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踏天下-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大帅!“钟吴大答应道,随即迟疑地问道:“大帅,这个东西很厉害么?”
李清吁了一口气,“如果真能成功,那将改变整个大楚的战争形式,你说厉害不厉害?”
一听李清如果说,任如云也紧张起来,“大帅,我们一定加紧研究,争取尽快地提高他的威力。”
李清此时已平静下来,这个东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笑道:“你也不必着急,提高这个东西的威力还只是第一步,等他具备了足够的威力,我们再来说别的。那天你们将他弄得有巨大的杀伤力后,再告诉我吧,三年或者五年都行,不要紧,我们有的是时间!”
转过身,对房内所有人道:“这件事列为定州最高机密,所有人都不许透露出一点风声去,唐虎,回去后通知清风司长备案,凡是这房间里的人,和以后会接触到这个项目的人,统统备案,另外,让清风再派一个专门的小组过来,负责这个小组的安保。直接向她汇报。“
第四百八十章:巡视上林里
匠师营甲出乎意料的收获让李清着实兴奋了几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兴奋劲便慢慢地消退,他知道,火yào这东西,从被发明出来,到他形成杀伤力,乃至最后形成战场上的绝对武器和统治者,中间经历了太长的岁月,这个时代,哪怕有了自己横chā一杠子,使他有可能chā上翅膀高速发展,但真想以他来改变战争的形态,说不定自己这辈子是看不到了。
眼前乃至以后数十年中,冷兵器仍将是战场上绝对的主角。决定这场战争最后胜负的,不可能是某一件横空出世的大杀器,而取决于自己统治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民生,财力等综合实力。
天启占据着中原大地,又有着统治大楚数百年的正统地位,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俱备,而经过这一场剧变的洗礼之后,他也基本上拥有了人和。自己要逆而取之,难度并不是一般的xiǎo。
离开神工县,李清并没有急于返回定州,而是一路开始巡视,第一站就是蛮族聚居的上林里。上林里以原先的城郭为基础,数年时间,已发展成为了一个较大的城市,有了定州扩展外城的经验,骖道明轻车熟路,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将城市分割成一个个规整的四方块,在上林里城定居的蛮族人足足有十万余人,而其余的的则分布在离上林里不远的四周,分别从事着畜牧和农耕,蛮族初迁来之时,人口比数在上林里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为了改变这种头重脚轻的格局,骖道明大力吸引流民到上林里定居,甚至开出了绝好的条件挖定州下辖各区域内有着一定特长的百姓来上林里,这也在定州内部引起了一些矛盾,甚至有官员直接告到了李清这里。
李清对于这件事是付之一笑,对他而言,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一件好事”上林里能吸引人才,如果你不能留住人才,那是你需要反思的问题,更何况骖道明所做的事情也是考虑到了上林里的稳定,那怕这其中有着他一些xiǎoxiǎo的私心,李清也是能容忍的。
几年下来,如今的上林里蛮族与汉族人口已基本形成了一比一的比例。
上林里的驻军首脑杨一刀,是李清的绝对心腹,下辖的选锋营虽然只是营的编制,但实则上拥兵超过万人”再加上吕大兵统率的红部骑兵,上林里的驻军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人,而在抚远,魏鑫也统率着一支六千人的部队,虽然目前这支部队的重心倾向于保护神工县,但如有需要,可以迅速掐断上林里通往定州的要道。
总体说来”李清对蛮族还是很有戒心的,蛮族归化不久,巴雅尔与蛮族的一些大将贵族们对这些人还是有相当的号召力的,同化所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而在这段时间内,李清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
目前的上林里,已形成了以皮制产业和畜牧为主力的经济模式,大量的皮制品从这里销往大楚各地,同时,这里也是定州最大的rou食输出地,耕荒计划xiǎo一直不停地在进行着”上林里城的外围,一眼望不到头的青苗让李清喜出望外,一直以来,定州的粮食都让李清有些忧心,如今的定州”虽然勉强做到了自给自足,但每年还是在不停地从外面购进粮食做为战略储备,预防着发生天灾人祸以及长期的战争,随着天启对中原的整合完毕,如今,已很难在从中原腹地收购到粮食了。
漫步走在一片青绿之中,季清不时停下脚步,蹲下身子察看一下这些yu米苗的状况,看到长势不错”脸上不由露出喜sè。
“大帅,五月间”我们这里xiǎo麦大获丰收啊,亩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四百斤左右。”一边的骖道明很是得意地向李清介绍道。
“四百斤,着实不错,骖大人,我们这里共有多少亩已开耕出来的良田啊?”李清问道。
“大人,数年开垦,如今上林里已拥有良田两百万亩,单是这一季的xiǎo麦,就让上林里的各大仓库塞得满满当当,眼看着今秋的yu米又将大获丰收啊!”骖道明喜气洋洋。“而且,我们在这些yu米之间还套种了máo豆,这些máo豆收起来,不仅人可以吃,战马也可以吃啊!”
