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踏天下-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霉的徐基本以为对方占领了秣陵,总得要稳定住局势,才会向卢州方向进军,自己逃跑的时间充裕得很,甚至还有可能收拢部队,重建防线,但才跑了数十里地,他便惊恐地发现身后烟尘大作,旋风营旗帜隐隐可见,那可天杀的姜奎居然不依不饶地追了上来。
此时的卢州兵已被打破了胆,有城池作依靠还被对手一鼓而破,如今没了城池的依仗,他们如何敢于定州骑兵野战,除了打马狂奔,他们心里也完全没有别的想法。
徐基给裹在luàn军当中,为了减轻战马的负重,逃路的路上早就脱了盔甲,此时披头散发,衣衫破luàn,活脱脱变成一个丐帮弟子了。
“大将军,大将军,定州兵在身后十里处停下来了!”断后一名军官追了上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向徐基报告。
闻听此语,徐基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结束了自己,才看看自己身边的士兵,不由羞愧难当,自己手里还握着一把钢刀,而很多的士兵,连武器都丢掉了,除了胯下的战马,已是啥都没有了。
“定州兵,我们拿什么才能挡住他们?”徐基心惊胆战地想道。
未完待续
bk
第四百二十六章:军师的抱负
定州常胜师在卢州打得欢实,狂飙猛进,但作为战争策源地的定州,却显得相当平静,与以前对蛮族的战争全州发动不同,这一次却是显得bo澜不惊,很多普通百姓甚至不知道定州又开始对外作战了。&&百度搜索:&&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定州对于北伐之战准备充足,策划良久,其二也是这几年定州日渐富庶,这种烈度的战争已经犯不着全州动员了。
李清亲自前往前线,住持北伐事宜,驻守定州,主持全面工作的当然便是尚海bo了,当然,由于有路一鸣和清风的存在,尚海bo其实也主要管着军事方面的工作,定州的日常运转依然靠着这三架马车的齐心合力。
尚海bo的住所离镇西候府不过里许路程,虽然说不上巍峨壮观,但也占地颇大,本来身为南方人的尚海bo在定州呆得久了,xing格也大变,所修宅院少了一些南地的宛转雅致,却多了一些定州的豪放大气,如今尚府里一百多口子人,大都是辗转来投的亲戚,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尚海bo落魄之时,一些家境殷实的亲戚便有些不待见他,但随着尚海bo到了定州,日渐崛起,眼下更是名震大楚,作为李清的首席谋士,定州的实权人物,那个不知,谁人不晓?于是便有些亲人不远千里来投,而随着中原大地烽火迭起,来投奔他的人便更多了。
对于这些人,尚海bo本身也是不大待见的,但这个时代,宗族的力量和观念却也不是他所能抗衡,真将这些人拒之mén外,不免让自己的名声受到极大的影响,便也只能捏着鼻子收纳了这些人,在其中选一些能干的安排一些个无关紧要的职位,权当是让他们有个养家糊口的生活来源,毕竟堂堂尚府的人,真个生活无着,被迫出去揽工过活的话,尚海bo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除了这些人以外,尚府里还有数十名贴身护卫和士兵,以及一些仆人丫头,贴身护卫是尚海bo从军中jing选而来,忠心自然是勿需多说,但那些士兵却是州府派过来的,其中有没有几根杂草,那却是难说得很,便是那些丫环老妈子,huā工杂役,其中有没有统计调查司的人,尚海bo的心里也没有底。对于清风,尚海bo有着一种深深的忌惮。虽然军情司的茗烟将这些人调查了一个底朝天,祖宗十八代都给挖了出来,也不动声sè地辞退了一些人,但真个洗干净了吗?
坐在书房中,足智多谋的尚海bo现在却有些犯愁,原因无他,今天,候府倾城公主派人召见。倾城公主这个时候要见自己是什么意思?尚海bo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帅刚刚离开定州,倾城公主便召见自己,这里面藏着什么玄机呢?
