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枪王张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到寨中之后,与吕布等人汇合。吕布见得联军势大无比,知道今日大寨可能不保了,立即组织了一些将士凭大寨坚守断后,自己则和张绣等将率领剩余的士卒退到虎牢关上。果然联军很快就攻下了大寨,准备杀伤虎牢关,却是被虎牢关上的西凉士卒一阵木石抛下,死伤惨重,最后不得不退回大营之中。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卓退兵,张绣暗报信

刚回到虎牢关上,众将就见到董卓阴沉着脸,明显很是不悦,不过此时联军尚在大举进攻虎牢关,故此众将就赶忙去迎敌,待得将联军击退之后,董卓却是传令召集众将议事。
……
董卓大帐中,众将见到董卓还是那副阴沉的脸色,故此谁也不敢说话。
良久,董卓才说道:“如今联军势大,虎牢关必不可久守。虎牢关若破,则洛阳危矣、陛下危矣,诸位有何策?”
现在董卓话里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就是准备弃洛阳,不过这话谁也不敢开口说。等了良久,董卓不见有人说话,怒哼一声,继而望向李儒。李儒会意,立即出言道:“今日儒听闻洛阳城中有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儒思之以为,‘西头一个汉’乃是自高祖旺于长安传十二帝;‘东头一个汉’却是光武兴汉于洛阳,而光武至今已传十二帝,天运合回。儒以为主公应该迁帝回长安,才可保无虞。”
董卓听完之后自然大喜,当即笑道:“非汝言,吾实不悟。本相即和奉先回洛阳,向陛下陈说此事,而后让陛下迁往洛阳。”
李儒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如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遇到袁绍等人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董卓听得,立即下令道:“李傕,此事交由你去办,切要办得妥当。”
李傕听得,大喜应道:“诺……”
之后董卓又下令道:“其余众将,若军中钱粮缺少,自去筹办。不过明日午时之前,且驱民与我大军护陛下同往长安。”这明显就是让众将去劫掠百姓,并且驱百姓前往长安了。
张绣听得,立即出言道:“主公,此大不妥啊。”
董卓听得,怒哼一声道:“如何不妥。”
张绣说道:“如今联军就在虎牢关前,若主公驱民往长安,必定行进缓慢,拖累陛下车驾,到时若袁绍命大军追来,恐对主公和陛下不利啊。”
董卓听得,却是觉得有些道理,便望向李儒,李儒沉吟了一下,说道:“张将军此言亦有理。如此让众将军在城内自行收集钱粮即可,待得明日陛下车驾走后,且让众将军火烧洛阳即可,如此袁绍等人自恃仁义,必定会救火以及救民,到时其必不会再遣大军来追主公。”
董卓听完之后哈哈大笑道:“文忧此言有理,如此众将就只在洛阳筹集钱粮,莫要走远了,使得明日大军不能随行。”
大帐之内李傕一系的西凉众将本来还以为可以大肆劫掠一番,怎知道却是被张绣一言破坏了,嘴上虽然纷纷应诺,但却都对着张绣怒目而视。
张绣见得,却是无所谓一笑,董卓此时势力已经过了顶峰,到得长安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就会毙命。董卓一死,吕布出走,到时西凉军众将之中再无人是张绣之敌,故此张绣已经不怕得罪这些西凉大将了。
如此计较定下,董卓便准备车驾回洛阳,张绣却是进言道:“主公车驾有温侯护着,自然无恙。绣却是怕洛阳附近有宵小听得主公与联军大战于虎牢关,乘机捣乱,且让绣率军为主公开路,返回洛阳。”
董卓虽然觉得张绣有些小题大做,洛阳毕竟现在是他的势力范围,宵小之辈又岂敢作乱。不过之前见张绣于关前显威,武艺大进,不亚于吕布。又想到之前有些待慢了张绣,便决定让张绣拿下这一份功劳好笼络一下张绣。于是董卓便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不过董卓又岂会想到张绣此举的用意,只见张绣立即回营整军,让徐晃、胡轸二人领着最精锐的五千骑兵当先出发前往洛阳,让他们回到洛阳之后备说董卓欲让众将劫掠百姓,火烧洛阳之事,并让城中百姓到附近深山走避。张绣却是想由此减少百姓的损失,虽然改不了大势,但本着救得一人是一人的心态去做此事。
徐晃、胡轸二人知道张绣的用意之后,立即率军出营,全力返回洛阳。而张绣则是慢慢吞吞地整军,恰好赶在董卓车驾要出发之前出发,而后不停向董卓报告前方有问题,减慢董卓车驾的行进速度,使得后面的西凉大军亦缓慢前行了不少。
不过张绣这一举动也只是将董卓车驾拖慢了半个时辰不到,却是张绣怕做得太明显,引起董卓的注意。不过回到洛阳的时候,张绣却是明显感觉到洛阳城中冷清了不少,特别是洛阳城的东门,可能百姓都知道董卓大军会从东门回来,故此都向其他三门走避。
回到洛阳城中的董卓明显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只见他匆匆忙忙回到相府,而后沐浴换过一身衣裳之后就立即召集群臣进宫议事。张绣自然知道他进宫议的是什么事,见到董卓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百姓身上,暗中松了口气,而后汇合了徐晃等人之后当先回到城外原本驻扎的大营之中。
来到大营之前,却是见到不少百姓拖家带口地围在大营之前,张绣却是奇道:“怎么会有如此多百姓在此?”
