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踏天下-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牧之连连咳嗽,却不说话。
李怀远接着道:“前几天,李清派人送来信,找我们要各种工匠,其中铁匠数量尤其多,思之,给他。我倒想看看,他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想了想又道:“思之,将我们在定州的暗影也交给他。”
李思之一惊,“父亲,这是不是……”
李怀远冷哼道:“怎么,你有什么顾虑吗?定州的暗影交给李清,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再说了,李清不管怎么说也是我李家的种,你还怕他对我们不利吗?”
一边的李退之笑道:“父亲说得是,既然李清有才,我们便不怕他能做大,做强,他越强,对我们李家越有利,哈哈,这颗我们埋在定州的明子说不定会带给我们惊喜呢!”
今天三章奉上,求票求收藏,先谢了!
第四十章:开发计划
崇县,参将府,李清双手一摊,对尚海波道:“我有什么办法?实话告诉你,我没有办法。”书房中只有他们两人,煤炭在崇县已开始为人们所接受,李清的参将府里更是每间房下都埋设了地龙,烧起火来,屋里温暖如春,是以两人虽然穿得很是单薄,但却丝毫感不到寒意。
房门打开,清风托着茶盘,款款走了进来,将两杯上好的清茶放在两人面前,向尚海波微笑点头示意,又低头退了出去。
看着清风的背影,尚海波若有所思地道:“军营里的士兵还好说,但这些救回来的奴隶可就不好说了,人多嘴杂,鸡鸣泽里的这条道终有暴光的一天。”
“是啊,所以在这之前,我们一定要整军备战,随时防备蛮兵会从这里来袭击我们。”李清手指在两人之间案上的崇县地图上点了点。
“我仔细询问了过山风,在鸡鸣泽里有一处地方,方圆百米,尽是实地,我准备在明年开春之后,派人去那里修一座小型的要塞,堵在鸡鸣泽之中,只需百多名士兵驻守,便可以固若金汤。”
尚海波摇头道:“将军,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你此举,不是摆明了告诉别人这鸡鸣泽有古怪,否则费钱费力在这鸡鸣泽里修要塞干什么?”
李清古怪地一笑,“尚先生,鸡鸣泽那里有好东西啊!”
“好东西?”尚海波脑袋有些发蒙,哪里能有什么好东西。
李清道:“尚先生,我们崇县山多地少,但鸡鸣泽那里荒地甚多,但却多是生田,即便开垦出来,也很难有什么收成对吧?”
尚海波点头,将军脑子清醒得很啊!
“所以,我们去挖鸡鸣泽,鸡鸣泽里的那些淤泥,可是肥得很啊!挖出来,堆在那些荒田之上,便可以改善那里的土地,这样,我们当年种下去,当年便可以有收成。”
李清说得兴奋,站起来在房中踱来踱去,挥手道:“鸡鸣泽方圆数十里,我们只挖靠近我们这里的一小部分,挖走了这些淤泥,那空出来的不就是天然的湖泊了吗?我们可以干什么?我们可以养鱼,可以养鸡鸭鹅,对吧?你瞧瞧,这样一来,变废为宝,原本什么也不是的鸡鸣泽会成为我们的一个聚宝盆,粮食,肉食,什么都有了。”
说得口干舌燥的李清端起茶杯,一仰头一饮而尽,尚海波一动不动,呆呆地看着李清,他今天本来是过来与李清商讨关于鸡鸣泽的防务,他非常担心这条秘道的暴光会对崇县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让李清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居然一下子多军事上跳到了民政上。饶是他头脑不是一般的敏锐,此时也被李清说得轰轰作响,目光怪异地看着李清,这家伙是什么人啊,脑袋里都装着些什么啊?
“将军,这是民政啊,您应当找许县令与老路啊!”他呐呐地道。
李清手一挥,“尚先生,你是我的首席军师,不论是军政还是民政,你都要参与啊,更何况,这两者在鸡鸣泽可是合二为一的。我准备在这里开出来的荒田,还有以后的那些养殖都直接划归军队。明年开春,便动手,而且可以借此来掩护我们在鸡鸣泽里建要塞的小动作。”李清得意洋洋地道。
尚海波一听这话精神一振,李清这是明确了他在崇县乃至常胜营的地位啊,先前虽然王启年等人都视他为李清之下第二人,但这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是尚海波强势的表现所带来的,所谓名不正则严不顺,现在李清开口了,那便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尚海波道:“好,将军既然已有了计较,那我这就下去准备,这么大的动作,前期的准备必须要详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站起身来,起身告辞,“海波这便回营,与王姜冯过四人商讨一个详尽的计划,过两天报给将军审看。”
李清点点头,“好,越快越好,过了年便要翻春了,天气一暖便开始,我们抓紧时间,时不我待啊!哦对,这个东西给你!”走到书案前一阵乱翻,将清风霁月整理的整整齐齐的收案又翻得稀乱,终于找到了一张图纸,递给尚海波,“这是我为那座要塞设计的堡垒,你们拿去看看,建造时就按这个图纸来。”
尚海波又是一阵震憾,将军还会造要塞,这可是个技术活啊,待一看手中的图纸,不由傻了眼,这个堡垒怪模怪样,浑不似现大楚通行的那种要塞式建筑。“这是什么,是要塞?”
