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原来刚才那少年问的那句,竟然是真的。
感受到庙中人投落身上的目光,少年转眼虎目一扫,顿时让那些本还打算恶人吃肉,他们喝汤的难民们惊骇莫明,当即磕头如捣蒜,大叫求饶。
“滚!”少年冷哼一声。
庙中一群人屁滚尿流,争相逃命。有一个胆大一些的汉子,衣着不凡,似乎是个官宦子弟,他逃到门口时停下,隔着远远的问道:“还不知道少英雄何名!”
少年一手拥着莲花,一手铁枪一顿,冷喝一声,“在下郓州寿张铁枪王彦章,此去登州,你们若是有某有何想法,某随时恭候。”
“不敢,只是问少英雄大名,日后为少英雄扬名尔,不敢打扰,告辞!”说完最后一句场面话,转身消失在漆黑的雨夜之中。

第366章 天子诏书到

(感谢随风笑敖、三山水的人、墨二土豆几位童鞋的打赏和月票!九月的上旬又要过去了,木子到八号已经更新了十万字。更新很给力啊,求书友们能大力支持!)雨停了又下,天空阴霾不开,连续大半个月不见太阳,整个空气中到处都是阴冷和潮湿。才八月的时节,却已经冷的让人发抖。特别是每到夜里,搂着那潮湿的被子,能让人大半夜都睡不安宁。
一大早上,驻守大谢群岛的怒涛舰队的副十将茱丽来到沙门镇上,并带来了李璟此时并不愿意见到的人。“这是长安来的天使,说天子有旨意颁发给你!”茱丽依然用那惯有的冰冷语气说道。正在议事的李璟和监军使张承业对视了一眼,已经差不多猜出这长安来使要颁发什么旨意了。
如不出意外,定然是让他出兵对付李克用或者王郢叛军的事情。
“走,一起迎接天使!”李璟脸上平静,让人猜不透他此时心中的想法。
一出门,正好看到一群人站在府外的那座天狼石像前,原本这里摆着的是一座青狼石像。不过李璟升任登州刺史、镇东郡公、安东都护,冠军大将军、镇东军使之后,张宏便做主找了一群手艺更好的石匠,把那座青狼换成了肋插双翅的天狼。而且比前先前那座一丈高的青狼石像来,这个新的天狼石像足足有三丈高,位置也从府门口,移到了府前的的小广场上。那个小广场也是新拆除了周围的一些房屋之后扩建的。
拆除了府周边的房屋,改建成广场,用诸将们的说法,这也是增加李璟的安全。让府前有一个开阔的视野,能有效的防止出现刺客等情况。而广场中所矗立的这座三丈高的巨型天狼石像,其余不仅仅是一座石像。
这座用大理石所砌成的插翅天狼,其实还是一座隐秘的堡垒。里面乃是中空,分成三层。那天狼的嘴巴和眼睛、鼻孔,都是箭孔。天狼堡垒地上有三层,地下还有两层。且有一条地道直通大将军府。这个堡垒乃是机密,平时由李璟的侍卫营守卫,出入都是经由地道,外人并不知情。
按张宏等人的话说,这是以防万一。要不是官方龙虎为讳,张宏都直接左青龙右白虎的两个堡垒了。不过就算改成了狼,可这三丈高的巨型插翅天狼矗立府前,依然是充满着威慑之力。
眼下,这群长安的来使,就都围着这座巨大的插翅天狼打量着,口中啧啧有声惊叹。
这群人约有百余人,当中是一个紫色袍衫,须发花白的老者,一看就是这行人的头了。在他的旁边,还围着两个朱色长袍的中年宦官,后面还有八个黄衣宦官,然后是约百人的穿着札甲的雄壮士兵。李璟一看这些人精美华丽的铠甲,和他们手中持的步朔,腰间的横刀,便猜测这些人可能就是神策禁军了。这些人虽然穿的装备很好,人也雄壮,但却缺少了一股悍气。明显有点银样腊枪头的味道。
倒是那个紫袍的老者,顾盼间有一种慑人神采。李璟打量着他的同时,老者也向李璟望来,嘴角还露出微微的笑容。
李璟正要上前,旁边的张承业却突然紧走几步,扑通一下在那老者面前跪下,恭敬的道:“义父怎么亲自前来登州,也不提前通知孩儿一声,孩儿也好亲自前往路上迎接。”
老人笑着扶起张承业,温和的说道:“咱虽然年过五十,不过身子还硬朗着呢。更何况,陛下还差了一百神策军护送,哪会有什么事情。”
李璟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个老人就是张承业的养父张泰,如今官拜右监门卫大门镇军之职,在宫中也是实权大太监了。而且看他和张承业的关系确实很好。
到了中晚唐之时,唐朝这群史上最牛的太监们,和大唐的士族一样,形成了一个个的宫中宦官世家。宦官们不能生子,但通过收养入宫的小太监们,最后达成了一种收养关系,然后连成了一个个的家族。
晚唐时,长安宫中最顶级的几个权宦世族,便是大太监仇士良的仇氏家族,梁守谦的梁氏家族,杨复恭的杨氏家族,还有西门思恭的西门家族。
