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去那边做军侯,如何?”,刘封看了一会,问道。
“多谢主公。”马谡闻言大喜,下拜道。
目前刘封帐下的武将,官职都不高,最高的也是甘宁,中郎将而已,军侯这个职位的含金量,也是相当高的。
已经远远的超出了马谡的意料之外。
“稍等。”刘封见此微微一笑,随即埋头在案上起草文书,任命马谡为军侯。随即,又写了一封长信给邸艾。
大略介绍了一下马谡这个人的才学,优劣。让邓艾好好的教导马谡一些基本的领兵要领。
写好后,刘封直接交给了马谡。
“一封是你的任命文书。另一封是我给邓艾的书信。你自己准备行囊,带上仆人,再派人知会兄长一声,自行上任吧。”,刘封笑着道。
马氏五常,德才都很高。刘封也不怕马谡偷偷打开给郊艾的信。
“诺。”马谡有些激动的接过两卷竹简,应了一声后,对着刘封行了一礼,随即告辞离去。
马谡走后,刘封心里一片轻松。
解决了一个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啊。
另外想想郊艾这个人,不善言辞,但善于观察,善于布置阵型,安营扎寨。智慧过人。
而马谡这个人呢?高谈阔论,善于出奇策,谋划。同样也是智慧过人。
这两个人要是能互相吸取对方的优点。他刘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几十年都不怕没人用啊。
第二百七十九章 着手应对灾难(第二更,求月票)
把马谡瀹件难癞给处理了,刘封心情很是舒畅。午膳去了小乔那边用。嗯着出征前,小乔把身子交给了他。
刘封心中不由想与小乔温存一番,但大中午天空中太阳热烈,温度有些高。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
再加上昨晚上宿醉又纵欲,有些后遗症。刘封只得在小乔的〖房〗中睡了一觉。
睡了不下半个时辰,刘封就醒了。强健的体魄,让刘封在经过短暂休息后,又显得精神奕奕。
醒来后,刘封脑中想与小乔温存的念头越发强烈了。
但是在问了侍女后,才知道小乔在隔壁房间内睡下了。
屋子内,小乔侧躺在床榻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被。眸子紧闭,脸色看起来很正常,但是细看之下,却还是能察觉出有些苍白。
刘封站在床边,看着小乔比正常人稍微虚弱的摸样,叹了一。气。
&;nbā,小乔这等人儿,应该多多怜惜。
想罢,刘封熄了找小乔温存的念头,吩咐了侍女,多准备一些补血,调理身体的食物给小乔吃用。
这才退出了房间。
出门后,刘封就强行把自己脑中的小乔给抹去了。
开始想着正事。
曹仁的事情已经处理了,军队的收编,百姓的安置都有专门的人才在处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消化完毕了。
大婚的事情也已经交给了焦祥去处理。
剩下的就是大旱,洪涝了。先是大旱,随后洪涝。造成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动荡。
这件事情,就算是打死刘封也不会忘掉,忽略掉的。
他为此准备了很多,现在粮仓里有数百万石的粮食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张道,许田”费观还在极力为刘封收购粮食。
张道与许田收购的是民间的粮食,虽然细小,但还在源源不断的收购着。但是费观的收购却已经接近尾声了。
荆州就这么大,豪强什么的也就这么多。费观都已经收了几个月了,也都差不多了。
但是准备粮食只能发财”但是不足以度过灾难。刘封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比如说,打一些深井眼,在大旱到时候可以帮助百姓度过灾难。不足以彻底解决,但至少可以缓解旱情。
想着,刘封立刻找来了寇水,准备好了马车,打算出城去转转。调查调查情况。
寇水是常住在太守府的,白天他自己负责太守府防务”晚上交代副手负责防务。随叫随到。
刘封招呼了一声后,寇水立刻准备好了马车。
府门外停着一辆马车,站着包括寇水在内的十余个护卫。
刘封坐上了马车后,寇水一声令下,队伍往城南而去。
不久后,队伍就出了城池。出了城池后,继续走了一段路。一片田园景象就出现在了刘封的眼中。
到处都有黄橙橙的谷子,以及一些豆子。再过不久”应该就是收斟的时候了。
看着这种粮食丰盛的情况,刘封的心情变得不错。
今年是风调雨顺啊,收割出来的粮食,应该可以度过明年的天灾了。再补贴一些粮食,就可以坚持到后年秋收的时候了。
这个时代的农业”一年只有一次收成。
今年收来的粮食,要吃到明年秋天。同理,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但若是明年颗粒无收,就要吃到后年秋天。
