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南宋-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忠勇解释道:“那是宋军遗留的四台巨型石磨,由水力带动,每日可磨粟米百斛,得粉面千担。眼下正有不少青壮妇孺在那里劳作。”
狄烈肯定了这种做法:“你们做得好,虽然我们缴获甚多,物资充沛,在短期内,可保数万人衣食无虞。但绝不能坐吃山空,只有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才能保证长久的丰衣足食。”
刘二平大声叫好:“寨主说得极是,不劳做如何得食?这天平寨方圆二十里,有不下千顷良田,可惜兵荒马乱的无人种植。之前俺寨中人力少,又多是妇孺,几百人也伺候不过千亩地,但现在可大不同了……俺打算等东西搬得差不多了,就组织人手开荒种地去……寨主意下如何?”
狄烈当即拍板:“可行!以后农事一项,就劳烦刘二兄了。”
刘二平咧着嘴呵呵直笑,心下说不出的满足。他本就是个农户出身,伺弄土地是他的最大乐趣。以前他就是一个佃农,土地弄得再好也不是自家的。刘二平最大的愿望就是有自己的百十亩地,这也就是他这么一个老实人愿意上山入伙的原因。可惜的是,上得山来,地是有了一些,却没有足够的人力、畜力及农具。眼睁睁地看着肥地成瘦地,瘦地变荒地,甭提心里多难受。
现在好了,那是要什么有什么。人是一个个壮棒小伙,畜力是壮实得令人喜翻了心的大牯牛,农具更是上好精铁打制,要多少有多少。对于一个一辈子最高理想就是,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老农来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天平寨内很是宜居,而周长达五里的马蹄铁形寨墙,也很适于防御:有哨楼、有雉碟、有瞭望塔、有烽火台、有点将台、有运兵甬道……林林总总的防御工事,令每一个想打这山寨主意的土匪强梁,都得要先掂量掂量。
寨内的设施有大小房屋三百,多为石砌。当然,这几百间房屋是装不下三万人的,但这也没什么。狄烈手下最多的是什么人?工匠及壮劳力啊!修建自家住房,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除此之外,寨内东北方还有一个占地极广的大校场,容纳下万余兵马操练绝无问题。在东南面,有连绵的畜栏(马厩),虽然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但基石犹在。只要有足够人力,重新恢复旧观更加以扩建也不是难事。
狄烈看完天平寨的所有设施后,心下极为满意,如此完备的内外设施实在比他想像中要好太多。当他从金人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肥得流油的香肉之后,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一盘引人垂涎的美味。所以,狄烈要趁着这美味的香气还没有散发出去之前,打造一片荆棘将之防护起来,把一切觊觎的目光阻挡在外。
现在,天然的荆棘已经有了,而且很完美。以后要做的,就是磨利爪牙,将所有胆敢伸手的企图,撕裂得粉碎。


第八十三章 狄烈的野望
这章字数略少,明天会有一个大章。过渡情节准备结束,练兵高潮即将到来!
天平寨的夜色很美,高天寥阔,树影婆娑,满天繁星倒映在纵横交错的清冽沟渠中,点点闪烁,宛若一地流银。远处白炼似地瀑布,如同凝固一般,无声地流淌。天地一片寂静,除了身边的人。
狄烈的身边是朱皇后与柔福帝姬嬛嬛,身处之地是叶蝶儿安排给朱皇后一行诸贵女的临时体憩所。这是一座木楼,上下两层,由于工程赶得急,难免有些粗糙,但胜在够宽敞,而且四周景致很美。
狄烈刚刚与寨子里大小头目齐聚一堂,海吃海喝了一阵,又拚了一场酒。虽然宋朝的酒度数不高,但是架不住量多啊,几轮下来,即便是在现代酒精考验的强人,也有些支撑不住。想起与朱皇后还有约,便借着尿遁闪人了。
已有几分醉意的狄烈,斜倚在木楼的栏杆上,很自然地伸手接过嬛嬛端过来的醒酒茶。一饮而尽后,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凝视着夜色中那端着托盘,婷婷玉立的朦胧秀美的轮廓,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由得歉然道:“真是对不住,我没能把你父皇救出来……”
嬛嬛芳心一酸,忍住眼泪,道:“当日情形皇后娘娘已对我说了,天意如此,夫复奈何?你能将皇后娘娘、慎妃还有一众姐妹带回来,嬛嬛已是感激不尽了……”
狄烈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是又大口灌了几杯茶,随口道:“在这里还住得惯吗?”
