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南宋-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虢州与陕州相距不足百里,骑兵急行军一日可至,步兵最多两日可抵。由于此行乃是增援,士兵必须保持充足体力,随时与敌接战,故此行军宜稳不宜急。
黄昏时分,援军抵达距离陕州约三十里处的灵宝县,准备在此歇息一晚,明日正式与金军接战。
灵宝县城残破,难以抵挡金军薄城,原来的县衙,已搬到距县城五里外的函谷关去了。得知援军到来,知灵宝县急忙赶来,欢喜之余,请大军入关休整。
随着时代的变迁,彼时的函谷关,战略地位已远不如秦汉,加上屡经战乱,无力修葺,三个关城都相当残破。只不过,再残破的关城,凭原有老底子,加上因险制宜,在防御方面,依旧是胜过县城许多。
越是接近敌军,越要谨慎。董先也好,邵兴也好,都不会随意置自己的军队于险地,欣然接受了知灵宝县的好意。
灵宝隶属陕州,这个知县,当然是建炎朝封的。只不过,陕州悬于金军势力范围之内,建炎朝那边,根本没人能过来,也没人敢过来当这个知县,所以这知县其实是李彦仙任命的,原为陕州军中一司录参军。此人与邵兴可谓老交情,相见之下,自然欢喜开怀。
食毕之后,董先聚集军中营以上军将进行军议,邵兴亦列席。
军议议题只有一条:明日采取哪种增援方式。
目前增援方式有两种:一,渡黄河,至北岸,绕行至平陆,再渡黄河,回南岸,进入滨临黄河的陕州城。然后与陕州军联合守城,以待援兵大军到来,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二、放弃渡河,直接攻击金军设在陕州城下的大营,陕州军可趁势出城合击。这样比较冒险,但战果也大,操作得好,说不定可一击奏功,就此破敌亦非不能。
一支军队的首任指挥官,会极大影响这支军队的作战风格。六旅明显打上了主将个人风格烙印,诸将一至认为,应当采取第二种方式。
董先与他的参谋长也倾向于第二种方式,不仅是因为个人作战风格的原因,更因为他们是混成旅而非普通旅,守城体现不出战车优势。同时也担心陕州兵力不足,惟恐有失,遂建议兵分两路:邵兴率五百兵从黄河北岸入援陕州,六旅则从南岸侧击金军;而陕州军在看到敌营混乱后,不要迟疑,立即出城夹击。
这个策略两头兼顾,攻守皆宜,邵兴也认为极好,当下约定夹击信号,然后散会寻找渡船。
在知县大力协助下,翌日一早,已寻得十二船小渔舟,一次可渡一百五十人,五百军兵加辎重,四次便可渡完。
大军开出函谷关,北行十余里,来到黄河岸边。
渡河,是任何一支军队最脆弱的时刻,邵兴第一次出援惨败就是最好的例证。殷鉴不远,谁也不敢大意,六旅在距离河岸五里的平坦野地上摆开车阵,掩护邵兴军渡河,同时派出骑兵营放出二十里的警戒线。
邵兴五百军刚摆渡两轮,三个方向同时出现天诛军哨骑一骑绝尘的骑影。
“报——东、南两个方向发现大量金军骑步,兵力近万,距我军阵十二里。”
“该死的北虏!又来这一手……”邵兴差点没跳起来骂娘。
“金军还真是玩上瘾了。”董先将挟在肋下的头盔,往头顶一扣,“好得很,正想找他们呢。择日不如撞日,就在这黄河岸边见真章吧。”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严峻考验
同样的战术,只有好不好使,没有次数限制。便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十条计策,却使用了几千年。
金军接二连三半渡而击,不在于其“击”,而在于敌是否“渡”。
你敢出动,我就敢出手。
两日之内,金军已成功出手两次,颇有斩获,但这一次,他们找错了人。或者说,是金军误判了形势。
与董先昨夜的函谷关军议一样,金军三位前敌指挥将领:拔离速、乌林达泰欲、完颜彀英,也判断敌军援兵只有这两种战法。敌军究竟会选那一种呢,三将当然不会没根据地胡猜,只能尽量多派侦骑探查。
天诛军援兵进驻函谷关,此乃意料中事,三将当然不会自讨没趣玩袭关,那绝对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随后,金军侦知天诛军收集船只的消息。为防有诈,金军还不敢妄动。直到次日,发现天诛军果然聚集于黄河南岸,并且开始渡河,这才确定,天诛军是想从黄河北岸的平陆进入陕州,协同李彦仙守城。
金军三将大喜过望,吃掉这两千五百人马,即可完成右副元帅的预定目标,此次反击示威之战,便可完美达成。相比之下。攻破陕州反倒成了次要任务。
为此,拔离速只留下乌林达泰欲统领万余大军,继续围定陕州,自己与完颜彀英亲提八千精兵,奔袭三十里,围杀天诛军第六混成旅。
金军围陕州总兵力为二万,打了好几天,折损近千,好在战损多为辅兵,正兵损失不多。别看拔离速与完颜彀英只率三分之一的兵力突袭六旅。关键在于。这三分之一的兵力,几乎全是正兵精锐!
