴。
边令城心情好,没有计较张守硅对他的忽略,笑呵呵地打断两人的寒暄,催促入城。
幽州城军民列队迎接欢呼,有如未来京城献俘仪式的预演,让边令城心花怒放。
张守硅在幽州城的胜捷楼摆下了盛宴款待凯旋大军。
说是盛宴,其实胜在人多,酒肉却寒碜得很,每张案桌上只有一小蝶肉食,酒一小壶。
“张长史如此看得起我们?”边令城冷眼相待,阴骛之气积聚脸上。
张守硅黑着脸,冲管记王悔怒道:“你就这么筹备的?莫非私饱中囊了?”
王悔慌忙请罪:“属下办事不力,请长史责罚!”
“来人,给我拉下去重杖五十!”张守硅怒不可竭,当众欲处罚王悔。
卫士应声进来,拖着王悔往外走。
“等等!”李怀唐伸手阻停卫士,淡淡笑道:“呵呵,我看这位兄弟似有难言之隐,长史何不给个机会让他说清楚?”
张守硅对王悔道:“还不快谢过上将军!”
王悔道了谢,期期艾艾说出了缘由。幽州连年兵灾民不聊生,粮食无以为继,再加上今年秋季多雨,道路不畅,朝廷转运的军粮多有延迟,而且都山一战,死伤甚众,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抚恤遗属。诸多问题让幽州财政捉衿见肘,顾此失彼,今日的盛宴还是向商人举债才凑齐经费云云。
李怀唐恍然大悟,敢情这两位史上金鸡奖最有潜力候选人在向自己演双簧,意在他缴获的大量牛羊财物。


、长安惊闻大捷 (10)

“王管记有话直说,需要多少牛羊?”李怀唐快人快语。其实他心里清楚,宁远距此万里之遥,路途多荒漠,大部份地区无水无草,赶着这么庞大的牛羊群回去很不现实。与其浪费在路上,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即使张守硅不来这一出,他也会提及。
在张守硅的认识里,李怀唐的另一面是市侩商人的形像,见到李怀唐如此爽快,不由浮想翩翩。实际上,多想也无用,可供他选择的余地不多,今年灾害严重,关中闹粮荒,朝廷无暇顾及幽州,李怀唐从契丹人手上抢掠回来的两百万头牛羊无疑是他的及时雨,可以极大地缓解幽州地区粮草不足的局面,迅速让幽州恢复元气,所以,为辖下民生计,他只好厚着脸皮将手伸向友军。
王悔不负将望,直接省略了客套推辞,狮子大开口:“多多益善!”
宁远铁骑众将愤然怒视,从契丹人手中获取的战利品一半是他们的财产,王悔的要求无疑是对他们的抢劫。
“一半,百万头牛羊如何?”李怀唐语出惊人,馈赠远远超出在场所有人的心理价码。
“上将军!”胡一箭失声惊呼,他有点怀疑主将是否中邪了。
李怀唐摆手示意胡一箭淡定,笑着望向张守硅。
果然来了!免费的午餐只存在传说中。
张守硅会意大笑。
“上将军是直爽之人,有何条件但讲无妨。为上将军效劳,老夫乐意之至。”
接下来,张守硅目瞪口呆地望着李怀唐从部将手中取过一张纸,递到他面前。他这才明白李怀唐早有准备,自己操之过急,倒欠下了对方一个人情。
李怀唐的条件不过份,作为助战的盟军,无论如何,大唐理应满足这些要求。
冬天到了,宁远铁骑不可能冒着严寒回去,需要一个驻地,粮草,取暖和生活等物资,尤其是草料,宁远铁骑所缴获的战马牛羊都离不开干草。
张守硅不动声色将列有要求的纸条转给边大总管。
“请长史在职责范围之内办理。”边令城的回答滴水不漏。
“好,那就请上将军驻军于檀州,所需物资,王管记会与上将军接洽办妥的。”张守硅是个有担当的人,很快做出了决定。
檀州位于幽州之北,隔着长城与奚族人的地盘,饶乐都督府相望。张守硅将宁远铁骑安排到那,除了减少可能的扰民行为外,更多出于借助李怀唐的威名镇慑奚族人,为他经营幽州赢得宝贵的时间。
双方各取所需,需求得到满足,自然皆大欢喜。酒肉是少了点,却不影响气氛。
宴会临近结束,有士兵进来向张守硅汇报抓到一名偷羊贼。


、长安惊闻大捷 (11)

