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私大明-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钢铁厂、火绳厂等等,双屿港北港区和南港区所在的六横岛,几乎已经被这些规模巨大的工厂给占光了土地,整个六横岛也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周重是看着六横岛从原来的荒凉不堪,变成现在这种重工业聚集的繁盛基地,不过重工业扎堆也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六横岛的自然环境就受到很大破坏,整座岛全都是巨大的工厂,这也给双屿港的规划带来巨大的麻烦,比如现在周重就遇到了一件头痛事。(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受到限制的双屿港
自从周重把技术兵种变为军中的文职,与那些粗野的军汉完全不同后,立刻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在科举一途不得意的读书人纷纷报名,结果短短一个月之内,就招收了三百多人,如此多的读书人加在一起,无论如何也足够南洋舰队使用了。
不过这三百多读书人却并不能直接安排在舰队中,毕竟他们以前只会死读书,写文章肯定是没有问题,但若是让他们观测海情、辨别方向、绘制海图等等,这些人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所以他们必须经过事先的培训才能上岗,至于培训他们的人,周重也早就找好了,有些是原来水师中的一些军官,有些则是葡萄牙战俘,这些人都有着各自的长处,而且懂得的知识都十分实用,刚好可以用来教授这些读书人。
可以说这一切本来都是周重之前计算好的,但是等到人员招齐了,老师也马上就要到位了时,周重却忽然发现,自己在双屿港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教授这些读书人的地方。
比如以双屿港的主体六横岛为例,岛上靠近港口的地方全都是商铺和仓库,再远一点是港口的居住区,现在整个双屿港的人口超过三十万,原来的南洋小镇就成被包裹要居住区里了,至于留下的地方,则全都被各种各样的工厂占据着,这些工厂要么是轰隆声不断,要么是气味刺鼻,根本不可能在工厂附近教学。
看到偌大的一个双屿港,却连个让自己教学的地方都没有,这让周重也很是无奈,毕竟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他自己,若是放在几年前。整个六横岛上都是荒地,哪怕他在这里建造一座大学院都没问题。
其实光从上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双屿港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毕竟整个双屿港仅仅是两个海岛之间的小海峡,土地面积狭窄。这种天然的劣势限制了它的发展,哪怕是周重狠心将六横岛上的工厂都搬走,但剩下的土地依然不足以支撑一个国际贸易海港的需求,甚至现在的双屿港就已经显得十分狭小了。
对于这种情况,周重其实也早就发现了,毕竟双屿港本来就是当初大明的海禁之下。出现一个畸形产物,这里的水道和港口虽然优良,但规模却不是很大,应付以前的走私自然是没有问题,但若是真正的把双屿港做为贸易港,这里就显得有些小气了。
“大人。双屿港虽然发展神速,但毕竟地域狭小,现在已经容纳不小四海总督府的发展,所以依下官之见,还是另选一处地方做为总督府的治所为好!”总督府内,王守仁一脸郑重的向周重建议道,在他的身边。还站着焦芳、张彩等人,他们在听到王守仁的建议时,也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虽然他们立场不同,但是在公务上却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沉思良久,最终也是点了点头道:“双屿港这里的确已经不再适合做总督府的治所,最近我也听到许多商人在报怨,说是双屿港的地价如金,想要在这里开设店铺根本就不可能,可以说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大明海贸的发展。只是迁移不是问题,问题是迁移到哪里才合适呢?”
看到周重也同意迁移治所,王守仁等人也都是一喜,双屿港是周重的发家之地,可以说这里就是周重的根基所在。所以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王守仁他们都担心周重会不愿意离开这里,但是没想到周重竟然一口答应,这让他们都是喜出望外。
“大人,现在四海总督府的治下拥有台湾、马六甲和旧港三府,在这三府之中,马六甲和旧港都远在南洋,虽然南洋是日后总督府的发展重心,但那里毕竟距离我大明实在太远了,与朝廷联系十分不容易,所以我觉得不能选择那里,唯一可以选择的,就只剩下台湾府了,据下官所知,台湾府那边已经发现几个天然的优良港口,总督府又不缺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要我们将总督府的治所迁移到那里,相信用不了几年,台湾府那边就会出现一座更加兴盛的港口城市!”张彩这时站出来道。
对于张彩的建议,周重听完再次点了点头,他刚才考虑了一下后,发现的确只有台湾最合适,而且他也知道,台湾的确有不少优良的港口,比如后世的基隆、台南等。
不过就在周重刚想点头同意时,忽然发现焦芳和王守仁对于张彩的建议却都没有发表意见,反而全都低下头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
“王大人,不知道你觉得我们总督府的治所应该迁移到哪里?”周重看到王守仁两人不发表意见,于是主动开口询问道。
“这个……”只见王守仁沉吟了一下,最后却是一笑道,“启禀大人,下官觉得治所的所在地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决定的,所以最好还是从长计议!”
