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居一品-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篡人不懂蒙文,考定的功夫也不足,以至于一直没有将这些珍贵史料用进史书中。

“今后的半年,我们就投身这故纸堆里,看看能不能理出个头绪来!”翰林院修撰沈默如是道。

第三五一章 王世贞

每日修史之外,沈默的心里还挂念着另外一件极重要的事情……上月中状元的后一天,他便写了奏章,恳请陛下赦免老师沈炼,到现在已经快半个月了,据说陛下已经恩准,但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个准信儿,怎能不让他牵肠挂肚?

但他初来乍到,也没处去打听,原先还有个朱十三可以问问,但那家伙出京公干,至今没有露面,一时也指望不上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同为翰林的张居正,请他帮着打听打听。

张居正对他在殿试上改弦更张,颇有些气愤,所以沈默来了翰林院多日,也没有来见他。但一码归一码,对于沈炼的义举他还是由衷佩服的,所以虽然依旧不给沈默好脸色,却也答应帮着打听。

过几日,传过信来,说陛下已经写了条子,命赦免沈炼,现在内阁讨论,是将其削籍为民还是官复原职。严阁老虽然没有明说,但暗示不能将其留在京里。

“这就意味着,”张居正沉声道:“严阁老放弃对令师的追究了,所以徐阁老的意思是,将令师调到外地为官……”说着叹口气道:“只是官员的任免大权,现在集于李默一人之手,具体怎么样,还得等吏部叙了再说。”

“这样啊……”沈默的色难看起来,他有不祥的预感,那位吏部尚书不会秉公办事的。

张居正也有同样的担忧:“时言这个人,量小狭隘,睚眦必报,据说因为令师的事情,和陆都督闹得很不愉快,只怕有些麻烦。”

“得想想办法默闷声道:“但他对我感观极差,我若出面只能适得其反。”

张居正想了一会儿道:“李默有一多年至交叫王……”

“可原来我们浙江地巡抚?”沈默问道。

“不错。他现在是右副都御使兼兵部侍。”张居正道:“算是李默地最大支持吧。”

“你能找他帮?”沈默惊喜道:“那可就太棒了。”

“我哪有那本事居正苦笑道:“人家位高权重。哪会理会咱们这些小翰林……不过他地公子也在翰林院。我可以带你去求求他帮忙。”

~~~~~~~~~~~~~~~~~~~~~~~~~~

张居正所说地人叫王世贞人可不得了。据张居正说无论任何人。只要得到他地称赞。就会声名鹊起;任何字画古董。只要他说好。大家就认定是真好。却是徐渭那样地大才子。素有南徐北王之称。可以算是北派文坛领袖会影响力极大。

如果这个人能帮忙,沈默觉着问题就不大了。便备齐礼物,跟着张居正,直奔王大才子读书的香山别墅……

最终在山中一大片苍松翠柏之中,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院内土墙茅舍,小门纸窗,原汁原味,没有任何装饰满院俱是郁郁葱葱的松柏,与院子的树木勾枝挂叶,遥相呼应。

院里没有下人,张居正推开柴扉,沿着长满青草的小径沈默走到院子里,就见门楣上挂着一个匾额书‘蜗居’两个古拙的大字,颇有些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风范。沈默不由暗笑道:‘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位大才子还玩名士范儿?’

“有客到主人何在?”立在院中,张居正戏谑笑道。

“进来吧,门没关。”里面响起一个悦耳的声音。

“他架子不小,”张居正小声提醒道:“人也傲气,你得拿出点本事来,才能跟你好好说话。”

沈默点点头,便跟他进去茅屋,便见一个与张居正年纪相仿,长相也不分伯仲的男子,披衣坐在窗前,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两人进来,他也不抬头,只是口中道:“水在缸里,要和自己烧,不渴就先坐会。”

张居正苦笑着示意沈默坐下,等王世贞忙完了再说。沈默只好坐下端详这位才子,不说别的,单看人家那唇红齿白、风流倜傥的卖相,就比冬烘先生似的徐文长强多了。所以沈默对徐渭能一举占领北京文坛,不抱任何希望。

两人看了好久,王世贞才搁下笔,抬头笑道:“张太岳,沈拙言,两位联袂而至,陋室蓬荜生辉啊!”

沈默赶紧还礼道:“早听说北王的大名,今日冒昧来访,请凤洲兄海涵。”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

王世贞笑道:“我也早想拜会能连中六元的沈拙言了,只是懒散惯了,不愿进城,一直拖到现在。”

他俩在那客气起来没完,张居正走到案前,看王世贞方才写的东西道:“最近又有什么佳作,让我们先睹为快啊?”

“什么佳作?做功课呢。”王世贞叹口气道:“我那位可不如你那位好学,下个月是我的《史记》,若是不讲得有趣一些,恐怕他又得作弄我了。”正如张居正教导裕王功课,也有另一帮人教导景王,王世贞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是做讲义,”张居正看最上面一页道:“将相和,这故事确实很精彩。”

“是啊,”王世贞点头道:“相如智勇双全,不畏强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实在令人敬仰啊。”

张居正给沈默递个眼色,让他表现一下,沈默只好笑道:“在下不敢芶同凤洲兄的观点,我觉着相如不过是个沽名钓誉的亡命之徒,他的行为从来都是为了加官进爵而出风头,对赵国有害无利,应该唾弃。”来的时候,张居正已经告诉沈默,王世贞最佩服有独特见解的人,所以他决定对症下药。

“拙言有何高论?”他要给相如翻案,王世贞果然饶有兴趣问道。

“咱们先从完璧归赵说起,国假意用十五座城,诈赵而胁其璧。当时是只想取得和氏璧,不是为了制造事端攻打赵国,这你们都同意吧?”

两人点头道:“错。”

“于赵国呢?怕秦国就交出和氏璧,不怕秦国,就不交,按理只有这两种情况。事实上,赵国也清楚秦国不可能让出十五座城的。”沈默侃侃而谈道:“如果害怕秦国,就应该果断弃璧,不给他开战的口实。”

“事上,相如携璧使秦,证明赵国显然是畏惧秦国的,可他却数次挑动秦王的怒火,最终丢失了道义,给了秦国开战的接口,真不知赵王为什么还要赏识相如。”沈默笑道:“与其如此不舍其璧,何不干脆不给秦国,专心加强边防便是!”

张居正有些明白了,缓缓颔道:“你是,相如在秦国的表现,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而不是赵国的利益?”

沈默点头道:“只是完璧归赵,还有‘池会’,‘将相和’都是为了他自己的名声,而践踏赵国的安危和大将廉颇的声誉,”说着冷笑道:“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战国纵横家的权谋机巧而已,没有任何道义可言。”

张居正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儿,他本来只想让沈默展示一下才华,现在却对他刮目相看,心说能把人心看的这么透,此人不凡啊。

