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私生子- 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她,杨逸毫不掩饰自己的宠爱,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大概是以前她小,把她当妹妹一样宠惯了,他揽过清娘的香肩笑道:“清娘,别害羞,咱们就是有幸不须媒了,那又怎么样,她们爱笑就笑。”

他不说还好,这话一出口,清娘更是羞得不敢抬头,十三娘将她搂过去,在她俏臀上轻轻一拍笑道:“不觉间,咱们家清娘都长成大姑娘了,姐姐也都老了。”

“晴儿姐姐才不老呢。”

以前清娘还小,无论是在京里,还是在环州,多是由十三娘在照顾她,连梳头洗脸这些事,十三娘都常会亲手帮清娘打理;

清娘如诗如画,处处讨人怜爱,十三娘和她的感情类似于亲姐妹那样,到现在人人都改口叫十三娘夫人了,只有清娘还一如既往的叫她晴儿姐姐,而且可以预见会一辈子这么叫下去。

杨逸欣慰地说道:“娘子确实不老。为夫我………”

“你少再胡说,哼………”十三娘又白了他一眼。才接着说道,“妾身明白了。官人的意思是说可以利用水车来带着扎棉机的圆轴转动,这样连驴马都省了,是吗?”

杨逸哈哈笑道:“娘子果然冰雪聪明,还有这纺车,娘子请看。”

杨逸说着走到那架纺车前,其实纺车并非黎族独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便出现纺车了,纺车的结构同样非常简单。由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3部分组成,原动机构是一个和手摇纺车绳轮相似的大圆轮,轮轴装有曲柄,需专人用手来摇动,也有脚踏式的。

杨逸说道:“娘子,这纺车和扎棉机一样,都是靠转动来工作的,所以它同样可以改为畜力或水力的,这事儿很重要。娘子若是有心,就试着改进一下看看,嗯,我决定。改进后的纺车就叫苏晴纺车了。”

十三娘嘻嘻一笑道:“官人,你大概还没看出这台纺车与咱们这边的纺车有什么不同吧?”

“呃………这个嘛,官人我…………。我瞧瞧。”

其实杨逸对大宋目前使的纺车也不是很了解。自然也没看出从海南弄回来的这部纺车与别的纺车有什么不同。他瞧了半天也没瞧出什么来。

十三娘上前给他讲解道:“官人,以前咱们用的纺车。不管是手摇纺车也好,脚踏式纺车也好。一次都只能纺一根纱线,但眼前这部纺车却是不同,它一次可以纺三根纱线,也就是说它比咱们原来用的纺车效率提高了三倍。”

在后世机械化的时代,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要织出一匹布具体要经过什么工序,用棉花简单地说吧,棉花晒干后,要先用扎棉机去除棉子,再用弹棉弓把棉花弹蓬松,棉花变得蓬松了,但它还是纵横无序的短纤维,这就需要用纺车将它纺成一根根细纱线,纺成细纱线后才能放到织机上去织成布。

而纺纱这个式序不比织布轻松,它一直是制约布匹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以前的纺车,一次只能纺出一根纱线,现在从海南弄回来的这部脚踏式纺车一次可以纺三根纱线的话,也就意味着纺纱这一道式序可以提速三倍。这绝对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杨逸来精神了,就他所知,后世英国的珍妮纺纱机一次可以纺八根线,因此它被喻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可惜杨逸也只是听说过珍妮纺织机,并不知道他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现在大宋终于出现一次可纺三根线的纺车了,这让杨逸非常兴奋,他相信,中国人的智慧不比它国人差,只要投入力人物力不断的进行研究,今天能发明出一次纺三根纱线的纺车,将来就一定能发明出一次纺八根线、甚至纺更多线的纺车。

他立即问道:“娘子,你先别摆弄那座钟了,先研究一下这纺车,看看能不能发明出一次可以纺更多纱线的纺车来。”

十三娘嘻嘻地笑道:“官人,人家就算发明出来,又没有什么好处,你别拿那些为天下苍生造福的话来糊弄妾身,这东西对你们商社有用,对变通百姓可没多大用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次纺一根线,还是三根线差别都不是很大,他们又没那么多线来纺。”

这个妖女!杨逸不禁暗叹。

“娘子,咱们不说天下苍生了,就说为了咱们家吧,现在这三样东西咱们卖了五十万贯,娘子若是能研究出一次纺线更多的纺车来,咱们再卖给商社,赚它百万贯可好。”

“嘻嘻,这还差不多,妾身要是研制出来了,你可不许白送,妾身可没钱买珠钗头面了呢。”

没钱买珠钗头面?天啊!杨大官人瞬间被雷得外焦里嫩。


第720章难道真要去贩卖黑奴

十三娘为了她的珠花头面,开始用心研究扎棉机和纺车去了,这回连清娘几个也跟着凑热闹,在右厢小院帮十三娘献计献策。

杨逸把韩碧儿带到书房,对杨逸来说,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的事,其实比扩建京城更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他今后一系列的布局,而扩建京城只不过是解决京城人口膨胀问题而已,两件事没法比。

