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居一品-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望着那些人奔远的背影,王用汲才感到浑身钻心的疼痛,嘶声道:“快,送我回吴江,我要看大夫。”

第二八四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州城中,最近的焦点是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对于这起影响极为恶劣的案件,钦差行署和巡抚衙门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并责令浙江按察使和杭州知府限期破案。经过一番‘严密’的调查,两司炮制出一份最终报告道:‘之所以会发生此次食物中毒,是因为众人食用了变质的肉食。而变质肉食的来源,是一家叫‘客先来’的小饭馆。该饭馆卫生条件极为恶劣,顾客极为稀少,所以导致食材消耗速度极慢,黑心老板将变质的肉食大肆酱制,以掩盖味道,以坏充好,低价销售,以吸引不明真相的贪便宜者。当日食用该店肉食的其它食客,全部上吐下泻,甚至昏迷不醒。现已将该店查封,但店老板与小儿潜逃在外,正在追捕中。’

因为赵贞吉并不懂刑侦,也不会化验,所以只能相信这份看似合理的报告。剩下的便是确定主要责任人了,他认为应该由提议并出钱购买酒席的沈默承担责任,但浙江按察使不同意了,他在报告中写道:‘默使钱六两,令取席三桌;假使银二两一席,必可购上等酒楼之上等席面,定无腐坏之虞;然贵属贪图小利,从中克扣,竟至‘客先来’中,买六钱一桌之酒席,才致众大人上吐下泻,故愚以为出钱者无责,克扣者全责。’

面对这番问诘,赵贞吉无言以对,却不能轻易将手下交出去,不然以后谁还跟他混?双方便展开大扯皮,每日在些细节的东西上纠缠。就这样过了几日,直到那个消息传来……三名倭寇在押送途中被杀,钦差王用汲重伤!

在最初的震惊之后,赵贞吉感到了深深的挫败,原本他以为这是一起官逼民反,现在才知道,双方都不是什么好鸟。他终于发现,浙江这一池水实在太黑太浑了,仅凭着自己一个外来户,是不可能查出什么东西来的……

胡宗宪也震惊他终于相信朱纨之死不是偶然,而是确有那么一群法力无边,胆大包天之人,隐藏在背后呼风唤雨,随时可以置自己于死地。一念至此,他不禁汗湿衣背,对文徵明道:“看来,一味强硬的后果很严重哇。”

文徵明点点头道:“他们的力确实太强了,怪不得朱提督曾经说,‘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啊!”

胡宗宪深感触的点点头道:“是啊,倭寇也好,海盗也罢,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是。可那些‘中国衣冠之盗’,隐藏在东南的大户之中,和大部分并不参与走私的家族,有着千丝万偻的联系。便如那鱼目混珠,让你抓不住、摸不着,也不敢连根拔起,抽冷子给你致命处就是一记暗箭,让人防不胜防,朝不保夕啊。”

“那东翁有何计较?”文徵明轻声问。

“们得转变一下策略啊,”胡宗宪捋着胡须道:“光来硬的是不行的,也该从别处想想办法了。”说着苦笑一声道:“不过说一千道一万,都得先把赵老夫子这尊大神请走,他在这里我是什么都干不成。”指一指桌上的战报道:“这个月已经连打两场败仗了。”

“确实影响太大”文徵明眯眼道:“不如写一封奏折抱怨一下。再附上这两份战报。相信朝廷会把他调开地。”

“不妥啊。”宗宪摇摇头道:“万一陛下以为。这两场败仗是我故意而为。岂不要重蹈张经地覆辙?”

“那怎么办?”文老先生毕竟年纪大了。脑子转得慢。只能应付文案工作。并不是个合格地幕僚。

‘可惜徐渭中举了。

’胡宗宪升起个奇怪地念头。顿一顿才叹口气道:“说不得还得靠严阁老才行啊……”

“又要找他吗?”文徵明也叹息道:“您看这次。钦差一到。赵文华便躲得远远地。严党之为人可见一斑。东翁不应该与其为伍啊。”他是坚定地严党反对论者。

胡宗宪摇摇头道:“不靠他们,我又能靠谁呢?除了严阁老,又有谁能解开浙江这个局呢?那些人是想要我的命啊!”长吁短叹一阵,他一阵阵后怕道:“这次实在是太危险了,若不是拙言出手相助,我恐怕已经被赵贞吉一本攻倒,押解进京了。”

“解元郎确实是高手啊。”想到沈默那出人意料的一手,文徵明不禁失笑道:“对了,这几日见不少举子来府衙领取路引黄旗,看来是进京赶考的时间到了,也不知解元郎能不能按时出发?”

