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私生子- 第4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一个叫泰米尔国。大概在我西汉初年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细兰岛东北部,并建立了泰米尔国,泰米尔国信奉的是婆罗门教。

这细兰岛上的两个小国,因为利益冲突以及信仰差异,上千年来征战不断,从未和好过。”

杨逸听了有些好笑,这两个国家传承的时间这么长,打上千年竟然还没有一方胜出,这千年之战大概算是世界上最长的战争了吧。

蒙云山突然来了一句:“僧伽罗国和泰米尔国谁更富裕些?”

众人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前些天在三佛齐大捞了一笔,要是那些穷得衣不遮体的小国,咱们还不屑去了呢。

秦宪笑着答道:“相比而言,南面的僧伽罗国要富裕一些,其国周七千余里,都城周四十余里,土地肥沃,气序温暑,稼穑丰产,花果具繁,人户殷盛,家产富有,国人外表卑黑,生性比较犷烈,好学尚德崇善勤福;

国中有山名细轮叠,也叫翠兰山,高大参天,山顶有巨人右足印,长八尺,深二尺,相传是创世天神留下来的;

山上盛产猫儿睛、蓝宝石、红宝石,随山雨冲下山涧,当地人从沙中捡宝,或到集市上出卖,或卖给过往的外国商人,其国海滩美丽绝伦,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地方,海中盛产螺蚌珍珠,价值不菲。。。。。。。。。。。。。。。”

一听秦宪说又是宝石又是珍珠的,蒙云山不由得舔了舔嘴唇,杨逸不由得笑骂道:“别想了,咱们远离本土,有必要交好一些国家,僧伽国信奉佛教,与信奉婆罗门教的注辇国互相敌视,是咱们最理想的战略伙伴,宝石也好,珍珠也罢,你就别想象在渤林邦一样直接拿了。”

乐涛随即说道:“船长大人言之有理,印度离我们本土太远,我们又不可能长期驻扎这么多人马在印度,交好僧伽国,争取到他的支持,这对我们而言,比直接用武力征服有利得多。”

几人正在甲板上聊天,不知什么时候海上的风静了下来,而且越来越静,仿佛所有的风都消失了,天上的烈日还在灼灼地照耀着,烈日四周发出一种七彩的光晕。

值星官黄奉当先大叫起来:“大家快准备,有风暴,有风暴,快准备,舵手、帆手、水手各就各位,不要慌,越慌你们死得越快,大家千万别忘了,咱们同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每个人都要坚守自己的职责,哪怕是付出你的性命,因为,这是你们的职责。。。。。。。。。。。。。”

黄奉一边大喊。一边跑向乐涛,因为乐涛才是这条船的船长。值星官的职责是观察日月星辰,纠正航向航速。同是负责观察海况、航速、敌情等,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给船员下达应对命令,同时尽快报告船长,由船长来指挥整条船,乃至整支舰队。

船员们在他的大喊下,迅速地行动起来,甲板上到处是奔向自己岗位的水手和船员。此刻舰队已经驶入印度洋,附近没有避风港,这次只能硬抗这场风暴了。

西南的海平线上已经开始泛起暗红。再上一层薄薄的浅赭淡青之色,最上层是漆黑浓重的乌云,云层向东北急速飞来;

海面上的风力越来越强,乌云随风翻卷着,一直向下压,暗红色的海平线越来越窄,越来越细,海面仿佛是受了浓云的挤压,波涛开始涌起。浪头越来越高。。。。。。。。。。。。。。

杨逸飞快地跑回上层甲板,将清娘他们带到下层甲板来,并急声吩咐道:“清娘,一定要记住我的话。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许乱跑,风暴来时。要抓紧船体,门窗要关好。不能接近门窗的位置,否则巨浪来袭时。足以将你们抛出去。”

“杨大哥你要去干嘛?”

“清娘,大哥是这支舰队的负责人,舰队虽然不由大哥具体指挥,但正如值星官所说,每个人在风暴来袭时,都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大哥必须到指挥室去,你们要坚强,咱们的船吃水深,搞风浪能力强,不会有事的。”

虽经杨逸安慰,望着西南方向黑压压的云层和海面上越来越高的风浪,清娘几人还是脸色煞白,杨逸让侍卫照顾好她们后,自己飞快地向上层指挥室跑。

指挥室时,乐涛正在给舰队下达着一条条命令。

“舵手注意保持航向,时刻调整,确保舰只正面迎着风暴而去。”

“主帆全部收起,挂右侧舷帆。”

“轮桨手就位,出桨。”

“。。。。。。。。。。。。。。。。。。”

乐涛的命令通过鼓声或旗语,迅速地传达出去,一片片巨帆纷纷落下,落主帆是让船只最大限度地减少受风暴影响,让船只正迎着风暴而去这是为了避免侧舷受风浪拍打,导致船只倾覆。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大海上,只有勇敢者才配生存,遇到恐怖的风暴,如果附近没有避风港,你千万不能乱逃,越逃死得越惨,只有勇敢的迎风而上,始终让舰首迎着风浪,这才可能活下来。