学得屠龙术,卖于帝王家,xiong怀经伦的尚海bo落魄半生,却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志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来到定州,见到了当初跟他一样落魄艰难的李清,数年的时间,定州崛起,作为辅佐李清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在被李清一步步折服的过程中,也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李清的势力日渐庞大,让他看到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打天下只是一个过程,尚海bo更看重的却是日后天下一统的庞大帝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最高境界。而尚海bo更为之mi醉。有朝一日,身居朝堂之上,施展自己的xiong中所学,让天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河晏海清,那才不妄自己来世上一遭。
如今的定州正在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所以尚海bo考虑的事情,不仅限于眼下,更着眼于未来,在他看来,如今的大楚,根本没有什么势力可以阻挡住大帅的脚步,大帅登上那个位置只是迟早的事情,而作为首席谋士,定州仅次于李清的实权人物,当大帅荣登九五之时,皇帝宝座之下第一人,非自己莫属。所以,他要将影响到日后这个帝国的不安因素统统掐灭在摇蓝之中。
大帅什么都好,尚海bo心中暗想,不论是文治武功,李清所表现出来的才华都让尚海bo叹为观止,能辅佐这么一个名主,实在每一个谋士的幸运,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帅在治国治军中所表现出来的杀伐果断,在内事上却犹豫不决,反反复复,这让尚海bo心中很是不安。大帅重亲情,重友情,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一种难得的美德,但对于一个志在天下的人来说,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所谓枭雄,大都灭情绝xing,对于有可能危及到自己事为的人或行为,都会果断地将其打落尘埃,但很显然,李大帅做不到。
在尚海bo看来,现在大帅的家事明显已危及到日后帝国的稳定,现在虽然迹象不显,但日后必然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内来一个大爆发。
对于清风,作为一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战友来说,尚海bo是很佩服的,清风的表现让绝大多数的男子汗颜,有时候抛开清风的另外一个身份,尚海bo甚至会为了有这么一个战友而感到庆幸,但联系到清风另一个不公开的身份,大帅的庞姬,而且在大帅那里长红不衰的nv人时,尚海bo便感到这太危险了。特别是霁月被大帅纳为侧室,并为大帅产下长子之后,这种危机感让尚海bo有如芒刺在背。
对于清风在政治上的布局,尚海bo不是没有察觉,但却无法遏制,因为清风做事太过于漂亮,让他抓不住任何把柄,相反,因为一直以来自己的咄咄bi人,清风看似的步步退让,倒让大帅有些偏向她那一方了。
清风,如果你不是大帅的nv人,如果你的妹妹没有为大帅产下长子,那该有多好口阿!每每深夜无人,尚海bo便会谓叹一声。有这样一个高明的人作为自己的对手,让尚海bo警惕的同时,却也感到无比振奋。我绝不会输给你。
后宫干政,为历来统治者的大忌,大帅或许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当他真正走到那个位置的时候,大帅就一定会明白。
对于倾城公主,尚海bo一直没有太过于注意这个带着明显政治目嫁来定州的主母,在他看来,倾城公主明显是属于那种四肢发达,xiong大无脑的nv人,与清风的几次jiāo锋都狼狈的败下阵来,便可以看得很明白,但倾城的公主身份却对定州很重要。
尚海bo认为,大帅平定天下之后,倾城公主的主母身份,将有助于大帅迅速地整合地方势力,那些朝野之间忠于大楚的人将更能接受李大帅的新政权,因为大帅与倾城的后人血管里也流着大楚皇室的血脉,在改朝换代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这些人也只能退而求次,接受这个结局了。
更妙的是,大帅获胜之后,原先的大楚皇室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清洗,至少在政治上将不再可能有任何作为,这也同时扫清了后党干政的任何可能,一个前朝公主成为皇后,即便是最愚蠢的政客,也不会去投效于她,因为她肯定是朝野上下重点防范的对象。
但如果这一切化为泡影,清风获胜的话,尚海bo有些不寒而栗,霁月高居后宫之首,安民成为太子,清风手握强大的权力机关,如此强大的组合,将无人能敌。
除非大帅除掉清风!尚海bo如果想,但以尚海bo对李清的了解,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许大帅会削掉清风的所有权力,但只要清风活着,她的影响力就会存在。
只有让倾城在这场后宫角逐中获胜,让嫡子登位,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个时间,倾城召见自己,是不是倾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呢?在定州,倾城可以依靠的人不多,燕南飞被远远的打发走了,秦明虽然握有数千兵力,但却在吕大临的掌控之下,也许倾城终于想明白了,在定州,旗帜鲜明,一直支持她的人就只有自己了。
“老爷,你去候府见公主吗?如果要去的话,就该动身了!”尚敬走进书房,垂手问道。尚敬是尚海bo老家里的老仆人,是尚海bo最为信任的人。
尚海bo站了起来:“去,主母有召,我们做臣子的,怎能不去?否则不是要让人议论我尚某人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么?”
“可是老爷?”尚敬跟着尚海bo久了,耳闻目濡,对于定州内部的一些矛盾,也是心知肚明。
尚海bo昂然道:“我尚某人行得直,坐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歪,有什么好怕的,备马,去候府!”
