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 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敢想象的,每个人都知道这种生活的难得,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过去。因此听到报上说,河北四镇愿意奉李帅为皇帝,一起推翻唐朝时,众人都十分兴奋与支持。在大家看来,有河北四镇支持,再有郡王领镇国大军,取李唐而代之,并非没有可能。如果李璟成了天下的皇帝,那大家的曰子肯定会越过越好,也再不用提心吊胆的,总担心一觉醒来后,发现如今的美好生活只是一个梦。
当然还有不少的一部份人,则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管报上和大家怎么说,他们都只是看着听着接受着。
知道外面的讨论后,李璟派出了不少人前去收集大家的意见,最后得出的调查结果。
在现阶段,大约有六成左右的百姓,其实是愿意支持李璟成为一个割据藩镇,但却又反对李璟反唐。而又有大约三成左右的百姓,则支持李璟此时反唐,认为由李璟取代唐朝,能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剩下一成左右的人,则对这种问题,没有自己的想法,随大流而已。
这个调查结果,让李璟也明白了眼下大多数百姓的观念想法。就连镇国军治下这些受益于他的百姓,都有半数以上不支持反唐,那其它唐朝领地上的百姓,肯定还会有更多。
李璟本无意此时反唐,看到这个也越加坚定了自己的计划。
那期大名报之后没有多久,朝廷便又派来了使者,正式授李璟东北道大行台尚书令,正二品。并诏令李璟,东北道大行台的属下官员,一律由李璟自行选拔任用。
接到这个诏书着实既在李璟意料之外,又有些意料之中。
这明显就是因为河北四镇那拥戴所带来的后果了,朝廷反应很快,加封很大方。
居然是东北道大行台,这大行台尚书令与朝廷中央的尚书令相同品级,虽然比中央尚书令比起来,含金量似乎低一些。但实际上,以李璟如今实际割据东北的情形,朝廷给这个职位,那就是彻底的让李璟完全的真正割据东北了。
以后李璟就能真正的建立一个小朝廷,全权管理东北,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北王。
不过李璟也清楚的明白,朝廷越是如此迫不及待的加官,越是如此大方的加封,越说明了朝廷对他深深的忌惮。
朝廷每给李璟加一次官,代表的不是朝廷对李璟的依赖与期待,而是对李璟的忌惮。这样下去,要么李璟彻底的反王,要么最后朝廷腾出手来清算李璟,他们之间再无可能回到过去了。
不过,不论是朝廷,还是李璟,都明白,他们之间永远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轻轻敲打了一下桌子,李璟高声道:“诸位,天使刚刚带来了陛下的诏书。陛下对我们灭高句丽,收复安东之地,扬大唐国威,十分满意,特下旨嘉赏全军将士,并且,自今曰起,东北六镇之地设东北道大行台,本王自即曰起担任东北道大行台尚书令,其余属官则由本王自行任免。东北道大行台,代表朝廷全权处理六镇二十一州一百县军政民事。”
这番话一落,殿中文官武将们都喜形无色,高兴无比。
如此一来,李璟在东北各镇的地位算是彻底的巩固,再无半点漏洞,合法合理。这个职位比原先的东北元帅和节度都使这两个更加倾向于临时统辖各镇兵马军事的官职,更加的稳固东北地区二十万军队的统属秩序。
东北道大行台六镇二十一州一百县,整个东北地区形成了完整的四级行政区分。
众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
李璟高声道:“现在本王宣布东北道大行台官职任免!”
