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翻云覆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0翻云覆雨-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是西历一九零三年的十月二十五日,离战争打响就差三、四个月了!
终于知道东乡平八郎的弱点了!而那个神秘的秋山真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他可以弥补东乡平八郎的弱点吗?
“卫兵!”庄虎臣大叫道。
一个亲兵器宇轩昂的跑了进来,平胸行了个新式的军礼,然后问道:“请大人的指示。”
“你去把陈铁丹给我叫过来。”
过不多时,陈铁丹也是一身德国式样的对襟排钮新式军装,挎着雪亮的西洋战刀就跑了过来。
庄虎臣看看这个坏小子,现在脸上的粉刺也消下去不少,人也比几年前魁伟了许多,在兰州吃多了牛羊肉,人看着结实了许多,天天泡在军营和训练场,人也黑了不少,脸上的线条像钢笔画那种轮廓,显得想当的冷峻,和当年榆林堡的那副排骨大仙样子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
三年多了,陈铁丹由一个十七岁的恶奴变成了个四品的管带了,而自己,也由个四品的恶少,变成了手握十万大军的西北王!现在儿子都有了,也是个当爹的人了!
“大人找我什么事儿?”陈铁丹吊儿郎当的道。
庄虎臣脸一寒,冷冷道:“出去!”
陈铁丹一吐舌头,知道自己犯了军规,耷拉着脑袋就退了出去,站在大帐外高叫道:“卑职甘军第一镇第二协管带陈铁丹,前来报道!”
“进来!”
陈铁丹这才迈着正步走了进来,举刀平胸行礼完毕,这才问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让你出洋,你敢不敢去?”
陈铁丹苦着脸道:“大人,你又不是不晓得,我一句洋话都不会说。”
“我让你去澳大利亚,那里有咱们七千人,全部归你统领,做什么不要问,听我的命令。”庄虎臣从袖筒里取出一份密码本,递给他道:“拿着这个,以后干什么,用密码和我联络。”
陈铁丹虽然不明白是什么差事,但是他也清楚庄虎臣在澳大利亚花了大本钱雇佣了两千澳洲水兵,又以华工的名义送到那里去了五千的甘军士兵,听说雷纳在那里还买了好几艘的武装商船,肯定是有大用的!这个时候派自己去,那是多大的信任啊!
“大人,我这就回去准备,我什么时候动身?”
庄虎臣点点头道:“明天就走,你先到上海,杨士琦会安排你出洋的事情,到了澳洲,没有我的命令,你什么都不许做。”
“明白!”
庄虎臣一摆手,陈铁丹敬了个礼,转身出了帅帐。
庄虎臣看看李叔同道:“息霜,给你也搞个官当当,你愿意不愿意干?”
李叔同微笑道:“大人,你是晓得的,我对当官没什么兴趣,还是办报纸更合我心意些。”
庄虎臣哈哈大笑道:“这个差事还非你这个日本通干不可。”
“哦,让我做什么?”
“我想让你干个武职如何?”
李叔同被弄楞了,他沉默半晌道:“大人有安排,在下万死不辞,不过打仗非我所长啊!”
庄虎臣看看他,有些犹豫了,沉吟了一下才道:“我想安排你当个观战武官?去东乡平八郎的舰队上,你敢吗?”
“观战武官?”李叔同有些迷糊了。
这个时代有个规矩,两国开战的时候,中立的第三国的可以派遣武官去观摩学习,前两天来的美军观察团,老小麦克阿瑟、潘兴都是干这个的。
不过海军不比陆军,陆军的观战武官可以离的远远的,躲在后面,而海军的观战武官则是同在军舰上!
海战的危险,那是不可预料的,一炮打过来,船沉了的时候,龙王爷才不管你是第三国不第三国,中立方还是交战方,都是一律平等。
“大人,您不打算参战?”李叔同有些急了,派遣观战武官的都只能是中立国家!而庄虎臣谋划了这么许多事情,难道是别有所图?
“不参战?任由日本、俄国在我中国的国土上打个天翻地覆?我让你去的目的是,切实的搞清楚这个秋山真之到底有几斤几两!”
“明白!”李叔同点了点头,坚毅的答道。


第二百六十三章  ~清末三屠~

两广总督府,护兵一色的新式西洋军服,蓝黑色的德国式样军装,毛瑟88步枪上刺刀雪亮,这些人都是彪悍的北方汉子,黑红的脸膛,尽管是已经是秋天,但是广州还是相当热的,这些人都是从甘肃来的西北人,耐不得南方的酷热,个个额头上汗水雨点般落下,但是却没有敢用手擦一下,任由顺着脸颊往下淌,眼睛被汗水蛰的**辣的痛疼。
这些总督府的护兵都是千里挑一出来的,广州华洋杂处,新任的两广总督岑春煊说什么也要给洋人留点好印象,大清的军威虽然早就完蛋了,起码总督府门前还得看着威风凛凛的。
岑春煊在庚子年,以甘肃按察使的身份带领五千甘肃绿营的豆腐兵千里驰援护驾,也算他运气好,到北京的时候,洋兵已经占领了北京,他就一路西行,在鸡鸣驿赶上了正在逃难的慈禧和光绪。
大半夜里,他那粗嗓门嚎了一声:“臣岑春煊给太后老佛爷保驾来了!”
