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南宋-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军一路驱赶二十余万人北上,基本上把人与牲畜同等对待。一路之上,饥饿、疾病、伤患、劳累,加上繁重的劳役,遗尸已近万人。这样长途的行军,二十多万人死亡近万,在金人看来,是一种正常的损耗,属于可接受范围。
阿吉当然不是没见过死人。只不过,如此近距离地挨近一个首级,而且还是一个恶人的首级,多少会有些害怕。
何元庆有些不耐烦了:“上不上来?后面有金狗追上来了,你不上我可走了。”
阿吉吓一跳:“上就上,谁不敢了。”
随着两声健马长嘶,四人双骑,如风而去。


第七十二章 交锋
耳畔呼呼生风,阿吉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心情,坐在前头,双手紧紧揪住马鬃。忽然想起一事,回头大声问道:“你们骑着马,怎么反倒落在我们后头去了?”
何元庆翻着白眼:“你以为我们愿意啊!你回头看看那些像蚂蚁一样的逃人,全是撒开两腿跑的,就只有我跟阿兴骑马。这目标多显眼?看到前面那个高坡没有?那里是金狗的中军主营所在,有重兵把守,偏偏又正好卡在进山的道口上。我们要进山,非得从那高坡旁边绕过。你觉得金狗会眼睁睁看着我们这么显眼的两骑,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过去吗?”
事实上,何元庆与阿兴刚才就试图冲过去,却被突然从坡上冲下的七、八名金兵一阵乱箭给射了回去。不得已之下,他们只得兜转回头,再杀敌夺马。这样一人一马,冲过去的机会更大些。只是没想到,马是多了一匹,人却又多了两个。
正当阿兴与何元庆正琢磨是不是再弄上一匹马之时。先前以乱箭将二人驱赶回去的那八名金兵,见二人居然当着他们的面,杀掉一名女真金兵,顿时怒了。
这八名金兵都属于中军那一千精骑,可以说就是金东路军主帅宗望的亲卫。这些人都是从全军中精选出来的、战斗技术娴熟、作战经验非富的老卒、悍卒。随便一个普通士卒放到别的部队里,都是伍长、十夫长的料。由于他们的职责是绝对保证中军的安全,所以并末参与平暴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允许有俘虏从自己眼皮底下逃脱。
之前阿兴与何元庆的企图被奉命出击的八名金兵所止,由于没有得到命令追击,这些金兵也就不为已甚,只打算将他们驱赶回去,让友军将其围杀就好。可是现在不同了,这两个不知死活的南蛮,居然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杀死自己的族人,掠夺马匹。这是大金勇士的羞辱与挑衅,无论如何不能放过。
在得到许可出击的命令后,原本排成一线的八骑,倏然勒马扬蹄,向前标出。中间四骑走中线,两侧四骑走外线,成扇形辐射出去,隐隐形成一个扇面的半包围之势。
阿兴向何元庆丢了个眼色:“我收拾右边四个,左边四个归你。小心点,别让金狗伤了那少年。”
何元庆看了阿兴身后的刘大一眼,嘿嘿一笑:“别说我,你自个也要小心。嗨,我说后面那位兄弟,你最好包扎一下伤口,不要等到人救出去了,血却流干了。”
