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争之世-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子的脸蛋刷地一下变成了大红布,她别过俏脸,冷哼道:“本夫人没那心情!”
庆忌瞧她模样糗得可爱。便嘻皮笑脸地道:“嘿嘿,那就等你有了心情我们再继续,只消夫人招呼一声,庆忌必定摞下公事,马不停蹄地赶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南子双手抬起挽着头发,大袖落下,出两管雪白的小臂。她挽住秀发,狠狠地瞪了庆忌一眼。没好气地道:“嘁!那你就耐着性子等下去吧。天荒地老,沧海桑田。或许会有那么一天!”
庆忌一本正经地颔首道:“只要夫人那时仍如此时这般美貌,寡人不嫌你老!”
“你……”南子又狠狠地瞪他半晌,无可奈何地一叹:“我方才说错了话啦,你是一个大男人,但却不是一个大英雄。而是一个……”
“而是一个甚么?”
“而是一个大混蛋!”
“呵呵,夫人竟向一个混蛋投怀送抱,人倒是够美,这眼光嘛,可实在差劲的很。”
南子听了一楞,黯然道:“南子的眼光……本来就差劲地很,否则当初又怎会喜欢了……”
“唉!”她忽然一叹,垂下眼帘,幽幽地道:“大王,南子只是一个女儿家,理国事谋天下,非我所长,人家如今是走投无路,唯有靠你出头,只望你这一次……万万不要骗我。”
“夫人放心,我方才已经思量过,只要宋国肯以彭城为代价,庆忌有七成把握说服秦国出兵。”
南子一听方要开口,庆忌已抢先道:“夫人,吴国甫与秦国结盟,兵者大事,庆忌能有七成把握,已是难能可贵。我若说有十成把握,那就是骗你了。”
南子欲言又止,改口道:“成,只是你若不能说服秦国出兵,那么割让彭城之事,便也休提。”
“这是自然,我对天盟誓!”
“唉,你们男人的誓呀,是这世上最信不过的东西,可是人家……如今也只有信了你了……。只望你莫再欺瞒我这可怜女子,否则……人家只有一死了之了。”
庆忌地身影出现在小楼外,一直如临大敌的袁素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庆忌推开院门看见那个女子,帘便摒退了他,不让他跟随进院,袁素虽知其中必有缘故,庆忌也未必会有危险,仍是禁不住忐忑不安,直至此刻才算是放下心来。
一直在他监视之下的弥暇快步迎上去,愧然一揖道:“大王,非是弥暇有意欺瞒旧友,实是君夫人所命,弥暇不敢不遵。”
庆忌笑道:“无妨,寡人知你处境,自也不会怪你。酒兴已尽,寡人这就回宫去了。”
弥暇忙随庆忌到了酒楼,再隆而重之地送他出去,庆忌登车,甫一离开吴脍居,便叩叩车壁,吩咐道:“袁公,立即令耳目司进宫见驾,寡人有要事吩咐。”
“诺!”袁素急忙招过一名亲信吩咐几句,那武士立即打马向相反的方向驰去。
庆忌放下轿帘,往椅背上一靠,摸着嘴唇,回味着南子性感红唇的味道,忽然轻轻一笑:“这个丫头扮得这么可怜,只是为了激我做她的说客?为了一个说客付出一座城池的代价,未免牺牲太大了吧,她到底……正在图谋何事呢?”
第262章 所谋者何
割让城池,非南子一人可以作主,她需要将她与吴王庆忌达成的协议传回宋国,由乃父宋国国君决定。南子将事情经过和她的分析详详细细地写下来,直至第二日才由心腹带往宋国,而在此之前吴国的耳目司人员已经奉命加强了对卫宋和晋国的侦伺。
庆忌以成碧的商业网络为基础搭建起来的情报网既庞大又有效率,其中既有流动往来、刺探返报的行商,又与与之有利益往来的当地国人】子,而行商在当时能为相互独立的各国交换彼此所需的他国物品,繁荣当地经济,是各国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但深受各国欢迎,而且那些大商贾们交往的多是高官贵人,不但身份能得到充分掩饰,要从各种渠道获得情报也是易如反掌,甚至可以微妙地影响各国的政治和外交。这支非战之兵的力量极受庆忌重视,在他的亲自主持下,以国力支撑,变得日益强大起来。