就这一嗓子,差点把慈禧的眼泪给喊出来,凭着这个功劳,他和头一个接驾的庄虎臣、头一个穿着官服拜见慈禧的吴永并列头功,短短的三年功夫,已经由三品的按察使升任头品的两广总督了,手握两广的军政大权,人称“南天王”,和庄虎臣这个“西北王”,一个壮族,一个汉族,算是慈禧最信任的两个封疆大吏。
岑春煊当年是有名的京城三恶少之一,庄虎臣这个榆林堡的恶少和他比起来就不够看了!庄虎臣的爹只是个记名地提督,实授不过游击而已,而岑椿萱的爹则是大名鼎鼎的云贵总督岑毓英,他的叔叔岑毓宝也代理过云贵总督。加上现在干两广总督的岑春煊,号称一门三总督,这个家世确实显赫的过头了!
岑春煊这些日子春风得意,人要了走了运,门板都挡不住,他带着五千的绿营去北京勤王,如果来早了,那就得和洋人开战,打胜了打败了都是被当做祸首承办的下场,不砍头也得充军。如果去晚了,拍慈禧马屁的机会又不赶趟了。而他去的时候,不早、不晚,刚刚好!
岑春煊在甘肃当按察使地时候,就以性子严苛著称,衙门口的八十斤大枷不知道给多少人套过,差不多每天都有人站笼子活活站死。
现在当了总督。凡是看不顺眼的,弹章雪片般飞舞,一年不摘掉百十个官员的顶戴花翎,似乎显示不出他的权势熏天,现在被人称为“官屠”,和在山东杀义和团杀的尸山血海的袁世凯这个“人屠”,以及在湖广总督任上冤枉钱花地如同流水的“财屠”张之洞号称大清三屠。^^^^
不过,话又说回来。被岑春煊弹劾的官还真的没冤枉的。大清的官全当****给杀了,估摸会有个把屈杀的,但是隔一个杀一个,那绝对是有无数漏网的。大清有个说法,只要是岑春煊所到地省份,当官地都是“上下股栗失色”,可是被他弹劾掉一个吃饱的虎,再来的就是个饿狼。全是一丘之貉,换来换去还是百姓遭殃,而岑春煊也就乐此不疲的继续当他的“官屠”。
“***,这俄国老毛子欺人太甚了!占了东北死活不走了!去年装个样子退了兵,今年又打算继续回来!这满洲是国朝龙兴之地,让个洋鬼子占着,算是什么鸟事情?”岑春煊越说越火,“啪”的一声。手里的茶杯给摔了。
“还不是前两年地时候。李鸿章造的孽呗,这个李二鬼子和俄国佬毛子勾勾搭搭的也不是年二半载了。东翁啊,我听一个给李鸿章干过师爷的同乡说,李鸿章的家产多的不得了啊!乖乖!,有这个数字!”一个瘦干干的师爷举着四个指头在岑春煊面前晃着。
岑春煊的眼睛都瞪圆了:“四百万两?这老东西贪了那么多?”
师爷摇摇头,撇撇嘴道:“他要是家产只有四百万,那就算是清官了!”
“你是,你是说,李鸿章家产有四千万!”岑春煊有些抓狂了!
师爷吧咂着嘴道:“李鸿章死了以后,小老婆和儿子争家产,这个事情就给掀了个底掉,我那个同乡参与了给他们分家地事情,还请地有西洋的律师,乖乖不得了啊!足足地四千万龙洋!”
“四千万圆?那就是两千八百万两的银子!”岑春煊倒吸口凉气:“这已经超过我两广两年的税赋了!庚子年之前,我大清未行新政之时,一年国库岁入也不过是八千万两!这几年太后她老人家施行了新政,朝廷岁入大增,到了去年,也不过是一亿五千万,李鸿章这个狗汉奸,家产居然有这么许多?抵得上好几个省的税收了,这还了的?”
岑春煊越想越觉得亏的慌,一个汉奸,一个甲午年打了败仗的家伙,居然死了还能给了“文忠”的谥号,而且还封了侯爵,家里更是金山银海,比起李鸿章,自己活的太窝囊了!
“这个狗东西!呸!”岑春煊心思复杂的啐了一口。
“东翁啊,听说俄国人为了签那个条约,给李鸿章送了三百万的俄国卢布,乖乖的,一次就是三百万!”师爷继续爆着猛料。
“这个狗东西应该掘墓鞭尸!挫骨扬灰!”岑春煊一脚踢翻了公案。
几个亲兵听见签押房里的动静,急忙跑了进来。
“滚!”岑春煊怒骂道。
“东翁啊,眼下正是绝好的机会,英国领事前两天不是来了吗?他不是说让咱们提供一些物资给日本人吗?只要咱们帮着日本人打败俄国人,就大清可以趁机收复满洲啊!大人首倡此议,一旦功成之日,大人入主军机,执掌天下权柄。也是等闲之事罢了。东翁圣眷之优渥,天下无匹,一门三总督,更是大清开国数百年未有之恩遇,可是东翁想过没有,大人之荣宠皆在太后感怀大人救驾之功,一旦老佛爷凤驾西游,山陵崩毁之日,那时候皇帝复位,大人还有今天的恩宠吗?只有趁今日。建立不世出的功业,到那时,任谁也不敢动摇大人的地位了。”
岑春煊的又兴奋起来,被入主军机,执掌天下大柄地梦弄的眼睛通红,他想了想,又摇头道:“你说的是有理。不过日本人已经向朝廷要求,不许大清介入日本和俄国的纠纷之中。英国人也只是让咱们卖点东西给日本人罢了,也没说让咱大清参战啊!”
