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晃自己崇尚的是大义,于禁表现出来的则是对信义的推崇,太史慈则是侠义,赵云是忠义,最后,黄忠最看重的则是仁义。
重仁义之人,和以毁灭为乐的胡虏,简直是天生的对头。
在归属青州军之前,黄忠只是南阳郡的一名老卒,离边境远,得到的信息也少。就算听到了些惨事,以他的身份,除了捶胸顿足,自己生闷气,也做不了什么。
现在,作为先锋直接面对这些与生俱来的敌人,就难怪他表现得如此不淡定了。
他轻声提醒:“汉升兄,我明白你的心情,不过此战……”
“公明放心,老夫心中有数,断不会因小失大。”黄忠摆摆手,示意自己状态很好,用不着担心。
他二人谈笑自若,但身边的士卒却多少有些忐忑,胡骑的声势太惊人,速度也太快,瞭望手报数字的时候,就像是没有间断似的。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二百……一百五……一百,八十步!”凄厉的声音在回荡着,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和羽林军与袁绍的对战完全不同,别说极限距离的三百步左右,匈奴铁骑一直冲到了八十步的距离上,射声营的将士们依然没有听到齐射的号令声。
望向阵前,只见黄将军紧紧抿着嘴,神情坚毅,刚硬的面部线条,像是亘古未变的花岗岩一般。当然,更多的将士只是看到了一个背影,因为他们的主将站在了阵列最前沿。也正是因为这样,面对已经近在咫尺的胡骑,大家才能保持镇定。
这就是主将身先士卒的作用,不一定能带来最终的胜利,但一定能让士卒们安心。
当然,他们的对手肯定不是这么认为的。
“看呐,这些汉人都吓傻了!他们肯定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骑兵,这么多勇士!儿郎们,杀上去,踩平他们!从今往后,整个河北都是咱们匈奴人的牧场!”领军冲阵的,正是匈奴右贤王去卑。
他以前也和汉军打过仗,知道汉军的弓弩厉害,提前做好了准备。可进入射程这么长时间,对手却迟迟没有放箭,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被吓傻了。
想想也是,这可是两万多骑兵!就算是他这个右贤王,也是第一次看见啊!要不是袁绍的许诺足够诱人,就算是于夫罗这个大单于,也没本事把散落在并州的部落都召集起来,自然也凑不出这么多骑兵。
尽管此刻随他一起冲阵的只有五千骑,但大军就在后面,这样的声势,足以把胆小的汉军吓住了。
“踩平他们,把全中原都变成匈奴人的牧场!”
铁骑士气大振,马速在疾驰中又上一个台阶,三十步的距离眨眼而过,五十步的接战距离终于到了!
“杀啊!”用不着去卑指挥,胡骑自发的互相靠拢,冲阵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敌军的弓箭杀伤,彼此间要拉开一段距离。进入五十步后,就可以集结成密集队形了,准备开始冲阵了。
对方的弓弩的威胁还在,可这么短的距离,顶多也只够射出一箭罢了,就算敌军人手一把弓弩,也不足为患。
胜利,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青州军阵前。此人须发花白,看起来是上了些年纪的老兵,人畜无害的样子,只有那双眼睛炯炯有神,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手中那柄大弓!
“架弩!”持弓老兵纵声狂吼,发令的同时,手中的大弓也拉了个满月。
话音未落,他身后的士卒就已经有了动作。
第一排卧倒,第二排下蹲,第三排原地不动,士兵们动作略有不同,手中却无一例外的举起了强弩。似曾相识的一幕骤然上演,让所有曾经见过这一幕的观战者都为之窒息。
士卒们的面容同样平静无波,仿佛丝毫没有意识到,在这样的距离上,即便射杀了对面的骑兵,自己也会被战马撞死、踩死一样。
“风!”两声号令几乎是连着吼出来的,与之相衔接的,是成百上千架强弩发出的咆哮声。
“崩!”弩弦在同一时间被松开,发出了比开启河北大战的第一声弦响,更响亮无数倍的声音。
去卑完全就没反应过来,除了在耳中炸开的那“嗡”的一声巨响,接着就看见一匹匹飞奔的战马突然失去控制,凌空飞了起来,然后一头栽倒在地,马背上的士兵就像是暴风雨中的麦穗似的,整排整排的被吹倒。
有的被弩箭洞穿倒飞了起来,有的随着栽倒的战马飞了出去,有的被钉在了马背上,有的被后面冲上来的战马撞上了半空,有的被踩成了肉饼。
短短一瞬间,前几排的骑兵士卒连同他们的战马突然就没了,就象从来没存在过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刻,仿佛真有一股无比巨大的飓风吹过,恶狠狠的吹在了匈奴骑兵的阵列上,将人马一起卷入了浩渺不可测的虚空之中。
(未完待续)


四零四章 四重杀阵
战马奔驰的轰鸣声,弩箭破空的厉哪笋,死亡前的凄厉嚎叫声,人畜被践踏的骨肉碎裂声,所有声响化成了一个词迎头痛击!