嬛嬛正兀自伤心,一时没有回答。却是朱皇后淡淡道:“虽是山野陋室,亦有满眼的汉地风光,比起那遍地腥膻的北地毡帐。不知胜过凡几。”
狄烈笑了笑:“皇后娘娘真是有感而发啊,你能那样想就最好了——因为你们很可能要在这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
嬛嬛一怔,试了试眼泪,道:“可是……我想到九哥那里……”
“恐怕不行!”狄烈一口回绝,随后耐心地解释,“金军主力已全部北返,这头饿狼一离开,什么魑魅魍魉都蹦哒出来了。现在的河西已不象半月前。你们来时的那般安逸。可以说是盗匪纵横,群宵乱舞。刚才杨奋也跟我说了,他们最后一批辎重幸好走得快,否则就算有千余马步军。也很难护得辎重的周全。”
“可是,只是护送几个人的话,你有那么多军队……”
“我是有一些人马,可那是用来保护我们的成果的。而且,你想过没有?如果护送的人少了。就很难保护你们的周全,但如果人多了,又必定会引起沿途城池里金军留守部队的注意。别的不说,成百上千人想要渡过黄河而不被汴京之敌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狄烈缓了一下口气。想了想又安慰道,“先不用着急。暂住一段时间,如果你说的九哥有了明确消息,那时再做打算不迟。”
嬛嬛还想再说什么,朱皇后却已轻抚其背,劝道:“殿下说得有理,嬛嬛,你先下去休息,本宫还有话跟殿下说。”
朱皇后目送嬛嬛背影离去之后,转过脸来,面容一片清冷,美目深深地看了狄烈一眼:“你只是让她宽心而已,其实根本就不想送她回九皇子的身边,是不是?”
狄烈很干脆地承认:“不错,不只是她,包括你,以及所有的宫廷女子,我一个都不会放——至少现在不会。”
朱皇后只说了三个字:“为什么?”
狄烈反问道:“我若是放了你们,被你们的那位九皇子知道了,你认为他会怎么做?”
朱皇后奇道:“你立下这样的大功,九皇子只会重重有赏,难道还会为难你不成?”
“那我救下的那么多人呢?都送回去?”
“这个……”
“我还夺取了数量惊人的物资,只怕你们那位九皇子现在手里头的资源还不足我的一成,你说他会不要?”
朱皇后一时无语,过了一会,才斟词酌句的道:“这些人口与物资,本来就是我大宋的……”
“不对!”狄烈冷冷道,“这些人口与物资是我及手下一帮兄弟,拚死从金军手里抢夺来的。这本是金军的战利品,现在是我的战利品。你们宋国想要战利品,自己凭本事去拿。这个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朱皇后哑口无言,她自然也是知道,宋国什么时候得过战利品?只有上交战利品
的份。她无奈地叹了口气:“难道你不想借此博取功名,将来封妻荫子?以你之能,假以时日,拜将入相亦非不能。何必贪恋一时的财货,据此深山,做一贼首耳。”
啪地一声,精美的青瓷杯被捏碎。狄烈放声大笑,声音在夜色中传出老远,惊起林中阵阵宿鸟,扑愣愣到处乱飞。
“皇后啊皇后,你难道忘记了,我是什么人?我是大汉的后裔,不是大宋的子民。我本就是王子之尊,又怎会在意你说的功名富贵?嘿嘿,当然也不是说全不在意,但我更愿意相信那句话‘功名但从马上取,富贵自从险中求’。我的荣耀,我自己拿;我的富贵,我自己取。别人的施舍赏赐,让他见鬼去吧!”
朱皇后脸色一下煞白,从狄烈这近似大逆不道的话语中,她隐隐窥测到了他的野望。
狄烈借着酒意,首次将埋藏在心底的野望透露出来。
狄烈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除了一把枪,一无所有,那个时候,他只为了生存而抗争。后来有了一批人,又有了大量的物资,很自然地升格为头领,他开始体会到当头头的快意。再往后,东西越抢越多,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甚至组建起了自己的军队。这时的狄烈,已经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他也正式地确立了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三国(宋、金、西夏)相争的百年乱世,要想在这个乱世里活得好,活得像个人样,活出自己的尊严,手里必须要有一支令天下侧目的力量。太祖说得好啊,“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腰板才能硬,未来不管是独霸一方还是雄视天下,总之,谁的脸色都不看,谁的帐都不买。
狄烈拍拍手,将瓷杯碎屑拍去,长长地舒了个懒腰,道:“皇后想要跟我说的,大概就是这些了吧?好了,你已经得到答案,虽然那不是你想要的。现在轮到我说话了——皇后娘娘还记得在我救出众帝姬时,你所许下的承诺吗?”
朱皇后平复了一下心情,敛袖正色道:“本宫不敢或忘。”
“大恩不言谢,日后但有所请,本宫无不应允。”
这句话是当初狄烈假冒国禄的身份,混入金营救出嬛嬛等众帝姬贵女之时,朱皇后的郑重承诺。而现在,是时候让她兑现自己的承诺了。
狄烈伸出一根指头,肃然道:“我要你做的事很简单——你亲自出面也好,让别的什么人出面也好。总之,要让所有的赵氏室室子弟及官员士子安心留下来。不管他们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要做到两点:一、给我做事;二、不许闹事。怎么样,能做到么?”