韩碧儿穿一袭白茸茸的翻领裘衣,有些象胡装,把她衬得别样的妩媚;

这位商界女强人,平日在外头对他人冷着面,回到家里对杨逸却完全是别一回事,那春水一般的妩媚风情再没有丝毫掩饰;

进入暖和的书房后,她将外面的裘衣脱下,那凹凸有致的身材顿时显露出来,让人不得不想到床这个字眼上去。

杨逸轻咳一声说道:“碧儿,从刚才的扎棉机和纺车,能让你想到什么吗?”。。

“在爷面前,奴奴什么也不愿想,爷有什么话直接吩咐奴奴就是了。”韩碧儿媚然一笑,那水蛇腰轻轻一扭,坐到杨逸的腿上,一只手在他身上轻轻划动着。

杨逸忍不住在她香臀上拍了一巴掌,笑骂道:“你这妖精,少撩拨人,等我把话讲完再说。

这一巴掌不但没让她有所收敛,那双眸子之中更是波光荡漾,曼妙的身躯柔柔的缠上来,如藤缠树一般。

杨逸只得赶紧说正事:“碧儿,从这次带回来的扎棉机和纺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技术才是关键,只有不断改良技术。才能不断的把成本降低,把效率提高;

你把我这原话告诉其他股东。商社要立即成立一个研究所,物色各方面的人才,不管哪方面的,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咱们都要网罗进来,专门研究各项技术的改进;

在这方面,投入多少资金都不要心痛,就象这扎棉机和纺车,咱们掌握在手,将来就可以带来难以计数的暴利。”

韩狐狸媚眼儿一眨说道:“爷。奴才懒得去跟他们说呢…………”

“嗯?”杨逸眼睛瞪得大大的,这是认识以来,韩狐狸第一次敢不听他的话,令人诧异啊。

“爷,奴奴也没钱买珠花头面了,嘻嘻。”韩碧儿笑得十足象只狐狸精。

“唉,好吧。”

“嘻嘻,本来就是嘛,爷您想想。咱们家又不是出不起这笔经费,咱们干嘛不自己成立一个……什么所的,干嘛非要由商社出资来建呢?

象这次卖扎棉机和纺车这几样,一下子就给家里赚几十万贯不好呢。爷看不上这点钱的话,就给奴奴买珠花头面好了。”

杨逸这回是真忍不住摇头苦笑了,看来自己是真的太崇高。太无私了;

正如韩碧儿所说,杨家现在产业无数。商栈遍布天下,你想物色什么样的科研人才。想投资研究什么都不成问道;

凭杨家现在的财力,就算一年投一百万贯进去搞科研都不成问题,一百万贯是什么概念,完全够养几千各种人才,同时研究几十项东西了。

出了成果,咱想卖给谁就卖给谁,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只怕将来别的不用做,光是科研成果就够杨家赚得钵满盘满的了。

好吧,谁也不嫌自家钱多,韩狐狸从这次出售扎棉机技术尝到了甜头,只怕强迫她,她也是私下搞。

韩碧儿见他不再坚持让商社来做这事,脸上的笑容更是媚若狐妖,软糯糯地说道:“爷,再说了,夫人天文地理、器械医药无所不精,她可是最理想的主事人,有这么好的基础在,咱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爷有什么想法,尽管道来,奴奴这就让人去物色人才来研究。”

“碧儿,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无论哪方面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咱们就搜罗过来养着,随他们的性想研究什么都行;

当然了,我自然也有不少想法,嗯,容我先仔细想想,到时我给你列一张单子,这样你物色人才时也能有些针对性。”

“爷,奴奴都听你的。”韩碧儿媚态入骨,开始将他的手引向自己挺拔而柔软的双峰了。

杨逸明白,不先将这狐狸精喂饱,是没法安生了,于是立即将她抱入里间的的软榻,直接把她剥成白羊,就地正法。

几番缱绻下来,韩碧儿浑身酥软,终于安生了。

她一丝不挂的躺在杨逸怀里,突然想起个事,不由说道:“爷,现在商社购下大量的棉田和桑园,需要雇用大批劳力,等扎棉、缫丝、纺织这些厂房建成,也要大量雇工,奴奴为此可愁坏了,这要上哪里去雇这么多劳力呢?”

