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计划。”
“熟人?”
“是啊,我刚才在见李璟时,看见李璟身后一人,竟然是我的从弟李良。先前还听说他已经放弃科举和仕途之路,专心从商了。砍没有想到,如今竟然成了李璟身边的谋主。我那从弟,幼时就聪明多智,长大后更喜兵书杂学。他刚才明明认出了我,可却不动声色,估计就是已经从我的假冒身份上猜到了很多事情。”
刘寻不由一惊:“李璟不会有这么的聪明吧,而且就算他能猜出牙将的计划,可这里距离青州近三百里路,眼下已经快到正午,李璟就算现在往青州赶,只怕他的大军也来不及了。”
李振摇了摇头:“那李璟非一般人也,你今日也看到他的驻营和营中兵马。那营地布置的十分讲究,一看就是精锐之军才能有此经验。而且他的兵马,驻营之后,营中无人喧哗,士兵们井井有条。而且这些兵马我细观过,都是身强体建,而且人人有甲,就算扎营之后,他们也是兵甲不离身。比起王牙将的兵,只怕也不会差。”
刘寻叹了一口气,有些服气的道:“这些兵我也看过了,其实青州牙兵比起他们来,要差上一些。除了王牙将的衙内左右两厢直领五千兵外,还能勉强相当外,其它衙前和衙后等都差上许多。”
“现在我们要怎么办?”刘寻问。
李振一阵苦笑:“现在我们还能怎么办,我知你有百夫之勇,可此时在这里起不到作用。咱们还是就老实呆在这里,以安天命吧。”
中军帐内,李璟如今诸将议事。
“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们的计划很有可能已经暴露,被王敬武察觉了。”
控鹤营十将李居义大声道:“一力降十会,就算王敬武知道了又如何,干脆咱们大张旗鼓的杀到青州去。什么王敬武不王敬武的,直接捉来砍了就是。”
郭承安道:“博昌距离青州还有三百里之遥远,就算轻骑飞驰,也至少得一日一夜才能到。现在最关健的是,王敬武知道了我们的消息之后,很有可能会率先发难,趁我们没有到达之前,先行发难。如此一来,就算我们赶到,可如果宋节帅他们被王敬武击败制住,到时我们也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新晋升为飞骑营副十将的高荣笑道:“我倒觉得眼下情形很好,咱们只管杀奔青州去。要是王敬武没动手,我们就帮宋威干掉王敬武。如果王敬武已经先动手把宋威干掉了,我们就同样把王敬武干掉,到时咱们直接推军使坐了这节度使之位。”
这番话立即引来军中为少将领附喝,李璟摇头笑着道:“节帅之位现在就不要想了,以我的资历威望,现在就算是坐上这个位置,下面诸多军头们也不会有人服气的,弄不好,到时反被朝廷派兵围剿,鸡飞蛋打了。眼下最好的情形,还是帮助宋威干掉王敬武,这才是最符合我们利益的情况。”
“裴将军,你怎么不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有何想法,尽管说来。”李璟见裴宥坐在下面,一言不发,有些谨慎,便出声道。
裴宥起身向李璟行了一礼:“将军,职下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就抛砖引玉一下。我以为,将军刚才说的很有道理,宋威和王敬武的这场斗争,我们是毫无犹豫的要站在宋威这一边的。因此,现在最关健的一点,就是如何在王敬武先干掉宋威前,保住宋威。我们虽有六千兵马在此,但是远水难解近水。我以为,当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到底是何非常之策?”李璟问。
“可以兵分两路,一正一奇。正,自然是大军立即向青州挺进,最好是立即向宋威快马报信。不过就算宋威知道了,眼下的局势比拼的是真正的实力,除非宋威弃青州而走,否决是没多大意义的,而据我推测,宋威肯定不愿意未战先撤。因此,关健的还得是出一路奇兵。”
“怎么出?”
“派特战都飞驰青州,化妆成商队或者分批潜入青州城,保护宋威。只要宋威不出事,就算王敬武暂时夺下青州城,我们到时也可以再打回来。可如果宋威死了,或者落入到了王敬武的手中,那情况可就不妙了。”
李璟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个分析说的很好。这场争斗中,宋威是关健,他一死,就群龙无首了,那时李璟就缺少了明正言顺的大义明份。且少了宋威,李璟在青州便无法联合其它势力对付王敬武,单靠这几千兵马,要对付王敬武据守的青州是很难的。而现在让人给宋威报信,让他主动先撤出青州,这对宋威这样的人来说,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先派人去保护宋威了。
“某愿率银枪营前往!”
“我愿率侍卫营前往!”
“我带控鹤营去。”
“我带飞骑营去!”
“我们飞鹰营最适合去。””
“我特战都就够了!”