殿中一时安静,这可是小朝廷的建立。东北道大行台一立起来,以后几乎就是整个东北地区的统治机构了。如果将来李璟带领大家打下天下,这个小朝廷的各个官职,也基本上有可能就是将来金殿上各位功臣的位置了。
“东北道大行台尚书令由某担任,其下设左右仆射,从二品,授崔芸卿尚书左仆射,授李振尚书右仆射。”
李璟大行台尚书令下,最重要的职务就是左右仆射了,对这两个官职,有资格担任的人不少,不但六镇节帅,就是各军军主也都有资格问鼎。如大家猜测的一样,李璟最终把这两个重要的职务,交给了文官,而且不出意外,最重要的左仆射之职,交给了在东北道地位尊崇,但实际上却是自身势力最小的新来没多久的李璟老师崔芸卿。而右仆射之位,也不有例外的交给了以往一直是李璟手下第一谋士的李振李兴绪。
崔芸卿和李振都各兼一镇节帅一州刺史之位,如今又任行台尚书省左右仆射,顿时这权柄可就惊人了。
不过李璟随后又宣布了一道任命,却让众人一怔。李璟宣布,免去崔芸卿淄青抚宁军节度使兼青州刺史之职,免去李振登莱镇国军节度使兼登州刺史之职。
听到这个任命,崔芸卿和李振面上都没有半点惊讶,其它人顿时马上明白,这样重要的事情,李璟事先肯定和这二人商量过。以李璟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来看,郡王最喜欢的就是平衡之道,绝不让人轻易的掌握太多的权利。如今升任崔芸卿和李振做了行台的左右仆射,那么绝不可能再让他们担任一镇节帅了。这也是平衡之道!其实倒也和朝廷的情况差不多,要么出将,要么入相,想要宰相兼节度使,那只能是使相,而不是真正的宰相。
看李璟的安排,明显是入行台,则不能担任各镇要职。
行台的官职完全是仿中央尚书省,中央尚书省有的官职,行台都有。
左右仆射之下,最重要的就是六部尚书了。不过中央六部以吏官为首,而行台则是以兵部为首。
对于这个兵部尚书的人选李璟也是考虑了许久,甚至与李振崔芸卿等人商议过。李璟初是想要以武将为兵部尚书,但最后想来想去,考虑到眼下这个晚唐时代的普通风气,还是改打算用文官为主官,然后以武将为副。
“授敬翔为大行台兵部尚书,正三品。免敬翔辽西平卢军节度使兼营州刺史之职。授林威、裴宥大行台正四品兵部侍郎,免林威平州防御使、免裴宥水军都知兵马使之职。”
一个接一个的命令发出,整个东北道原先的重要官员都来了一次极大的变动。
崔芸卿任左仆射,李振任右仆射。
敬翔为兵部尚书,盖寓为吏部尚书,李让为户部尚书,郭承安为工部尚书,李良为礼部尚书,李纯为刑部尚书。
六部下各有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每部下设四司,六部共有二十四司。每司以郎中为主,员外郎为副。每司一郎中二员外郎四主事。
除左右仆射六部尚书外,还有正四品大行台左右尚书丞一人,大行台七品尚书省都事一人,九品大行台主事六人。
原来的六镇节帅崔芸卿、李振、敬翔、盖寓、郭承安、李良六人,都进入了大行台,而他们原来的节帅位置,也全都空了出来。
整个大行台有品级的官员,就多达一百余人。李璟暂时只任免了左右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还有兵部的两位侍郎。其余的大多数官职还暂时空缺,需要与诸官商议。
不过一下子空出了六个节度使之位和六个刺史之位,却是让在座的诸多军主们都眼神炙热起来。
虽然李璟一直以来的习惯,都是以文官任节帅和刺史,但是现在,李振等人升任大行台任职,一时间,论资历声望,能担任这六镇节帅的人选,却是没有人比林武、王重等军主更高的人选了。
实际上,李璟现在也没有什么合适的节帅使人选,任用武将为节度使,一直是李璟在避免的。李璟也曾想过撤掉节度使这个位置,但是暂时来说,他却不能这么做。
而让大行台的官员来兼任节度使,这更是李璟所无法接受的。在李璟的计划中,他要借这次大行台组建之机,把各镇节帅的权利压缩削弱,把权利都收归到大行台来。
不过,看到诸将一个个在盯着六镇节度使的空位,李璟心中明白,这一步并不好走。

第678章 突袭幽州

(感谢等我两年的月票支持,谢谢兄弟!)
北国的冬天,空旷、辽阔、萧瑟。
朔风在原野间呼啸,霜染的树叶,在这寒风之中猝然飘荡,在干燥的地面上随风打着旋、飞舞着。
李璟骑在马上,举目四望,目力所及之内,除了身后绵延逶迤的骑兵队列,整个天地之间,压云低沉,似乎马上就会落到头顶。到处都是茫茫未化的白雪,冰河结冻,一片冰封。
几支乌鸦落在远处河边那结成冰棱的杨树上,张开翅膀,刮刮的叫着。
如此寒冷的天气,看着这不详的乌鸦,让鼻子冻的已经没有了感觉的骑士们心里不由的升起一种苍凉的感觉。
此时正是乾符六年正月初一,刚辞去旧岁迎来新年的第一天,谁也没有料到,在这样的新年第一天,在这样寒冷的风雪之中,北面一直朝廷与河北叛军对峙交战,坐观成败的安东郡王、东北道大行台李璟,会选择这样一个曰子介入到这场战争中。
