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内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衙内闯三国-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璋见吴苋娇态,不由的哈哈大笑。上前一手托起她下巴,扬了扬眉头,轻佻的道:“小美人儿,要不要你家夫君疼疼你啊?来,先亲一个。”

吴苋顿时大羞,慌的手足无措。话说这位夫君没少干那白日宣淫之事,她天性温良,虽顾着规矩,但在刘璋的魔掌下,又哪能逃的掉?已是由着他折腾过许多次了。

只是现在可不行啊,吴苋虽不过问青州政事,但也知道,前面那三位对于夫君,乃至整个青州意味着什么。

自己身为正妻,无论如何也是要规劝夫君,万不能因这等事儿,对三位先生失了礼数。

、第164章:乱世来临(2)

心中想着,正要努力做出严肃的样子,冷不防刘璋忽然大手一揽,将她搂入怀中,啧的狠狠在她白玉般的面颊上亲了一口。

吴苋啊的一声轻叫,身子不由的就有些发软。正吓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却见刘璋松开自己,哈哈大笑着往外走去。

坏夫君,竟然这般吓我………,吴苋不由撅起嘴巴,狠狠嗔了刘璋离去的背影一眼。只是,旋即,却又轻抚面颊,眼眸中浮起欢喜的神色。

刘璋心情愉悦,调戏完小娇妻,径直出了后院。院门处,一个仆从正自恭候,见刘璋出来,连忙行礼见过。

刘璋点点头,挥手让他下去,这才往前厅而去。戏志才三人过来,必然是为了灵帝薨逝一事儿,刘璋心中明白的很。

只是却不知这三位顶级谋士,对此会有什么反应呢?自己是从后世而来,对接下来的变数自是了如指掌。他相信,历史虽然受了蝴蝶效应的影响,有些改变。

但是,这件事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岔子。毕竟,自己身在青州,又没去插手此次事件,那么,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才对。不过,对于自己麾下这三个智囊,究竟会做出如何反应来,他此刻也不由的甚是期待。

“志才、公与、公台,怎么如此好兴致?可是眼见雪景怡人,来找我饮酒赋诗不成?”

迈步进了大厅,目光在三人面上一转,刘璋拱拱手,笑眯眯的开口玩笑道。

戏志才和沮授陈宫两人对望一眼,都是一阵的无奈。跟这位主公待得久了,哪有不知他诗才什么的,根本就是折磨人?每次开始赋诗,这位倒是张嘴就让人赞叹。可是,这赞叹毫无列外的,都是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为啥啊?只因刘衙内记性不太好,嗯嗯,用他话说,那就是,咱是历史系的,不是中文系的。古诗词嘛,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只记得名句,嗯,记不全。

但这对于古代的文人们来说,可就是一种折磨了。犹如老饕闻到了肉味,刚要下筷子,忽然那肉被吃光了,没了。

这种状况,不但让人憋屈,还很招人恨的知道不?但这位主公貌似很喜欢搞这种吊人胃口的事儿,乐此不疲。

几次之后,再听这位说什么赋诗之类的,大伙儿几乎是一个表现,坚决无视,不接茬。

所以,这一次,三人还是老规矩,不接他茬儿,只同时躬身见礼。神马雪景,神马赋诗,你老人家自己包袱包袱收拾着吧。咱们来可是为了大事,不是来找罪受的。

刘璋见三人神色,心中暗暗好笑。举步往上首坐了,摆手让三人落座,笑眯眯的看看三人,这才笑道:“三位先生,这般大好景致,你们却没观赏之欲,啧啧,说明你们的心失了活力啊。这样可不太好,不太好。”

待三人落座,刘璋口中仍是调侃着。戏志才三人面面相觑,忽然觉得牙帮子那个痒啊。

、第164章:乱世来临(3)

“咳咳,主公,天子薨逝,必将引发一系列反应。主公身系天下之局,对此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

不能由着这人发挥了,三个谋士不约而同的想到。戏志才微咳两声,首先问道,直奔正事儿。

刘璋眼睛眯了眯,看了看三人,扬了扬眉毛,淡然道:“以三位先生之见,会有什么变化?我等又该如何应对?”

戏志才微微一愣,和沮授、陈宫相互对望一眼,都是看到对方眼中的疑惑。

他们早知道这位主公的智慧,真要说起来,其实并不下于他们。很多时候,他们不自觉的,也将刘璋做为一个共同商量、共同辩论的同行看待。

对于历次所谋,这位主公都有着令人惊奇的论点。其对事物、对政治的敏感,如今竟似毫无所觉,这事儿透着一分诡异,戏志才三人打死也不信,主公真的无动于衷。

“主公,如今皇帝薨逝,帝位空悬。先帝二子,皇子协虽得先帝之爱,但却在京中并无根基。以授料之,怕是多半由皇子辩接位。若如此,不但会更进一步激发外戚与中涓的矛盾,只怕就算顺利接位后,因为新帝年幼,辅政之争,也将没个消停。不知主公以为然否?”

