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二谛+阿底峡造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入二谛+阿底峡造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量所量法性,       |  所以他们用量所量得的法性,
     13。岂非亦成多。       |  岂不是也成了许多种?                             
        无需现比量,       |  (由此看来)现量和比量是不需要的,
        为退外道诤,       |  只是为了驳退外道的诤辩,
        故诸智者说。       |  所以有智慧的学者才说了《量论》。                 
                                                                               
      【引教证成】                                                             
                                                                               
     14。硕学清辨说:       |  大学者阿奢黎清辨(Bhabya)说:
        教中亦明言:       |  经教里面也明白地说到:                           
        分别无分别,       |  以有分别和无分别两种认知,
        二识不能悟。       |  不能证悟空性。                                   
                                                                               
      【证空需依口诀】                                                         
                                                                               
     15。依何悟空性?       |  问:要用什么证悟空性呢?                         
        如来所授记,       |  曾经被如来在经中授记,
        且见法性谛,       |  而且又现观过法性真谛的
        龙树徒月称,       |  龙树的弟子月称,
        依彼所传诀,       |  用他所辗转传授下来的要诀,
        将悟法性谛。       |  将可□证悟法性真谛。                             
     16。经说众法蕴,       |  佛经所说的一切
        有八万四千,       |  八万四千法蕴,
        皆入此法性,       |  都消融在这个法性中,
        悟空得解脱,       |  能证悟空性将可达成解脱,
        余修皆为此。       |  其它的修持都是为了证空。                         
                                                                               
     E、二谛相辅相成                                                           
                                                                               
      【俗谛不可废】                                                           
                                                                               
     17。若舍正世俗,       |  如果断舍正当的世俗
        修习于空性,       |  而修习空性,
        则因果善恶,       |  那么世俗的因果善恶等等,
        他世将诳彼。       |  将在来世诳惑他。                                 
                                                                               
     18。依少分听闻,       |  只凭著一点点的听闻,
        不解真谛义,       |  不足以了知究竟的真谛义理,
        亦不修福德,       |  而且不会修集福德,
        沦为卑劣人。       |  这种人将沦落为卑鄙下流之徒。                     
        若误解空性,       |  如果误解空性的义理,
        劣慧者将堕。       |  那些智慧狭劣者将惨遭堕落。                       
     19。阿□黎耶月称云:   |  阿□黎月称曾经这么说:                           
        诸世俗谛是方便,   |  作为方便的世俗谛、
        胜义谛从方便生,   |  以及从方便所产生的胜义谛,
        不知此二差别者,   |  不了解这两种差别的人,
        因误解故行恶趣。   |  将因为误解而走向恶趣。                           
     20。不依靠名言,       |  不依靠名言概念,
        不能悟胜义。       |  不能悟解最殊胜的义理。                           
        无正世俗梯,       |  没有正世俗的阶梯,
        智者将不能         |  有智慧的人                                       
        拾级而上达         |  将无从拾级登上                                   
        真理大厦顶。       |  真理大厦的顶楼⑥。                               
                                                                               
      【依俗入真义之理】                                                       
                                                                               
     21。此世俗所显,       |  世俗所显现的这个现象,
        理观无所得,       |  如果以正理去观察分析将毫无所得。
        不得即胜义,       |  这无所得的本身就是胜义,
        本住之法性。       |  也就是原本安住的法性。                           
                                                                               
      【成立世俗谛】                                                           
                                                                               
     22。因缘所生故,       |  既是众因缘所生,
        世俗显现成,       |  因此,世俗便如其所显现而成立。
        若不能成立,       |  倘若这样还不足以成立,
        水月由谁生?       |  那么水月等倒世俗又凭何而生呢?                   
     23。故众因缘生         |  因此,各种因缘所生的一切现象
        一切现象成。       |  都能成立。                                       
        若诸缘断绝,       |  如果各种因缘条件断绝了,
        世俗亦不生。       |  那么即使在世俗中也不会生起任何现象。             
                                                                               
      【依正见修行得成就】                                                     
                                                                               
     24。如是见不愚,       |  有了这种见解就不会愚痴,
        且行极清净,       |  而且修持也将变得极为清净,
        则不入歧途,       |  这样就不至于误入歧途,
        上行至兜率。       |  而且将往升到兜率天宫。                           
                                                                               
      【劝修精要】                                                             
                                                                               
     25。所知类多寿苦短,   |  人生苦短而知识的种类却那么繁多,
        寿量尚且不能知,   |  人寿几何尚且无从知晓,
        故如鹅取水中乳,   |  所以应该像鹅泸取水中的乳汁一样,
        但取清净己所欲。   |  只选取自己的清净欲求⑦。                         
                                                                               
      【咐嘱】                                                                 
                                                                               
     26。吾乃短视一愚者,   |  我只是一个□视的愚笨凡夫,
        无力抉择二谛义,   |  自己没有能力抉择二谛的义理,
        然依诸上师所说,   |  不过依靠诸多上师的说法,
        立此龙树二谛理。   |  才写了这个龙树学说中的二谛。                     
     27。金洲王请所作此,   |  由于金洲王的请求我作了这部论,
        倘若时下有人信,   |  如果现在有人对它有信心,
        亦应善究而接纳;   |  那么也应当详细研究以后才接受;                   
        非唯因信及恭敬。   |  不应该只凭信仰和恭敬。                           
     28。咕噜怕拉金洲王,   |  金洲国王Guruphala
        遣比丘提婆麻地,   |  派遣了比丘Devi…mati来,
        应彼造此入二谛,   |  应他的请求我造了这部《入二谛》,
        当今智者应探究。   |  当今智慧的人应该加以探究。                       
                                                                               
        硕学阿□黎吉祥燃灯智所造《入二谛》竟                                   
                                                                               
 跋:班支达本人及译师甲·精进狮子⑧,共同翻译审校。
                                                                               
 ┎──┒                                                                      
 ┃注释┃                                                                      
 ┖──┚                                                                      
                                                                               
 ①一般藏译的佛典,都会在前面加上翻译的敬礼。本论无此译敬,似乎是个例外。
 ②阿底峡在《入二谛》中所表现对「世俗谛」的看法,与智藏(Jnanagarbna)、寂护、莲花戒等瑜伽行中观派学者的看法几乎一致。可见阿底峡的中观思想中也掺杂了此派的学说(参见《中观思想》,页239~65)。
 ③「满意」是“nyams dga',欣乐”的权译。
 ④ 同②。                                                                      
 ⑤“ dBu ma pa la mi mthum med ”一句, 字面意义很清楚,但真正涵义却不易确定。江岛式的译法与笔者一致(参见《龙树教学之研究》,p。363 )。Linder 则译为: It is not 〔 however 〕 unlikely that the Madhyamika〔 understands the absolute〕(p。194)。
 ⑥此颂与清辨《中观心要领》( Ot。5255 )第三品, 第十二颂的内容完全一样(参见《中观思想》,页217)。
 ⑦第25颂与《难释处》「智慧与方便品」中述及中观师承的那一颂,一模一样。
 ⑧精进狮子( brtson 'grus seng ge )是阿底峡的藏人弟子之一(参见《青史》,页173)。
                                                                               

 后记:本论中译及注者为陈玉蛟先生(释如石), 原 FDEER 兄将论颂贴于本版,弟续依陈注完成本篇,以利网友参考。

     输入者: fdeer。bbs@bbs。nchu。edu。tw (fdeer)
             keyboard。bbs@csie。nctu。edu。tw (筠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