同时遇上风暴时还有一大忌,那就是让船只随风浪漂流,这绝对是死路一条,必须让船只保持一定的动力,所以要挂侧舷帆,同时轮桨手要出巨桨,拼命的划,让船只拥有足够的动力去保持正确的航向。

风越来越大,吹得人站都站不稳,浪越来越高,几乎卷到了甲板上,大海开始咆哮了,就象龙王的愤怒,掀起山一样的巨浪,似乎要倾覆一切,原来的巨舰在这一刻显得如此的渺小,仿佛一个火柴盒在海面上飘摇。

船员们也开始咆哮了,在船长的指挥下,齐声喊着震天的号子,挥汗如雨,划动着巨桨,调整着风帆,掌握着航向,向风暴的正面迎冲上去;

那感觉就象是沙场上的孤胆将军,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敌人,毅然举起了长刀,催动着战马,迎着磅礴无边的敌人冲去。

耳边只剩下巨大的风浪声,连旁边的人说话都听不清了,巨浪拍击着船头,有时甚至将整个船头淹没,船体一下子被抛天了空中,一下子又被抛入浪底;

但在船员们歇斯底里的咆哮声中,船头始终迎风而上,劈开一层层高一样的高的巨浪。。。。。。。。。。。。。。。。。。。


第779章宝石之国

亲们:九月一号,新的一月,昊远跪求保底月票。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奋力拼搏,风暴终于慢慢变小了,起伏不定的船体开始平稳了下来,但暴雨并未平息,天空仿佛灌铅一般,雨水瓢泼而下,不断地冲涮着船体。

稍远些视线就变得朦胧不清,杨逸命令瞭望手爬上高高的桅杆,用灯语传讯,询问各舰的情况,同时要重新调整航线。

之前为了抗击风暴,舰队一直是迎着风浪航行的,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航道不少,在大海上航行,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必须及早调整航向才行,不然有可能跑到南极去也难说。

天上浓云未散,大雨滂沱,这个时候难以通过观测太阳来确定航向,唯一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指南针来纠正。

桅杆上传讯兵很快将讯息反馈回来,有两艘战舰失踪,这个消息让大家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刚才和狂风巨浪拼搏时,各船之间实际上基本是各自为战,旗舰的命令根本无法传达到所有的舰只上。

“大人,失去联系的都是外围的千料战舰,其中还有一艘是炮舰,以这次的风暴强度推测,只要船长指挥正确,咱们的千料战舰都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大概他们只是航向稍偏。暂时失散而已。”

乐毅的话更象是在安慰杨逸,因为在那样的狂风巨浪之下。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命各船尽量散开寻找,同时一齐击鼓、桅杆上挂上指航灯。务必要找到失去联系的两艘船。”

“喏。”

命令很快下达,各船开始散开,同时齐声击鼓,在海面上,鼓声能传出很远,失散的舰只就算看不了桅杆上的导航灯,只要听到鼓声,也能向舰队靠拢过来。

借乐涛吉言,舰队在附近海域寻找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找到了两艘失散的战舰,船与人比安然无恙,两艘战舰回归之时,各船上的水手争相冲上甲板,又跳又喊,兴奋无比的欢迎着同伴的归来,那激动的神情没有丝毫做作,仿佛彼此已失散了十年才得以重逢一样。

这种感情是在陆地上难以体会的,在生与死的搏击之后。兵士间的感情在风暴中无形间有了一次升华。

这是舰队出航以来,首次遇上风暴,也许,在今后的生涯中。大家还会遇到无数次风暴,但第一次的意义永远难以比拟,这一次证明了舰队有抵御风暴的能力。让大家倍增了征服远洋的信心。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黄昏时分。海面上的风雨彻底散去,一道彩虹飞架在海面上。显得无比的瑰丽,夕阳的余晖把海面点染得金光鳞鳞,流金溢彩。

清娘、秦国大长公主、阿黛拉三女劫后余生,复见海上惠风和畅,霞光万道,脸上也充满了欣然之色,四人于上层甲板上用过晚餐,又泡上一壶清茶,对坐聊天。

秦国大长公主一向习惯喝团龙茶,也就是煎煮过的茶,到了海上,杨逸也一并要求她改喝清茶了,因为清茶有很好的预防败血症的作用。

几人聊了一会儿,清娘犹豫着问道:“杨大哥,咱们到了印度还要打仗吗?”

