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战在即,获得封赏应该高兴。但也该慎重。
随后,庞统,黄忠,张飞等人也下去了。如今寿春总共看二十万大军,就算是太史慈,甘宁挑选了三万精兵,布防合肥,彭泽。但余下还看近二十万大军。
其中包括原来的曹军,楚军,吴军,以及山越兵。尤其是以山越兵,最难管教了。他们以前说是兵,还不如说是山匪。
要想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号令,还需要很多时间。
目前,除了这庞统等五大将以外,这二十万大军中,还有从刹州赶来的诸葛谨,陆逊,以及吕蒙,周泰等人。
他们各自统帅所部军队,也为寇封掌控这二十万大军。
一方面,在目前为寇封抵抗曹氏。另一方面,在战后,他们该分散进入江东各地,进行征讨山越。
时不待我啊。
若不是寇封刚刚占据扬州,又不得人心。否则黄忠统帅太史慈,甘宁六万人,都督江谁军事足以抵抗了。
即使二十万大军也不足为据。
就如历史上,魏延即将做汉中太守,对刘备保证的一样。若是曹操偏将十万人来,请为大王吞之。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为大王拒之。
汉中艰险,有利于防守。魏延此人能力又出众,看胆色说这样的话。而扬州也是多山,水。来日黄忠,甘宁,太史慈等六万人镇守足以。
可惜,曹操恐怕不会让他看多余的时间整治扬州了。
山雨欲来啊。数十万大军,会猎于寿春。
大厅内,寇封目光一闪,非常的锐利。
第六百八十一章 历史上最窝囊的死法
第六百八十一章历史上最窝囊的死法(第二更)
兖州和徐州。
徐州才是与扬州接壤的州。二州只相隔着长江的支脉,颍水。西是扬州,东就是徐州。
荀攸持节,奉命带着夏侯惇来到徐州调度兵马。
徐州说起来也算是中原腹地了,但是当初曹操在徐州屠城无数,不得人心。有一部分又与江东只隔着长江。
徐州一马平川,很不利于防守。
因此徐州各地兵马,足足有八万之多。而兖州是真正的中原腹地,曹操坐镇兖州已经十数年了,很太平。
因此,兵马只有三四万而已。
荀攸与程昱相比,荀攸更见稳重。夏侯惇与乐进相比。因此,虽然这次四个人,分别前往二州调动兵马,但其实是以徐州兵为主。
夏侯惇为主帅。
荀攸,夏侯惇两个来到徐州以后,就直扑徐州治所彭城。
与徐州刺史会面后,荀攸立刻下令,调动徐州全部兵马,聚集在彭城内。
但是徐州虽然不是大州,地域也不小,加上各郡诸君,素质不一。因此,当他们真正在彭城汇聚起了八万兵马之后。
已经是十余天以后的事情了。
彭城刺史府内,夏侯敦坐在上首,其下是荀攸,以及徐州刺史,范宽。
范宽今年已经四十有六,但看面相却似乎只有三十余,再加上那雍容的气度。就知道,此人乃世家大族子弟。
当年曹操在徐州屠城无数,为了安抚地方。就任命了范宽这个徐州本土大族的子弟为刺史。
“夏侯将军,如今大军已经调度稳妥了。明日开拔寿春,定能够大败寇封,把贼寇赶出江淮。”范宽一脸的振奋,对着夏侯惇道。
“谢先生直言了。只是寇封此人很难对付,江东一战,就动用了十余万大军,如今在豫章又收降了数万吴军,足有十数万之众。哎。”夏侯惇叹了一口气,对于前景并不怎么看好。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里边到是不失为一猛将。但是在真正历史上,他的情况就比较糟糕了。
并没有出色的战绩。而且曾经有一次在大军环视的情况下,被刺客劫持。是为武将的耻辱。
不过,他也有优点。
乃是曹操心腹中的心腹,坐镇后方,调动粮食,兴修水利。干的都很出色。
对历来帝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谋臣?良将?都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就是能信任的心腹。
更何况,现在是乱世人心向背。今天是吴将,明天就可能是魏将,大后天没准就成了蜀将了。
一个如夏侯惇这样的心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曹氏,夏侯氏八个最强悍的将军中,最出众的是曹仁。但最可靠的是夏侯惇。
曹操也知道这个心腹,缺点是不善统帅大军。就算是让他做为偏师,做个大将前行,恐怕都会有声有色。
但是统帅就不行了。
所以,这一次名义上的统帅是夏侯惇,而实际上的主帅,却是坐在夏侯惇旁边,那个面无表情,有些木讷的荀攸。
范宽本是信心满满,见夏侯惇这个主帅反而有些蹉跎,不由也有些迟疑了起来。
“将军不必妄自菲薄。如今徐州,兖州十余万大军调动。而江淮地区,本是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是丞相平定了江淮,才有如今的安逸。民心所向,乃是北方,寇封一时半会攻不下。等我们率军赶到的时候,定能赶走寇封的。”荀攸的面上依旧没有一点表情,但说出来的话,却颇为振奋人心。
俗话说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江淮地区,曹氏才是主角。