刘封知道肯定是坚持不了的,所以要补贴啊。
还好,今年是个大丰收,税收就可以殷实各县城的官仓。等天灾到了,百姓没粮食吃,可以直接开仓赈灾。
相比起来”孙权那里可能就要够呛了。
马车上,刘封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江东的情况,刘封始终都有留意”烽火四起,同样也是连战连捷。
收拢了不知道多少的山越人。
以前留下来的粮食,被他收购了三十万石。估计快见底了,今年收购的丰收来的粮食,又要填进剿灭山越这个无底洞。
来年可以拿来赈灾的,估计只剩下一点点了。然后山越俘虏也要吃粮食的,不吃粮食可能要造反的。
天灾再加上人灾,水深火热啊。
相比起来,荆州的情况可能要好一些。毕竟没有战争,官仓也算殷实。今年又是大丰收。
但肯定也紧张不已,到时候刘封可是会下狠手,甭管掌权的是不是岳父。刘封都把荆州当做是刘琮的,该著么发财,就怎么发财。
想着想着,马车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大村子外边。
村子很大,一眼望去数不尽的房舍。村口附近,有几个娃子在玩着泥巴。
刘封打算吩咐寇水进村去看看情况,就见前方迎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刘封心中一喜,下了马车,迎了上去。
“见过老者。”,刘封对着老翁行了一袼那老翁到是被刘封吓了一跳,活了大半辈子,他只对刘封这样的公子,老爷行过礼,从来没见过刘封这样的人对他行礼。
但好歹也是这么大岁数了,老翁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弯身抱拳道:“公子有礼了。”
刘封微微一笑,抬起头看向村子,片刻后,问道:“我见这村子很大,似乎望不到尽头,心中好奇,所以才拦下老者,想问问有多少人口。”,刘封这么摸样,到是有些像没体验过事情的世家公子哥。
“五六百口人吧。”,这老翁不疑有他,随口答道。
“今年收成如何?”,刘封继续笑问道。
“托刘江夏之福,今年收成很好。就算走到明年秋天,也能家家有余粮。”说起这收成,老翁眉飞色舞道。
这收成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刘封心中一奇,随即问了一下。
这才得知,这老翁的村子以前是江夏三姓的佃户”整个村子都是。佃户都是不用给官府交税的,只要给主家纳粮就行了。
江夏三姓还算人精,收成好的时候,多收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少收粮食。造成佃户们都活得下去”但又家家贫穷。
现在刘封剿灭了江夏三姓,这些百姓都解放出来了。以后只要给官府纳粮就行了,而伊籍定下的税收,又是比较小。
所以,这次大丰收之后,家家户户都会有余量的盛况。
提起刘江夏,别说这老翁了,就算是正村子的人”也都很尊敬。
刘封只是微笑着听了,看不出情绪波动。到是刘封身后的寇水看着刘封的眼神很自豪,自家公子,武能抗击强敌。文也能治郡,深受百姓爱戴。
“不知,村中可有井?”刘封笑着听老翁说完,这才问出了今日来此的目的。
“有啊,大约三四口吧。”老翁随口回道道。
“是深井眼”还是浅井?”,刘封又问道。
“呵呵,一看公子就是没出过门的人。”老翁呵呵一笑,乐呵呵的看着刘封道。
“何以见得?”,提个问题,就能看出深浅?刘封纳闷道。
“呵呵,这荆州都风调雨顺几十年了,老夫只看到过洪涝,从来没有看到过旱灾,要深井眼有什么用?”,老翁笑着道。
刘封恍然”这江夏附近水系发达,风调雨顺,很少会有干旱啊。
“多谢老者提集。”刘封抱拳对着老翁拜了一拜。
“公子多礼了。”对于刘封的多礼,老翁不得不再说了一句,随即,又道:“老朽还有农活要忙,就先告辞了。”,“老者走好。”,刘封抬拳道。
“呵呵。”,笑声中”老者走远了。
刘封也收回了目光,神情有些〖兴〗奋。江南大旱”如此严重,而且还被史〖书〗记载”出处可能就在这里了。
风调雨顺,没什么深井眼。
古代打井是很费时的事情,尤其是深井。要专门的人才进行打井,每口井还要填补多少钱。
当旱灾来的时候,官府意识到的时候,再打井,已经迟了。而且,有些官府也未必会添钱,为百姓们打井。
现在提拼命令蒋琬找专业的打井人员,再每座村子中都打一些深井。是可以缓解旱情的。
江夏,九讧,长沙。
心中盘算着,刘封立刻下令寇水,启程返回太守府。
回了太守府以后,刘封立刻写下了文书,命令蒋琬,马良,许正三人着手打井。刘封还怕他们因为今年风调雨顺,疑惑他的用意。并且掉以轻心,出工不出力。
所以刘封所用的言辞,很是刚硬。务必要让他们尽力。
做完这一切后,刘封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既然了解未来,就要又发财,又要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才行。