很快,耳目司的情报陆续送回,其中有卫宋两国和晋国的军事行动、有些什么政治方面的活动,哪些高官世卿之间来往密切,甚至哪位大夫最近举报过几次盛大宴会,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庆忌手下的人将这些消息汇总整理,呈报给庆忌,有关卫宋与晋三个国家不同侧面的描述在他的眼前渐渐完善起来,使他对这三个国家近来的动向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卫宋两国联军确如南子所说,对晋作战屡屡失利,尤其是秦楚和晋国之间的战争不了了之后,晋国对卫宋的攻势有所加强。公子朝察觉南子对他的杀机,惶惶不可终日,好在宋国统军将领轩辕衡和卫国统军将领公孙拔虽受南子示意,但是这两个人都是守正不阿的君子,不想仓促杀掉公子朝,惹来众将非议。因此都想找个更好的机会,以便名正言顺地除掉公子朝。
公子朝因此得了喘息之机,密派亲信与晋军进行接触,在得到赵简子愿意接纳的答复后,于军前反戈一击,投了晋国。反引晋军攻入卫国,甚至一度攻到卫国旧都朝歌,与如今的都城帝丘也近在咫尺,慌得北宫喜、褚师圃等人甚至做好了弃城而投地准备。
卫国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两派势力之间的斗争更形激烈,北宫喜援引齐豹下台的前例,追究公孙拔战事不利的罪责,严重打击了忠君派的势力,重新起用了齐豹。齐豹与他本是一党。彼此共荣共损,用他自然比用别人放心。
而且齐豹被削去要职之后,往日威望大为下降。朝中许多旧人都改换门庭,投了北宫喜,如今他被北宫喜再度提拔重用,虽权柄深重,却已不能对北宫喜构成威胁。
重新组织并进行势力分配地北宫喜一派势力大炽。凭心而论,他们这一派也只是想把持更多的权力而已,做为卫国世卿,他们家族的利益同卫国的利益密不可分,他们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绝对不想对卫国造成损害,因此一旦掌权,为了卫国的命运倒也竭尽全力。
由于卫国数百年来一直由齐氏、北宫氏掌军,在军中枝系纵横,人脉庞大,也只是近二十年来才被卫侯胞兄公孟弼夺了他们的大权,根基力量未受损害,如今重新把持大权,很快就能把全**队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对内固然确立了他们在官场上的不败地位,在对晋战争中,也发挥出了比以前更强大的战斗力。因此晋军虽攻入卫国,却也遭受了卫宋联军的竭力抵抗,攻势已经趋缓,并不像南子所说地已有倾覆之危的局面。
可这些情况。都是最近才发生地事情。按照正常情形。远在东海之滨。又忙于楚越东夷之事地吴国想要完全了解。绝非一时一日之功。南子万万没有想到吴国竟有如此庞大地情报网络。可以迅速地把卫宋与晋地军事情况了解地这么清楚。南子失算。便失算在这里。但是这也谈不上是她地过错。在此之前。天下各国。尚没有一个国家如此重视情报工作。甚至还专门成立情报机构。南子按照各国地正常情形猜测吴国对西北战局地了解程度。亦不为过。然而不管如何。庆忌毕竟是对那边地情形有了详细地了解。
耳目司送回地情报。除了这种无法掩饰地军石态。在政治上了解地直接情报有限。他们了解地都是各国举足轻重地大人物近来地动向。哪家举行过盛大宴会。哪家与哪家来往密切。哪家遣使离国。与他国要人接触频繁等等。
这些情报就需要庆忌进行详细分析。从这些蛛丝幻迹去揣测这些各国要人可以能采取地政治措施了。
议政殿中堆满了来自三国地方方面面地情报资料。庆忌、孙武、文种、掩余、英淘等人各自埋头在一堆堆书简、布帛秘信之中。不时就他们地分析与别人交谈几句。偶尔还会开几句玩笑。君臣其乐融融。关系十分融洽。
文种看着手中一份竹简。沉吟道:“大王。这位卫国君夫人南子。很是了起啊。看她近来频频往返于卫宋两国之间。私下接触许多手握重权地大夫。行踪很是诡异。北宫喜、齐豹、褚师圃一派重握大权后不断削弱忠于卫侯地势力。他们自己则投向南子一方。从种种迹象分析。卫侯实质上已经被他们软禁在宫中。政令不出宫门。如今南子才是名符其实地卫国之主了庆忌微微颔首:“嗯。这个女人。一向颇有手腕。卫侯荒淫无道。疏于政事。北宫喜等人既想长久把持卫国大权。又没有胆魄能力取而代之。就必须捧出一个既要依赖于他们。又能名正言顺地控制卫国地人。自然与南子一拍即合。各取其利。
呵呵。可笑她还扮成一副楚楚可怜地模样来欺蒙寡人。卫侯与她貌合神离。彼此勾心斗角久矣。如果她真地不容于卫侯和宋公。怎么可能以一国君夫人地尊贵身份秘密离卫赴吴。怎么可能连卫侯地亲信弥暇都受了她地控制?”
英淘笑道:“大王慧眼如炬,自然不会受她蒙蔽,不过若换了其他人,见那美人儿梨花带雨、弱不禁风地模样。早起了怜花之意,怎么还会怀疑她别有用心呢?”