这四个家族并称宫中四大权宦世族,数代以来,都一直担任着左右枢密院使、左右神策中尉这号称四贵的重要职位,从而把持朝政。
如田令孜这样如今权势熏天的大太监,其实早年入宫后,拜入的田宦官下做义儿时,老田宦官,只是一个小太监头。因此田令孜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最高也只爬到了小马坊使这样一个养马的官职。后来凭借着与皇帝的亲密关系,田令孜依靠联合了宫中的大太监西门思恭,才击败了神策中尉杨复恭,最后得以坐上了宦官第一人的位置。
而张泰,虽然如今担任着右监门卫的实职,但比起左右枢密院使和左右神策中尉,还有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这些职位,还是差了很远。
如今的宫中,田令孜是最大的太监,而西门思恭也权势极大,杨复恭虽然被联手打压,但也势力不小。原本只是中常侍的张泰,也借着李璟和养子张承业的光,一下子升到了右监门大将军的职位。
太监们在宫中权势滔天,但在宫外也是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比如眼下朝中的首相卢携,其实就是田令孜的人。而与卢携一直不对付的宰相郑畋,却是西门思恭的人。郑畋的父亲郑亚做桂管观察使时,西门思恭是监军使。后来郑亚早亡,西门思恭费心将郑孜找到,抚养在府中,待之如子侄。并且在郑畋十八岁时,就帮助郑畋取得进士之位,开创了唐朝年少中进士的纪录。
张泰既不是宫中的权宦世家出身,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坚定的盟友和后台,算来算去,也只有眼下的镇东军使李璟算是他的强力盟友了。
不等李璟上前,扶起张承业后的张泰就已经主动的上前几步,一把拉起李璟的手笑道:“剑眉星目,朗朗英武之姿,这定然就是威震淄青,在淄水河畔一战大败叛军王敬武,如今又一举收复了辽南之地的李璟李季玉将军了。咱虽远在长安宫中,可也数次得闻勇三郎之威名啊。在宫里,连皇上也是数次大赞将军之神勇,几次感叹恨不能立即召将军入京呢。”
李璟微微一笑:“李璟见过大将军,迎接来迟,还请恕罪。”
“承业是我义儿,季玉乃是承业辅佐之上官,你我何须如此见外客气。”一边说,一边还拉着李璟的手不肯放开。李璟对于张泰如此热情,倒也没什么反感。张泰不仅是张承业的义父,好歹也是宫中的一名大太监。眼下他已经与田令孜翻了脸,宫中能有个后援也是不错的。
张承业在后面招呼着其它的几个太监还有一众神策军士,他也知道这些人虽然是小鬼,可却最不能得罪。因此招呼进府后,立即先给每人送上了十两银铤。一来就收了这么一笔厚礼,一众神策军士兵和那些太监们都十分满意的坐下喝茶休息了。
进入堂上,张泰放开李璟的手道:“咱此次乃是前来宣旨,那就先摆香案恭迎圣旨吧!”
李璟吩咐人摆上香案,又叫来沙门镇上诸将及文官等前来听旨。
等人都到齐跪下后,张泰从一个匣子中取出一道黄绫圣旨,背北朝南,大声宣读道:“镇东郡公、冠军大将军、金吾将军、镇东军使、登州刺史、安东都护李璟听旨!”
“臣李璟听旨!”
“大唐皇帝令钦此,李璟接旨!”
“李璟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璟上前双手接过圣旨。
仪式结束之后,张泰拉着李璟的手道:“这事,完全是田中尉向皇帝使谗。咱也向陛下进言,本想阻止,奈何咱家说话不如田中尉。”
李璟沉默无言,张泰带来的这道圣旨和李璟所预料中的一样,甚至还超出了他的预料。田令孜向皇帝进言,让镇东军兵分两路,一部自幽州过境,沿桑干河过飞孤陉进入河东大同防御使的蔚州讨伐李克用。为此,圣旨中,还特意给李璟加了一个东面行营都统的官职。不但如此,圣旨中,还让李璟抽调镇东军的水师舰队以及一部份马步兵马,前往浙东浙西平定王郢叛乱,又给李璟加了一个讨伐王郢的北面行营都统一职。
大同在登州西北,浙东在登州的东南,两地相距万里,朝廷调如果只是调他和镇东军去平一路叛军,倒也说的过去。现在居然要调李璟兵发两路,南征北伐同时出兵。更让他有些气极而笑的是,田令孜居然还给他加了一南一北的两个行营都统之职。他李璟又不是三头六臂,更不会分身术。如何同时指挥这两场战斗。
田令孜,果然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第367章 水陆并进 两线出兵

