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枪王张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绣听得喜道:“他终于来了。文和果然没有涵昔。快将二人请到夫厅。”
门房应了一声,就出去了,张绣却是大笑道:“吾又得一大才矣。”之后对旁边的陈瑶说道:“瑶线,为夫去去就来。”
陈瑶微笑道:“夫君有公事。且去忙吧。”
原来张绣虽然身处宛城,但对法正一行的动向都掌握得了如指掌。
且说当日法正与孟达二人与马均分别了之后,就继续往汉中郡出发。网进入了汉中郡到得其中一个小县前,还未进城。
法正望到县城之上插着的大旗。失声道:“不好,子度兄,只怕我们不能进西川了。”
孟达听得,奇道:“孝直何出此言?”
法正没有答话,而是指了指县城之上的大旗,孟达顺着法正所指望去。一看之下惊讶道:“是膘骑将军的大旗,这么说来,汉中岂不是已经落入张绣之手?”
法正皱了皱眉说道:“此事尚未知,且进城打探一下消息吧,希望张绣只是将汉中郡靠近上庸郡的一些县城拿下了,如若整个汉中落入张绣之手,只怕我们要从江陵那边才能进西川了。”孟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两人进城之后,立即朝一些过往的客商打探消息,这时代,除却各诸侯以及各世家大族,要知道最快的消息就只能寻一些客商打听了。两人打听完之后,脸色一阵沉重地回到驿馆之中。
孟达将拜窗关好之后,才问法正道:“孝直以为如何?”
法正想了好一阵之后,才说道:“根据那些客商所言,之前有一队约万人的骑兵从上庸入汉中,如果正所料不差,只怕此时张绣已经坐拥汉中郡了。”
孟达听得,奇道:“张绣派兵不是说他正在夺汉中郡吗?怎么会已经夺下了?”
法正解释道:“之前有消息传来,说是张鲁反,进攻西川,这消息已经传来半月有余了,再加上我们没有各地诸侯和世家专用的探子,这消息发生到我们知道绝对不止半月。以张绣以及贾诩夸南阳以及上庸两郡的表现看来,绝不会到此时才发兵,而且还是高调出兵,让百姓所知。如此不智的行为张绣必不会做。”
孟达想了想,说道:“孝直虽然说得有理,但除却进了汉中这一万骑兵,张绣的大军都在宛城,怎么有兵进攻汉中。”
法正听得孟达的话后,陷入了苦思之中,良久才忽然击掌道:“我明白了,一定是徐荣所部。”
孟达听得,奇道:“徐荣所部?”
法正解释道:“张绣原本乃是董卓部将,以前就与徐荣、华雄交往甚密,而董卓一死,华雄就投了张绣,恐怕徐荣亦不能免俗。徐荣此人有统兵之能。但治政可谓一窍不通,加之麾下又无能人,反观张绣文有蔡邑、贾诩、钟鲸之流,武有华雄、赵云、徐晃等将,自己武艺亦是天下一流,如此势力又占有南阳以及上庸两郡,以张绣和徐荣的熟悉。徐荣投张绣未必无可能。况且子度兄可曾记得,我们路过弘农附近的时候,虽见有徐荣的大营。然人声却是有些虚浮,如今想来只怕是张绣布下的虚张声势之计,目的是秘密调徐荣所部突袭汉中,如今看来徐荣所部只怕已经成功将汉中取下了,张绣才大摇大摆地派兵进汉中,其余各地诸侯见得,亦无奈。”
孟达听完法正的分析,想了一阵。点头道:“孝直所言有理,不过张绣取了汉中,岂不是于南面再树一敌,如此算来。张绣东有袁术,西北有董卓旧部李催等人。如今南又有刘璋,东北的曹操和荆州的刘表亦非是可靠的盟友。张绣可谓陷于重重包围之中。其若是不取汉中,以刘樟之懦弱只怕亦不会贸然出兵进攻张绣,但现在看来恐怕未必,而孝直蜀中的那位好友亦非轻与之辈。这次张绣取了汉中,只怕是得不偿失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正与孟达

斤得孟达的话后。法正摇了摇头道:“恐怕未芯。刘璋收羽,永年信中亦说了,若非乱世已到,为了保命,正亦不想入川助刘璋此人。其性格懦弱,就算有永年辅助,恐怕要把张绣手中虎口夺食,抢回汉中只怕不易。”
顿了一顿,法正又说道:“东面袁术网败于张绣,短期不敢再招惹张绣,如今其目光已经转向东面,曹操与刘表二人与张绣并无深仇大恨。如今张绣势大,二人自不会触张绣的霉头。至于关中的情况子度亦知道,李催和郭记、樊稠三天一小打。十夭一大打,以正看来,等他们打得筋疲力尽,而张绣餐过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使得三郡恢复富庶,以其兵马之强壮,大将之多。定会出兵夺取关中,到时张绣的势力比之当日之董卓只怕不遑多让,而且张绣名声比之董卓要好,其麾下亦不似董卓那般良莠不齐,均是精锐,到时关西当以张绣为尊。”
孟达听了法正的话后,仔细想了想,觉得法正分析得甚是有理,便问道:“以孝直所言一般,张绣岂不是可成强秦之势,进而夺取天下?”