………………,襄江之上,一艘挂着“刘”字帅旗的大船逆流而上,四周有一些战船拱卫左右,气魄十足。
帅旗下是一身正服,脸色沉稳,身材挺拔的焦祥。
此刻的焦祥,以及四周的船队。
像极了一国使臣出使的情况,不管是规模,还是气派都有了。
刘封的婚事。对于焦祥来说,这就是关乎国家的大事。上一次,因为刘表还在,刘封就算是下聘,也要从简。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必要把气势给营造出来。让荆州的士人,百姓们好好看看江夏的威风。
所以,焦祥不仅向甘宁要了一艘大船,还让甘宁准备了五百名水军,八艘战船,一起拱卫他前行。
“大人。襄阳就快到了。”,这时,有随从来到了焦祥的身边,弯身行礼道。
“嗯。”焦祥闻言抬头看向前方,隐约能看到襄阳城了。
败曹仁后,双娶高门大族之女,主公声望,必定达到顶峰。
焦祥的眼中〖兴〗奋一闪而逝。
第二百八十章 如日中天(第三更)
高调出场,当然也会提前派人通知。
襄阳城,蔡府内,蔡夫人得知了刘封的使臣到了之后,立刻派人去衙门内找蔡瑁回来。
衙门内,蔡瑁穿着一身正服,正在安安静静的处理公务。得了夫人的通知后,蔡瑁放下了手中的笔。
苦笑了一声,喃喃道:“这该来的,还是来了啊。”
自从刘封打败了曹仁之后,蔡瑁就变味了。但是蔡瑁毕竟是蔡瑁啊,不是费观之流。
很快”蔡瑁就振作了一下”把公务交给了副手”先是派人去通知黄承彦来他的府上,一起商议婚事。
随后才出了衙门,乘坐马车”返回府邸。
在大厅内没坐多久,就见黄承彦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
蔡瑁抬头看去,这姐夫打扮还是那般平常,唯有那双眼睛很是奇异。
“看你双目无神,一副死了爹娘的摸样,后悔了?”,黄承彦一进大厅,就大大咧咧的坐在了蔡瑁的旁边,开口挖苦道。
“你不后悔?”蔡瑁闻言撇了一眼黄承彦道。
现在曹操势力强大,谁都看得出来。刘封打掉曹仁,只是打掉了曹操的一只爪牙,曹操还有许多的爪牙来收拾刘封呢。
眼看刘封这么个混法,做岳父的当然会后悔。
但是蔡瑁从黄承彦的脸上看不出一丁点的后悔。
“后悔什么,刘封打败了曹仁,去了一个北方的威胁。我高兴都来不及呢。”黄承彦嘲笑道。
蔡瑁觉得这其中有些门道。
“我看中的刘封的能力,本来是以为他能够成为曹公的先锋,扫平江东。我一直以为你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看来不是?”蔡瑁试探道。
莫不是,这家伙是看中了刘封能够鼎立一方?蔡瑁被自己的这个猜测吓了一跳。
他是知道黄承彦看人眼光的,毒的要命。既然他看中刘封那刘封**成就能鼎立一方。
若如此,若如此。
蔡瑁心里有点觉得把女儿嫁过去不亏,反而似乎是赚了。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不看重他能够鼎立一方,能把女儿嫁给他?而且还是与你家妲儿同嫁?”黄承彦翻着白眼道。
这家伙是反应真迟钝。
“不可能啊,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横扫群寇。如今已经是大势所趋”刘封怎么挡得住?”,蔡瑁摇了摇头,表示不信。
“你们这些庸才当然挡不住的。但是卧龙啊,凤雏啊,蒋琬啊。周瑜啊这些人却走出众人之表的奇才。曹操来了也得铩羽而归。”黄承彦冷笑道。
“卧龙,凤雏,蒋琬,周瑜。名气都很大。但与曹公的那些名噪天下的谋臣相比有一段不小的差距。而且周瑜还被刘封给废了。”,蔡瑁摇了摇头,仍然不信。
“反正你看着吧。你自己投降曹操没事”毕竟宗族不是你一个人的。但是一定要把文聘留下来,想办法增加文聘的兵权。把一万人扩编至两万人。等刘封起事的时候”让文聘南下投奔刘封。这样会加大刘封的资本,等来日争夺荆州。”黄承彦对蔡瑁这等庸才已经无语了,直接道。
“你连文聘的事情都知道?”蔡瑁大吃了一惊道。
“你那个妹妹可是对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黄承彦抬起头,胡子一翘一翘的有些得意道。
“泼出去的水啊。”蔡瑁无奈的摇了摇头。
“先别懊恼,要不是文聘。不然你以为刘封原因娶你女儿是为了什么?还不是看中了文聘。那家伙是个人才,统领士卒很有一套。是大将啊。”黄承彦感叹道。
“反正你最好把文聘给留下来。将来的回报,肯定是巨大的。”黄承彦这一次,很正经的劝说道。
“到时候再说吧。若是刘封冥顽不灵为了女儿,我也只好让文聘南下了。”蔡瑁无奈道。
不仅女儿,还有妹妹呢。
黄承彦顿时眉开眼笑蔡瑁这小子手段毒辣,为了巩固权势什么都做的出来。但软肋就是妹妹,女儿。现在都住在刘封的后院。
蔡瑁对刘封简直没辙。
扩军吧,使劲的为文聘扩军,吃饱了,撑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