刘大咧嘴一笑,嘴唇干裂,还有点发白:“不打紧,皮肉之伤,死不了。小哥只管杀敌,无须为俺分心。”
两人狠狠一鞭抽上马臀,健马发出咴律律的长嘶,向前加速冲出。
阿兴夺取的战马装备较齐全,有一张骑弓、两袋箭、一柄备用单手斧,一面骑兵臂盾。本来还有一把弯刀与鸦项枪的,不过在刚才扑倒那名金兵时摔飞了。
阿兴将弯刀咬在嘴上,套上臂盾,然后摘弓取箭。咻!一箭射出,正前方冲来的一名金兵反应极快,身体一扭,肩膀中箭,身晃了晃,竟没摔下马去。
这时两侧的金兵也同时举弓,先后射来两箭。
阿兴飞快地用手中骑弓拨开一支箭矢,再以臂盾格挡开另一支羽箭。然后再次取箭射出,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敌人的马。
嗤地一箭正中马首,战马哀鸣倒地。那肩膀中箭的金兵猝不及防,从马头上飞出。也该他倒霉,落地时正好是肩膀着地,结果原本只是插在肩上的箭矢,一下贯入肋间,穿透了肺心,当即死了个透。
正围杀而来的三名金兵无不惊怒交集,一齐举弓发射,厉啸破空,三箭交叉而至。
阿兴放好弓箭,一手按马头,一手摁刘大,同时将身体伏至极低。三支利箭同时从他后背上方飞掠而过,其中一支箭镞划破了他的褐衣,当真险之又险。
阿兴心下明白,自己的骑射虽然也不错,但非其所长,更不能与这些视骑马射箭当饭吃一样寻常的游牧战士相比。还要来个一挑三,真不知怎么死。唯一的办法就是靠上去,近身搏杀,令敌人的弓箭失去作用。
想到此,阿兴果断向右拨转马头,取下衔在口中的大弯刀,向距离自己最近,并且也是最外围的一名金兵冲去。双方相向而冲,眨眼间便要撞到一起。由于敌我贴得太近,在侧后方的另外两名金兵也不得不放下手中弓箭,取出兵刃,急追而去。
阿兴执刀,金兵使短斧,双骑飞速接近,刀斧猛击——没有预想中的金铁交鸣之声,只有咔嚓一声脆响。金兵手中短斧鸡蛋粗的硬木斧柄被一击而断,同时折断的,还有他的脖。
阿兴用力勒紧缰绳,战马向前冲出十几步后再兜转回头。后方,两名金兵正各自挥舞着一杆狼牙棒与一柄钉头锤追杀而至。
阿兴将手中弯刀举至眼前,砍断一根斧柄加上一颗脑袋,弯刀也豁裂了一个手指大小的缺口。虽然还能用,但现在杀来的两名金兵手持的都是重兵器,硬磕硬碰上几下,估计这把刀就要折断。阿兴深吸一口气,驱动坐骑,无畏地冲向敌人。
三马交错而过的瞬间,左右两名金兵借着强劲的马力冲速,狠狠地将手中的沉重兵器砸向阿兴。
阿兴紧紧呡住嘴唇,目光如炬,在与敌接触地一刹那,双手猝然分张。左小臂上的臂盾准确地挡住钉头锤的轰击,而沉重的打击力,也将臂盾破成碎片。与此同时,阿兴右手弯刀与迎面砸来的狼牙棒重重地撞在一起。在令人牙酸的金属交击声中,狼牙棒的铁齿被刀锋砍断了七、八根,同样的,弯刀也在狼牙棒的巨力下,从原有的豁口处,居中折断。
阿兴变招极为迅速,仿佛弯刀折断在意料之中。但见他身体竭力向右倾斜,右臂一长,断刃向后疾挥,将刚刚交错而过的,使狼牙棒的金兵头盔护颈破开,同时破开的,还有颈侧的大动脉。那金兵扔掉狼牙棒,捂住脖,摇摇晃晃地栽下马去。
两个回合,击杀两名金兵,还剩下一名金兵。
阿兴却并不打算再与其交手一合,他只是飞快扔下断刃,摘下马鞍边的单手短斧,回头对刘大吼一嗓:“快低头!”