一万九千金军,真正的正兵,不过八、九千人。拔离速与完颜彀英所率八千精兵中。正兵就占了足足六千。按综合战斗力计算。这八千精兵。其实才是二万金军中,真正的三分之二实力。
以四倍于敌的兵力,突然袭击半渡之军。理论上,几乎是必胜的。可惜的是,无论是拔离速,还是完颜彀英,都未曾与天诛军交过手,也不了解他们的对手,第六混成旅旅长董先是何许人也,竟然把董先的“送战友”当成是两军争渡。
凭着大量骑兵与望远镜的优势,六旅骑兵早在十数里外就已发现来敌,所以金军此举失去突然性;第六旅早已摆开车城,严阵以待,所以也谈不上“袭击”;六旅将士压根就没有过河的意思,所以也不存在“半渡”;金军唯一的优势就只有一个:四倍于敌。
拔离速自东、完颜彀英自南,各率三千骑步军(二千辅兵运辎重在后),扬起大片烟尘,接近至三里之时,看到那片银亮的车城,无不倒抽一口凉气。
天诛军的车城,所有金军将领都久闻其名了,似拔离速与完颜彀英这样的高级将领,手上甚至有原西路军都统斡鲁呈献的、由完颜娄室精心总结的对抗之策,以及图形具象。不过,这一切,都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静则为城,动则为车,守如铁壁,攻似铜墙。”
这就是完颜娄室的总结语,果然所言不虚啊!
原本想趁其不备,半渡仓皇时,打个措手不及……不过如今看来,对方早就准备,这车城绝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拼合而成的。
在八千金军列阵整队的时候,完颜彀英离开右翼本阵,前往左翼军阵参见拔离速,商议对策。
在金军列阵半个多时辰的时间里,六旅车城一直很安静,河边的摆渡也停止了。先期渡河的二百军士,奉命先行前往陕州,助李抚帅守城。而邵兴则率剩下三百人,留下协助董先。
说心里话,董先其实并不想邵兴留下来,最好快快渡河,该干嘛干嘛去。倒不是嫌人手多,而是完成车城构建后,混成旅二千军兵,各有司职,应对金兵,各兵种有各兵种的打法;并且因车城内空间有限,容纳受限,并不是说兵员越多越好。
邵兴与他的三百兵,其中有只二百正兵,都是大宋最常见的刀牌兵、木枪兵、弓弩手“三件套”标准组合。除了弓弩手能在敌人攻上车顶时,稍微发挥作用之外,其余兵种,只有在敌军大量涌入车城,岌岌可危时,才能真正派上用场——董先可不觉得情况会糟糕到那样的程度。
不过,邵兴既然坚持,那就让他留下好了。通过这几个月互相往来,董先与邵兴、邵云这对兄弟义气相投,已结为至交。邵兴对天诛军的战斗力与武器装备,那是赞不绝口。邵氏兄弟私底下也对董先坦言“康王不当即位,圣后应还銮东京,垂帘临制,以华国郡王摄政。”只是李彦仙那边不这么想,所以邵氏兄弟很是为难。
董先做为天诛军成立后,最早一批军官,他所想的,可不仅仅是军主摄政那么简单,他自个还想更上一层楼呢。不过这邵氏兄弟,确实是可以争取的力量。今日一战,为两军首次联合作战,或许能成为陕州军将来彻底倒向天枢城的良好楔机。
董先立于车城正中的巢车望楼上,正琢磨着战场以外的事,蓦然惊觉,金军出现异动。
三里之外,金军已排好了四个简单步兵方阵,两翼为骑兵。此时,动的不是步兵,而是骑兵。但见千余金骑在本阵前来回奔驰,舞弓挥刀,高声呼喝。千余战马腾起的烟尘,把金军整个军阵全淹没在迷蒙黄尘里。
金军在搞什么名堂?闲得蛋疼么?给战马热身也不是这样搞法的啊!
邵兴也受邀站在巢车之上。手里也有一个天枢城赠送的望远镜,边看边惑然对身旁的董先道:“金军骑兵是轮翻上阵的,似乎想借烟尘掩饰什么……”
董先嘿嘿冷笑:“不管金军想玩什么花样,我军车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怕与敌人耗,他们耗时越久,体力越不支,我军胜率越大……嘿嘿,拖时间,我最喜欢了。”
金军异常举动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直到董先怀疑对面几千金兵会不会被泥尘全掩埋了,那些皮毛上全是汗和泥土的战马,才慢慢向两侧散开。马背上金兵纷纷跳下战马,卸鞍松肚带,从褡裢里掏出一把把的黑豆,给马匹喂食。更有辅兵提来一桶桶水,凑到马嘴边让其大口饮用。
微风轻拂,大约半刻时之后,烟尘消散,眼前的景象,令天诛军一方大吃一惊……
攻城木楼、鹅车、橹车、攻城槌……数十架攻城器具,一字排开,在正午的阳光下,厚重的木质泛着桐油的棕色亮光。
这哪里还是打野战?整个一副攻城拔寨的架势啊!