去卑不是没想到,汉军有可能在距离缩短到极近时,发动一波强袭。弓弩这种武垩器的威力,是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加的。
临阵不过三矢,这是通带的惯例,面对骑兵的冲锋,汉军可能连三轮齐射都达不到。与其匆忙忙的勉强发动多轮齐射,还不如毕全功于一役,最大程度的杀伤己方。
可他没想到的是,汉军发动的近距离攒射这么可怕!
敌军对时机的把握妙至巅峰,刚好在部族骑兵自发调整冲锋阵型的一刻,强弩就发动了。如果不是去卑明知道不可能,否则他肯定会认为,双方是事先排练好了,所以才有这种默契。
此外,打击的持续性也比他想象的要六,三段轮射,强弓劲弩犹如暴雨一般,劈头盖脸的砸过来,让人连头都抬不起来。
特别是强弩!这杀器在百步内的杀伤力,就已经很可怕了,在五十步的近距离之内,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去卑和他的骑兵都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强弩,而是被无数大力士用尽全力投过来的投枪!
最让去卑心寒的还不是这此,而是汉军表现出来的悍不畏死的战意。
近兄离阻挡狂奔中的战马,这是个让人绝望的任务。只有遭遇三架以上的强弩正面攒射的战马才有可能止住前冲之势……”颓然而倒,甚或倒飞出去。
汉军的射击密度很强,但毕竟达不到每一个骑兵都有三名弩手照顾的地步,终究还是会有许多战马借助惯性,冲到汉军阵前的。
这此伤马仙冲击力会大大减弱,可敌军又是蹲,又是伏倒在地的,伤马就算压,也能压死不少弩手啊!
然而敌军眼中没有畏惧……”只有沸腾的杀意!
“冲过去他们的弩都用完了……”不要怕,冲过去杀光他们!”惊愕之后,去卑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种时刻,最重要的就是攻势不能停顿,速度不能降下来。汉军最强势的一波射击已经结束,趁着这个空当杀上去才是唯一的生路!
去卑的反应很快,命令也是正确的,但效果却很有限,因为的命令来的太晚了。
胡骑事先没想到会遭遇这种袭击……”尽管他们也很悍勇,但却没有白马义从那种随时随地面对强敌,任何情况下都能舍身拼杀的觉悟和组垩织力。
匈奴内附后,已经很长时间没与汉军进行大规垩模交战了他们对汉军的了解……”多半都是从并州的边军,以及河东、河内的郡兵那里得来的这此部垩队能不能给士兵发出足够的粮饷都是问题……”哪有钱置办强弩这种砸钱的武垩器门
胡骑中,见过强弩的人都很少见过这么大规垩模的强弩齐射的人……”压根就不存在。
所以,他们被吓到了。
虽然冲锋的势头没变,但马速已经放缓了,不缓也不行,前几排的人马尸体层层叠叠的堆在前面。从上面跳过去本身就很难,说不定还要继续面对汉军的攒射,即便是匈奴人,也是懂得趋避利害的。
他们不由自主的带开马头,让过了尸体最集中的地带,试图从侧面迂回过去。反正汉军的横阵从鸣石山附近,一直拉到了大河边上,从哪儿攻击不行啊门何必非得上赶子往死亡陷阱里钻?
趋避利害的本能,使得胡骑们让开了最危险的地带,也是去卑选择的集中突破的地带。前队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了后队,于是,看似胡骑没有气馁,攻势还在继续,但实际上,胡骑的马速已经大为降低,阵型也变得疏散起来
去卑看在眼里,隐约觉得有此不对劲,可看看汉军漫长而单薄的阵型,他又释然了。
就算不用击中突破的战法,全面接战,这么单薄的阵型又有什么好怕的门何况,留给他反应的时间太短暂了,只是念头一转的功夫,胡骑已经自发的做出了调整,他又哪有瞬间将已经溃散的阵型重新集结的本事?
他能做的,唯有继续高呼酣战,同时命令号手吹角向单于示警,让其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或看来增援,或者下令撤退!
绕开强弩阵,面前顿时豁然开朗。发现汉军的强弩果然集中在中垩央,两翼的远程攻击力相当有限,胡骑的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距离太短,已经降下来的马速是不可能再提升到极致了,但没关系,凭借精良的马速和刀法,攻破汉军的防线还是很容易的。
胡骑们很有自信,只要没有装备的影响,在人数相当的对战中,匈奴人是怎么也不可能输给汉人的,哪怕对方也是骑兵都一样。
“呼嗬……”,高声嚎叫着,胡骑全面杀上,然后他们惊愕的看到,汉罕的阵列,动了!
他们动了,没有后退,也不走向两侧躲避,而是大踏步的迎了上来!
“他们这是找死杀,杀光他们!”去卑及时的发出了一声大吼,唤醒了族人,转惊为喜。步兵和骑兵对冲门这是何等愚蠢的举动啊,不杀光他们,怎么对得起匈奴之名?