李清点头,“当然啊,这种要塞叫棱堡,好啦,说了你也不懂,但你下去后可以与王启年等人做个模型,试一试便知道他的威力了。”
自觉学穷天人,天文地理军策无一不知的尚海波深受打击,一路踉跄地离开了参将府。
清风打开书房的门,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盛着一碗小米粥,几样小菜,走了进来,将托盘放在桌上,一一摆好,道:“将军,天色不早了,喝点粥暖暖胃吧!”
李清和尚海波一口气淡了好几个时辰,倒真是有些饿了,坐到桌前,笑道:“真是有些饿了,天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有回去休息啊!”
清风笑着将油灯剔得亮了些,道:“将军还在忙于公务,我又怎么能去休息呢!”边说着话,边将李清翻乱的书案整理好,“将军,怎么尚先生走时脸色奇怪的紧,嘴里念念叨叨的,好生奇怪呢!”
李清三两下将粥喝完,一抹嘴,笑道:“受到打击了,没什么,过两天明白过来就好了。”咦,今天这粥味儿与平常不同啊,不是杨嫂子的手艺啊,“清风,今天的粥是你熬的啊?”李清随口问道。
“是啊!”清风不经意地答道,“杨嫂子忙了一天,我看她累得很,便让他去睡了,本以为将军也会早点休息的,但看到尚先生一来,你们二人说起话便没完没了,便下厨熬了一点小米粥,怎么,不好喝么?”
“不,不,好喝,好喝得很!”李清赶紧道,清风雪白的脸庞不由一红,转过身去继续收拾着屋子。
看着清风在书房里忙碌的身影,倒是有些养眼,清风着实是长得漂亮,虽然现在不刻意地打扮,但便是粗麻衣裳穿在身上,也让她穿出了格外的风景。“嗯,她们两姐妹的确是国色天香,不过比起来还是清风更有风韵些,霁月嘛,还没有长开。”李清不由自主地将两姐妹作了一个比较,有几个女人在身边的确是不错,至少现在自己生活规律了些,身上衣服也干净了些,也不知清风作了些什么,经她的手后,自己身上的衣物总是带着淡不的香味。
偶一回头,看到李清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清风不由一呆,瞬间便又羞红了脸,“将军,有什么事吗?”
“哦,没什么,没什么!”李清赶紧站了起来,道:“很晚了,这样吧,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我住的地方离这里又不远。”清风赶紧回绝。
“不要紧,反正刚刚喝了你的小米粥,正好需要散散步,在屋里呆得久了,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好。”李清拿起自己的外衣,套在身上。
两人走出房门,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刚刚从温暖的屋子里走出来的清风顿时打了一个寒噤,“怎么,冷么?”李清关心地问道。
“还好,不冷!”清风赶紧道。
杨一刀迎了上来,“将军,我送清风姑娘回去吧!”
李清摆摆手,“算了算了,一点点路程,我去送,你们也累了一天,歇着去吧!”说完也不理会杨一刀,与清风两人并肩向外走去。
杨一刀举步欲行,想了想,又停了下来,身后唐虎窜了出来,“杨头,不对啊,将军对这个清风好像有意思呢!”
“闭嘴!”杨一刀瞪了独眼龙一眼,“不说话没有人当你是哑巴!走,我们两个悄悄地跟上去。”
唐虎摇头道:“将军夜送佳人而归,我们跟着去煞风景,你不怕将军发怒么?”
杨一刀怒道:“你个夯货,是不是又想尚先生打我们的板子,我是说悄悄地跟上,不让将军知道不就得了么?”
唐虎打了个哆嗦,一想起尚海波的面孔,居然有些害怕,“杨头说得是,我们悄悄的。”两人蹑手蹑脚地跟了上去。
雪踩在脚下,发出咯咯吱吱的响声,两人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默默地走了一段路,李清这才问道:“清风,你们那里装了地龙了么?”
“谢谢将军关心,我们姐妹哪里也装了地龙,现在不论是孩子们上课的地方,还是我们住的地方,都暖和的很。”
“不要这么和我生分!”李清闷闷地道,“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人,要是这么生分,岂不是闷煞人了。”
清风默然不语,低头向前,“将军是我们姐妹的大恩人,说谢是应当的。”
李清摇摇头,“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办,真不回去了么?”