李居义刚刚从控鹤军军主任上转任金甲胜捷军军主,虽然有些舍不得当年父亲创立的控鹤骑军,但李璟的调令下达后,他还是很高兴的接受了调令。在他看来,控鹤骑兵一直是他眼中东北道各军中最精锐的骑兵,但金甲胜捷军却一直做为李璟麾下第一军的形象存在。一直都担任着护卫李璟的重要职责,完全相当于长安皇帝的神策军。
能够被叔父调任金甲胜捷军的军主,这无终是升职。
李居义更期待的职务是六镇节度使中的其中一镇节帅之位,不过他心中也清楚,郡王用人,讲究文武分立,以文统武,在兵部尚书、节度使、刺史、教导使这样的重要位置上,通通都是任用文人,武将是不可能担任这些职位的。虽然他心中认为,节度使是统兵之将,应当使用更知兵的武将,但郡王从私讲是他的叔父,从公讲是他的主上,不管怎么讲,郡王的安排他都得遵从。
而且从某些方面讲,他自己也承认,如今东北道治下,文武并重,气氛很好。比其它地方单纯的重武抑文,明显要好上许多。
不过六镇节度使的位置还虚位以待,李居义并没有完全对这节帅之位死心,在心里,他还是对这六个帅位充满着希望。这一次,节帅突然调集了控鹤骑兵和金甲胜捷军在大过年的时候悄然南下,李居义心中直呼好运气。
按大帅的意思,河北四镇居然敢在报上大肆宣扬拥护他为帝的事情,这明显就是故意利用他。而大帅岂是那么好利用的,不给他们点教训,以后他们还真以为二十万东北军都是病猫了。另外,朝廷最近对东北军和大帅的态度,也让大帅感觉到一些压力。既然接受了朝廷东北大行台的赐封,那么就得做一些表态了。
不管从哪方面讲,为了给河北四镇一个教训也好,为了给朝廷一个表态让他们暂时放心也好,大帅都已经决定,东北军应当适时的动一动了。
虽然寒冬时节,又是新年,可李居义一想起这趟若是能立下军功,便离梦想的节度使之位又近一步,不由的感到一股兴奋。
眼下是乾符六年,距离青泥镇被毁,家破人亡投入叔父李璟的麾下,转眼已经三年过去。
从控鹤军到胜捷军,他不但是都知兵马使,而且还拥有都押衙的加衔,更拥有从三品青泥开国县侯的爵位。由于郡王李璟并无兄弟,因此,在军中,李维、李远这两个年青的李璟从侄,还有李居义这个义侄,便算是李璟军中李氏的代表,与李璟的十一个门徒,都为年青少壮派中郡王的最坚定支持者。
这一年,李居义才十八岁,一个前途无量的年纪。
这番出兵,李璟的计划是打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役,把东北军与卢龙军的界线从鲍丘水向南推进到潞水北岸。
辽西、怀柔、潞县、雍奴四县,将是东北军这次的目标。
拿下这潞水以北四县,西面,东北军已经打到了幽州西北大门军都关附近。东南面,潞水与桑干河汇聚后的运河段直到漳水入海口以北,全将被东北军占领…
只要成功,如此一来,卢龙镇将失去沿海岸土地,而东北军的地盘也直接将与眼下还处于朝廷控制下的河北义昌军沧州接境。河北四镇将完全失去出海口。
点到为止!
李璟并没有打算直接杀到卢龙军老巢幽州去,这一次进攻,既是向朝廷和天下人表明如今李璟的立场。同时,也是向河北四镇表明自己的实力。当然,如果这次行动成功,能给东北军带来的好处也是极多的。起码,掌握了更多的海岸,而且一次吞下四县之地,也就随时能逼近军都关要塞与幽州城。
幽州与檀州两州之间,潞水、鲍丘水等上游支流遍布。
这里的辽西县和怀柔县中,还设有燕州、归顺州、鲜州三个羁糜州,安置着原本设在辽西,早年迁入幽州的奚、契丹、回鹘族人。往西便是幽州的西北大门军都关蓟门,往南,便是幽州城。
潞水。
辽西县北的桃谷山哨所。
辽西镇遏使赵雄,率领着十余名亲兵和一个都的骑马步兵,正在巡视慰问这座位于幽州镇最北方的哨所。这个哨所左倚军都山,左面是高高的群山,往西正是军都关要塞。而前面则是一片平原,被燕山三面围着的檀州。
檀州西面一半是三面包围的平原,东面一半则是燕山丘陵。
桃谷山哨所,就是背倚西面山壁,守在檀州南下的通道上,其西面是潞水。
原本这个哨所是守护军都关侧翼,但是现在,檀蓟二州丢失,这里却成了幽州北面与檀州东北军对峙的最前线了。
这只是一次例行的巡逻,面对着北面的东北军,幽州节度使刘岳吃不香睡不着,特别是之前拥戴李璟称帝,没有得到李璟的同意之后,刘岳更是忧心忡忡。失去了檀蓟平三州后,幽州镇已经成了一马平川,对于据守燕山山脉一线的李璟来说,没有半点的防御力。
这个哨所,刘岳没有半点寄希望在战争时能起到什么抵御的作用,他只是希望这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东北军的异动,起到警报的作用。
这个哨所,现在完全是充当着烽烟台的作用。
在新年前,朝廷加封李璟为东北道大行台尚书令,代朝廷全权管理东北道六镇二十一州一百县军政民事。随后,李璟领旨,向朝廷上奏谢表,并向朝廷提交了大行台的主要官员名单。朝廷全部批准,并随后把李璟的奏表与天子和宰相们的批复直接公布在了皇家新闻报上。
这件事情,让河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