胡轸听得,却是答道:“回主公,方才轸与公明向百姓通传消息之后有些百姓奔走已迟,其余将军大军已到,却是不敢再走,于是便围在我军大营之前等主公救助。”
张绣听完之后,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唉,董卓残暴,才致使百姓受苦,我大军又不可带百姓离去。公明、文才,汝二人各引一万兵卒来回保护百姓进入附近深山避祸,如今尚未入夏,深山之中吃食不少,让百姓待得安全之时才好下山。”
徐晃和胡轸听完之后,高声应诺,继而领军护送百姓去了。
张绣留下张济领着一万五千大军守营,而后让胡车儿领五千兵卒去准备一百辆大车,一个时辰之后在皇宫前集合。胡车儿虽然不太明白张绣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张济见得张绣举动,却是奇怪道:“伯渊此举何意?”
张绣微笑着说道:“自然奉令去抢劫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蔡琰(一)

张绣和胡车儿领着五千兵卒,推车一百辆大车来到皇宫门前,等了一会儿就见到董卓的车驾,吕布则是护卫在旁,张绣立即纵马上前。
吕布见得是张绣,纵马上前将张绣拦住,而后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张绣却是说道:“劳烦温侯向相国大人禀报,张绣求见。”
吕布点头道:“稍等。”然后回到董卓车驾前禀报一通,不一会儿董卓牵着一个小童就出得车来并让人放张绣过来。
张绣见得董卓,便拱手道:“相国大人,末将甲胃在身,不得全礼,请相国大人恕罪。”
董卓摆了摆手,示意不要紧,而后指着他旁边的那名小童道:“伯渊,见到陛下还不行礼。”
张绣之前在北邙山时虽然见过刘协,但那时离得太远,看得不清。加之,经过大半年时间,刘协也长大了不少,况且张绣来到洛阳之后都未上过朝,自然不认得了。听得董卓说这就是皇帝,好奇地打量了两眼之后却是拱手一礼道:“臣张绣见过陛下。”
此时虽然董卓在侧,但刘协并没有失却天子威仪,只听见刘协用他那脆生生地童声说道:“张将军乃是我大汉柱石,不必多礼。”
张绣听得刘协如此称赞他,却是感到有些惊讶,连忙回道:“臣不敢。”
这时董卓没有再让刘协说话了,向后面服侍刘协的宦官打了个眼色,这名宦官会意立即上前扶着刘协上车。待得刘协上车之后,董卓却是问道:“伯渊来见本相,所为何事?”
张绣笑了笑,然后指着身后大军推车的百辆大车,说道:“主公,绣想到皇宫里面……”
董卓见得,却是笑道:“想不到平日清廉的张伯渊也会如此,且去就是了,不过莫要和其他诸将争吵。”
张绣点了点头道:“绣自晓得。”
董卓听完,说道:“如此,本相现在先去长安。”
张绣听完,奇道:“主公现在就走?”
董卓点了点头道:“关东贼子势大,本相负责天子安全,自然早到长安为妙。”
张绣听完,暗暗鄙视道:“怕死就直接说吧,之前还说好明天走,如今却是连夜就走。”不过嘴上却是说道:“主公所言甚是,不过绣却是担心袁绍等人进了洛阳之后会追来,主公却是要以防万一。”
董卓听完,点头道:“此言有理,文忧之前亦向本相提过此事,本相已经安排了徐荣断后。如今我儿奉先尚有一事要办,办好之后就与徐荣会合一同断后。既然伯渊亦有此料,却是领军去寻徐荣,汝等三人一同断后吧。”
张绣听得,答道:“诺。”
董卓摆了摆手,而后上了车驾,望西而去。待得董卓走后,吕布亦领着一支人马望城北而去。而张绣则是和胡车儿领着五千兵卒入皇宫。
守宫门的卫兵听得董卓命令,又见到张绣来势汹汹,自然更不敢上前阻拦了。张绣毫无阻碍地领着大军入宫之后,却是寻了一个小太监问道:“东观在何处,且引本将去。”
话说去年袁绍等人引兵杀入宫中,将大小太监斩尽杀绝,不过却是有些逃出皇宫避过此劫的。董卓入洛阳之后,却是觉得后宫无太监服侍不妥,便召回这些太监,但人数却是不多。
这些太监平日很是惧怕董卓,对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亦如是,如今见得张绣来势汹汹的样子,却是不敢有丝毫迟疑和隐瞒,立即一阵小跑领着张绣去东观。
所谓东观,其实就是洛阳皇宫之中的一座宫殿的名字,不过这座宫殿并非平日皇帝办公或是后宫妃嫔居住的地方,套用现代的话说这里是一座皇家图书馆。而东观就是张绣此行的目的之一了。
张绣领军来到东观之前,并没有让小太监立即离去,而是命两名士卒看住他,自己则是领着胡车儿和百人入到东观内。