“你做得很不错!”李清赞赏地看着骖道明,“不但赚钱有这农事一项上,也是游刃有余嘛!”
“大帅过奖了!”骖道明谦虚地道:“这主要是大帅对我们上林里一直倾斜的政策有关,再者,这些水利沟渠等等,要不是大帅特别关照,我们真还不会投入这么大的资本去做,现在看来,大帅真是高瞻远瞩啊,有了这些设施,如今我们这里总算是不用看天吃饭了。”
李清笑了笑,道:“这里的蛮族如今还平稳么?”骖道明道:“一般的蛮族百姓如今生活安定,收入一日强过一日,因为上林里以皮制品,rou制品为核心产业,他们比一般的汉人还要富足,有什么不满意的,和我们汉人一样,只要能吃饱肚子”衣食无忧,自然就不会起异心,当然了,总会有那么一xiǎo撮人搅风搅雨,不过他们已越来越没有活动空间了,一者我们大力剿杀,二者愿意跟着他们闹事的也少了。
“虽然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李清站了起来,“上林里有如今这个局面,来之不易,需知千里长堤,毁于一蚁,你在上林里,一定要关注汉蛮两族的和平共处,两族之间,仇恨很深,想要消化这些仇恨,恐怕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但我们现在就要开始抓起,鼓励汉蛮通婚,在蛮族之间普及汉族教育,一点点地改变他们。”
骖道明也正sè道:“大帅放心,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都护府上下都很清楚,在政策之上,我们奉行一视同仁,无论妾汉,平等对待,上林里开办了无数的学堂,都是免费教育凡是适龄儿童,都是强制入学,蛮族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大帅,我相信,再过个几十年,他们的语言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到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李清微微一笑,“听说你给常派人给*月和安民送礼物?”
李清突然跳到这个问题上,而且还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骖道明身体不由一僵,猜不出李清问这个问题的真实用意,一时竟然不知如何作答,偷偷瞄了一眼李清的脸sè见他神sè如常,这才大着胆子道:“雾月夫人当初在上林里出事,下官一直内疚于心,世子安民也是在上林里出生下官是看着他从xing命垂危到后来日渐健壮,对世子有一份特别的感情,所以,有了一些什么稀罕玩意,都会搜罗起来送给世子,说起来也不值钱的。只是颇为少见罢了!”骖道明话说得很自然,但话里却设了一个xiǎoxiǎo的陷阱李清两子,安民为长,济世为嫡,一直以来,李清并没有确认到底那个为世子按理来说,当然是嫡出的济世,才是当仁不让的世子,现在骖道明话里话外,却将安民称为世子,自是有试探李清的意思。
骖道明说这番话出来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如今天启还活着已经是大楚一个不公开的秘密,恐怕除了升斗xiǎo民不知道之外稍有些地位的人都是心照不宣,而李氏与天启将角逐天下也几乎是呼之yu出这种情况下,倾城的地位可就有些尴尬了,反之,安民虽是庶出,但却是长子,这就值得很多人为之投资了。
李清不知是没有听出骖道明话中之意,还是心中确实有什么想法,并没有出言纠正骖道明,话题一转,又跳到了另一个话题之上,“上林里既然比较稳定,我想将吕大兵所统率的一万红部骑兵调走,投入到北伐战场,你可有什么建议?”骖道明心中狂喜,李清没有否认,是不是就代表着肯定了呢,如果到时真得是安民上位,那以自己在雾月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时水涨船高,自然是不在话下,听到李清突然又跳到另一个问题上,险些没有反应过来。
强行按捺下激动的心情,道:“大帅,没有问题,吕将军走了,上林里还有杨将军率领的一万选锋营,再加上上林里的衙役捕快,乡野之中的预备役,足以让上林里平平稳稳,再说了,抚远那里还有魏将军呢!”