“也是。”夏侯惇点了点头,心下振奋了一些。
当年袁术盘踞寿春,称帝。后被曹操,刘备,吕布,孙策等人猛攻,寿春至此败落,后来被无数贼匪盘踞。
很是混乱。最后曹操设置了扬州刺史刘馥,才平定了江淮。民心所向,乃是曹。
这话没错。
历来在得人心的地方大帐,都会舒服很多。
“对了,先生,兖州那边三万五千马步军是否能安全到达。”夏侯惇问道。
“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仲德,文廉他们能够在明日到达,与我们一起回合,而后进入寿春。”对于这些军队调动上的情报,荀攸心中非常的清楚,不由对答如流道。
“这就好啊。”夏侯惇点了点头道。
寇封有兵马十余万,他们也有。再加上江淮,乃是他们的地盘,主场作战,还能调动百姓守城。
这场仗,果然还是比较好打的。
夏侯惇心中不由振奋了一下。
夏侯惇等人处在北方,消息蔽塞。能知道寇封在扬州,打败了李典,收降了周泰等人,也是居于猜测。
自然不知道,寇封是怎么夺取江东的。
其中江东兵数万,以及其余兵将数万。再加上寇封本身的兵马,早已经二十多万了。而且,寿春也已经陷落了。
以臧霸与温恢的二万五千大军,只守了数日罢了。
徐州边界地区。
先一步率兵数千,逃出城池的温恢,此刻的摸样,颇为狼狈。衣衫到还算整齐,但是一双眼睛,却充满了血丝。
一张本来非常干净的脸上,有些灰尘。显得非常的风尘仆仆。其下的数千败兵,更是几乎溃不成军。
稀稀拉拉的。
就像是被台风吹过的树枝,有气无力。
出城的时候,兵将很多,足有四五千。如今却只剩下了三四千了。实在是温恢在军中的威望不够,士卒多逃走了。
“哎。”温恢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士卒,不由叹了一口气。
一介文臣,却统帅军队,果然是非常的困难。
“大人,后方发现一支军队,看似曹军败兵。”就在这时,一个探子策马朝着温恢奔来,当靠近温恢后,下马拜道。
“什么?”温恢对于曹军败兵已经如同被蛇咬了的人,十年都怕。更何况,现在才没过几天呢。
“老夫都弃城而走了,不想追兵居然杀至。”温恢心中惊惧,带着愤慨。
“快,加快速度。”
温恢一边驾驭战马,一边催促道。如今已经成惊弓之鸟的他,巴不得独自策马而走。但是他知道,若是这样干,回去后真不好交代了。
只能咬牙与军队一起前行。
与温恢一样,这支曹军士卒已经到达闻楚军而色变的地步了。不用温恢催促,就撒开脚丫子,往徐州而去。
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后边的军队,确实是曹军的败军。
乃是臧霸所率领的二千余人。
虽然温恢先逃出寿春,与臧霸相比,足足快了八十里先行。但是臧霸的军队,毕竟是青州精兵,虽然战败。但是军队的素质仍在,臧霸本身的威望还在。
反而是比较快的来到了这徐州的附近。
一马平川的平原上,臧霸策马而走,身后则是阵型还算完整的曹军士卒。经过几天的赶路,臧霸乘机重新编制了一下士卒。
目前还算是精兵。
“将军,前方发现一支我方败军,没有旗号。”忽然,探子来到了臧霸的身边报告道。
“恐怕是刺史温恢的败军了,也不知道温恢有没有逃出来。”臧霸闻言立刻就猜到了这支军队,可能就是寿春残兵。
于是,下令道:“立刻追上去。与他们会和在一起,回去徐州。”
所谓法不责众,虽然臧霸是有胆色的人。但是一想到丢掉了庐江,间接导致了寿春失陷,扬州局势糜烂。
也忍不住有些发束。若是前方真是温恢败军,温恢又在。两个人一起,恐怕会好过一些。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两支同根同源的军队,一个如受惊的小鹿,在前方疯狂逃窜。而一支却想要会和。
结果一追一逃。
竟然直走了百余里。而且速度非常的快。
“大人,追兵越来越近了。怎么办?”前方,温恢策马而走,但是坏消息,却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后方的楚军脚力极快,居然快要追上来了。
而且,行走了一百余里,他们这部兵马,也已经极限了,跑不动了。
“大人,我们跑不动了。若是再这样下去,还不如一刀被杀来的痛快。”
“对啊,对啊,还不如跟他们拼了。”
士卒们纷纷喘着粗气道。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连温恢自己都觉得再也跑不了了,一介文臣,策马都数百里了。不由咬了咬牙,闭起了双目,大声道。
“结阵自保。并且派遣单骑往徐州求救。”
“诺。”立刻有骑士,奉命往徐州而去。
而温恢则指挥士卒们结圆阵自保,并且他自己坐镇中间。温恢一脸的悲壮,虽然有徐州救兵。
但如今一马平川,在援兵来到以前,恐怕他们就浮尸荒野了。
就在温恢等待的时候,臧霸的大军出现了。虽然也是行进了一百余里,但是臧霸的军队,明显还有余力。
“前方统兵将领是何人?我乃臧霸。”臧霸心中也郁闷无比,他加快速度想与前方残部回合,但是结果双方追击了百余里。
这,算什么。
而且,其中臧霸也派遣了骑兵过去禀明消息。但都没有得到回应,当如今终于会面了,反而对面这帮人,居然结阵自保。
这算什么?
