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私大明-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嘿嘿,应宁重掌兵权,张永为监军,再加上安化王之乱带来的契机,这样的机会的若是再不抓住,恐怕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李东阳冷笑几声道,脸上也带着果决之色。。
“太好了,杨某早就等着这一天了,若是李公有需要杨某的地方,但请差遣!”杨廷和也明白李东阳口中的机会是指什么,而且以他的才智,也十分看好这次机会。
接下来李东阳和杨廷和又密谋了几句,他们四周是一片空旷,再加上声音又低,因此根本不用担心被别人听到,而且很快两人就商议完毕,开始结伴向宫外走去。
不过就在他们来到宫外正要相互道别时,忽然杨廷和想到一件事,当下皱着眉头道:“李公,今天陛下的表现好像十分奇怪,以他的性格,怎么会忽然对政务感兴趣,而且还亲自点名让应宁总领军务?”
杨廷和的才智绝不在李东阳之下,甚至李东阳曾经亲口说过,杨廷和在朝政方面的能力远超自己,只不过杨廷和毕竟年轻一些,为人处事不如李东阳那么老辣,对人心的揣摩更是无法与李东阳这样的老狐狸相比,。
听到杨廷和问起正德今天的表现,李东阳却是神秘的一笑道:“介夫,老夫在其它方面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但是今天却要告诉你一句话,千万不要小看当今圣上,就算他贪玩成性,将朝廷大事更是当做儿戏,但他毕竟是一位帝王!”
说到这里李东阳顿了一顿,接着又开口道:“另外今天最关键的就是陛下的表现,若不是老夫揣摩出陛下的一些心思,恐怕我也不会下定决心,为民除害!”
“嘶~”杨廷和听到这里却是惊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也满是震惊之色,他已经听懂了李东阳话中的意思,只是在明白了这些后,他却更加震惊,甚至一时间感觉自己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李东阳看到杨廷和震惊的样子,却是轻笑一声,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然后上了马车缓缓的离开了皇城。而杨廷和站在那里呆愣了好半天,最后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转头看了一下身后的皇城,一脸可惜的低语道:“陛下天资聪颖,若是能够把精力放在朝政方面,何愁我大明不兴啊!”
安化王谋反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明,同时对于杨一清和张永等人的任命也下来了。刚好杨一清一直呆在京城,因此在接到任命后,立刻召集各省兵勇十数万,浩浩荡荡向宁夏进发而去,也就在同一时间,王伦的囚车经过月余的行进后,也终于来到了京城。
押送王伦的锦衣卫都收了许冠的贿赂,所以他这一路上并没有受太多的苦,甚至有时候还会受到锦衣卫的照顾,所以在王伦到达京城时,他的精神依然很好,只是胡子和头发因为无暇打理,看起来乱糟糟的。
本来王伦以为自己进到京城后,立刻就会被问罪,但是现在因为安化王的叛乱,刘谨等人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过去,因此一时间根本没有人理会他,甚至最后他竟然也没有进入锦衣卫的诏狱之中,而是暂时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中。
幸好王伦在朝中有几个好友一直记得他,听到了被关押在刑部时,立刻托人走了些关系,把王伦安排在一个条件比较好的牢房中,甚至还有几个好友暗中前来探望,也正是通过这些好友,王伦才知道了安化王叛乱的事,也搞清楚了现在朝中的局势。
今天的天气不错,王伦所在的牢房有一个朝南的小窗,可以让阳光照进来,在吃过牢头送来的午饭后,王伦坐在温暖的阳光下捉着身上的虱子,没办法,就算是条件再好的牢房,也免不了滋生一些蚊虫鼠蚁,虱子更是随处可见。
“重儿所说的四月发生的大事,难不成就是安化王的叛乱?”王伦一边捉虱子一边想着心事,最后更是不由自主的自语道。
在听说了安化王叛乱的事后,他立刻就联想到了周重所说的大事上,毕竟在这段时间来说,能够称的上大事的也只有这件事了。不过很快王伦却又摇了摇头道:“不对,安化王叛乱的事影响虽大,但却和我又有什么关系?现在刘谨他们的注意力只是暂时被引开,等到应宁兄平定了叛乱后,恐怕到时我还是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王伦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苦笑,身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读书人,他自然希望杨一清早点平定叛乱,可是想到叛乱平定之时就是自己的死期,他却不禁又希望叛乱的时间长一些。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同时心中也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感到惭愧,毕竟安化王多叛乱一天,就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不少人为此丧命,自己岂能因为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将宁夏千千万万的性命置于不顾?