阿黛拉和赵倩也立即望向他,等着他的回答。杨逸想了想,实话回答道:“仁宗年间,印度南部的注辇国曾东侵三佛齐,而三佛齐是我大宋蕃属,注辇国无视我大宋宗主国的地位,悍然兴兵攻打我大宋的蕃属国,这本应予以惩治,这次大哥与三佛齐达成了一些协议,其中一条就是出兵帮三佛齐讨回公道,出兵所须的费用三佛齐已经支付了,杨大哥自然不能失信于人,除非注辇国能够主动俯首认罪,悔过自新,否则一战难免。”

“你这几千军队从何而来?”秦国大长公主静静注视着他问道。

杨逸明白,这个问题她已经放在心里许久了,能忍到现在才问出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杨逸回望着她,平静地答道:“莹儿,请你相信我,我绝对没有不臣之心,我若是真有那样的心思,这次绝对不会带你出海;

这几千人马大多是辽东汉人,为避战火逃到海上,我收留了他们。实不相瞒,收留这些人,我确实有自保之意,当初朝国大臣多污蔑我叛国,要押解我回京受审,自古以来,功高震主之人大多没有好下场,这些你是知道的;

所以我要收留这些人,若是大宋真的容不下我,我则飘洋出海,到时有几千人在身边,也好找个小岛生存下去,谨此而已。”

“真的只是这样吗?”

“还有一个原因,自古以来,咱们中原历代王朝都不注重开拓海上领域,要说服朝廷大臣将重心放到大海之上,根本不可能。偏偏我对大海无比的向往,同时知道,海洋可以给大宋带来无尽的才富,让国家富足昌盛;

所以我支持商人出海贸易,同时收留这几千人马,也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为大宋的商人保驾护航。

莹儿你知道吗,如今大宋几个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贯,是绍圣元年之前朝廷每年商税的总和;

同时海贸带动了国内各种作坊迅速兴起,又间接给朝廷带来了难以计数的税收。只要能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十年之后,朝廷就可能降低农业税的征收比例,最后甚至全面取消农业税也不是不可能的,真到那时,整个天下的百姓都能从中获益;

我这番苦心。希望你能了解。如今大宋越来越兴盛,凭这几千人。我若想谋反无异于找死,再者就是。我若是真想谋反的话,只会想方设想折腾大宋,让民生越来越凋弊,让百姓对朝廷越来越不满,但也你看到了,我没有这么做,我所做的这些事情,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利的。这一点我问心无愧。”

赵倩听完再也没有说话,眼中有亮晶晶的泪光在闪动,他牵过杨逸一只手,捂在自己的手心里。

清娘小心地说道:“杨大哥,我们没有怀疑你的意思,只是圣人有言,以德为政,以仁治人,柔远能迩。率土尽王臣。杨大哥也是饱读圣贤书的儒门弟子,为何对四夷却不以怀柔之策,使其心悦诚服,诚心归附呢。”

“清娘。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咱们大宋需要慈悲的菩萨。也需要怒目的金刚,对内对外。都需要恩威并施才行,有恩无威。失之懦弱。有威无恩,使人疏远。这此出海,我施之以威,令其畏惧,将来再有朝廷怀之以恩,令其心服,二者相辅相成,方为大善。”

清娘听了放下心事,嘴边浮上一抹淡淡的微笑,两个浅浅的梨涡嫣然闪现,刹那芳华无限。

晚上,杨逸宿于秦国大长公主房中,俩人行云布雨,鱼水交欢过后,杨逸拥着她娇柔无力的,一边轻抚,一边说道:“莹儿快些生个孩子,我要将他培养成最英勇人,让他来掌管这支舰队,为大宋开拓出更宽广的天地。”

秦国公主娇喘未匀,听了却不由得一喜:“你将来真的愿将这支人马交给咱们的孩子吗?”

“废话,不交给咱们的孩子我还能交给谁?”

“你保证。”

“我保证,这下你总该相信我没有谋反之心了吧?”

“嗯,人家其实从来没怀疑过你,今天只是好奇问几句而已。”

“呵呵,这就好。”

秦国公虚弱地叹道:“只是我这肚子老不见动静,唉!”

“莹儿别急,咱们多努力一些,孩子迟早是会有的,来,咱们再。。。。。。。。。。。。。。”

“啊,不行了,我真的不行了,让柳儿和婉儿来吧。”

“这样不好吧?”

“哼,你少得了便宜还卖乖。”

“。。。。。。。。。。。。。。”

舰队用了整整十九天时间,终于到达僧伽国的高朗步城(科伦坡)外海。高朗步城离海滨只有二十多里,常年气候温和而潮湿,雨水充足,树木苍翠,风景怡人。

从海上望去,岸上棕榈树茂盛挺拔,椰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美丽是海滩,海水蓝得象宝石,沙滩洁白平整,那种热带海滨的美景令人惊醉,这里在后世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明珠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现在,在没有任何污染的情况下,在这秋季,天高云淡,沧海湛蓝,海滨美得更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清娘她们靠在船舷上,饱览着美丽绝伦的风光,脸上尽是陶醉的神色,在海上漂泊了二十天的疲惫之色一扫而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