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名门公子-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银屏心道我本来是想报私仇的,哪知道会发现原来荀粲根本算不上杀害父亲的仇人,将荀粲当作棋子的荀顗才是,而孙权就不用说了,那是直接杀死关羽的人。
见关银屏还是忧心忡忡的模样,诸葛芸走到她的身旁,捉弄似得玩了玩关银屏的马尾,凑到关银屏的耳边吹了一口气,用那种十分温柔宠溺的语气说道:“小屏屏,你不会是没有舍得将那荀粲带来,而是自己偷偷藏了起来了吧?”
关银屏那光滑健康的小麦色肌肤上泛起一层鸡皮疙瘩,她拉开同诸葛芸的距离,弱弱道:“芸姐姐,你就不要捉弄我了啦,不过这次魏国之行,我碰到了圣教中的一个神秘人……她称呼芸姐姐为小魔女呢……”
关银屏忍受不了诸葛芸那种令人无法抗拒的温柔,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所以她也学会了转移话题。
诸葛芸脸上的神情愈发温暖柔和,她拿起桌上的美酒,轻抿一口,舌尖感受到甜辣的滋味,虽是她最常喝的酒,但她却还是怀念那个酒剑仙的果酒,她微笑道:“那个痴情的骚货啊……爱上谁不好,偏生爱上那人,女人呐,总不明白在某些人眼中男女之情终究太过浅薄,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必定喜欢自虐……”
关银屏被诸葛芸这神神叨叨的话弄得稀里糊涂的,但她也习惯了,在她的眼中,这位芸姐姐同以前的那个小滑头非常相似,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气质谈吐,唯一的区别,大约就是性别了,不过现在却不同了,如今的荀粲,关银屏真的无法看透,他整个人就像是包裹在迷雾之中一般。
诸葛芸想到韦婧那与其冷艳脸颊不符的妖娆风姿,轻轻一叹,却也不得不佩服荀顗的无情,不过她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谓的男女之情,在她的眼中同样浅薄,因为它发展到深处,不可避免的就会转变成一种肉欲,以荀顗永远追求完美的性格来看,怕是只有纯粹精神上的爱,才会令他觉得完美吧……
诸葛芸觉得自己又开始悟道了,看到关银屏在一旁无聊的样子,她又用温和的语气说道:“上次在青城第一峰上碰到了一个有趣的人,倒让我觉得,这世间男子,还不是这么单调而无趣。”
关银屏心中一紧,想到那位公子榜首最近在青城山中云游得不亦乐乎,她觉得诸葛芸碰到的,十有八九就是荀粲,不过看起来两人似乎都没有报上真名,于是她又放下心来,故作讶然的问道:“芸姐姐不是总说,男人不过都是廉价的玩物吗,不知这个男人有什么特别之处?”
诸葛芸摇头淡笑道:“我只是说大多数而已,尤其是只会用下体思考的,你问他有什么特别?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纯美,虽然仅仅是穿着朴素的道袍,但他那绝美的容貌与极佳的气质是逃不过我这双眼睛的,虽然他已经刻意掩盖了,但那仅仅只能骗过那些肤浅的女郎而已。”
关银屏心中惊骇,但却又觉得理所当然,这位芸姐姐平日里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品赏美男,将男人当作可以肆意玩弄的存在,也是诸葛芸一向的作风,诸葛芸能让所有男人迷上她,但却绝对不会使自己的心沉沦,她那温暖阳光的微笑背后,是一颗理智而清醒的心。
关银屏顺着诸葛芸的话问道:“那芸姐姐会不会动心呢?”
诸葛芸露出温和的笑意,她淡淡道:“太危险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女人所要保持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纯洁,更是内心的纯澈,我若真的爱上一个男子,必定将我所有的第一次都交给他,然后抽身离去,释放过所有的爱后,便已经足够了。”
关银屏似懂非懂,她觉得芸姐姐的思维太过复杂,若是爱上一个人,便永远在一起就行了嘛,为什么要离开呢……她又问道:“那个美男子叫什么名字呐?”
诸葛芸淡笑道:“酒剑仙……能说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人,的确有一股仙气。”
关银屏的脑中顿时浮现出荀粲那穿着道袍悬挂个酒葫芦提把长剑云游四方的模样,她忽然想起了荀粲随口吟的一句诗,然后便脱口而出道:“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
诸葛芸顿时惊奇道:“小屏屏,你什么时候会吟诗啦,不过,这句诗,倒是和那酒剑仙的气质挺配的,难道你也见过他?”
关银屏愕然,她赶忙摇头,而诸葛芸的眼中却闪过一丝思索之色,然后脸上又浮现出温和的笑意,看样子连小屏屏心中也藏着秘密了嘛……酒剑仙?我是该叫你公子榜首呢,还是荀八叉呢,还是荀粲?这个家伙不是把小屏屏这个单纯的孩子给攻略了吧,真是不可饶恕!