一个接一个的将领纷纷请战,有仗打了可是好事,这些人没有一个怕打仗的。而且下面的弟兄们现在更期盼打仗,自新出了士兵等级后,大家都指望着打战立功升级呢,要不然,光靠熬年限,从入伍到一级军士长,那得熬上十一年,这谁能熬的了。
李璟想了一想,去青州可不简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去的人身份低了,估计到时根本说不到宋威。想了想后,李璟道?“大家也不用争了,我决定此次飞援青州由我亲自率部前往。李良跟我一起同行,兵不能多带,就带特战都二百人足矣。剩下的兵马,”李璟扫视了一遍帐中众将,最后把目光落到了裴宥的身上,“我走后,大军就由侍卫营十将裴宥为主将,郭承安为辅,其余诸营将士皆须听从其指挥。”
李璟把自己身上的七尺玉具剑解下,递给裴宥:“我将此剑授与你,敢有不遵从号令者,你可先斩后奏!”裴宥没有想到,李璟居然把这六营兵马的指挥大权交到了自己这一个降将的手上,心中也不由激动起来。当下接过宝剑,有些哽咽道:“请将军放心,末将定当不负将军所托。”
安排好几项事情之后,李璟最后道:“记得把那个李振还有刘寻给我关好了,绝不能让他们跑了。不过也不要为难他们,这两人可不简单,回头我还得和他们好好聊聊。”李璟现在已经清楚了李振那是一个比李良更加厉害的谋士,哪会愿意放过他。那个刘寻,李璟也在记忆中想到了此人是谁。后梁智将,也堪称是五代第一智将之称的刘寻,虽然现在才十几岁的小小亲兵将头,却也是初露峥嵘了。这样的人才,李璟可不会放过的。不过现在没时间,还是等把王敬武灭了再说,估计到时王敬武没了,刘寻也应当不会再抗拒不降了。
当天午后,吃过一顿饱饭之后,李璟率二百特战都策马出营,往青州而去。这一次是三百里奔袭,李璟让每个特战都士兵都是一人双马骑行。也没有带多余的辎重,就带了一些罐头和水,便直奔青州。
一路之上,马不停蹄,日夜兼行。沿着时水,二百骑一路南下,过千乘、临淄、益都诸城,都是挑选的小道捷径,路过城池而不入,绕城而行,经过一天一夜的行路,到二十六日的黄昏时分,李璟终于率军赶到了青州城北外数里的一个小镇上。
在小镇上,李璟把四百多匹战马留在镇外的一个小山谷中,派了几个士兵看守。然后派几个人步行到了小镇,买了一批成衣,又买了一些车马箱子,随意的买了一批货物。李璟扮成了一个大商人,段山和一从军官则扮成了护卫头目等,下面的二百人则分别扮成了护卫和伙计、马夫等等。
一行人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赶着车队来到城下。那城门口有王敬武的牙兵盘查,李璟悄悄打量城头,青州城做为淄青镇的牙城,很大,足足有四丈高,而且青州开有六座城门,每座城门外都还有一座瓮城。城上角楼、箭塔林立,诸多士兵往来巡逻。
盘查的士兵还想要为难一下,李璟已经让段山主动的送上了一小箱铜钱,有十贯之多。“请校尉高抬贵手,我们路上有辆车坏了,耽误了一些时间。要是今晚不能入城,这可就麻烦了。这是一万钱,送给校尉和诸位兄弟们喝酒。”
那盘查的士兵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伙长,被叫了声校尉都已经有些飘飘然了,再一打开箱子,看到满满一箱子的黄澄澄的铜钱,一看就和那商人说的十贯之数差不多的样子。当下看也不看李璟等人,一挥手道:“进去吧,下次记得赶早,要不然城门一关,可就没有再开的道理了。”
段山连忙点头,然后一招手,李璟等人带着车队隆隆的驶入青州城中。

第305章 大帅

“王敬武今晚的夜宴请帖你们都收到了吧?”宋威用有些疲惫的嗓音说道,手里正拿着身前管家刚递过来的宴请贴。宋威的这番话引来众人的一阵轻笑,语气中明显带着一丝对王敬武的嘲笑。
节帅府的花厅不算小,但此时却坐满了人。这些人全都是青州节帅府中宋威重要的盟友及手下。在宋威的左侧下第一个是个须发花白,年过半百的老人,不过年纪虽过半百,可那红润的面色,还有那就算坐着也比常人大上许多的身材,一看就知是个武将。这老人轻笑了笑:“如今青州城只怕除了那些无赖和乞丐,怕是整个青州城中有头有脸的都收到了他的请帖吧。”
在他对面的坐着的是李璟的老师崔芸卿,现任淄青节度司马兼营口副大使,位仅在宋威和刚刚开口说话的节帅副使康承诲两人之下。更兼他还是青州最大族崔氏的掌家人,与宋威既是上下级关系,更是盟友关系。崔芸卿道:“康副使可说错了,我听我家人说那王敬武不但请了青州城各官员及诸族族长等,就是青州城中的商户们也都通通下了贴子,而且他还真的把那些乞丐流民也给请了。已经在青州四城门外搭起了粥棚,说要代他儿子施善放粥半月。”