“砍了!”张守硅不假思索。他的信条是,乱世当用重典,重典方能威慑宵小。
“可,可是那胡人拼死喊冤,说是寻回丢失的羊只而已。”士兵为难道。
“带他上来。”边令城忽然阴声柔气道。
盗羊胡被押了上来。
“我发安民告示在前,你盗羊在后,砍你脑袋何冤屈之有?”张守硅厉声喝道。
胡人不辩驳,理直气壮回应:“大夫不欲灭契丹奚族两番耶?何故要杀壮士?”
语毕,众人莫不惊奇,一般小贼何来如此胆量?
“哦?”张守硅奇之,仔细打量,只见胡人膀阔腰圆,满脸络腮胡须更显其凶悍之气,心下顿时萌生惜才之意。
“壮士何名?”
胡人道:“大夫可称我为阿荦山。”
“嗯,阿荦山,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责你二十杖,自到王管记帐下签到听侯调用。”
张守硅军旅多年,深谙恩威并济之道,从砍头到杖责,既维护了律令的威严,又能使壮胡产生畏惧之心,为其所用,一举两得。
一旁的李怀唐不置评论,只是淡淡地笑着做好他的观众本份,不过,如果他得知胡人的另外一个名字,就不会如此无动于衷了。
第553章安禄山
到了檀州,李怀唐心中释然,张守硅果然在十二生肖之外,属性老狐狸。短短的时间里,居然能面面俱到,既满足了双方的意愿,又尽最大可能榨取宁远铁骑的剩余价值,直将李怀唐当成了他的免费戍边将。
站在檀州北的长城上,李怀唐甚至能看见北面零星的奚族游骑身影。
“老孙,对面平时也这般安静?”
陪在李怀唐身边的有一名孙姓向导,憨厚老实的庄稼人,以一头羊的酬劳受雇于宁远铁骑。
宁远铁骑进驻檀州,带来了大量的牛羊,将士们大肆用牛羊与当地农户交换麦粮和干草,居民们从原先的担惊受怕迅速转成眉笑眼开。宁远铁骑将士出手大方,牛羊几乎是半换半送给他们,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难得地出现过年都鲜见的荤腥。当地人自然对宁远铁骑极具好感,军民鱼水情之深不是喊几句口号可以表达的,当听说宁远铁骑要请向导,老孙便自高奋勇抢着来帮忙。
老孙慌不迭回答:“对面是奚族人的牧场,奚王与我们关系好的时候,他们的牧民就会赶来牲畜在此放牧,今年奚族背叛,怕唐军报复故不敢来了。”
奚族人的地盘夹在大唐与契丹之间,历任奚王的表现就像一根墙头草,时而向大唐抛媚眼儿,转眼又对契丹人投怀送抱,更多时候是在利用契丹骗取大唐的财物。


、长安惊闻大捷 (12)

“不过,”孙老头笑道,“上将军大败契丹人,奚人恐怕要吓坏了,我想,很快就能见到他们来请罪的使者。”
“请罪?每次都只是请罪了事?”封常清听出了某些端倪。
孙老头默然,确实如此,每次奚族人背叛大唐事后基本都不会受到惩罚,朝廷似乎更在意他们称臣归附的态度。
“没办法,朝廷要对付契丹人,树敌太多对我们反而不利。”孙老头想起了什么,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李怀唐听了皱眉头,觉得老实如孙老头说不出这样的场面话。
“你自己想的,还是听人说的?”
“嘿嘿,我们的明府说的,他还说了,幽州的薛使君也这么认为。”孙老头挠着脑袋讪笑着。
封常清义愤填膺:“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奚族人得为他们的背叛付出足够的代价,否则反复永无止境,以后还有第三个,第四个都山之叛!”
历史上确实如此。十数年后,时任幽州军政一把手的安禄山率领大军出击松漠都督府,以两千奚族士兵为前锋,结果最后关头又见奚族士兵集体倒戈相向,以致于安禄山差点全军覆没,仅数人逃回,数万唐军将士身死异乡。
说话之间,北面十数骑踏尘而来。
鹰骑的斥候把他们抓过来,一审问,才获悉是孙老头口中的奚族请罪使者。一共四人,其余马匹运载的是他们请罪的“诚意”。
李怀唐与封常清对视,发出阴森森的笑意,忽然拔刀扔给封常清。
“将他们的耳鼻割了!”
封常清乐意受命,凄厉的惨叫声在长城上久久回荡……
奚族使者怎么也想不到此行会有血光之灾。请罪对于他们来说是老马识途轻车熟路,只要装出极度的恐惧和恭敬往幽州节度使面前一跪,再来一段见者伤心,闻者落泪的悲情哭诉,将所有过失都描绘成契丹人屠刀下的被迫之举,完毕,心愿自然能达成。至于随后幽州节度使声色俱厉的指责恫吓,无关痛痒,如果不想听可以自动屏蔽。如此云云,过些时日,朝廷的圣旨到,他们即可屁颠屁颠带着装孙子的回报返回向他们的奚王复命。
敢情今天的太阳打西边升起了,唐军的表现与从前判若两人。奚族使者琐猥捂着冒雪的鼻子和耳朵,忍痛看向西方,可惜天气不佳,厚厚的云层挡住了阳光光线,无法确定太阳的所在位置。他不敢停留,带着三名与他同病相怜的部下,急驰北返,他更不确定身后那些疯子会不会改变主意割下他的人头。
下长城的一路上,孙老头忐忑不安,欲言又止。
李怀唐视而不见,笑问:“老孙,熟悉北面的路么,给我做向导?”


、长安惊闻大捷 (13)

孙老头惊得连连摇头,先不说能否击败奚族人全身而回,如果私下带着宁远铁骑去奚族人的领地里,日后官府多半饶不了他。
胡一箭被老头的怂样憋出火了,怒道:“怕甚?立功了上将军赏你俩胡娘,大不了跟着我们去宁远城,哪里的生活可比你现在的日子滋润得多。”
“啊?使不得,使不得,逃荒会连累全族的。”孙老头吓得脸色煞白,不停地摆手晃脑。
李怀唐没说啥,打奚族人不过一时之意气,或许代表着潜意识里的一种不甘,找不着李忠心的下落始终让他耿耿于怀。
回到檀州驻地,李怀唐遇上王悔。王悔带来了他需要的首批马料,有数千车之多。
“动作挺快啊!”李怀唐很满意,许了个赞赏的眼神。
王悔很谦虚:“多亏了上将军无私赠予的马匹,不然,我也运不来那么多草料豆饼。”
李怀唐无意中瞥见跟在王悔身后的一名高大胡人,觉得他挺眼熟。
“哦,”王悔察觉到李怀唐的异样,忙介绍,“阿荦山,渔阳捉生将,张长史的假子。”
假子即是义子。难以想像这胡人的际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