诸葛芸幽幽道:“小屏屏,有什么事不能瞒着姐姐哟,那酒剑仙的本质,其实是一块温暖的寒冰。”
关银屏觉得芸姐姐又在说胡话了,寒冰也可以温暖吗?
=============
第二更~~~~~求收藏票票~~~~~~ 
  第二百六十八章 缘分
荀粲在山间云游数日后,终于发现了一个悲惨的事实,那就是他身上的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而在这蜀地,他可是孤身一人,没有势力,没有亲人,此时荀粲终于发现,要过这样潇洒随心的生活,那是必须要有财力支持的。
虽然此时荀粲颇为落魄,但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依靠别人,而是试着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他不信自己离去了世家公子的身份就无法生存了,不过赚钱这件事情,嘴上说得容易,但要是真的做起来的话,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荀粲此时处于在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五百米的半坡上,这原本是后世“上清宫”的建造之地,它始建于晋朝,此时自然还未兴建,但却已经有了一个名叫“圣灯亭”的亭子,要知道,青城山除了日出与云海这两大景观以外,还有一个名叫圣灯的景观,而圣灯亭便是最佳的观景之处。
这时天空中正下着大雨,雨在山中有一种独特的美态,荀粲独自一人在亭间饮酒,他从魏地带来的酒早就因为不知节制而喝光了,这酒是他在蜀地购买的,对于这样醇厚辛辣的酒,荀粲自然只能轻饮慢品,在经历过一些人一些事之后,他终于明白,这人生中不可能只有甜蜜这一种味道,辛酸苦辣,皆在酒中。
荀粲再次见到芸道人的时候,心中只升起一个念头,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遇?
诸葛芸撑着油纸伞,一袭青衫,行走在山路间,步伐闲适而优雅,一个青衣古典佳人,仿佛雨中仙子,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出尘之气,她很快便发现了亭中坐着的荀粲,然后她热情的向荀粲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意,心中却暗道,这荀粲还真够悠闲的,如果没猜错的话,他此时应该还是小屏屏的俘虏吧,还真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后花园了?
诸葛芸自然毫不露怯的撑伞来到了亭间,随意坐下,然后嗅了嗅酒气,蹙眉道:“酒剑仙,怎么换酒喝了,好像还是劣酒,品味下降了嘛……”
诸葛芸在修道之余,最好美酒、美男,常言,美男如酒,需细品,实则对男人的态度比美酒的态度苛刻多了,以她的手段,可以随意将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即便此时她已经是年过二十的“老姑娘”了,但追求者依旧络绎不绝。
当然,这与诸葛芸是诸葛亮唯一的女儿也不无关系,但她却深受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宠爱,纵容她的所作所为,正史中没有她的记载,在野史中,这位名叫诸葛果的武侯之女,一生未嫁,最后修道成仙。
除此之外,诸葛亮不将长女嫁出去,或许是因为她对诸葛亮的帮助很大,比如说建立一个名为圣教的组织,又或者暗中替诸葛亮策划一些无法见光的事情,那位助刘备入川,却与诸葛亮不和的法正英年早逝,或许就是某人的手笔,但这样的事情,却注定不会书写在正史之中。
荀粲慵懒的将自己的脑袋磕在十字交叉的双手上,用品鉴美女的目光欣赏诸葛芸的由内而外的美,其实他觉得诸葛芸的五官十分普通,但组合在一起,却有一种奇异的魅力,她的肌肤如同婴儿一般柔嫩白皙,青春与成熟并存。只是,他觉得很危险,因此,对诸葛芸,他需要克制。
荀粲这时听到诸葛芸的问话,坦诚道:“贫道如今身无分文,自然只能买些劣酒喝了,我观芸道人虽然气质如仙,实则却有富贵之气,想必根本不用为钱财发愁吧。”
诸葛芸轻笑一声,肆无忌惮的抢过酒葫芦,随意喝了一口,动作潇洒随意,对于荀粲那品赏美色的目光,她并没有觉得反感,在暗中猜测到荀粲的真正身份后,她怎么说对这荀粲还是有些了解的,令君之子,风流好色,认为女子才德不足称,以色为主,这样将女人肆意当成玩物的男人,若是真的深陷情网,到底会怎样呢?
诸葛芸温和道:“自及笄以后,我所用的钱财,全是我自己赚来的,不知酒剑仙的钱财是如何而来的呢?”
荀粲只觉得脸上有些发烫,他自从重生到这个架空的三国中以来,就一直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毕竟乱世已过,魏蜀吴三国虽然纷争不断,但总的来说,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荀粲一直将享受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大约也是世家子弟的通病了。
不过荀粲一想到自己那个竹隐先生身份的字画已经在南楚炒到了天价,他就觉得底气十足,再不济他以卖字画为生,还是可以的吧?
荀粲厚着脸道:“化缘所得。”
诸葛芸抿嘴轻笑,风情无限,道:“化缘?这倒是新鲜,难道是从父兄那里化缘?”