完颜娄室给出的破车城之法,只有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野战当攻城”。
说白了,就是你不要当这是在打野战,而是要将车城当做一座移动的城池、行走的砦寨。平日是怎么攻打城池砦寨的,全照着来一遍。车城的坚固与防御,肯定不如真正的城寨,只要攻城器具到位,兵力足够——起码达到围城基本兵力“五则攻之”的要求,就有机会破天诛军车城。
天诛军各混成旅,到目前为止,遭遇的敌人,基本上都是在野外,打的都是野战、浪战。正常情况下,攻城拔寨时的攻城器具都是就地制做,除非攻打的是坚城险关,需要专业器具,否则没有哪支军队在行军中还携带大量笨重的攻城器具的。
没有专门的攻城器具,只靠临时扎起的长梯、粗制滥造的橹车,如何能陷一座“城池”?
这是完颜娄室痛定思痛后,得出的血的教训:有足够的攻城器具与兵力,你就打;什么都没有,你就跑,免得枉送性命。
围城打援,歼灭天诛军一部——这是东京大本营的既定战略。费老大的劲,冒那么大的险,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与天诛军对决?既然是早有筹谋,又怎会没有足够的准备?
洛阳城府库里,有的是攻城器具,其制作之精良,足以攻打洛阳这样的千古坚城。
攻城器具早就拉到攻陕州金营内,端等天诛军出现。天诛军来了,就有他们好看的;若天诛军没来,同样可以用来攻陕州,反正这些物事都带不走,全消耗掉最好。
拔离速与完颜彀英率八千精兵中的六千正兵先行追击,二千辅兵在后方紧急运输辎重。除粮秣之外,主要就是将这数十架大、中型攻城器具部件,搬运到战场之上。
在金军列阵之时,攻城器具已运到。千骑扬尘,为的是遮蔽视线,将攻城器具组装起来,推到阵前。待尘雾散尽,突然出现的大量巨型攻城器具,足以给任何一支敌军造成强烈的视觉震撼。
不得不说,天诛军将士,还真是被这些巨型攻城器具震撼了。
那鹅车,形如小屋,外蒙铁皮,底装六轮,其上架设云梯,形如鹅状;云梯折叠时,高度都达到丈二,比车城都高,一旦挨近车城展开,可以直接从长梯上越过车顶。攻城木楼更不消说,楼分双层,高达二丈五尺,完全可居高临下,在五十步之外,对车城发动攻击。
橹车成墙,掩护士兵;攻城槌……还需要多说吗?
迄今为止,天诛军唯一一次与攻城器具遭遇,是在银州城外,神堆驿之战中,通过炸弹远远击溃夏军士兵,使其弃攻城器具而逃。但金军可不是夏军,而且,此次攻城器具防护之好、功能之强,也远非当日夏军之器可比。
这是车城问世以来,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第三百七十九章 烈焰焚器
完颜昌谨慎,完颜宗辅不贪心,他们止住逃跑的脚步,为女真人的荣耀与未来命运,奋力最后一击。调动二万大军,围困陕州,为的就是引出天诛军一支先锋部队,歼灭之。
董先与邵兴的二千三百兵马,就是金军此番大动作的真正目标。吃掉这支军队,金东路军也就算是拿回了一点利息,好歹挽回一些颜面,对上对下都算有所交待。
金东路军大本营对于此战的重视,从出战指挥官等级之高、兵马之精锐、器具之精良、准备之充分,可见一斑。
此战,金军志在必得。
天诛军第六混成旅半个旅二千兵马,构成如下:骑兵营(编制五百,战骑四百)、战车营(百辆战车,五百混成战兵)、火炮营(含排炮与掷炮)各一、三个工兵都、三个辎重都及一个医护都。
真正的战斗兵只有一千二百人,与金军的六千正兵相比,足足相差五倍。
只有敌军兵力五分之一,背水而战,以缩小版车城,对抗前所未遇的大型攻城器具……这个局,怎么破?
曾经作为特使,先后观摩过天诛军强渡黄河与攻破长安战役的邵兴,算是少有的了解天诛军装备与战法的宋将。但当他看到那一架架巨型攻城器,缓缓推动,压迫而来时,也不禁变色:“觉民(董先字),如此庞然大物,霹雳弹恐难摧之,须用炸药包才好。”
董先皱眉摇头:“晋卿兄,炸药包怕也不好使,二十斤装炸药包,投掷距离不超过三十步,攻城木楼的攻击距离却在五十步;此外,炸药包落点也是个大问题,除非正好落在攻城器轮子下方,否则根本炸不动。”
从天而降的炸药包,能投进攻城器轮子底下吗?基本不可能,除非攻城器正好从炸药包上方碾压过去。这样的巧合或许会有,但打仗谁敢指望巧合?
无论是三五斤的霹雳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