庆忌一笑,正想打趣几句,心中忽地一动:“只怕英淘一语中的了。若不是孔丘见南子地故事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作风荒淫、却美貌动于天下地南子以另外一种面貌在史书中存在了数千年,自己看她时始终保持着几分理智,恐怕早被她的泪水和柔情所打动,未必便能想到这一层。
文种一本正经地道:“她是不是有意夸大她的困境并不重要,或许只是为了激起大王怜香惜玉之心而慷慨相助也不一定。重要的是。她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让秦人拖住晋人地后腿,从而迫使晋人答应休兵罢战。如果仅仅为了这个理由,恐怕宋人未必肯答应割让城池。”
孙武抚着胡须道:“可是大王提出割让城池的条件。南子甚至不曾反驳一句,便很干脆地答应将此事告知宋公,显然在她心里是已经答应了这个条件,而且觉得这个条件对她所得到的,是值得的。”
庆忌摸摸鼻子,心道:“兵圣这回可猜错了,南子虽未直接拒绝,可是却曾以色相诱,想让我放弃这个条件呢。只是……倾城之姿固然让人心动。拿一座城去换,寡人有点舍不得而已。”
“嗯……,南子……,此女风情万种,国色天香,姿容自不待说。可她眸清如水,眉眼端庄,实不像个罗裙易解的荡妇,卫侯好男风。只求她不要干涉自己的事情,南子若要秽乱后宫,卫侯根本不会去理会她,她只要勾勾小指,不知多少仪表堂堂、魁梧健力的公卿大夫愿意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可是据我的了解和得到的情报,她却从不曾有过甚么面首,迄今为止,也只喜欢过公子朝一人而已。若非用情之深。如今也不会以恨他入骨。她在吴脍居小楼之中对我投怀送抱,只是想以色诱达到目地。还是半真半假,对寡人动了心思呢?”
想到这儿,忽回味起南子芬芳可人的双唇和她娇盈**的肌肤触感,不禁颊齿留香,指尖上又泛起酥酥地感觉,庆忌拨开竹简,俯头看向漆的发亮的桌面,以案为镜,向镜中的自己挑了挑眉尖,摆出一个很阳光很俊朗的笑容。
“啪!我知道了!”公子掩余一声大喝,把庆忌吓了一跳,胳膊肘儿一拐,堆得小山似的竹简哗啦啦倒了一片。
孙武、文种、英淘都从书简堆中刷地一下抬起头来,抻长了脖子向他看去,异口同声地道:“大司徒发现了甚么?”
掩余兴奋地道:“南子近来频繁接触卫国忠于她的一派大夫,而且多次接见轩辕衡,还几次返回宋国。她以前返回宋国时,多栖于宫城之中不出宫门一步,而这几次呢?从情报上看,她不但多次出宫,还以宋国长公主、卫国君侯人的身份设宴款待宋国公卿。从这名单上看,受她邀请的,都是宋国举足轻重地世卿高官……”
孙武迫不及待地问道:“那又怎么样?”
掩余长长吸了口气,郑重地道:“南子,迫不及待地想与晋人休兵罢战,是因为……她迫不及待地要动手了。”
庆忌几人面面相觑,半晌之后,庆忌才茫然道:“大司徒,你说南子要动手了……,呃,她要对谁动手了?”掩余挺起项背,昂然说道:“南子心志极高,又擅权谋,必是听说东夷蝉儿要建国称王,于是也想起而效之,合并卫宋,自立为女王。”
庆忌等人被掩余公子如此天马行空的创意雷得外焦里嫩,一个个目瞪口呆,半晌不能作声。
掩余见状解释道:“南子如今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卫国。而宋国呢,宋君素无大志,世子年幼,南子长袖善舞,以她权谋手段,要得到公卿支持,尤其是以卫宋合并相诱,必能使得大多数宋国公卿向她效忠。而且。轩辕衡如今正领兵在卫国作战,为抗晋人,宋国已派出了几乎全部的人马,都在轩辕衡掌握之中,南子若许以高官厚禄,唔……说不定她还牺牲了色相。只要诱得轩辕衡投靠了他,只要晋人收兵,立即挥回国,哪怕宋国不唾手可得?卫宋两国的来历,大王和诸位大夫都一清二楚,要合并两国,实是轻而易举。”
掩余是姬姓后人,因此这番话说的有些含糊不清,不过在场诸人都听的明白。虽说周人得天下后。一直不遗余力地贬低商朝,但是在场诸人大多是博学广闻之士,自然知道其中真相。
当年帝辛(纣王)继位时。商朝已经渐渐没落,但帝辛堪称雄才大略之主。文治武功,非同一般,他竭尽所能,大力发展工商,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了中兴世。这是不争的事实,直至后来的亚圣孟子,谈及他时也不得不赞他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当时商朝最大的敌人便是东夷。东夷时常入侵殷商,掳掠庶民百姓。商朝自自武丁至帝乙几个朝代虽多次讨伐,均未彻底制服东夷。帝辛继位后,欲谋长治久安,遂大力铸造青铜兵器,亲率倾国之兵东征夷族,一直打到大海之滨,掳夺了许多夷人为奴,征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
然而。此时西岐武王姬发却联合怀有二心地诸侯们趁商朝内部空虚,突然造反,帝辛正率大军在外,仓促闻讯来不及率大军赶回,只得轻车简从奔回朝歌,仓促组织充当奴隶地外族俘虏保卫都城。
两军交战时,那些主要是来自东夷的奴隶不愿卖命,结果战场倒戈,饶是如此。商人军队仍坚持了几天功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