“尽量就地雇用吧。”

“爷说得轻巧,您是不知道,这几年来,爷把咱们大宋的疆土拓展了几倍,国内农工商都蓬勃发展,劳力本就严重缺乏;

如今商社开辟出许多大型棉田,桑园,这些都要成百上千的劳力才行,偏偏朝廷迁民荆湖,开发广南,以及迁民前往辽东、西域实边,如今国内几乎找不到失地的流民了;

有地的百姓,人家种自己的地都忙不过来,有几个愿受你雇用?爷,劳力的问题若不解决,只怕会对商社的发展造成致命的影响,奴奴此为可愁死了。”

听了韩碧儿的话,杨逸也不禁直皱眉头,在这年头什么都是靠人力生产,特别是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雇不到人力你什么也做不了。

靠,以前大宋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社会上有大量的失地百姓,以至于地方上经常有叛乱发生,正如韩碧儿所说,这些年来,朝廷迁民荆湖、河套、河西、现在又是辽东、西域,失地的百姓几乎都被迁完了;

加上工商业在这几年也呈井喷式发展,又让很多失去土地的百姓转入了工商业,如今想象以前那样随便找就能找到成千上万的流民是不可能了。

杨逸不禁又想起了家中那两个高丽来的丫环,唉,如今连丫环都得往外国找了,这雇工可就更难了。

难道真要到非洲去贩卖黑奴?

第721章盛世丰碑

“今年哪里有夭灾?”杨逸一问出这个问题,立即感觉自己又邪恶了。

韩狐狸可不觉得他邪恶,翻了翻媚眼叹道:“说真的,奴奴还真指望来场夭灾呢,好让咱们一口气把所有灾民全雇来做工,可是爷,就算有夭灾也不行了,如今百姓有田有地,生活也比以前富裕了,家里有了余粮,应对夭灾的能力增强了,纵然哪里真出了夭灾,也不会象以前那样,立即出现遍地的流民了。”

“看来我得多娶几房小妾,多生些孩子,为增加大宋的入口作些贡献才行o阿!”杨逸长长一叹,一副以夭下为己任之态。

韩碧儿在他怀里蠕动几下,嫣然一笑道:“爷看上谁了,奴奴这就帮爷去把入抬回来。”

啪!杨逸一巴掌打在她粉光致致的翘臀上,惹得韩妖精发出一串痛并快乐着的呻吟,她可不光是嘴上说说,从琴操开始,她一直喜欢给杨逸找女入,仿佛她从来不担心杨逸女入多照顾不过来似的,在这一点上,就连杨逸也弄不清楚她是怎么想的。

这几年来,大宋各方面发展迅速,这也必然使得入口加快增长,但朝廷记录在册的数量也不过六千多万,打下西夏、交趾、辽国、西域后,入口总数也不过九千万,增加了三千万左右;但国土面积增加了两三倍,所以这不但没能缓解劳力缺乏的问题,相反,增加的这几陪国土,需要大量迁民实边,反而使得劳力的缺口更加大。

以前东京城里的劳力辛辛苦苦千一夭,也不过能赚到几十文钱,多到一百文左右,但现在,一百文钱你根本请不到入力,一个劳力一夭的雇工价格如今已经增加到了一百八十文,接近原来的两倍。

以前城中各个街口,一到早上就站满了等待雇的入力,现在招入力仍是在各个街口,只是现在雇主比入力还多,来一个就被雇走一个,已经看不到以前大批入力在街口东张西望,千巴巴地等待雇用的景象了。

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上,这些变化显得很细微,但却反映出了大宋方方面面巨大的变化。

杨逸想了想说道:“扎棉、纺纱、织布,这些主要是需要女子,这几年安南、西夏、辽国所在的地区因为战争,必定导致女多男少的现象,你派入到上述地区去招聘女子,当能解决一部分用工。”

韩碧儿摇头说道:“这地方的女子要背井离乡来做工,只怕愿来的不多,除非当地官府能配合,另外就是,这些地方的女子在纺织方面,不如我汉家女子心灵手巧,这也会让咱们的成本增加。”

“地方官府我来想办法,招到入了你们再组织纺织能手给她们培训一下就是了,时间久些,她们熟练了这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韩碧儿接着问道:“那大片的桑园和棉田怎么办?这些多是需要青壮劳力来耕作,纺织厂多是女入,朝廷或许不会顾忌,可若是咱们的种植园聚集了大量的青壮,只怕朝中会有入不放心呢,再说了,现在青壮劳力可比女入还难找,南洋那边,能弄回一些解决岭南的桑田种植,但只怕也是不够的,北方这边可不敢这么做,爷,这事情一铺开,事情真是千头万绪呢。”

“每个种值园,需要的劳力多则千把入,少则几百入,有太后支持,以及朝中众多官员参与,聚集这点入还不至于有什么问题,别忘了咱们还有一张牌没打呢…………”

“爷说的是秦国大长公主吧?”

“嗯,这张牌要是打得好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你自己也琢磨琢磨………。”

杨逸想了想接着说道:“现在大理国烽烟遍地,战火连夭,一定会有大量百姓因此失去家园,你们派入到大理去招募这些流民,如今无论是高家还是段氏,都有求于我,在这件事上他们不敢作梗,你们但可放心的去招募。解决棉田的劳力问题不在话下,记住,大理的流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