“不大可能,”胡宗宪摇摇头道:“他是钦差,办着公事,岂能因私废公?”

~~~~~~~~~~~~~~~~~~~~~~~~~~~~~~

~~~~~~~~~~

“我是钦差,办着公事,岂能因私废公?”沈默摇头叹息道:“所以还是你们先走吧,我这边公事一了,便快马加鞭追上去。”他的身体早已复原,只是不想去看赵部堂那张臭脸,是以一直在客栈里泡病号罢了。

既然无病称病,自然不能随便见人了,所以这天里,任何探视的人等都被挡驾在外,让他和殷小姐舒舒服服过了一段,卿卿我我,蜜里调油的好日子。

直到今天,有不得见的客人上门了——他琼林社里的六位社友联袂而至,对他的病情表示诚挚的慰问之余,更重要的是,问他是否还能一起进京。

在听到沈默否定的回答后,众人都流露出失望的神情,陶虞臣道:“转眼就进十一月了,师兄可不要迟到了啊。”

“放心吧,还有三个多月呢。”沈默笑道:“我估计这边的事情最多再拖一个月,也许半个月都用不了。”

“那我们等你吧?”人道。

“可别,”沈默摇头道:“没听人说吗,去晚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你们还是先行一步,我也好坐享其成。”众人这才罢休。

沈默便置席,为六位好友饯行,只是因为不得同去,席上便多了些离愁别绪,让人有些难受。

席间孙问道:“杭州的事情怎么样了?幕后主使查出来了么?”

“你说的,”吴兑笑道:“如果能查出来,拙言不就和我们一起进京了么?”

沈默不想让他瞎操心,便笑笑道:“应该快了吧……”

众人听:不愿多说,便识趣的岔开话题,待到饭后,又聊到月上中天,因着翌日就要上路,只能意犹未尽的止住,各自回房睡了。

第二天一早,沈默便到码头上送他们出发,才发现一艘客船上尽是进京赶考的举子,许多人都认出了解元郎,纷纷向他问好,又毫不例外的问道:“您怎么还不出发?”让沈默心里好不是滋味,强颜欢笑的应付一阵,终于将一船人都送走。

~~~~~~~~~~~~~~~~~~~~~~~~~~~~~~~~~~~~~~~~~~~~~~~~~

那艘客船将载着举子们,经由京杭大运河,奔赴大明朝的首都北京城。

“但我不在船上……”沈默不禁叹息道。

“我也不在船上。”一个促狭的声音响起,沈默猛然回头,便见徐渭一脸坏笑的从一堆麻袋后绕了出来。

见他仿佛活见鬼一般,徐渭挠挠头道:“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沈默道:“你怎么没在船上,我分明见你上去了。”

“嗨,上去不会下来么?”徐渭笑道:“我改注意了,听说北京又冷又干还很脏,我才不那么早去呢。”

沈默鼻子有些发酸道:“你看出我失落来了?”

“什么?你失落什么?”徐渭大惊小怪道:“你有钱有权有女人,你没资格失落,该失落的是我,没钱没权没女人的徐文长。”

沈默知道这家伙总是口是心非,便不再纠缠这些细节。因为男人之间,有许多话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大家知道是这么回事儿也就行了。

再回去的马车上,徐渭这才问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而纠结了吧?”

沈默笑道:“你怎么知道我纠结?我好像从未表现出来吧。”便等于是承认了。

“我是洞察人心的徐文长,”徐渭呵呵笑道:“快说吧。”

沉默一会儿,沈默轻声道:“我现在很矛盾,一面是自己的前途和全家人的幸福,另一面是浙江的大局、抗倭的形势,我不知到了必须选择的时候,自己该怎么抉择?”

“说具体些可以吗?”徐渭轻声道:“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具体我也说不出来,因为还没有发生。”沈默摇摇头道:“但我有种预感,这次一定会遇到的。”

“嗨,原来是人忧天啊,”徐渭松口气,无所谓道:“到时候再说呗。”

“有你这么开导人的吗?”沈默笑骂一声道。

“无论如何,不希望你有事。”徐渭幽幽道:“我有一个像你师傅那样偶像就够了,不想再有第二个。”

第二八五章 新任钦差

露面了,沈默就得乖乖回去当差,不过回去后也儿,因为赵贞吉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中……陛下已经下圣旨申斥,严禁他以查案为名,扰乱浙江的抗倭。

被戴上紧箍咒的赵部堂,更加束手束脚了,沈默甚至能看出他的退意。好吧,既然有了这个想法,那早晚都会成为现实,只是不知具体何时而已。

不过他知道不会太早,因为以赵贞吉执拗的性格,想要让他认输,真的很难很难。

沈默只好继续等待,期盼老夫子的倔强早日耗尽,让大家都解脱。

然而还没等到赵贞吉撤退,却又等来了一位钦差,而且是沈默十分不愿见到的那位……

这天他起得有晚,直到日上三竿才坐在自己办公的房间里,正在担心老赵会不会借机发作,拿自己发泄郁闷时,便听赵贞吉的管家出来道:“沈大人,我家部堂有请。”

沈默便来到正厅,向赵贞吉~:“大人……”

赵贞吉得心情不错,笑道:“来,拙言,认识一下咱们的新同僚,新任协办吕大人。”

沈默便笑着抬头,便见左侧位子上,坐着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官员,两人目光交错的瞬间,沈默是满眼的诧异,那新任的协办大臣却是一脸的阴沉……如果目光能杀人,他一定已经将沈默杀了一百遍啊一百遍。

因为他是吕窦,前任山阴县令,还险些成了沈默老丈人的人。更重要的,他是被沈贺当众羞辱,以至于无法在绍兴混下去的绿豆蝇!

见到他俩表情有异。赵贞吉道:“怎么。你们认识吗?”

“认识。”吕窦印抢先道:“下官新任苏松巡按吕窦印。久仰沈巡按地大名。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见他不欲揭破。沈默自然乐得轻松。便笑着还礼道:“吕大人过奖了。还请您多多指教才对。”

两人一阵虚情假意地客气。让赵贞吉很高兴道:“吕巡按虽然来地晚些。但已经做了许多年地正印官。拙言还是要虚心向他请教才是。”

沈默点头笑道:“那是自然。”