刘大悚然伏低,阿兴扭身掷出飞斧。旋转如风的短斧,重重切入错马后冲出二十步外的那名使钉头锤的金兵后背,将其斩落马下。
连杀四名金兵悍卒的阿兴微微有些喘,额头隐显汗珠。他稍稍活动了一下左臂,还好,虽然有些发麻酸胀,可能还肿了,但并不影响接下来的战斗。
以阿兴的战力,本不至于杀四名伍长、十夫长级数的金兵,体力就下降至此。这就要怪金军配给俘虏们的伙食了,基本上就是用黑豆参杂少量细碎的粟米,一天不过一合(大概三、四两)。这样的伙食,对马来说,是上好的精饲料了,但是人吃这个……嗯,饿不死,但也别想有劲。
阿兴夺来的这匹战马的鞍边,有一个装着肉干与硬馍的干粮袋,还有一个水囊,由此可见金兵装备之齐全。阿兴很想补充一下体力,可是,没时间了——那一边的何元庆,正陷入三名金兵围杀当中。
在阿兴独挑四名金兵之时,何元庆也与另外四名金兵对上了。
如果这四名金兵远距离对何元庆放箭,估计够这小喝一壶,那几名金兵本也是打算之么干,但这时何元庆做了一个特别的动作:他下巴扬得高高的,双臂伸展得开开的,一把短斧不停地在左掌心旋转,那种无言地蔑视与挑衅毕露无余。
四名金兵显然被激怒了。要比武勇,金兵还真没憷过宋人。尤其是这几名金兵,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自诩能一个打宋兵一百个。就像后世日本兵对中国士兵时的心理优势一样,如何会怕了这种当面的挑战?
看到那四名金兵放下弓箭,其中三人驻马立定,只由其中一名同样使短斧的家伙上前单挑。何元庆暗暗松了口气,他在骑射方面比阿兴还不如,怎么敢与金兵玩这个?以勇力对决,最合他的意,而且还是一个个上,当真再好不过。
何元庆大笑一声,对怀中的阿吉道:“看清楚了,那匹马等会就是你的座骑。”
双方快速接近,彼此都将手中的短斧斜斜伸出,近了、近了……阿吉瞪大双眼,浑身发僵,眼睁睁地看着那闪着青幽幽锐芒的斧刃,在瞳孔中越来越大……
两马交错的瞬间,何元庆用力按下阿吉单薄的身体。两把短斧重重磕碰在一起。火星四溅中,何元庆抖手一绞,两把短斧同时飞上天。何元庆单手倏伸,抓住金兵来不及收回的手臂,硬生生将其拽下马来。与此同时,何元庆将阿吉瘦小的身体凌空抛出,正好落到无人马背上。若非阿吉及时搂住马脖,怕不要摔将下去。
何元庆哈哈大笑,对着渐渐跑远的阿吉道:“小,如果你能掉转过头来,那匹马就是你的了。”
阿吉一边努力坐稳在颠簸的马背上,一边大叫道:“没问题,你瞧好吧。”
一回合就拿下对手的何元庆,这时再做了一个令金兵抓狂的举动:他将擒下的金兵壮硕的身躯高高举起,象石头一样往地上砸去。嘭地一声震响,尘土飞扬,那金兵惨嚎一声,一口口地吐着血,估计也去死不远了。
余下三名金兵眼都红了,那一瞬间事态发生太快,等他们反应过来,已来不及抢救了。激怒使他们不约而同驱马向前,将手中的长兵短刃一齐向何元庆招呼过来。而何元庆这时有什么可以抵挡的兵器?很可怜,他只有一面臂盾。
何元庆抢来的这匹马的原主人,是一名阿里喜仆从兵。想也知道不可能有什么齐全的装备,一把短斧配一面臂盾,已经不错了。原本还有一副弓箭的,不过让张立捡去了。
何元庆现在就靠着这面不过脸盘大小的臂盾,左支右拙地抵挡着三名金兵的追杀。还好这里面没有使狼牙棒那样的重兵器的家伙,否则他就要玩空手入白刃了——只不过,有没有尉迟恭那样的水准就难说了。
何元庆很生猛不假,但还没强到可以空手对付手持兵器的三名十夫长级别的百战悍卒的程度。马战不比步战,最要紧的就是兵器,尤其长兵器很占便宜。双方交手,往往一个照面就可分出生死,比的就是经验、胆气、眼力、准头、臂力等等这些实打实的东西。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一击而决,没有什么花巧虚招。那种两马交错,团团打转,马背上大将捉对撕杀几十回合的场景,只出现在古装剧与演义中,实战则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何元庆眼下就是东奔西跑,拉开距离,不时以臂盾格挡开金兵的贴近攻击,却苦于手无寸铁,无法还击。
就在这时,阿兴到了。


第七十三章 他来了!