“王敬武这是收买人心,要是早些年,直接就可以上奏告他一个收买人心,图谋不轨之治。”说话的是节度判官雷刚。
宋威摸着自己的胡须,低沉声音道:“就暂时让他嚣张得意几天吧。不过是生个儿子,既不是百日也不是周岁,居然如此大操大办,太过嚣张。”顿了顿,他望向雷刚道:“这次雷判断亲自辛苦往登州一趟,已经让李璟率兵前来,具体的情况你和大家说说。”
雷刚点了点头站起来,他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短时间内从青州到登州,再从登州赶回青州,几天时间过去了,他到现在还感觉自己有些疲倦。
“李璟已经听从了宋节帅与崔司马的召唤,业已经率大军前来,共有六营兵马,足足六千人。从海上坐船而来,水军一千,步军二千余,骑军近三千人马,都是李璟麾下最精锐的兵马。”
副帅康承诲有些疑惑的道:“我记得那个李璟不是崔司马去年才刚收下的门生吗,那个时候好像听说过只是一个土团乡夫,怎么如今一下子有了这么多兵马?”康承诲乃是宋威的老师康承训的弟弟,康承训也是禁军出身,历任多地节度使,咸通年间,曾经为讨伐庞勋叛军的都统,当初宋威也参加此次平乱,为康承训大军中的一面行营都统。康宋两家关系非常一般,康承训后来被朝廷问罪,康承诲转而跟随宋威,多年来,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
雷刚有此感叹的道:“那李璟非同一般,不是亲自去了一趟登州沙门镇,我也不敢相信诸多事情。那李璟先后大败封彰,确实并非侥幸。这次我去登州,就亲眼看到了沙门镇处处与别的地方不同,到处都是一股蓬勃生气。就在我在登州的这段时间里,李璟居然先后大败了都里镇和卑沙城,如今更是除了掌控大谢砦之外,还打服了都里镇,占据了青泥城与卑沙城。三地百姓四十多万,有兵足足两万余。”
“两万余兵?这怎么可能,李璟就算厉害,可他才到沙门镇多久时间,养这么多的兵他又哪来的钱财?莫不是他拿些百姓就胡乱充当士兵,以虚冒实吧。”
雷刚摇了摇头:“李璟留在辽东的万余人马我没见到,但是李璟从辽东凯旋回来时,我可是亲眼看到了那六七千回师的兵马。不但将士都是年青健壮者,而且铠甲精良,甚至有大量的精锐骑兵。”
宋威道:“李璟有这么些兵倒也不是不可能,那个封彰在大谢砦当初不也暗地里积蓄了两万兵马?先前李璟两次送来军械,加起来刀枪铠甲也有两三千套,可见李璟是不缺军械的。李璟兵多本来是好事,不过眼下他的胃口似乎有些大。雷判官此次前去,李璟虽然答应出兵前来,但却不满足于大谢砦兵马使和镇遏使升赏,提了一个要求,雷判官,你和大家说说。”
“李璟提出,他出兵助我们铲除王敬武之后,要求授他为登州刺史。另外,他要求给他的兵马一个军号。”雷刚说道。
“什么?这李璟也太过份了,不过一个小小的镇将,入伍不到一年,将军给他升为大谢砦兵马使,就已经算是高升他了。居然如此不足,竟然敢一张嘴就要登州刺史之位。还要军号,咱们淄青镇,除了平卢军,还没有哪支兵马有单独的军号呢。给他军号,他当的起吗?”有将领不满的说道。在这些帅府的将领们看来,这个从没有见过,只是听过的李璟确实让人眼红妒忌。入伍不到一年,居然就已经成为了一方兵马使,有了自己的地盘。像他们这些将领,哪个不是在军中熬了十几年,打过诸多仗才有今天的地位。可他们拼了半生,回头来却还不如李璟这小子一年的时间混的好。
“我收到消息,李璟在出兵之时,已经先斩后奏,没得到宋节帅的同意就已经把军号打出来了。他把自己的兵马编为五厢,军号镇东,下辖两万五千人马。目前李璟率来的兵马,正是中厢五营五千人马,加上前厢的一个水兵营。”雷刚把自己得到的最新消息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一公开出来,厅中众人都是不由一惊。既惊李璟如此大胆,居然敢不经宋威同意就自己私设军号,自组大军。而且也还惊讶,李璟居然有如此多的兵马,居然足足二十五个营头,组成了五个厢。一般的军也就是两到三厢,五六千人马。这李璟居然弄出了五厢二十五营两万五千人马。太让人震惊了!
“这消息是真的?”康承诲惊讶问道。
雷刚点了点头:“事情不会错的,李璟这次带来的六营兵马,除一个水兵营外,还有两个骑兵营,三个步兵营,那两个步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