“是,老爷!”尚敬垂首退下。
片刻之后,在数十位亲兵的护卫下,尚海bo招摇过市,径直进了镇西候府。
而此时,在复州至定州的驰道上,一辆黑sè的马车在上百名黑衣亲卫的护送下,正向着定州一路疾驰,正是前往复州清洗职方司势力后返回的清风。
未完待续
bk
第四百二十七章:万世之基
第四百二十七章:万世之基
华灯初上,尚海bo婉言谢绝了倾城公主的留宴,告辞出了镇西候府。有些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的府第,而在候府之中,倾城公主仍然独坐在房中,出神地看着跳跃的灯火,甚至一个青衣人从房中藏身处走出,坐到她的对面,她仍是一无所觉。
“公主殿下!”那人轻轻地叫了一声。
倾城霍然一惊,抬起头来,看着对方,紧绷的面容稍稍放松了一些。
“袁大人!”
袁方微微点头,“对于尚海bo,公主有什么想法?”
倾城摇摇头,“尚海bo此人,可利用而不可能引纳,他不可能投靠我们。”
袁方道:“公主说得是,以往我们都判断错了,自从公主来到定州,摆明车马一直支持公主的定州大臣便只有他一个,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此人心中或多或少是对大楚朝廷有些忠心的,但现下看来,却是错了。此人是有着他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很可惜,他认为眼下的大楚不能让他实现他的抱负,而李清李大帅却给了他更广阔的政治舞台,让他能一展所能,这便足以让他对李清李大帅死心塌地了。”
倾城叹道:“可惜这样的人才,当初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反而让他远走边荒,终成朝廷大患,此乃丞相之责也。”
袁方失笑,“公主的看法太偏颇了,大楚地域广阔,人丁亿兆,所谓人才更是辈出,山野草莽之间,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埋没其中,直致老死也无人问津,区区一个尚海bo又算得什么,他只不过是运气好,碰到了一个赏识他的李大帅而已。真要说起来,才能上远超他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只不过这些人无人赏识,无法出头而已。”
倾城道:“袁大人,有时我也觉得很是奇怪,我家大帅发迹之初,无兵无将,可说是一无所有,但你看看他现在,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他选中的人一个个都这样厉害,难道他当真是先知先觉?尚海bo路一鸣就不说了,但你瞧瞧过山风,一介山匪而已,但现在,焉然是能独挡一面的帅才,骆道明,揭伟,许云峰,以前都不过是撮尔xiǎo吏,但在他的手上却焕发出极大的能量,如今都成为了定州的鼎臣。这仅仅能用一个运气好能概括吗?”
袁方叹了一口气,“李大帅此人,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物,文治武功,都是当世绝佳之人,不能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至于他手下这些人,呵呵,公主,那倒不是李大帅能dong察先机,而是在于李帅设置的运作机制,在李帅的这套体制运作之下,能力差的官吏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下去,只站起来的都是jing英之辈,公主看到的是一个个被大帅发掘出来的埋没的英才,却没有看到在这套机制之下,更多的人被打压下去了。”
倾城眼睛发亮:“也就是说,未来的大楚,也可以套用这种机制来发现人才,栽汰劣员?”
“公主,李大帅如今统治的不过区区数州之地,而且在这些地方,他的威望至高无上不二,所有政令极易推行,而大楚地域何其广大,想要推广这些机制何其难也,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可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施行的,便如李大帅当初在定州实行新政,陛下也曾问过他可否在全国推广,您知道李清当时是怎么说得吗?”
“他怎么说?”
“自取灭亡!”袁方笑道:“当然李大帅当初说得很委婉,但中心意思就是这样。”
倾城的眼神又慢慢黯淡下来,“既然如此,皇帝哥哥费了这么大的心力又有什么用?即便获胜,不过让大楚又苟颜残喘数十上百年而已,最终还是会走上今天这条老路。”
袁方脸sè郑重起来,眼里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自古以来,世上没有不灭的王朝,想要打造一个传承万世的帝国,何其难也!但我们正在做,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也许我们这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但只要大楚的历代皇帝坚持不懈,每人做好一件事,大楚传承万世也不是没有可能。”
“陛下雄才伟略,袁方纵观史书,从来没有一个帝王能如陛下这般雄才大略,甘愿舍其自身一切来为大楚谋万世基业,也许终陛下一生,终我袁方一生,我们只能做到一件事,但这却是最难的一件事,做到了,大楚便又会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来一步步完善发展。万事开头难啊!”
“是打破旧有的藩篱吗?”倾城问道。
“不错!”袁方站了起来,在房里踱了几步,侃侃而谈。
“大楚如今已是千疮百孔,朝廷政令不出洛阳百里,广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