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封感受到的都是一种安全。
自然,刘封心中对于挽留住徐庶的心愿变得更加的急迫了起来。
但是心中的理智又告诉刘封,要是直接说出来,徐庶肯定会孤疑,就算是借口再多,也是蒙混不过关的。
其实一些计策,在刘封心中早已经模拟了许久。现在刘封要做的就是用实际的行动,说出来,做出来。
深呼吸了一口气,刘封使得自己重新镇定了下来。
举拳问道:“不知先生家中可还有亲人?”
“封儿怎么问起这个。”徐庶有些意外的问道,不过眼中却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追忆,以及愧疚。
这分表情落在刘封的心中,却是让刘封心中大喜。徐庶果然是个大孝子。
“我见先生神色中,常露出追忆,因此才有此一问。”刘封借故道。
“倒也是机灵。”徐庶笑着道。随即,徐庶眼中追忆更浓,道:“为师的加中尚有母亲,还有一位夫人,以及二个儿子。都在颍川,虽然有书信往来,但真是好些年没见了。”
虽然徐庶说的内容有些与刘封想象中的有些出入,但这个时候也管不了许多了。
刘封连忙问道:“先生现在又身为军师,落户在新野。已然是落地生根,先生为何不把老夫人他们接来新野住呢?”
“为师也想啊,但尚有一二顾忌。”徐庶叹了口气道。
“什么顾忌?”刘封连忙问道。
二人的对话,本来也没什么,刘封表现的恰到好处,就像是一个学生在关切老师的家人一般的单纯。
但是提起这个,徐庶却是迟疑了一下。
但片刻后,还是回答道:“一是家母年岁已高,颍川至此有数千里,路途遥远,怕生变故。二也是目前新野也不是很太平。”
徐庶的话让刘封猛然惊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怪不得历史上的徐庶在新野落户之后,没有接徐母过来住。原来是有这样的担忧。
第一点是纯关切。第二点也是因为徐庶眼光。
他能出仕刘备,必定是自信能辅佐刘备打下一片江山的。但是他心中却知道,只要曹操发兵南下,新野这块地方是保不住的。
别说是新野了,恐怕荆州都会陷入战乱之中。把母亲接过来,遭遇战乱。这对于大孝子徐庶来说是极为不愿意的。
但是这对于刘封的意愿也是相左的。必须把徐庶的这种观点,想法给转变过来。
刘封心中不断的考虑着,最后目光一亮,却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但是弟子听说,家中有母,子不远行。弟子幼年时失去生母,却是不懂这些。但是自从过继给父亲之后,母亲待弟子很好。弟子才深深的理解了这句话,母亲最大的心愿其实是能在近处看看自己的儿子。儿孙承欢膝下。”说着,刘封看了一眼徐庶。接下来的话,却是没说。
但他相信徐庶已经明白过来了。
徐庶确实是意识到了刘封接下来要说的话,那是指他徐庶不孝啊。身为儿子却不能近处侍奉母亲。
想着徐庶只觉得钻心的疼痛,从心中袭来。面色不由白了白,身子微微震动着。
见始终从容不迫的徐庶色变,刘封心中有些忐忑的同时,一股高兴从心中升起,他知道自己的话确实是震动了徐庶。
他挽留住徐庶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八成。
徐庶许久没说话,眼眶渐红。刘封这才小心的问了一句道:“先生。”
徐庶这才惊醒了过来,看着眼前的弟子。笑了笑道:“你说的对,确实是为师的只考虑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忽略了她老人家的感受了。”
“为师这就书信一封,派人去接她老人家来新野居住。”说着,徐庶就开始找笔墨,奋笔疾书了起来。
看着徐庶浑不似一待名臣似的,仓促的找寻笔墨,又急匆匆的写信。
刘封心中敬佩徐庶孝心的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好了,好了,一切都解决了。以后,应该再也没人能从蜀汉的手中夺走这个能文能武的能臣了。
他也将会有一个稳定的靠山,作为支点,支撑着他继承蜀汉的路。
因为徐庶在自顾自的写书,刘封也就没有再打扰。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到了门口的时候,一阵酸疼猛的向刘封袭来。当他含着挽留徐庶的心愿,紧绷着身体来到这里的时候,浑身上下真的一点都不感到酸疼。
似乎刚才的练习只是毛毛雨。但是当事情结束,稳定了的时候。浑身的酸疼就爆发了出来。
这次,刘封并没有倔强。而是让旁边的护卫扶着,上了马车。向府邸返回。尽管刘封浑身上下都很酸疼,但是心中却是出奇的兴奋。
他做到了,真的做到了。如果说拜徐庶为师,证明本来的历史是可以改变的话。那么挽留住徐庶,就证明只要他肯努力,改变的会很多很多。