法正皱眉想了想,说道:“以正看来,张绣的战略大约亦如当年强秦一般,不过要成强秦之势,张绣亦有数难。”
孟达弈得,问道:“有何难?”
法正说道:“其一,凉州羌祸。凉州羌祸久已有之,几十年来朝廷可以说是被羌祸拖垮了。张绣取了关中。第一个面对的大难题就是凉州的羌祸,须知张绣兵马虽然强壮,但羌祸并非只靠武力就能解决的。其二。关中如今破败,而强秦之时关中经数代秦王治理,富庶异常,而张绣所得,仅是一个残破的关中罢了,要恢复关中元气,当要十年以上时间。其三,西川,如果张绣能夺西川,其势方才可称之为大成,有可夺天下之力。但西川刘璋虽然懦弱。然其麾下亦有智谋之士和忠勇之将;加之蜀中地理复杂,张绣要夺西川。恐怕不似当年秦国司马错那般轻易。其四,还有关东诸侯,当日董卓势大,关东各镇诸侯即组成联军伐之,如若张绣势力大成,难保关中各诸侯不会重诣当日讨董之举而讨张绣,须知关东世家最是鄙薄我关西之人,张绣乃关西贫寒出身,关东世家对其更加鄙薄不已。只此四难,张绣恐怕就不易解决,且莫说还有其他内忧。”
孟达听完,点头问道:“那以孝直看来,张绣能否成势?”
法正笑了笑,说道:“单凭臆想,却是不能断定,既然如今西”难去,不若子度兄与正一同游览一下汉中各地,如何?”
孟达笑了笑,说道:“孝直可是想考一下张绣是否明主?”
法正笑道:“却是瞒不过子度兄。”
孟达说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开始达就与孝直同游汉中郡。”
之后两人又闲聊了一会,才歇息。两人却是不知道,他们虽然将门窗关好,但方才那对话已经一字不漏地被人听去了,而窃听的正是暗影的人。
却是当日影一接了张绣的命令之后,连夜快马赶往汉中,虽然法正以及孟达早出发了几天,但他们都是以游山玩水的心态前进,而且法正又是文士,每日走不过十余里,怎及暗影每人所配备千里马一匹以作传讯。
故此当影一将书信交到贾诩手上的时候,法正以及孟达二人还在上庸郡境内。贾诩听得张绣的吩咐之后,立即便指挥暗影行动了起来,在汉中郡查探起两人来,终于在法正以及孟达进城打探消息之时认定为可疑人物,然后进行跟踪,之后就窃听到他们所有的对话了。
暗影的人员将窃听到的对话记录好之后火速送往南郑贾诩的手中。贾诩此时已经协助完张辽以及胡车儿处理好军中之事,正好腾出手来为张绣处理此事。当看完法正以及孟达的对话之后,贾诩微笑叹道:“主公目光如炬,这法正能发出如今论断,实乃当世大才也。”
感叹完之后,贾诩就吩咐暗影的人将马均的书信送到法正手上,之后再对二人进行观察,但不许丰扰法正以及孟达的生活。
次日一早,法正以及孟达起来之后,就离开了驿馆,在城内转了半天将整座小城都走遍了之后,法正以及孟达就出了城外,到附近的小村庄观察。一连几天两人都到城外的村庄观察情况。
当一日,两人回到驿馆之后,驿馆的负责人却是递给了法正一封信。说道:“法先生,这是一位客商给你的,说是你阅读最新童节就洗涧书晒细凹姗齐伞法正接过书信之后道了一声谢,而后与孟达一同回了房中,才将书信拆开。发现是竟然是之前再行的伙伴马均写来的书信,里面说了马的与自己两人分别后的经历,并说明自己现在在宛城为官,过得很好,并且邀请两人亦到宛城,自己可以推荐两人为官。
法正看完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将书信递给孟达,只见孟达看完之后却是不屑道:“马均这个只懂奇淫技巧之人张绣竟然用他为官?看来这张绣亦非如孝直所言那般有本事法正苦笑了一下,他知道孟达受的是很传统的教育,对商人以及工匠很是鄙薄,像马均这种只专注于发明制作一些小玩意,而不专心读书的人,孟达自然会鄙薄不屑。但法正并不是如此想,他祖父法真当时乃是天下闻名的大儒,虽然名为儒士。但对商人、工匠并不鄙薄,这也使的法正亦如此。
只听见法正说道:“子度兄过了。德衡兄有大才,就信中所言的翻车,如若当如德衡兄所言一般,只怕天下百姓亦受其恩惠,德衡兄大名亦能因此而名留青史。况且正以为张绣有识才之能,观其麾下,徐晃、黄忠、胡车儿均是其一手提拔。但三人都可谓是世之虎将,其中黄忠以及徐晃更是大将之才,胡车儿虽是一匹夫,但亦是忠勇之士。再有贾诩、钟繇、杜畿、张既,其中贾诩和钟繇之前是小有薄名,但其才如何,天下人自不知,但如今看来。贾诩智谋,天下顶尖,堪比高祖之陈平,钟繇有王佐之才,可比萧何。杜畿、张既之前仅是一小官,但如今看来,二人治理一郡,绰绰有余,杜畿之才只怕能治一州,张既年岁不大,日后成就更不可限量。如此看来,正以为张绣有识才之能。其用德衡兄,当有其道理在,我等且看下去就知。”