朱皇后沉默了一会,慢慢转身,朝楼梯口走去。在踏过门槛的一瞬,回首淡然道:“如你所愿。”
狄烈沉静地看着朱皇后那素纱薄裙裹着的丰盈娇躯,渐渐融入夜色。他缓缓抻手执起栏杆边上的茶壶,仰脖张口,让清冽的香茗划过一道长长的半弧,灌喉而入。
茶,已经冷了。
心,却开始沸腾!


第八十四章 发展与扩军
六月初五,所有的人口物资全部运抵到位,井然有序地入库。整个天平寨所有的空仓全部堆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一部分居民点都要腾出来堆放东西。这些仓禀门口都有卫士把守,无论何人,进出取物,都要做登记。在管理这方面,侯方镜这个财务总管,越做越有经验了。
所有人口到位及物资入库之后,最终统计也出来了:金五万八千三百两、银四十七万六千四百两、铜钱一百八十万贯,各种珠宝珍奇二千八百多箱、绫罗绸缎二十万匹、皮革葛麻千车;粮米豆料四十三万斛、茶酒盐及各种调料万石,各类药石(包括火药原料硫磺及硝石)一千五百九十石;战马七千三百多匹、骡马牛羊八万四千余只;各种器械鞍具暂时没能统计出详细数目,但装备上万兵马绝无问题;此外还有近万副甲胄(其中有大宋防御性最强的步人甲三千具)、精铁二十余万斤,更有镔铁(即钢料)一万五千八百斤、各种铜、锡、铅、汞无算;人口三万五千二百多口,除了少部分身怀技艺的老工匠,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壮男与年轻女子(想也知道,金军当然不会要老弱病残),内中有宗室、百官、士子、百工、医卜、释道多人。
当这个统计数据摆放到案头的时候,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不说各种金银珠宝、骡马牛羊之类的钱物财富,光是那四十三万斛的粮米豆料,就足以让一个小小的天平寨,变成天下间最令人眼红的天府之城。
四十三万斛米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按一斛等于一百二十斤(也有资料认为应是二百四十斤,本书采用通常数据。即一斛一石六十公斤一百二十斤)一个人正常三餐可食两斤米(加肉菜),则一斛米粮可供一人两月之用。依此类推,四十三万斛。可供养天平寨这三万五千余人,一日三餐,什么事都不用做,白吃白喝整整两年之久。
这在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王朝末世,是何等的可贵与令人向望。须知这时的河北与京畿一带,金军所经之处。如蝗虫过洗,干净得如同狗舔过一样。传说中汴京一个守城门的老卒,就比当时欧洲一个国家君主还富裕的宋朝百姓,此时却沦落到人相食的惨境。据说江淮一带,斗米价格升至数千钱,甚至有人肉出售,而一具壮男尸肉,不过十五千钱……也就是说。一条人命。尚不足一斗米值钱。而一斗米才多少?十二斤……
乱世之中,最能凝聚人心的是什么?不是金银珠宝、不是绫罗绸缎、不是信仰口号、更不是什么大义名份,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粮食”。而是扎扎实实的、能吃到嘴里的、咂吧出滋味的粮食!谁手里有了粮,谁就牢牢掌控了人心。
就如同狄烈此时所做的那样。那些宗室皇亲、官员士人难道不想离开这个“土匪窝”,脱离这个浑然不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与读圣贤书的士子们放在眼里的“落魄王子”吗?当然不是,他们不但想。而且还想得要命……可是这些人先是被金兵押解一路北上,之后被狄烈所救。又再一路南下。短短旬月,行程千里。颠沛流离。他们亲眼所见沿途之上的那种荒凉死寂、遗矢千里的惨景,更亲身体验过饥肠辘辘,却还要地迈着机械地脚步,麻木地走向那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漫漫长路……
他们这些人,如果两手空空逃离天平寨——且不说他们能不能逃离戒备森严的军寨,也不说他们能不能从这深山老林里转回到平原之上。就算一切顺利无比,逃离寨子、方向正确,没被狼叨狗咬,终于回到人烟之地……只有一个问题,没有粮食,你能走多远?
说句难听话,就算狄烈现在赶他们走,这些饱读圣贤书的上流人物,也会一个个义无反顾地爬回来。
至于那些普通百姓,他们的诉求真是再简单不过,谁管他们饱饭,他们就听谁的、给谁工作。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其他的都是虚的。几千年来,老百姓的要求与想法就是这么简单。而狄烈,也正是这样做的。
也是由此,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天平寨内各项工作,终于按步就班地运转起来了。而所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狄烈从金军手里抢夺的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