“臧霸?”温恢见过臧霸,不由睁大了眼睛看向臧霸,人影很熟,而且声音也是。
他,他居然把臧霸当做追兵了?
温恢只觉得一口逆血从胸腹中而起,直冲口腔。
“扑哧。”羞愤,再加上惊惧,劳累等等,温恢从口中喷出了一口鲜血,居然当场气绝了。
“大人,大人。”
第六百八十二章 夏侯惇尴尬了(第三更)
曹操所设置的扬州刺史,虽然从地域上来看,温恢所掌濑的扬州,还不如原来的三分之一。
但从官位来看,却也是刺史。
大汉十三州的刺史。
刺史在盛世不算是什么高位,因为朝中比刺史贵重的官员多如牛毛。但如今乱世,天下纷乱。
刺史,州牧的职权要无限的往上提升了。
外放做刺史,绝对是一件风光的事情。
但温恢呢?没有被太史慈给堵在寿春城中,反而因为友军急于回合,而导致敌我不分,羞愤而死。
这实在是千古奇冤了。
“大人,夫人。”不管左右士卒护卫,亲兵如何的救治,温恢已经气绝声望,身体渐渐冰冷。
“怎么了?”臧霸坐镇当中的文官,起然呕血摔例在了地上。不由吃了一惊,大声问道。
“将军真是臧霸,臧宣高将军?”左右亲兵中,一个泪流满面的看着臧霸,问道。
“正是。”
臧霸心下奇怪,但还是回答道。
“大人,您好冤啊。”亲兵哭泣道。
“怎么了?”
臧霸翻身下马,徒步走了过去,问道。
一路上,排开了众多的士卒。来到了温恢的旁边,看着温恢那张苍白的脸,臧霸不由大吃一惊,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说着,不容亲兵们分说,立刻走了过去,看一看温恢还有没有救。但结果,却是呼吸全无,浑身渐渐冰冷。
臧霸的一颗心,沉入了谷底。
“将军,我们大人被楚将太史慈装扮做孙观将军的残部,诈取了城池。一听说身后有曹军败兵,就立刻率领我们一路狂奔。但直到现在,才发现将军是真的曹军残部。温恢羞愤之下,呕血而亡。”亲兵哭丧着脸道。
说实在的,这死法真的非常的窝囊。
明明是误会,实在是自己惊自己。居然气绝而亡了。
“怎么会这样?”这时,吴敦也来到了臧霸附近,闻言不由惊愕道,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叫晦气。
连逢大败,堂堂扬州刺史,居然被自己人吓死。
要是传出去,这仗该怎么打?人言可畏啊,当世的人都非常的迷信。扬州刺史温恢在楚军夺取扬州以后,惊吓而死。
这是不是意味着,扬州合该是寇封的地盘。
若是再战,老天爷也捞不了他们。
若是军中流传出这种说法,这扬州不必夺回来了,他们还是乘早滚蛋吧。
“下令,此时绝对不能泄露出去。若谁敢泄露,就立刻斩杀。”臧霸看着温恢的尸体,虽然也有些难过,但是更考虑的是前方战事,不由大声下令道。
“但是人多嘴杂。”吴敦苦笑着道。
看一眼温恢带着回来的这支军队,恐怕编制都不齐全。怎么管理啊?
“我们先展缓返回徐州,先把他们给编制起来。下令五人一伍。设置伍长。十人一队,设置什长。下令伍长,什长负责记录帐下士卒的姓名。若是有消息泄露,只要能够记全这些士卒的名字,就能慢慢查出是谁泄露的。到时候定斩不饶。”臧霸一脸的狰狞道。
其实这个也未必管用,但是臧霸的目的并不是禁止,而是震慑。只要让士卒们知道,这个消息是禁区,碰到则死,就行了。
敦闻言心下会意,立刻走下去编制去了。
不久后,臧霸收编了这支兵马,两支残部合共五六千人。抬着温恢的尸体,朝着徐州出发。
二日后,臧霸等人到达了徐州治所就城外。
而这时候,彭城外,有一大片的曹军大营。
荀攸,程昱,夏侯惇,乐进等四人已经汇集在了一起,总共十一万五千大军,正是今天誓师,打算援军扬州,赶走寇封。
十一万五千大军,当然不全是精锐。其中精锐不过五六万人罢了。其余都是一般的州军水平,战斗力比精锐要差一些。
此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