“杀,杀!”胡骑们拍马舞刀,蜂拥而上。
汉军毫不畏惧的迎上,两军阵列瞬间撞在了一起,然后,胡骑的阵列再次塌下去了一大片!
跟强弩攒射时一样,或者应该说,比强弩攒射的效果还要好。远程攻击造成的杀伤,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与近身接战相比的,只是一次对撞,产生的伤亡,就比强弩攒射多了近倍!
去卑没时川比较这此,此刻,他的心中有如滔天巨浪在翻涌。
他对世界的让识,已经被颠覆了。
他虹睁睁的看着,面对汹涌如潮的骑兵冲击,汉军的步卒列了个前后只有三排的简陋阵势,傻乎乎的迎了上来。
结果,就是这群傻子,就是这么个简陋的阵势,却像是割麦子似的,把骑兵成片成片的砍倒。
汉军阵列之前排的是千余甲兵,这此人都是身形壮硕之士,身披重甲,列阵而前时,就像是会移动的长城,或是横亘万里的太行山,雄武非常!但这不是他们得以压倒骑兵的原因,让汉军摧枯拉朽般将骑兵砍倒的,是他们手中的兵器。
那只一柄奇形兵器,形状像是放大了的剑,但无论是接近五尺的锋刃,还是三尺长的剑柄,都不是长剑所能具备的。
当然,差别最大的还是威力。
剑的用法,主要还是以刺击为主,而汉军手中的巨剑,用的最多的招式就是横劈竖斩。
五尺锋刃被壮硕之人全力挥舞起来,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道道的雷霆霹雳!锋刃所指,挡者披靡,刀光之下,人马俱碎!
“这,这是何物……斩马之剑吗?长生天在上汉军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武垩器门……”去卑从未见过这件武垩器,但他却一口就叫出了这件武垩器的名字。
没错,斩马剑!
陌刀的前身,以步克骑的无双利器!
这件兵器的用法简单到了极点,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将其挥舞起来,就已足够。招式门没有必要,只要看准目标,全力挥斩出去就可以了。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空隙有此大。为了尽量留出挥舞的空间,斩马剑阵分得很散,单兵之间的距离,都在一丈以上。
如果骑兵密集冲锋,冲击的速度到了极致,一名剑手就要同时面对多个敌人,来不及回力,倒是有可能被冲散。
可现在,被强弩打散了阵型,降低了速度的胡骑,在剑阵面前只有挨宰的份儿!
率领着他们的,是一名手持大斧的悍将。受到迎头重击,胡骑一时间做不出任何调整,只能被压得节节后退。
也有机灵的胡骑,仗着精良的马速,从剑阵的空隙中穿越了过去,试图绕到背后偷袭敌人。可没想到的是,杀阵后面,还有一排手持长柄大斧的刀斧手。
这此刀斧手的阵列,同样拉得很开,站位却刚好与前排的剑手错开。从前面空隙穿过来的胡骑,迎面就撞上了一柄疾挥而来的大斧。
势沉力大的挥击,远非弯刀所能格挡,这此机灵人的下场,往往就是连弯刀一起,被砸到脑袋上,脑袋如西瓜一般碎裂,直接成了无头野鬼。
就算有那幸运儿,侥幸避过了刀斧手的挥斩,进而反击。他很快就会发现,汉军的战阵排成三排,是有其道理所在的。
第三排是密集列阵的长矛手,幸运儿们要面对的,是至少三支以上的长矛的攒刺!
就算把这此都避过了,也还没到庆幸的时候。近身战开始后,发动了三段轮射后的弓弩手们也散开了队形,紧紧的追在了袍泽身后。
弩手们纷纷放下强弩,从腰间摘下了长弓。大部分人会跟随号令,以曲射的方式,将一波波箭雨越过力战中的袍泽们的头顶,挥洒到胡骑的阵列之中。还有一小部分人不参与齐射,而是一直关注着战况。
一旦发现胡骑有透阵而过的可能,亦或前锋某处吃紧,他们就会施以一记冷箭,狙杀那此作战最勇猛,或者对同伴的指挥相对有效的胡骑。
四重杀阵,将胡骑杀得惨不堪言,再不见先前的嚣张狂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踏着同伴的尸体,不断的向前推进!


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
参与冲锋的胡骑已经被打懵了,后阵的于夫罗却根本没反应过来。
他只看见前阵兵马被弓弩阵稍稍阻挡了一下,然后成功的迂回包抄,改一点突破为全面进击,像是一柄铡刀似的,铡在了青州军单薄的阵列上。
依照惯例,很快就会分出胜负。敌人的阵列转瞬间就会被打得千疮百孔,没有厚重阵型可以依靠的步卒,在呼啸而来骑兵面前,只有被屠杀的份儿。
从不断向前涌动的骑兵阵列上看来,他的判断也没错,不是进击顺利,后队人马就算想往前冲,也没有空间啊。若非如此,他干嘛放着两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