孟达撇了撇嘴,说道:“孝直之前所说都有理,只最后一条达不敢芶同。”
法正微微一笑,没有在意,而是问道:“子度兄连日看了不少,以为如何?。
孟达想了想,叹道:“张绣麾下能人的确不少,以消息看来,张绣拿下汉中只不到一月,而且张鲁之前治理汉中亦很得民心。而张绣拿下汉中之后竟然如此快就将民心定下,这般手段非常人能做到法正笑了笑,说道:“其实要定民心不难,百姓求的只是两餐温饱而已,张绣进军汉中之时汉中百姓都已经进行了春耕,其大军又无破坏良田,百姓对其印象自然不坏。而真正难定的其实乃是世家的心,传闻汉中杨家被张任悉数杀尽,其中只怕亦有些不为人知之处。不过无论如何,张绣所统领的三郡之中,真正的大世家只有上庸申家。而上庸申家的实力,在天下世家之中只算普通,也只有在上庸这么一个多止。不富庶之地,申家才能出头。故此说白了,张绣所统领的三郡可以说是整个大汉世家最薄弱的地方,其能迅速安定民心,并不太难孟达听得法正的话后,惊讶道:“孝直若是不说,达亦看不到,不过若无世家支持,张绣又怎可立足呢?就算如今三郡之内无世家,但日后张绣势力再增,必会有世家大族,而如今其地无世家支持,只怕日后麾下会不安宁啊,如此看来,张绣前途堪忧。”
法正笑了笑,说道:“子度此言差矣,莫要忘了现在汉中郡传得沸沸扬扬的科举,这个,才是张绣对付天下世家的真正利器?”
孟达听得,失声道:“什么?对付天下世家?就凭张绣?”也难怪孟达惊讶,自从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世家伴随着逐渐形成,到如今已经有超过二百年,二百年世家大族可谓根深蒂固,法正说张绣会对付天下世家,由不得孟达不惊讶,毕竟他是一名比较传统的士人。
法正笑着点头道:“没错,张绣就是准备如此。科举加上现在放在宛城的东观可以兰台藏书,就是张绣对付天下世家的利器。”
孟达听得,手脚一阵冰冷,连声喃喃道:“当真大胆真极,导真大胆至极啊,”
法正笑了笑,说道:“张绣治政如何。只观汉中郡未免有遗漏。不若明日子度兄与正同回南阳郡,那里才能看到张绣的治政方针如何?”却是法正与孟达先前虽从南阳郡到汉中郡,但其中并无考察观看,所以法正才提议回南阳郡一观。

第二百三十三章 法正与孟达

江协法正和孟汰的对话。自然再次牢不漏地送到了贾南郑城中,贾诩拿着暗影记下法正与孟达的时话在看着,不觉意间嘴角露出微笑,这一下却是被网进来的李儒看到。
李儒见到难得一笑的好友竟然露出微笑,便取笑道:“文和。怎么你也会笑了?。
贾诩没有在意,反而将手中暗影记下法正与孟达的对话的绢布递给李儒,说道:“文忧一看便知。”
李儒含笑接过,而后仔细翻看了起来,只看了一阵,便惊讶道:“咦,这个法正好生厉害,当是天下小有的大才,加之其年纪尚若是能加以锻炼,只怕不在你我之下。”
贾诩说道:“这是主公吩咐诩留意的人,不想主公慧眼如斯。”
李儒听得,亦感叹道:“是啊。主公当真有识才之能,公明、汉升均是主公一手提拔,二人都乃世之虎将。元常、伯侯以及德容,都是主公当日让文和到儒手中要去,于识才之上,儒亦对主公佩服不已贾诩听得,点头笑道:“文忧,不若我等同去见识这位少年英才,如何?。
李儒听得,笑道:“甚好,文和要回宛城,正好为文和送行,儒又可巡视汉中各县情况,政务上德容独自处理即可。”
贾诩听得,笑道:“得主公一般悠闲了在南阳郡之中,张绣的悠闲和钟繇的忙对这两个走出了名的,张绣不时的巡视以及到各地走走逛逛,无聊之时就到军中与大将比武较技,而相反钟繇则是每天都埋头处理政务,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而如今李儒显然将张绣在南阳郡这一套搬到汉中来了,只不过李儒是当了张绣的角色,而张既则是当了钟繇的角色罢了。
李儒听了此话,一阵愕然,继而哈哈笑道:“文和可是羡慕了?”
贾诩没好气地瞪了李儒一眼。说道:“小心诩在主公面前参你一本。就说你玩忽职守。”
李儒撇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