~~~~~~~~~~~~~~~~~~~~~~~~~~~~~~~~~~~~~~~~~~~~~~

见礼完毕,三人重新落座,赵贞吉便让沈默将案情讲与吕巡按听。当着上峰的面,沈默只好乖乖领命,用最简洁的语句向吕窦印讲述前些日子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待沈默讲完,赵贞吉面色忧愁道:“拙言说的没错,咱们的差事遇到了困境,现在只有找到胡宗宪的那本账册,或者捉到背后指使倭寇的人,才能有办法将这个案子了结。然而让人难受的是,这两件事情都难以达成,”说着深深看吕窦印一眼道:“距离陛下给的截止期限,还有最后七天了,希望吕大人的加入,能人咱们带来好运。”

吕窦印肃容道:“下官一定为大人分忧!”便向赵贞吉要了全部的卷宗,说要回去仔细研究一番,以确定办案的突破口。

赵贞吉虽然觉着无济于事,但十分欣赏他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便命沈默将办案以来的文卷全部抱来,让他回去慢慢看。

吕窦印接过那厚厚一摞道:“那么,本官先回去看完这些再说。”

“去吧。”赵贞吉赞许的点点头道:“但愿你能有新的发现。”

“下官尽力而为。

”深深看沈默一眼,吕窦印便告辞出去。冷眼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沈默不相信他能发现什么破绽,也向部堂大人告个罪,转身离开了。

~~~~~~~~~~~~~~~~~~~~~~~~~

因是第一天过来,吕窦印并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便干脆从钦差行辕出来,回自己家里办公。

他不需要像沈默那样住驿馆客栈,因为当初吕夫人嫁过来,曾经陪嫁了一处武林门外的三进院落,虽然不是太大,但相当精美,现在他们一家四口都住在这里。

话说当日灰溜溜从绍兴离开后,吕窦印便携带半生积蓄来了杭州城,先去岳家死乞白赖的请求夫人原谅,吕夫人虽然气他趋炎附势,没脸没皮,但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却也没有因此休夫的道理,将他狗血喷头骂了好几天,才在老娘的劝说下,勉强跟他回了家。

回来后吕县令仿佛洗心革面一般,每日里对夫人嘘寒问暖,游山玩水,极尽温柔体贴之能事,终于让吕夫人消了气,主动问他道:“你也是一方的父母官,离开山阴这么久合适吗,是不是该回去了?”

吕县令眼圈便红了,

堪回首状:“我一时糊涂,把人都丢到姥姥家了,就,还有什么威信可言?罚臧否还有谁肯听?”

吕夫人又劝他几回,说‘过去这段时间就好了’之类的,谁知吕县令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不再回去,说‘就算一辈子无所事事,也不能再回去丢人了。’便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请求夫人帮忙,求一求丈人家,请他们帮着调动一下,让自己离开绍兴,当然能离开浙江更好。

毕竟是‘同命的鸳鸯’,总不能不管丈夫,吕夫人只好厚着脸皮回娘家,跟母亲把这事儿一说。老夫人本不想管,但见不得闺女伤心落泪,心一软就应了下来。

晚上对老头子一说,吕夫人她爹也不想管,但老夫人劝道,姑爷还不到四十岁,便整天半死不活的,万一抑郁出毛病,,没几年死了,岂不让闺女成了寡妇?

吕夫人她爹一想也是,便应承下来,至此这转了一圈的请托,终于告一段落。因为此公曾任数任各省提学官,门生故旧不计其数,且长子还是当朝吏部右侍郎,办这点小事还是不在话下的。

翌日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