就在王伦在为心中闪过的自私念头而自责时,忽然外面的牢房大门被打开,又有人冒险来狱中探望他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东阳的误会
“李公、杨公,你们怎么来了?”看到进来探望自己的人,王伦也很是惊喜的道。只见进来的正是李东阳,而在他的旁边则跟着一个气度沉稳的中年人,这人正是大明的另一重臣杨廷和,他们两个政务繁忙,而且身份太过敏感,所以王伦根本没想到他们两人会来探望自己,更没想到两人竟然还是结伴而来。
李东阳看到身穿囚衣须发散乱的王伦时,也是十分的激动,只见他上前一把扶住王伦颤声道:“汝言兄,让你受苦了!”
“多谢李公挂念,王某虽然身陷囹囵,但是却没有受太大的苦,反倒是李公身在朝堂之上,不但要时时刻刻提防阉党,而且还想尽办法保护我们这些人,所受之苦才是非常人所能忍受,与李公相比,我这点苦又算的了什么?”王伦也很是激动的道。
王伦说这些倒不是拍李东阳的马屁,而是说的实情,当初刘谨专权,谢迁和刘健等一批大臣都被排挤的辞官回乡,唯独李东阳却留了下来,这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以为他贪恋权势,最后连李东阳的一个学生为些也与他划清界线,可以说当时李东阳是饱受压力。不过后来的事证明李东阳是忍辱负重,有他在朝中,保护了不少官员免受刘谨的迫害,这才洗清了李东阳身上的污点。
接下来李东阳和王伦又相互寒暄了几句,这才坐到狱卒搬来的椅子上说话,这时杨廷和也上前与王伦相互见礼,他们两人以前同朝为官。因此也都认识。只不过交情不是那么的深。
三人落坐之后。李东阳又询问了王伦几句在狱中的情况,以及家中情况现在如何等等,然后忽然话锋一转,表情有些凝重的道:“汝言兄,我们相交多年,有些事情我也就直说了,这次我与介夫前来除了探望你外,还有一些事情想要询问你。”
“哦?李公请讲。但凡王某知道的,肯定知无不言!”王伦听到李东阳的话也没有感到意外,毕竟李东阳和杨廷和都是内阁大学士,以他们的身份本来是应该来狱中见自己的,但现在他们却很反常的一起前来,这就说明肯定有其它的原因。
只见这时李东阳与杨廷和对视了一眼,然后才由李东阳继续开口道:“汝言兄,这次我想问的是一些关于你那位准女婿周重的事。”
“周重?”王伦听到这里很是惊讶,脸上也露出几分不解的表情,虽然周重的西游记在读书人中影响很大。也初步打响了自己的名气,但以李东阳和杨廷和的身份。怎么会对周重这样一介草民感兴趣?
“不错,其实在之前我已经收集过一些关于周重的情况,据说他父亲与走私有关,而且他现在好像也参与到走私之中,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见李东阳接着又问道。双屿港中很多人都知道周重的身份,而这些人则来自大明各地,因此李东阳想要打听出周重参与走私的事并不是什么难事。
王伦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听到李东阳问起这个问题时,当下也没有隐瞒,叹了口气将周重家中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又点出周重对阉党当政很是不满,因此才有了放弃为官的念头,现在专门经营着家中的走私商会。
走私虽然违法,但早在孝宗执政时期,南方沿海的走私几乎都已经是半公开化了,不但民间一些胆大的商人参与走私,而且连一些官员的家属也参与其中,比如谢迁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员更是直接在背后掌控着走私商会的运营。
李东阳是湖广长沙人,杨廷和则是四川新都人,同样也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他们两人虽然没有像谢迁那样直接参与走私,但是家中的亲属也经常组织商品运到海外的走私基地交易,因此本身也与走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伦同样也不例外,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王伦在说起周重参与走私的事情时,并没有任何的隐瞒。
听完王伦介绍完周重的情况后,李东阳和杨廷和都是点了点头,同时心中对周重也多了一丝敬重,小小年纪竟然已经扛起家中的重担,甚至还做的十分出色,在写出西游记这样轰动的作品后,竟然还接手家中半死不活的商会,而且再次将商会发扬光大,这种能力和魅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只不过李东阳和杨廷和并不是仅仅是来了解周重本人的,只见李东阳听完之后,接着又问道:“汝言,周重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我想再问一句,你对周家的南洋商会可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王伦听到这里更显惊讶,想不明白李东阳怎么会对一个小小的走私商会感兴趣?不过他还是开口回答道:“启禀李公,南洋商会是周重的父亲周海所创,虽然才成立十几年时间,但却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是双屿港四大商会之一,主要走南洋一带的海路,只不过去年周海带着船队出海后一去不回,所有人都认为他们遇到了海难,这也导致南洋商会大受打击,差点分裂成几个小商会,幸好周重力挽狂澜,这才重新整合了商会。”
王伦将自己知道的南洋商会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不过他说的这些显然不是李东阳想要听的,只见李东阳与杨廷和对视了一下,接着由杨廷和开口问道:“汝言兄,走私的事杨某也有所耳闻,据我所知,很多走私的人背后都有其它人支持,比如余姚谢公家中就有人参与走私,南洋商会既然能发展如此迅速,那么汝言兄可知道周家的背后可有何人支持?”