~~~~~~~~~~~~~~~~~~~~~~

王世贞也是极聪明的人,但他这人性子善,有些难以接受道:“相如真是那样的人么?”

“凤洲兄您想,”沈默沉声道:“相与秦王初次交锋,指出秦国想要诈取和氏璧后,秦王被逼无奈,已经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而受璧,这都是郑重无比的礼节,在天下人看来,势必是要给城的了。但相如却使人将璧偷偷送回赵国去,这不是拱手将道理让给了秦国么?结果秦国便有道理攻打赵国,拔石城,杀两万余人,结果赵王不得不在池向秦王求饶,还被秦王折辱,这笔账都可以算在相如头上。”

“不错,”张居正点头笑道:“池会也是,赵国既然要告饶,却又要威逼触怒秦王,为以后再行攻打留下口实,殊为不智。”

“也不能这么说吧?”王世贞道:“如果秦王戒受璧之后仍不给城呢?”

“相如可以对秦王说,”沈默淡淡一笑道:“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现在大王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请就死於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不知还有哪家诸侯敢再相信您的承诺,不知还有哪位贤能,愿意为大王效力呢?”

“这样说倒是有可能会让秦王交出璧来。”王世贞确实笑道:“拙言确实要比相如厉害的多,说吧,找我有什么事儿?就冲你这番精彩的颠覆,只要我能办到的都没问题。”

第三五二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序值春。已是叶枝繁。绿暗红稀。

京西十里长亭。斑驳的廊柱下。一身白衣的沈默。一动不动的凝望着东方。

瞻望远处的城郭。参差可见楼阁的阙角。映衬着北京城的繁华。沈默轻叹一声。暗道:“些烂烂的棚户区。却被遮的严严实实。”这正像大明开国一百七十年。经弊病丛生。问题重重。只是帝国仍然庞大。外表依旧光鲜罢了。

沈默有着超出时代历史观。自然明白国运兴衰王朝更迭。是有其铁律的。以汉唐之雄。尚且无法阻止。现在这个问题更多。底子更薄的大明帝国。真的可以摆脱被取代的命运吗?或者自己的理想是可笑的臂当车?