眼见刘璋面色沉稳,不慌不忙的。三人猜不透刘璋心思,沮授无奈,只得先抛出引子来。

刘璋微微一笑,举起茶盏轻啜一口,点头道:“先生请继续说。”

沮授一窒,看看另外两人,只得又道:“授等三人根据京中传来情报分析,预料下一步,京中或许会有极大的动荡。当此之时,主公之势最强,却不宜妄动。但京中之势,却不可不掌控。如今,高将军坐镇雍凉,何不让其带兵入长安,以窥关中?如此,既能威慑京师宵小,不至让事态脱离咱们掌控;而世人不知高将军与主公的关系,也自牵连不到主公身上,此一举两得之策,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沮授说到这儿,和戏志才、陈宫都盯着刘璋,等他做出决定。

刘璋面上半丝波澜不兴,挨个看看三个谋士,心中暗赞不已。若是不预知后事,沮授此计,绝对是最最适宜的。临之以威,遥控掌握,比之李儒给董卓所献的主动求进,以维持京畿安定为借口,而强势入主中枢之计,更要到位。

当然,这也是依赖于世人不知高顺与自己的关系。不过,任凭这些个谋士想破头,只怕也想不到何进那个蠢货,竟蠢得会主动传檄天下,纷纷招外兵入京,以至于搅得天下大乱了。

“呵呵,此计,三位先生可达成一致?”想着后面的变化,刘璋缓缓问道。

戏志才三人对望一眼,都是同时点头。

刘璋微微一笑,轻轻摇头,忽然道:“志才,你们传下将令,令赵云、张飞率血旗军即日开始准备,一待令下,便开拔进河内而驻。令关羽率典韦、华雄,领兵两万,临虎牢而驻。再传风火两部,自即日起便潜入京中,给甄逸先生传信,请他与林部配合,在京中秘密设置几处落脚之地。还有,自京中往子龙、云长两边大军沿路上,也要设置几处落脚点。至于京中嘛,嘿嘿,过几日我将亲自前去走一遭。此番盛会,却不能少了咱们。高顺那边,绝不可动,仍继续隐忍发展就是。”

刘璋此话一出,戏志才三人同时面色大变。戏志才霍得站起身来,急道:“主公,万万不可!如今,咱们虽声势极大,但尚未到可与天下为敌之时。此时不奉诏而擅自入京,挥大军而临京畿,是为取祸之道也!高将军本就镇守雍凉,只要借口追击贼兵,至长安而停,任何人也说不出什么,与主公如此大动,绝不是一回事啊!主公,还望三思,万请三思啊!”

旁边沮授、陈宫都是站了起来,齐齐出言相劝。陈宫额头上青筋都蹦起老高。

刘璋面色不变,望着三人,也不说话,半响,忽然嘿嘿一笑,诡秘的道:“先生此言有理。只是,全是建立在我不奉诏而动的说法上。那么,如果我是奉诏而行呢?”

、第165章:入京(1)

第165章:入京

对于刘璋主公所说的奉诏,戏志才三人全是摸不着头脑。怎么主公手里藏着什么密诏之类的吗?可没听说过主公与天子有过接触啊。

三人一头雾水,刘璋嘿嘿一笑,起身走到门前,看着外面纷扬的大雪,轻声道:“这天下的局势,很多人都看的明白,三位先生所言,他人又如何不知?只是你们都忽略了一个人。”

戏志才三人一呆,相互看看,沮授疑惑的道:“还请主公指教。所说究竟是何人?”

“大将军何进!”

刘璋头也不回,淡淡的说道。

嗯?三人听刘璋说到这个名字,不由的都是一愣。何进他们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也正因为是知道何进做为外戚的领军人物,和中涓那帮阉宦之间的矛盾,这才有了这么一番思量的。但为何,主公竟说自己等忽略了此人呢?

“你们只想到何进和宦官的矛盾,只去根据形势推断,这不能说不对,但却不够精确。要知道,任何事的形势,都是由人去推动的。事件中的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

刘璋缓缓转过身来,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三人,接着又道:“何进其人,不过是个杀猪的。本身并未真正有多少治政治国的本事,这种人,若说有一身武力,从军而战,或有可期待之处。但若指望他在复杂的政治角逐中,分清时势,砥柱中流,那却是有些缘木求鱼了。

而且,何进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优柔寡断,却又临事而慌,易于仓促定计。但往往,最后所定的却是最差的。偏偏又狂傲自负,不肯轻易听他人劝谏。这也是小人得志,一朝走上高位的通病。

嘿,此次京中之势,你们都是从一个聪明人的角度去判断、去分析。但我却是从一个蠢货的角度去想,因为,主导此事的,本就是何进那个蠢货。一个蠢货的思维,你们又怎能期望他能高明起来?看着吧,我料他必将蠢的让天下人瞠目结舌,蠢的让天下大乱。”