徐庶只是一个起点。
第十章骤然的变化(周一冲榜,求推荐票)
周一了,三七要带着三国之蜀汉我做主,冲上新书榜。请大家支持。三七拜谢
当刘封返回院子的时候已经虚脱了,可是把环儿她们吓了一跳。
要知道刘封虽然是继子,但是刘备却是把刘封当做少将军培养,甘夫人也是把他当做亲子对待的。
尤其是甘夫人,对刘封的疼爱有加可是侍女们看在眼里的。
看刘封这幅虚弱的摸样,环儿她们又是怕,又是惊。还好环儿也是被甘氏调教过的,先是吩咐了一个侍女去寻甘氏。随即,从护卫的手中接过了刘封。
当手搭着刘封的身子的时候,一股汗臭味立刻飘了出来。不禁让环儿皱起了眉头,看少将军面色苍白,近乎虚脱,浑身又冒了不少的汗。
不知道是干了什么。
虽然心里疑惑,但环儿还是很尽职的做着侍女的工作。一边扶着刘封进了内屋,一边又命人去打水,为刘封洗浴。
当甘氏听到消息赶到的时候,刘封已经被抛进浴桶里了。
到底是少年人了,甘氏也要避讳一下。并没有直接进去。但还是在外屋问着侍女们说着情况。
“奴婢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只见军师的护卫们扶着少将军回来,那时候少将军已经几近昏迷了。”在外屋守着的侍女低眉顺眼的回答道。
几近昏迷。甘氏被这种用词给吓倒了。但还好这个时候,环儿从里边出来了。
“少将军的情况怎么样了?”甘氏抬起头,低声问道。
“已经睡下了。好像只是累着了,奴婢们给少将军擦洗的时候,少将军迷迷糊糊的喊酸。”环儿低声回答道。
累着了。读书能读成这个样子?眸子中闪过几分疑惑,但听到刘封没事的消息,甘氏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要知道侍女刚来通知她的时候,含糊其辞,可是把她也给吓了一跳。
“小心伺候着,随时热着菜,等少将军醒了就立刻递上来让少将军吃用。”甘氏吩咐道。
“是。”环儿恭敬的应了一声。
吩咐完后,甘氏坐了片刻,还是起身走了。
当刘封从昏睡中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下午了。
睁开眼的瞬间,刘封感受到的不是酸疼,而是一种暖洋洋的舒适。就像是许久不活动的机器,忽然活动了一下,会感觉很棒。
果然,也是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的。
刘封想着。
片刻后,刘封就不这么想了。因为肚子不断的刺激着刘封,告诉刘封它饿了。
“环儿,环儿。”刘封掀起了被褥,坐起了身子,朝着外边喊着。
房门外边,环儿正带着两名侍女一丝不苟的守着。
一身雪白的服饰,衬托着她姣好的身材,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中不时的闪过几分冷静,粉红的唇瓣也是微微闭起。使得环儿整个人气质,很是端庄。
相比于环儿,其他两个侍女就要逊色许多。美貌上到是没多大差距,但是气质却是天差地别。
刘封的呼唤声,立刻被环儿听见了。她并没有惊喜,或者是惊慌失措。很冷静的吩咐了一个侍女去厨房,搬来膳食。
一边吩咐另一个侍女去准备洗漱用具,做完这一切后,这才起身进了内屋。
“我肚子饿了。”见到环儿的第一刻,刘封就说出了自己的需求。
“请少将军稍等片刻,奴婢已经吩咐人去准备膳食了。”环儿微微的弯着腰,恭敬的行礼道。
“那先更衣吧。”刘封点了点头,下了床。
环儿则从一边拿起了早已经准备好的衣物为刘封穿上,先是外袍,腰带,靴子,随后还帮忙梳头,洗漱,扎好布巾。
当做完这一切后,膳食也已经准备好了。
外屋的小客厅内,刘封坐在主位上用膳,身边紧跟着环儿。
早膳是一碗小米粥,以及一些可口的菜肴。膳食刚用完,刘封就听到门外响起了一片脚步声,随即甘氏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穿着一身蓝色衣服的甘氏,依旧是很端庄,很和蔼的一个中年妇人。只是今日脸上笑眯眯的神色不见了,眉目间带着些许的忧虑。
在见到刘封的那一刻,甘氏眉目间的忧虑才散去了一些。露出了一个不算倾国倾城,但绝对让人沉醉的笑容。
“封儿醒了。”笑了笑后,甘氏立刻来到了刘封的身边跪坐了下来,轻声问道。
“母亲。”刘封赶紧吃完了最后一口米粥,举拳行礼道。
“还这么多礼。”甘氏嘴上埋怨了一句,但是还很温柔的伸出了手,拿起案上的布巾,很轻柔的为刘封擦拭了一下嘴角。
这个过程虽然有些尴尬,但是刘封已经比较能坦然处之了。
帮刘封擦拭了一下后,甘氏放下了布巾,问道:“昨天这是怎么了,弄了一身汗回来。”
“让母亲担心了。”刘封笑了笑,随即迎着甘氏探究的目光,解释道:“是先生教导儿子击剑之术,说是用来防身,强身健体用的。”
“是个好先生,知道学文之道,一张一弛。不能读死书,携带了身子。”甘氏听着不住的点着头,不过,随即一股忧虑重新飘上了甘氏的眉间。“可惜那么好的先生已经走了。”