“你这里稳定,我很高兴,这样我能chou调更多的兵力出来,其实上林里崛起之后,抚远城已成为ji胁,留下魏鑫在哪里,也不过是以防万一,既然你这里没有问题,我准备在上林里只留下少数部队,魏鑫我也准备调走了。”骖道明沉毕片刻,“既然如此,我建议杨将军可以将部下分出一部,驻防在抚远,这样便万无一失!”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李清点头道。
两人一边在田间漫步,李清一边道:“自从打下蛮族之后,一直以来,在我的整个战略构思之中,草原将是我马踏天下的重要支撑点,他不仅有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让我后顾无忧,更能为我提供定州铁骑所需要的千万战马,而现在,你经营的东都护府更是让我刮目相来,不久之后,这里还将成为我定州的粮仓。”
“全托大帅洪福!”骖道明道。
“不必谦逊!”季清摆手道:“你做得不错,我都记在心里!”骖道明心中一阵激动,自己多年来的付出总算在今天,有了回报。
当夜,回到上林里城的李清分别接见了杨一刀,吕大兵,骖道明,还有奉召而来的魏鑫,特别是与骖道明,两人竟然闭mén谈了一个通宵,至于到底说了一些什么,却无人得知了。
bk
第四百八十一章:调兵遣将
第四百八十一章:调兵遣将
从六月中返回定州开始,差不多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李清马不停蹄地巡查着下属各州及要害部mén,并州是现在定州辖下最主要的粮食供应地,有揭伟和吕大临在那里驻守,虽然现在定州下属各地对并州的粮食已不象已前那么依赖,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供应来自哪里,轻忽不得,再加上并州来得过于容易,李清一直心有疑虑,徐则成当初爽快地带着他的部分jing锐部队撤出并州,拱手相让,而后来又证明徐则成明面上是萧浩然的人,但实则上早就投靠了天启,更让李清忌惮,吕大临部数万军队驻扎在并州,严阵以待。
复州是最早被李清拿下的地盘,原向氏旧有势力早被过山风扫dàng得一干二净,许云峰接手后,几乎没废什么力气就合盘地将定州新政推行了下去,现在定州新政在那里的影响已是根深蒂固,也是李清除了定州之外最为放心的地方,那里不仅有李清的经济命脉盐业,更是李清的水师基地。
这一次去复州,让李清高兴的是,许云峰数年经营,不仅已让复州当初备受打击的经济复苏,更是chou调了大量民夫修成了长达数百里的捍海防bo堤,让沿海居民最大程度地免受天灾之苦,如此大的工程,复州居然只靠自己一州之力就完成,而且对于民生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让李清对许云峰的执政能力不由大加赞赏,许云峰有时虽然一根筋,但其凡事亲力亲为,身先士卒的做法却在当地颇为百姓称道,像这一次李清到复州就听说了修建防bo堤的时候,身为一州之长的许云峰居然也曾挽起ku脚,穿上坎肩,亲自去扛过石头。
对于许云峰的这种事必躬亲的执政方法,李清多次劝诫,但无奈此人的确犟牛一般,当着李清的面满口答应,一转头立即忘得一干二净,照样我行我素,让李清也有些无可奈何,看着对方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却已有了六十岁的外貌,李清也是嗟叹不已,但此人xing格如此,也是无法可施,只能希望他的身体也跟他的xing格一般强硬,否则此人要是倒下,可是李清的一大损失。
海陵船厂研究已久的万料大船终于成功下水,这是大楚有始已来最大的船只,下水那天,海陵万人空巷,连远在南方的水师统领邓鹏也是率领着一支护卫舰队返回海陵,亲自主持这条超级大船的首航。
这艘被命名为启元号的大舰长达百米,宽约二十五米,相比复州水师主力舰五千料战舰,足足大了接近一倍,甲板之上,共有高达五层的建筑,每层都设置有十数台特制的抛石机,至于八牛弩,蝎子炮等远程攻击武器,装载之多,让人看了都觉得头皮发麻,得益于定州匠师营发明了冲锤,将铁板能一次冲压成形,启元号的外舷和要害部位都加挂了铁板,这让他的防护xing能得到几何倍数的上升。整个船只采用底舱轮滑技术,为了让这艘超级大船保持一定的航速,足足有五百人为他提供动力。但饶是如此,他的航速在全力前进时也只有五千料战船的三分之二。
在李清看来,这就是现时代海上的航空母舰,有了他,水师几乎可以横行海上,但大有大的优势,反过来也有其弱点,航速慢,机动灵活xing差,如果单独作战的话,极易成为对手的靶子,所以必须为他配备相应的护卫舰,将他作为一个移动的海上堡垒,强大的火力点来使用。
虽然邓鹏迫不及待地要将他开回南方,投入对登州水师庞军的压制,相信有了这个巨无霸,足以让庞军水师从此龟缩在港内,完全失去对黑水洋的控制,如此一来,定州水师将在海上纵横无敌,整个南方海岸全都沦为他们的袭击目标。
出于稳妥起见,李清还是要求邓鹏先在大本营中进行多次演练,研究出护卫舰与启元号配全作战方案并能熟练运用时,方能投入战场,李清可不想刚刚投入战场的启元号出师未捷身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