荀粲感受到了诸葛芸那种隐藏在话语中的嘲讽,也不在意,毕竟他这时也常常在反思,从前世一个底层的小人物穿越成了顶尖的世家子弟,当然要先享受享受身份带来的特权了,明明出生在世家之中,为什么还要自食其力呢?
不过经过在蜀国路途上的见闻,看到有许多平民百姓连温饱都难以达到的生活状况,他便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时他反问道:“不知芸道人是如何赚钱的呢?好清谈之人常以为钱财乃阿堵物也,实则没钱却根本无法潇洒存活于世间。”
诸葛芸脸上保持着温和的微笑,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心中却开始对荀粲的观点表示赞赏,想要超脱世俗的话,就必须要有超脱世俗的本钱,她淡淡道:“我芸道人在成都城中的测字算命,可是一绝,每一测需百两,钱就是这么来的……”
荀粲心道当神棍果然是个有前途的职业,不过想到自己如今窘迫的经济情况,他不由真诚的问道:“芸道人,我最近云游已将钱财耗尽,不知在这蜀地我能做什么来赚钱呢?”
诸葛芸心中轻咦一声,看着荀粲那不似作伪的模样,心中升起一丝好感,无论怎样的身份,自食其力总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她这时却卖了个关子:“若你真想自食其力的话,可以到成都来找我算上一卦,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诸葛芸将她那摊子的地址告诉了荀粲,荀粲自然认真的记下,他觉得芸道人应该不会骗他吧……
荀粲与诸葛芸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了随意喝酒交谈,谈着谈着便又开始了一场谈玄论道的辨难,作为精通老庄之道的两人,真可谓棋逢对手,却听诸葛芸发问道:“不知酒剑仙对《老子》第一十七章的‘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如何辨析?”
荀粲略一思考,便滔滔不绝道:“治人生,有所知见,驱使宇宙间事物之足相发明者,资为缘饰,以为津。所为法天地然者,不过假天地自然立喻耳。岂果师承为‘教父’哉?观水而的水之性,推而可以通焉塞焉,观谷而的谷之势;推而可以酌焉注焉,格则知物理之宜,素位本分也。若夫因水而悟人之宜弱其志,因谷而悟人之宜虚其心,因物态而悟人事,此出之异想,旁通之歧径,于词章为寓言,于名学为比论。可以晓喻,不证实,勿足供思辨之依据也——芸道人以为如何?”
诸葛芸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心道这荀粲虽然风流好色,不修藻饰,但在这老庄之道上的精通还是毋庸置疑的,果然不愧是那位魏国的大名士何晏所欣赏的后辈,虽然心中赞赏,但诸葛芸嘴上却不落下风道:“我自然而曰百姓谓者,大人自知非己之本然。而养性养知使然,不顺而逆,即法与学。大人或愚百姓而不自欺也,自然而然,即莫之命而常。盖未尝别有所法,或舍己而学。亦不自觉为‘教父’而供人之法与学也。”
荀粲道:“大人我自然,则习成自然。妙造自然。出人入天。人地天道四者叠垒而取法乎上,足见自然之不可几及。”
诸葛芸望着亭外已经停下的大雨,而夕阳下山,整个青城山都萦绕在一种清幽的氛围之中,她摸了摸光洁的下颚,淡淡道:“譬如水,孔子见其昼夜不舍,孟子见其东西无分,皆非老子所思存也。而独法其柔弱,然则天地自然固有不堪取法者,道德非无乎不在也。”
荀粲这时心中畅快,与这芸道人清谈,他的脑中忽然回想起了当日同周彻整夜交谈的心境,这时他终于察觉到了对周彻那一份深沉的情怀,与周彻的记忆,终于不再是一段影像了,想到那个清丽绝伦,如同月宫仙子的周郎之女,再对比这个温暖如太阳的芸道人,只觉得此二人之美,真是各有千秋,皆入神品。
荀粲心中思虑万千,嘴上却依旧侃侃道:“凡昌言师法自然者,以借譬为即真。初非止老子,其得失利钝,亦初不由于果否师法自然,故自然一也。人推为“教父”而法之,同也。而立说则纷然为天下裂矣。”
对于老庄之道的精通,使荀粲在这样的清谈之中无往而不利,但这样的清谈,也只是小道而已,谁用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治国,必定会误国,它只能作为一种小众的爱好而存在,乃是上流社会装逼的不二法门,这时诸葛芸正欲再辨,但却发现对面山中的令人惊奇的异象。
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圣灯亭见眺望,只见远处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开始时三、五盏,忽生忽灭,而后“圣灯”渐渐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诸葛芸这时没了清谈的心思,而是感叹道:“原以为‘神仙都会’是只是传说,如今好似真的看到青城山中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真是美丽呐!”
荀粲心道这哪里是什么神仙,作为一个移动的图书馆,拥有几乎无穷的知识的他,自然明白,这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