清风摇摇头,“今后怎么办,清风从未想过,也许就这样过一辈子吧,也挺好的。”
李清侧头看她,却见她脸上雪白雪白,没有一丝的血色,兴许是冷的缘故,两肩向内缩着,整个人有些瑟缩,削瘦的身材显得更是单薄。
“人,总是要往前看的,有些该忘了的东西,就忘了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千头万木春,不要总是活在痛苦中,生活中有更多美好的东西不等着你呢!”
清风站住,转过身来看着李清,脸上浮现出痛苦的神色,“我,还会有新的生活吗?不会有了,将军,你不知道,一个女人失去了她最宝贵的东西后,等待她的命运会是什么吗?”
李清怔怔地看着两行泪水从清风的眼眸中淌下,风吹动她的长发,漫空飞舞,那眼中,浮现的竟然是绝望,心中不由一酸,走上前去,伸手将她轻轻地拥到怀中,“有的,你会有更好的生活,答应我,不要放弃,永远向前看。”
倚在李清宽阔的肩上,清风忽地感到找到了一直以来没有的安全,一种找到了依靠的感觉瞬间浮上心头,两手环抱住李清的腰,她放声大哭起来。将满腹的不甘,心酸,痛苦全都化作泪水,喷涌而出。
今天要去给岳母大人贺寿,临走之际爬上网来,更新一章。大家给点票票吧!不好意思地说,今天只有一章了,明天补上。
第四十一章:暗涌
年关将至,几个月来惊魂未定的定州也总算是喘过来一口气,百姓们也张罗着开始准备过年了,城里的流民基本已是散尽,回到了他们那早已残破的家,边境上的四座军事要塞也已重建好,军队也开了进去,虽然与从前的雄伟坚固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大楚的旗帜仍在上面飘扬,便给了边境上的百姓又一个安居乐业的理由。
但定州军帅府里萧远山却丝毫没有过节的心情,这一关虽然鬼使神差地因为联合到了李家而侥幸渡过,但下一次还会有这样的好运气吗?萧远山不这么认为,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平时看起来非常听话和忠心的马鸣远会在关键的时刻抛下自己的命令不管不顾,而径自行事?
经过这么多天,他终于想明白了,军权,因为马鸣远有独立的军权,他能完全控制自己手下的左协三营兵马,这三营兵马与其说是定州军,还不如说是马家军,马鸣远在左协多年经营,已将左协变成了他自己的私物。
萧远山惕然而警,会不会有第二个马鸣远?他不得不想。中协不用管,这是在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中协偏将戴彻更是可以放心,他不可能背叛自己,但右协的吕大临呢?萧远山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个问题。
吕大临是员良将,不但有勇,亦有谋,做事不冲动,有心机,是自己非常欣赏的悍将,眼下定州军三协,只有他的右协在这场大战中因为留守,实力丝毫未损,现在战力已是全军之冠,而左协基本全毁,重建的三营基本上都是新兵,战斗力暂时可忽略不计,能在明年秋天蛮族再次来袭前形成战力自己都要念阿弥托佛了。自己直接控制的中协也损失严重,补充了大量的新兵,与吕大临的右协相比,眼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也是他为什么当时将吕大临的右协调到四座军事要塞去驻守的原因,因为他要靠这支老军来稳定军心,抵挡蛮族随时会来的第二波袭击。
吕大临也在右协呆了五年了,自己重组定州军时,他便在右协的位置上,这多年下来,马鸣远能将左协攥在手中,那以吕大临的心机手腕,又岂不会将右协掌握得牢牢的。
不行,这种局面必须要改变,定州军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自己,自己必须如臂使指,而不能再出现这次的阳奉阴违,否则灾难一定会又一次地来光顾自己。
“明臣,我要改军制!”萧远山断然而又绝然地对他的首席幕僚沈明臣道。
听完萧远山的构想,沈明臣不无忧心地道:“大帅,眼下这种情景,如此大的动作,只怕会于军心不利啊。”他一眼便看出,大帅提出的军制改革极为明显地对准了吕大临,而现在吕大临又是定州军中最具实力的人物。
“吕偏将只怕会不满!”
萧远山笑道:“明臣,你说我如果这样做,吕大临会怎么样?提兵反了我?”
沈明臣摇头,“这倒不至于,但私下了肯定会不满的,而且这样一来,右协军心浮动,恐有乱子啊!”
萧远山断然道:“正是因为如此,我才选在这个时间动手,时近年关,士兵们的心思很容易转移,我给他们发足了军晌,多多地犒赏,今年的年节我会加倍地赏赐他们,而且我会亲自去右协向士兵们发放赏赐,让他们知道他们拿的是谁钱,明白该给谁干活儿。”
“而蛮族至少要在明年秋天,膘肥马壮之时才会再度前来,有近一年的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