刚入殿中,却是见到一卷卷竹简和写满蝇头小字的绢布整齐地摆放在一个个书架上,一眼望过去,这里的藏书绝对不下万卷,张绣见得,暗道:“这些都是我中华的瑰宝啊,幸好我来了,才能保住你们,不然的话怕是被董卓一把大火全毁了吧。”
就在张绣刚准备命令士卒小心搬运的时候,却是听到一阵声响,张绣皱了一下眉头,胡车儿却是喝道:“谁,出来。”
不一会儿,张绣等人却是见到一个满脸灰尘,年过不惑之年的男人和一名十余岁的貌美女子走了出来。只见此女明目皓齿,精致的脸庞配上一头青丝,一身衣裳却是遮掩不了她姣好的身材,当是一绝代佳人也。兼且她透出的一股子书卷味和出尘的气质,烘托之下更显得高贵。
张绣望完此女之后,却是再看向那男人,骤一望去却是见得有些熟悉,定睛仔细一看之下,张绣却是慌忙上前行礼道:“原来是伯喈先生,却是绣的部下失礼了。”
原来这名年过不惑之年的男人正是蔡邕蔡伯喈。蔡邕开始时还有些惧怕,虽然董卓对他礼遇有加,但董卓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行径蔡邕这么一个文人自然也害怕,故此对于西凉军,蔡邕也有一股莫名的恐惧,更兼现在他带着女儿在旁,西凉军的恶劣行径他也知晓,正当蔡邕苦思脱身之计的时候,却没有料到张绣已经认出了他,并唤了一声“伯喈先生”。
蔡邕听到有人叫唤,才醒了过来,定睛一看,却是见得眼前这名年轻人有些面熟,但是还未记得他的名字。正当蔡邕在苦思之际,旁边他的女儿昭姬却是惊讶地指着张绣说道:“是你?”
张绣一愣,却是问道:“请问小姐芳名?为何认识绣?”
此时蔡邕已经认出了张绣,虽然奇怪于女儿为何会认识张绣,但还是介绍道:“原来是伯渊贤侄,这是小女蔡琰。”
张绣听得,立即回道:“原来是蔡小姐,不知小姐怎会认识绣。”
蔡琰轻哼了一声,说道:“将军所念的诗词,小女子还记着呢。”
张绣听完,暗道:“原来是从我的声音中认出了。”嘴上却是说道:“不想能弹出如此美妙琴音的原来是蔡小姐,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
bookid1577009,bookname《步甲》推荐朋友的书…科幻类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蔡琰(二)

蔡邕听到蔡琰和张绣的对答,却是恍然大悟道:“原来那些诗和词是伯渊所作,不过也是。伯渊文采不凡,当日能写出《师说》和《阿旁宫赋》两篇文章,创作出新体裁写下诗、词亦属正常。”
张绣被蔡邕一赞,却是脸色微红道:“伯喈先生谬赞了。”
蔡琰却是说道:“原来你就是张绣张伯渊,你倒是让我猜得很苦。”最后一句,话语之中却是带着一丝幽怨。
蔡邕听完,用有些奇怪的目光打量女儿,这时蔡琰也觉得自己方才说话语气有些怪,红着脸白了蔡邕一眼说道:“爹,你怎么用这么奇怪的眼神望着人家。”
蔡邕听完之后,干咳了几声,而后望向张绣,却是见到张绣用痴痴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女儿,饱含深意地扫了两人一眼之后便问张绣道:“伯渊,你为何在此?”
蔡邕却是连叫了几声张绣才稍稍醒悟了一些,听得蔡邕的话后却是糊里糊涂地回了一句:“绣奉令到此抢劫。”
此言一出,张绣方才感觉到不妥,立即醒了过来,而蔡琰听到却是掩嘴直笑,无奈要维护大家闺秀的形象,只能苦苦忍着不让大声笑出来。
蔡邕听得,却是说道:“伯渊到这东观抢劫些什么呢?”
这时张绣已经清醒了,脸也不红地回道:“自然是我大汉的瑰宝了。”
蔡邕听得,奇道:“大汉的瑰宝。”说完四周打量一番。
张绣却是说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里一万多卷藏书,在绣眼中自然都是我大汉的瑰宝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是宋代才有,蔡邕听完之后细细品味一番,却是说道:“伯渊果然大才,短短一句话道尽我历代文人对书的印象。”旁边的蔡琰听完之后,美目一眨不眨地望着张绣,对他的好奇心更重了。
蔡邕品味完之后,却是说道:“本来老夫还担心皇宫藏书会被毁,故此携小女来收集一些重要的孤本,现在看来此处藏书定然无恙。”
张绣却是说道:“士卒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