历代兴亡。茫茫百感。一时交集。萃于心头。让沈默深感自己的渺小与前路的艰危。竟有些消沉起来……转念想到日前来的目的。是为了送别即将赴任大同任州判的老师沈炼。赶紧又调整情绪。不想让老师看到自己这个样子。

经过王世贞的和。默勉强同意将沈炼派回浙江为官。但让人十分意外的沈炼却不答应。他主动上书吏部。要求去宣大戍边。李默自然不会劝阻。大笔一。派沈炼为宣大府保安州为州判。即日起程。不的有误。

这让沈默十';的郁闷。他这个当学生的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可老师却另有打算。他也只能徒呼奈何了!便赶在前面。来城外送别自己的老师。

之所要在这里等。是因例犯官释放。要由刑部兵丁押往城外十里才能开释。

~~~~~~~~~~~~~~~~~~~~~~~~~~~~~~~等到临近中午的时候。陆亲自送沈到了。看见沈默的身影便抱拳道:“送君千里有一别。先生万万保重。若是在那里住的不舒心。就来个信。我再想法把你调去别处。”

沈深深的凝视着炳。轻声问道:“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大人宁肯罪老师。也要救我?”陆炳看看远处的沈默惭愧的笑道:“先生是坦荡君子。我也不能钓誉。跟你实话实说吧。所谓祥瑞一说。是陛下授意我说的。所以那个时候。就算不是为了先生。我也的跟李老师对着干。”

“哦……”沈炼点点头。恍道:“原来如此。”说着叹口气道:“但无论如何。大人都对我恩如山今生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便一撩下。向陆跪去。

陆炳一抬手。就阻止沈炼继续跪下去。满含感情道:“先生错了。于公。您曾是我的下属。了事情我是坐视不理。如何让手下的孩儿们心服?于私。您是我尊敬的人您教会了我如何胜内心的软弱从您身上我知道了道不是生死但道义高于生死!如果我陆炳死后侥幸没有祸及子孙。全都要归功于先生您的教诲。”

说着也给沈炼跪下道:“您才是我真正的老师。为了您。我愿意的罪任何人!”

沈炼赶紧去扶他。他却纹丝不动。定定望着沈炼道:“您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属下我再提一当初的要您能正式收我这个徒弟吗?您要是不答应。我就长跪不起!”

沈炼回头看看沈默面色凝重的寻思片刻。缓缓点头道:“大人看起。就给我鞠个躬吧。”

“还是要磕头的。”陆喜过。给沈炼砰砰磕了三个头。大声叫道:“老师!”

沈炼苦笑着应一声道:“你先回去吧。我跟拙言几句。”

陆痛快答应道:“好的。”又给沈炼鞠个躬。朝沈默点点头。便带着一众手下离去了

~~~~~~~~~~~~~~~~~~~~~~~~~~~~~

十里长亭恢复了宁。孤鸿在天划过。师徒二在静静的对视。

望着消瘦苍老。却依旧脊梁挺直的老师。沈默的两眼通红。颤声叫一句:“老师……”挺挺跪倒在埃之上。

沈炼的表情比方才对陆炳时生动多了。他看着自己学生。就像在端详今生最完美的一件作品。往事一幕幕涌到眼前。他还记当初这小子被自己差点赶出学堂。却倔强的死不认输的样子。也记的这小子为了不被自己打板子。将别人十天半个月才能背完的东西。一夜

命背下来。第二天盯着两个黑眼圈来上学。时间过的真快呀。转眼五年都过去了。两年前送别自己的时候。还是个白衣童生。现在两后又来送自己。却已经成了名动天下的状元郎。这种唏嘘和感慨。让在监狱里受摧残都没有动容过的沈炼。竟然不自觉的泪流满面。

见到老师流泪。一直忍着没有哭出来的沈默。终于也潸然泪下。

沈炼觉着有些没面子。便将头偏过去:“是干什么。快起来吧。堂堂状元郎哭鼻子。传出去让人笑话。”

沈默讪讪起来。在师的面前站。虽然他已经比沈炼高出半头。但不知怎的。总觉着自还是五年前个小学童;而沈炼。依旧是那个威严的老师。

沈炼仔仔细细‘量着沈默。笑道:“不错。长高了。也俊了。就是还那么瘦。”说着笑问道:“找媳妇了么?”

“已经定亲了。”默轻声道:“准备年前告假省亲。便回去婚。”说着不由郁闷道:“江南多好。您干嘛要往的去呢?”沈炼以为意的笑道:“哪家的姑娘有这份福气。能嫁给我的徒弟?”

“是宝应坊殷家女。”沈默道:“名叫。”“哦……”炼有些不甚满意。但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扫兴。笑笑道:“可惜见不到你们的婚礼了。”

“所以我把她带来了。给师傅您。”沈默轻声道。

“带来了?”沈炼惊:“不在绍兴好生呆着。这么远跟来作甚?”

沈默便将自己遭了官司。被拿到京城。若千里相随。一路上蓬首垢面。服侍自己进京的事情简单说一遍。让沈炼终于动容道:“是个好姑娘。快叫来让为师见见。”合着如果不是好姑娘。他就不见了……

沈默朝远处停着的马车招招手。若便提着个食盒下车过来。给沈炼头请安。

沈默也跪下。两人并肩给沈炼磕了三个头。算作是弥补一下老师缺席婚礼的遗憾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