“日本人的话,东翁就当是听狗叫了!日本人不许朝廷参战,可没不许大人言战啊!大人,自古言战容易,言和难啊!大人只管奏请,许与不许是朝廷的事情。打胜了。收复了失地,大人自然是首功,即使战败了,仗也不是大人打的,于大人清名何损?”
“好,好,好!说的有理,我这就上折子!”岑春煊如同打了鸡血般的兴奋。摩拳擦掌道。
“呵呵,大人,光上折子不够啊!到时候,朝廷留中不发,老佛爷一个知道了,怕是就打发了。”
岑春煊又从云端跌了下来,一见师爷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忙拱手一礼道:“请老夫子赐教!”
师爷地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绍兴师爷都喜欢这一套。让主家低三下四的求自己献计,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凡。他哈哈大笑,搀扶道:“东翁这不是折了学生的寿吗?学生哪里受得起大人这一拜啊!”
“东翁啊,您这些日子一直是精研洋务事宜,岂不知报馆舆论之力量?朝廷,还是要让这些洋报馆逼他们一下的,否则,怕是庆王爷不肯和俄国人交恶了,再说了,不用报纸广为宣传,天下人又如何知晓大人忠君爱国之心啊?”
岑春煊兴奋的一掌拍在师爷地肩头:“说的好!庄虎臣这家伙不就是靠玩这一手出名的吗?老子要照方抓药了!”
瘦小的绍兴师爷差点被他一巴掌给拍散了架子,苦着脸道:“学生预祝东翁入阁拜相!”
“这个事情还是要给甘肃的庄虎臣发个电报,让他和我一起上奏!他在山西当粮台的时候,去娘子关当监军的时候,我都借过兵给他;欠我的人情,也该还了!有他联名上奏,那力量就更大了!”岑春煊信心满满地道。
东阿县以阿胶闻名,阿胶和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以驴皮熬制。天下熬胶地地方不少,但是别的地方出的只能叫驴胶,唯独东阿县出产的才能叫阿胶。没有东阿的水,熬出的胶就不可能澄清、透明。
东阿县城郊,一片广阔的空地,到处扎着帐篷,辕门口摆着两门法国产的七五管退山炮,大校场上两万五千人站地旗枪般的笔直,每个人背上都扛着一杆刺刀雪亮的毛瑟88步枪。
几百名营、哨官正在给每个士兵发着饷银,而校场的检阅台上,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矮胖男人身穿二品的仙鹤补服,在上面走来走去,眼睛似鹰隼般锐利的扫视着硕大的校场。
“慰亭啊,你都看了两个多时辰了,回吧,都是你从天津小站就带出来地老规矩,哪个人有胆量喝兵血?谁不怕被你军棍打死啊!”一个看起来五十左右地男人笑道。
矮胖子不用说,也知道是山东巡抚袁世凯。
“菊人兄,咱们山东就这两镇的兵马,要是不严加操练和管理,我怕将来不济事啊。”袁世凯提起这个心里就有气,本来李鸿章死之前是保荐他当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地,自己还送了庆王一百万两银子,而且慈禧回銮的时候,自己也拿出一百万的银子送给慈禧让她沿途赏赐地方。风风光光的回北京。
本来满以为这个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地职务是手拿把攥的事情了,没想到,后来居然出了岔子,庆王私底下串通庄虎臣这些人,把自己的儿子载振推上了这个天下第一督抚的位置,让自己白花了银子,那可是足足二百万两的雪花银子啊!
这二百万银子花出去,也就把袁世凯的腰包掏空了,这些钱有些是山东藩库的,有些是借的钱庄子的外债。
刚巧这笔钱花出去没几天。朝廷就开始推行新政,而新政的头一项就是练兵,天下共要练出三十六镇地新式陆军,但是练兵归练兵,朝廷可没钱给,要求各省自筹,这下袁世凯可傻眼了。
各省一见又有了刮地皮的由头。纷纷开征各种的捐税。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征收印花税,湖广征收房捐、铺捐,吉林征收烧窑捐、大车捐,各地兵没练出个样子,捐税可真没少收,庆王爷在北京生意火爆,各地督抚也是天天挂牌子,无数的委员老爷揣着印把子新鲜**出炉。
袁世凯可没打捞钱的心思。他本来是打算好好的练几镇兵马出来的。可惜手里那点银子能把原先地武卫右军的一镇兵马养活了就不错了,本来可以办点大事儿的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