这时刘大也已跳下马去,但他宁愿等着搭“顺风马”,也不敢弄一匹马来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骑马的。特别是宋人,连大宋的禁军上马背都吓得抱住马脖呢,何况一个匠人?
这样一来,阿兴算是可以放开手脚了。不过他手里除了弓箭,也没有武器,而且他也不敢乱放箭。一来是因为何元庆正与几名金兵纠缠在一起,生怕误伤;二来也担心刺激了金兵,到时来个对射,可没有必胜把握。
阿兴飞驰而来,忽然将身体倾斜至马腹,探手一抓,将刚才用箭射杀的那名金兵掉落在身边的一柄钉头锤捡起,扬手向何元庆抛去:“元庆,接着!”
何元庆看了一眼锤滴溜溜转的抛物线,稍稍放缓马速。这时一名金兵从后方追至,挥刀猛劈其后背。何元庆举盾一挡,随即手臂翻转,将弯刀压住,另一只手堪堪接过钉头锤,顺手一记盖帽,将那金兵的头颅连头盔一并砸碎。
剩下两名金兵,各自发出一声怒吼,一人径直取何元庆,一人转身杀向阿兴。
冲向阿兴的金兵,手持宋军专用骑枪鸦项枪。那金兵显然是个使枪的老手,将枪绳缠绕住手腕,单手不松不紧虚握住枪杆,而枪尾则紧紧挟在腋下,就这么如风飚至。
面对那隐隐泛着血色的锋寒枪尖,阿兴却是张臂大笑,毫无惧色迎上去。
长枪毫无阻滞穿过敌人身体——那金兵刚一喜,随即发现是自己的错觉。
就在枪尖距离胸膛不到一尺之际,阿兴身体奇异地扭转了一下,枪锋擦着衣襟从腋下穿过。阿兴大喝一声,单臂挟住长枪,硬生生将金兵那沉重的身体挑离马背,高高举起,划了个半弧,从头顶上扔了出去。不须回头察看,光听那像摔破西瓜的声音,就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
另一边的何元庆打出了性,用锤与敌手的斧头连续磕碰三次之后。第四次交锋时,在斧锤交击的一瞬,突然松开锤,劲道蓄得足足的金兵一斧却劈在一柄空锤上。那种如同运了半天内气却一拳打在空气的感觉,足以让人吐血。那金兵没有吐血,却也是气血翻腾,难受之至。
何元庆趁机横过手臂,用臂盾生生将其砸下马去。
八名百战精兵,前后不过一刻钟,被两人收拾干净。可惜,这并不是一场战斗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在八名金兵折损得七七八八之时,早被高坡上的金军中军大营看得清楚。当即便有一队二十骑的金兵冲下高坡,欲救援战友,只是晚了一步,刚刚来得及收尸。
带队冲来救援的是一名蒲辇,名叫乌延何察,是女真完颜部其中一支分支乌延部的勃极烈(部族之首)之子。乌延何察是一名老兵了,早在太祖起兵抗辽时,他就是太祖麾下一小兵。十多年百战生涯,他也积下了不少军功。两年前宗望就有意调他到别部就任谋克孛堇,但乌延何察不愿离开这支精锐部队,宁愿降一级当个蒲辇。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大帅亲卫的荣誉之外,还因为他的外甥也在这支精兵之中,而且就在他手下当伍长。
因为乌延何察的姐姐早逝的原故,他对这个外甥的感情很好。而现在,他的外甥死了!在他眼皮底下被一个低贱的南蛮俘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