李璟腰挎玉具剑,深着紫红的圆领官袍,头戴着折脚幞头,大步踏入天狼堂内。辽南都里镇的王普、石城的石守诚、石人柱城的姜举,以及登州的韩安民、萧定邦等纷纷站起向李璟拱手行礼。他一一回礼,又对着张承业与张泰说了几句话。然后迈步登上首的铁座落坐。
在铁座下面,还有跟才跟在他后面一起进来的诸多镇东军大将。他们在左侧坐着,分别是前厢兵马使林威、左厢兵马使林武,右厢兵马使王重,以及后厢兵马使张承宗,中厢副兵马使玄成。另有大将刘守谦、李维、李树根、丘神功、崔呈秀、李居义、郭镇海、高荣、梅根、茱丽、李绪、张烈、吴迁、孟洋、李远等。此外还有文职李振、李良、郭承安、李纯、张宏、裴宥、杜仲武、崔致远等诸人。文僚武职,济济一堂。李璟势力中的主要人物,几乎尽数都召集前来。
一众人聚在一起,既有最开始就追随李璟的诸人,也有后来加入的几大家族的代表。此时,大家都彬彬有礼。“这道旨意,要我们如何接?”脾气暴烈的林武第一个开口,王重马上把话茬接过,“是啊,我觉得林二将军说的有道理。”
韩安民这时也道:“郡公,这朝廷明显是不顾我们的感受。我镇东军再厉害,也不可能同时出兵浙东和大同啊。”
李璟坐在那里,满意的对韩安民点了下头。他的态度不错,这说明在朝廷和李璟之间,他们暂时还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世族其实也是趋利的。眼下韩家搭上李璟的这条船,目前不但许多韩家子弟进入了登州和辽南任职。而且李璟也将产出的许多商品交给了韩家,让他们带着销售更远方,其中也是赚了不小的一笔。
“韩家商队眼下情况如何?生意可还好?”李璟温和着笑容问。
“不太好。”韩安民皱了皱眉头,“月初连续的暴雨,海上也是风暴不断,海上的船队根本没法出航,而陆上,大雨将道路变的泥泞无比,车队也是难以行走。商队,已经大半个月没有出过门了。”
萧定邦也是叹了口气,这次雨,让他们损失极大。
“郡公,职下以为,朝廷这道旨意,咱们可以不遵守。眼下阴雨不断,海上风暴不停,咱们的水师也难以前行。而要往大同,要么渡海往幽州过飞孤陉入蔚州,要么走青淄齐沿济水经中原河南入河东。不论哪条路,这幽州和淄齐现在都是战乱不断,道路不畅啊。”郭承安叹惜着道,说着还看着坐在李璟旁边的张泰。
李璟并没有直接回答郭承安的话,而是先抬头对李维道:“子俊将军,先说下打听到的两路叛军情报吧。”
李子俊点了点头:“沙陀朱邪父子这边,在西南方,沙陀军攻陷遮虏军,直取岢岚军。正受命前往振武的卢简方暴亡于岚州,职下收到消息,卢简方极有可能乃是死于朱邪赤心父子的暗杀之下;南面,沙陀军突破没什么防备的雁门关,绕过代州,焚掠唐林、敦县,进逼忻州。”
“现在河东节度使窦浣急征民伕,绕太原府所在地晋阳城挖掘护城壕,又在征召团结兵。谁知这些土团刚走到城北,便不再动弹,要求赏钱!窦浣命马步都虞侯邓虔空着两手前往抚慰,结果一千土团将邓虔活活剐死,然后抬着支离破碎的尸体前往节度使衙门示威,吓得窦浣刮干库府,又向城中商人强借钱五万贯,给土团士兵每人赏钱三百,布一匹才算了事。”
听到这里,堂中诸人都不由皱眉,这河东先叛了李国昌父子,剐了段文楚。现在竟然连太原的土团也闹饷杀官,剐了邓虔,真是一群骄兵蛮将。
“由于窦浣的表现过于软弱无能,朝廷将其革职,以曹翔接替。同时又调昭义、义成、忠武、河阳四镇抽调军队,外加我们镇东军,支援河东;”
“刚刚得到消息,李国昌父子没先等朝廷兵马赶到,又已经在东面袭击了幽州镇宁武军,遭卢龙军反击,沙陀军进展不大。现已经退兵,李国昌又正在密谋进攻西面的宥州。”
忠武军和义成军都是在黄河以南,洛阳以东。而河阳和昭义军则是在洛阳和黄河的北面,就在河东军的下面。朝廷调这四路军征讨李国昌父子倒是正常,可调远在登州的镇东军,就明显不正常了。
眼下情况,李国昌父子可谓是四面出击,南面已经都杀到了太原府的近前,东面还敢杀入幽州境内,西面又还在谋划着进攻西北的宥州。
林威冷笑道:“这沙陀人勇则勇矣,但勇而无谋。他们不全力攻打太原,却兵分诸路,四面出击,进犯各地,这是自寻死路。朝廷四路大军杀到,他们死路一条。”
“现在说他们败了还言之过早,朝廷几路兵马讨伐,我倒觉得一时难以功成。那李克用父子虽然分兵多路,但目前他们却还未遭遇过大败。”李璟摇了摇头。
“那咱们就不要管他们,任他们打个天翻地覆就是。”王普说道。
其它诸将也大多是这个意思,虽然皇帝下了圣旨过来。但天高皇帝远,李璟虽然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