王守仁的话音刚落,刚才没有说话的焦芳也同样点头赞同道:“王大人的确是老成之人,治所一事关系重大,而且还要向朝廷报备,若是我们选择不当,很可能会被朝廷否决,到时大家脸上都不好看,所以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虽然王守仁和焦芳都没有明确的说反对张彩的建议,但是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却都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不同意将总督府的治所迁移到台湾府,毕竟官场上有时候不需要把话说全,至少也需要给对方留一点颜面。
看到王守仁和焦芳都反对,张彩脸上也露出几分不悦之色,不过他却也没敢与两人再争辩,因为他提出这个建议也有自己的私心,而王守仁和焦芳显然都已经看破了他的私心。
周重并没有觉得张彩的建议有什么不妥,毕竟无论他再怎么聪明,可也比不上眼前这三个官场上的大小狐狸。不过周重不懂没关系,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从善如流,而且自从上次在望海园的交谈后,焦芳已经成为他的私人顾问,所以周重相信,很快焦芳就会找自己解释其中的原因。
迁移治所的事已经确定下来,不过至于新治所的地点,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考虑,接下来周重又与焦芳三人讨论了一下三大舰队的组建事宜,虽然王守仁他们三人是文官,但组建舰队却少不了他们出力。
“大人,那些招收来的读书人已经超过了三百人,现在这些人都被安置在双屿港,因为没有地方供他们学习,所以现在这些人都一直闲着,但是总督府将他们招募来不是吃闲饭的,所以下官以为,是不是暂时找个地方,让他们开始学习一些日后需要用到的知识,这样也能早点进入南洋舰队?”焦芳这时忽然开口道。
“这倒是个好提议,那些读书人虽然写的一手文章,但对舰队却没什么用,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能提前一天就是一天,但是现在双屿港实在找不出地方,要不然就把他们送到台湾府,在那里建造一座专门的学习之所,每年都按时向外招生,日后舰队需要的人才也都可以从那里招募!”周重想了想开口道。
其实想要那三百多个读书人开始学习的话,在双屿港暂时找个地方倒也不难,但是周重却不打算这么随便的安排那三百多个读书人,因为在他的计划中,那些读书人仅仅只是他军校构思中的一个开始。
对于军校,周重早就想要开办了,但可惜一来没有时间,二来也没有人手,所以根本办不起来,但是现在总督府已经进入一个平衡的发展时期,所以军校的建设也就提上了日程,这次借着三大舰队扩张的时机,他准备将军校开办起来,那三百个读书人是海军之中需要人技术性人才,另外他还准备在军校里开办真正的海军作战学习班,让海军中的年轻将官进入军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也加强爱国教育,保证这些将官对大明的忠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周重想要一开始就将军校的地点选定,然后大兴土木建设一所雄伟的军校,这里将是日后大明海军将领的摇篮,甚至若有可能的话,他也希望正德能在京城也开办一所陆军学校,这样才能保证大明武将的传承。只可惜现在双屿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建造军校地点,所以周重考虑了一下才决定把军校放在台湾。
不过就在周重的话音刚落,却见王守仁却是再次开口道:“总督大人,我觉得您想要建立一个专门培养海军人才的学习之所,的确是一件目光长远的好事,而且这种地方对总督府也极为重要,最好是在总督府的治所之中,只是现在治所的地点还没有确定,所以这件事也需要从长计议!” 