戏志才三人听到最后一段话,不由的脸上都露出恍然的神情,随即眼中露出佩服的神色。只是对于何进能蠢到什么地步,却又不由的苦思了起来。

“以主公之见,那位何大将军,会有什么举措?难不成他手握京畿禁军之重,还能不战而逃,自己跑了出来不成?”皱眉想了想,陈宫思量着,开口问道。

“嘿,公台所问,虽不中亦不远矣。只是若说他直接不战而逃也绝不可能。此人身上市井痞气十足,单看他那个弟弟何苗便能知一二了。他不会逃,肯定会战,但这种街市痞子,跟人打架,最先想到的就是召集最大数量的帮手,或者说是呐喊摇旗的。嘿嘿,公台,你猜他会不会传檄天下,令各郡诸侯一齐进京清君侧呢?”刘璋面上露出玩味的神情,看着陈宫笑着道。

“什么?!”

刘璋此话一出,不但陈宫吓了一跳,就是戏志才和沮授也是满脸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第165章:入京(2)

“怎…。怎么可能?”陈宫眼神有些呆滞,呐呐的张口道。“他若想动兵剿灭中涓,只需一部禁军足矣。而一旦纷纷召外兵而入,英雄齐集,各怀心思,岂不是……。。不是欲使天下大乱吗?”

刘璋淡淡一笑,又再转身望向外面,轻轻的道:“看吧,我想他多半会的。蠢人的思维,又怎能正常的了?去吧,按我所说去办。甄逸与林火二部,需要立刻动身,以最快速度进京准备。其他人,待檄文一到,立刻开拔。”

戏志才三人缓缓的点点头,起身去了。出门之际,个个都是一脸的凝重。只是眼中,也隐隐有一丝兴奋跳动。

对于刘璋的分析,他们先是震惊,随即却又觉大有可能。若一旦真如刘璋所预料那样,那么,接下来,必将会是一场任何人都再也控制不住的大乱。究竟会最终演变成什么局势,没人看的清。

但是,他们能确定的是,真要到了那个时候,风云变幻,欲主沉浮的,终是要凭着实力说话。而青州,自家主公这边,实力,却刚好是最大的筹码。

接下来的日子,大汉的政治中心之地雒阳,上演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戏。

首先果然是由皇子辩继位,改年号光熹。随即,传出说上军校尉、黄门蹇硕谋反,大将军何进下令收剿其人。

只是等重兵入内,却是由中常侍里的郭胜,早将蹇硕斩了,献上头颅。原本蹇硕所部,尽皆归附。

正当天下人认为,此番为祸宫中的十常侍必然会被连根拔除,但却出人意料的,后面再无声息了。简直就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闹剧。

随即,新天子有明诏传下,由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辅助新帝以治朝政。

不几日,忽说董太后出现在朝廷上,降下懿旨,进皇子协为陈留王,封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并十常侍等共相辅助新君,参议朝事。

董太后?虽说是先帝的母亲,但因为其夫,也就是灵帝的亲生父亲刘苌不过一个三等候,所以即便是当年灵帝被过继来登上了皇位,其母董太后的身份也一直不是很高。而今,怎么会突然上了朝,还主了政事呢?

皇子协封王、国舅封将军倒也说不出什么,但怎么十常侍又要参与政事吗?况且,以君王宗亲而辅助理政虽不是没有过,但那都是因为君王年幼,辅助之人也是年长之人才行啊。

如今,皇子协本是新君之弟,年纪比新君还要小,又能辅个什么政?这到底要搞什么?

天下人正为这变化发懵之际,忽又传出,两宫失和,董太后被引出出身问题,随即被发送出宫,往河间安置。而刚刚升任还没几天的骠骑将军董重,也忽然自缢于家中而亡。

如此,朝中不过一月之间,连续几个重量级人物突兀登场,又突兀离场,局势之动荡混乱,犹如深陷迷雾之中,扑朔迷离。

待到又几日后,忽有传闻说,何进使人暗杀了移出宫外的董太后,天下不由哗然。要知董太后虽出身不高,但毕竟是先帝亲母啊,何进以臣下身份,竟然说将其杀了就杀了?何以嚣张跋扈一致如此?

可不等人反应,又一颗重磅炸弹炸响,直将众人震的一阵迷茫。

这个消息就是,大将军何进被中涓害了,而害了大将军的十常侍等人,又被何进手下愤怒的士兵杀了。

而混乱之中,新帝并陈留王,以及太后,都被宦官劫持,不知所踪了。

天下一片大乱。

就在这种乱糟糟一团混乱之中,各地诸侯忽然都先后接到一纸檄文,正是由大将军府发出的。

看其落款,却是大将军何进遇害之前发出的,乃是征召大伙儿入京,共诛阉宦,以保新君的。众人一时间,各自心思。

青州城主府内,戏志才、沮授、陈宫三人,如同看神人一般的望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