听到杨廷和问起南洋商会背后是否有人支持?王伦也不禁一愣,接着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不瞒介夫兄,我与周重的父亲周海虽然相识多年,但是主要还是当初我未考取功名时,家中老父有病在身,为了给父亲治病花费了不少银钱,最后使得家中生活拮据,当时多亏了周海出财资助,这才让老父治好了病,而且我也得以顺利考取功名,所以我才把最小的女儿许配给周重,至于周海生意上的事,我却知道的不多!”
说到这里时,王伦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不过我与松江知府许冠是相交多年的好友,而许冠与同为走私商人的谢家互为连襟,据他所说,谢家一直猜测周海的背后有人支持,但至于这个人是谁,他们却一直也没有查到!”
听到南洋商会背后之人如此神秘,李东阳和杨廷和再次对视一眼,目光中都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接下来他们又询问了一些关于南洋商会的细节问题,然后就向王伦告辞,整个过程中他们也没有向王伦解释为什么问这些问题,而王伦也没有多问,起身送对方出了牢房,这才再次坐下来猜测着李东阳两人来问这些话的用意?
李东阳两人出了刑部大牢后,立刻上了一辆马车,这时杨廷和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李公,你觉得周重背后的人是否就是安化王?”
李东阳听后却是沉默了片刻,然后这才开口道:“以刚才汝言交待的情况来看,南洋商会背后肯定有一个大人物支持,而周重远在海外,却预料到这个月朝堂上必有大事发生,所以我估计他很可能提前知道安化王叛乱的事,如此一来,他背后的那个人就算不是安化王,肯定也和安化王有着很深的联系!”
原来李东阳和杨廷和都误会周重了,周重之前为了让王伦脱罪,告诉他一定要拖延到四月,本来李东阳也不是很相信,但没想到局势的发展如此迅速,现在他已经可以肯定,周重的预言是正确的,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王伦的确不但无罪,而且还会有大功。
但是这样一来,李东阳心中却有一个解不开的疑惑,那就是周重为何会知道安化王会谋反?这个问题让李东阳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最后他把事件事告诉了杨廷和,然后两人暗中调查了一下周重,结果发现周重背后很可能有人支持,否则光凭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何能掌控一个大商会,而且还把商会做的有声有色?
也正是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李东阳与杨廷和都怀疑周重背后的人很可能是安化王,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周重为何会提前知道安化王谋反的事。于是今天他们两人跑到刑部大牢来见王伦,为的就是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想,可惜他们也没有得到确实的证据,只是更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有很大的可能。
“咦?不对!”这时杨廷和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很是不解转头对李东阳道,“李公,就算是周重背后的人是安化王,可是安化王谋反这件事,并不能直接让王伦脱罪,反而是我们密谋的那件事才能让王伦无罪有功,难道他事先已经知道我们密谋的事吗?”



第一百三十六章 商会琐事
“这……”李东阳听到这里也愣住了,他之前光顾着查周重背后的人了,竟然把这件事给疏漏了,现在经过杨廷和的提醒,他忽然发现,周重口中的大事应该不是安化王谋反,而是自己密谋的那件事,但那件事为了保密,只有自己和杨廷和、杨一清三人知道,绝对不可能有第四人知道,难道周重真的能掐会算不成?
“我明白了,周重背后的人原来是他,只有他才有能力提前知道这一切!”这时杨廷和忽然眼睛一亮,说出一句让人莫名其妙的话。
他是谁?李东阳刚想问出这个问题,但猛然间脑子中灵光一闪,立刻明白了杨廷和话中的意思,这个世上除了他和杨廷和、杨一清外,的确还有第四个人可能知道他们的计划,这个人就是那个整位整天只知道玩闹的皇帝陛下。
“原来如此,若是周重背后的人是他,那么这一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