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守仁的警示
周重十分奇怪,把治所迁移到台湾,以及把军校也搬到台湾都是十分正常的事,但却都遭到了王守仁和焦芳的反对,而且两人也都没有当面给出解释,只是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不同意,这让周重也很是无奈,毕竟总督府不是他一个人,他也需要考虑别人的意见,所以这两件事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散会之后,周重自己回到书房,然后悠闲的坐在那里喝茶等人,因为他知道,焦芳肯定会来找自己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然而让周重没有想到的是,焦芳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王守仁。
“总督大人好悠闲啊!”只见王守仁进到书房后,笑呵呵的坐下品了口茶道,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周重的性子也有所了解,知道这位总督大人平时十分随和,也从来不摆什么架子,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好相处的上官,所以他在与周重私下相处时,也表现的很是随意。
“伯安兄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坐坐,你们按察使司这段时间可有的忙了,毕竟不光三大舰队要变,总督府治下的三个州府也会随之相应的做出调整,这对你们按察使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啊!”周重也是笑呵呵的道。
王守仁与周重聊了几句不相干的公事后,这才开始进入正题,只见王守仁主动开口道:“大人,今日下官提出将治所从双屿港迁移出去,张大人提议迁到台湾府,下官却觉得十分不妥。所以这才没有同意。而且焦芳焦大人看样子也是同样的想法。”
“哦。这件事我也在奇怪,在总督府的治下三府中,就只有台湾距离我大明最近,而且那里也都是汉人,发展起来十分容易,为何你与焦大人都不同意呢?”周重这时终于把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这个疑问他想了很久,但却一直没能想通。
王守仁来找周重。本来就是就是向他解释其中的原因,不过在解释之前,他还是踌躇了好一会儿,最后这才脸色一正道:“总督大人,下官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冒犯总督大人,所以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希望总督大人不要怪罪!”
“伯安兄有什么问题但问无妨,我周重虽然年轻,但肚量还是有一些的!”周重知道王守仁的问题肯定有之前他反对将治所迁到台湾府有关,所以他也急于想要知道王守仁到底在顾忌什么。
“大人。下官想问的是,您是否有造反之心?”王守仁一脸肃穆的问道。
“轰~”周重听到这个问题像是被人在脑袋中扔了颗手雷。因为他根本没想到王守仁竟然会这么问,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可是正德的亲弟弟,而且正德没有儿子,他的儿子日后就将是大明未来的皇帝,既然如此,他又有什么理由去造反?
“伯安兄,你这个问题问的实在让我哭笑不得,我大明虽然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在陛下与我们这些臣子的努力下,大明情况正在一天天好转,这时候造反简直是自寻死路,难道在你看来,我像是自寻死路的人吗?”周重不能把自己与正德的关系说出来,所以只能哭笑不得的用其它的理由辩解道。
不过王守仁听到周重的话并没有放松,而是依然表情肃穆的道:“大人,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也知道大人没有谋反之心,一心只想为我大明百姓谋福,想必也正是因为如此,所陛下对大人才会如此的信任。”
王守仁说到这里时长吸了口气,接着开口道:“不过大人虽然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却也要有自省之心,现在大人虽然没有谋反之意,但您睁开眼睛看一看,总督府治下的土地全都在海外,那里有钱也有人,同时您手中还掌握着三大舰队,这些人加在一起足有十几万人,而且这些人名义上朝廷的军队,但却一直由总督府自己养活,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对总督府的忠心远比对朝廷的忠心要大,可以说您已经有了造反的实力,只需要总督大人一声令下,整个大明海外都将成为属于您一个人的王国……”
“不要说了!”没等王守仁把话说完,周重就已经听的是冷汗淋漓,他之前总是想着尽可能的增强大明的海上实力,所以发展舰队的时候也是肆无忌惮,朝廷的军饷不够,那就由总督府自己筹措,再加上他与正德是亲兄弟,所以他觉得自己与朝廷其实是一体的,根本没想过朝廷会对自己的实力产生顾忌。
可是现在王守仁的话却一下子点醒了他,就算他是正德的亲弟弟又怎么样,大明对于皇族的防备一向都是最严的,现在正德信任自己,但信任这东西是最靠不住的,万一哪天正德忽然发现周重的实力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掌握,甚至已经威胁到他的皇位,那么现在的信任恐怕就会变得无比脆弱,甚至日后还会出现兄弟相残的事。
想到这里,周重也感到一种无力的恐惧,他从来都没有什么造反的心思,以前参加走私只是想让家中过的好一些,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他就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对大明做一些微小的改变,可是后来随着被正德任命做了官之后,他对大明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连他自己也将自己视为大明的救世主,可是他却忘了,自己毕竟不是大明的皇帝,他的头顶上还有一个正德,若是他再这么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