“什么?母亲说什么?”一句很柔顺,很轻微的话,听在刘封耳中却无异于晴天霹雳。刘封蓦然抬起头,双手猛的抓住了甘氏柔嫩的双肩,急声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明明自己在昨日做下了一件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提点了徐庶尽快接他母亲来到新野。
徐庶怎么还会走,怎么还会走。
“疼。”刘封虽然只是十五岁,但是身强力壮,手指的力道很大。大力之下,甘氏只觉得一股钻心的疼痛从双肩袭来。
皱着眉头,咬着唇喊了一声疼。
“少将军。”旁边的环儿刘封猛然的抓住甘氏,不由的惊叫了一声,道。
刘封这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如此对待甘氏实在是无礼。立刻收回了双手,下拜道:“儿子实在是担心先生,冒犯之处,还请母亲恕罪。”
“无碍的,封儿不过与徐先生相处月余,却能如此爱戴徐先生,足见封儿纯孝,母亲甚是宽慰。”刘封虽然放了手,但是肩膀处还是传来阵阵的疼痛。但是甘氏的心里却很高兴,忍着疼,开口道。
她认为刘封与徐庶相处不过一个多月,但却已经感情这么好了。
而她却是与刘封朝夕相处,感情一定不比徐庶差的。
第十一章 关二爷的为难
甘氏一生没有儿子,只为了刘备生下了两个女儿。在这个时代来说,不得不说一个大的遗憾。
人到三十余,却得到了刘封这么大的一个儿子。她是真的当做亲生儿子养的。不然也不会对刘封如此上心。
高兴了一阵后,甘氏叹了一口气,道:“可惜徐先生已经北上去了中原了。”
一句话,又是惊醒了刘封。北上去中原了,追回来,一定要追回来。
一股执拗猛的从刘封的心中升起,他为了融入这个时代,求了刘备活得了徐庶这么一个好的老师,好的靠山。
不仅如此,靠着自己的处事作风,绞尽脑汁的让徐庶书信一封前往颍川,带他的母亲回来。可以说机关算尽,才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但还是让徐庶弃了刘备去北方。这算什么,这算什么。
甘心吗?当然不甘心。老子要把他追回来,就算是到了许都也要追回来。徐庶注定了是蜀汉重臣,能臣。他的先生,要扶持着他刘封成功上位的助力。
谁也不能改变。
心里发狠,面上刘封也很干脆的对着甘氏拜道:“儿子要去父亲那边问问情况,还请母亲见谅。”说着,刘封不待甘氏说话,就起身走了出去。
现在时间紧急,没时间在耽搁了。
徐庶应该是今日走的,但是走的马车,还是骑马。走的是哪条道路,近的时候还好说,要是远了,没准就真的失之交臂了。
所以要尽快,尽快的启程去追赶。
想着,刘封越发的火急。快步的来到了刘备书房外边的时候,刘封不待门口的护卫通报,就直接走了进去。
书房内,刘备坐在主位上,简雍,糜竺,孙乾,以及关羽,张飞,赵云六人分文武,坐在了两旁。
刘备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衣服,头上戴着一座冠。打扮如常,但是神色却不如常,一股忧虑无奈,甚至是绝望隐现。
书房内的其他人也是一样,或多或少都带了一些忧虑。
就在昨日,曹操派遣的人到了新野,带来了一封信。说是请了徐庶的母亲去许都居住,带来的还有一个官印,上边刻着右中郎将徐。
寓意不言而明。
徐庶在接到信的同时立刻向刘备请辞,今日早上天一亮就出走了。
徐庶顾忌母亲的安危而北上,刘备不能阻拦,就算是勉强拦住,也只能拦住徐庶的身体,到时候徐母如果被曹操所杀,更是要起仇恨的。
只能放他走啊。
在场的人几乎都是跟着刘备漂流了半生的人,就算是糜竺这种在徐州加入的人,也是跟着刘备许多年了。
知道沙场险恶,局势险恶。他们这股势力没有上得了台面,做刘备的眼睛,智囊的人物。好不容易来了个徐庶,他治理地方,训练士卒,帮助打败了曹仁。
可以说是能文能武。难得一见的奇才。
但这奇才,如今却走了。眼睁睁的看着走了,他们这些人还没有一丁点的办法。
刘封的闯入可以说是很不是时候,刘备给了刘封一个不悦的眼神,就算是对刘封很和蔼的张飞也是瞪了刘封一眼。关羽更是眯起了双目,眼中冷芒一闪而逝。
赵云,简雍他们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父亲。”没有理会众人的表情,刘封走近了几步,对着刘备长长的鞠身道。
“所来何事?”要不是往常对这个继子很上心,没准这会儿刘备已经勃然大怒了。现在只是勉强忍住心中的怒气,淡然问道。
“儿子是听说先生弃了军师职位,北上投奔曹操,这才来此。”现在情况紧急,刘封也没功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