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朱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栖朱明-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门掩上。
允炆急走两步,将婉儿揽入怀中,两人紧紧相拥。允炆那淡然无波的面具终于破了个裂口,双眼有些微微发红,透着丝水色。他如获至宝般捧着婉儿的小脸,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一番,方才在其额头上轻轻吻下,在她耳旁柔声说道:“婉婉,终于又见到活生生的你了。”想起反复出现在梦中的场景,允炆腾的一下面红耳赤,抱着婉儿的身体立时有了反应。
允炆连忙放开婉儿,稍稍与她拉开距离,直至平静下来,方才说道:“我知道皇祖母身体不适,已经禀了皇祖父,今日太医就将前往诊治。婉婉,你……这几日可还好?”婉儿想起昨日发生的事情,只觉心下一寒,身上微微发抖,不由向允炆身边靠去。
允炆心中明了,一只手将婉儿轻轻环住,另一只手抚摸她的额发,脸颊,柔声道:“婉婉,你受苦了。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从今往后再也不让你受这等委屈。”
婉儿来时听小太监讲过那厂卫之事,已是知道允炆暗中在保护他们。听他这般承诺,不由心下微动,抬头看向他,刹那间四目相望,只见其双眸如日光朗朗,明月皓皓,坦荡中含着满满的情意。婉儿心中砰然狂跳,须臾间已是射进道道春日阳光,将那冰雪消融,只觉万物复苏,树木葱茏。这种感觉让她有些眩晕,如那豁然开悟的禅僧般,巨大的狂喜降临心头。
她定了定神,待那眩晕感渐渐消逝,方才想起来到这里的目的,连忙将手抵在允炆的胸前,急急道:“我今日前来,是为了一件事儿。”附在允炆耳旁低声说了几句。因距离太近,少女如芳草般的淡淡清香,丝丝缕缕无孔不入,允炆只觉头脑一片空白,直到婉儿连声唤他,方才醒过神来。
听罢婉儿所说,允炆眉头微蹙,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丝了悟:“果然储秀宫有问题,怪道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惠妃非要让十一叔娶那徐达次女。”几个念头闪过,允炆已是有了头绪,他低头对婉儿笑道:“一切有我,你在坤宁宫好好照顾皇祖母,吃好睡好,等我接你们出来。”
这句话真是暖透了人心。婉儿怔怔的看着允炆,突然发觉不知何时开始,那小小的孩童已长成了风姿灼灼的少年。她看了看眼前宽阔的肩膀,厚实的胸膛,将自己环在其间,似乎外间的风雨尽遮,令人踏实不已。此时此刻,所有的算计和阴谋,恐惧和担忧统统烟消云散,片刻间,婉儿只觉面上发烧。
允炆垂首俯看婉儿娇怯的小女儿模样,嫩白的小脸隐约飘着两朵红晕,双眸秋波微转,盈盈若水,似嗔非嗔,隐隐含羞,把他看得心跳不已。允炆轻轻用手指抬起婉儿的下巴,如着魔般,不由自主的将唇轻轻贴在她的额头上,顺着那挺秀的鼻梁流连着缓缓而下,房间里寂静若水,只能听到两人砰砰的心跳声。
婉儿浓密的睫毛随着身子微微发抖,只觉握着纤腰的那只手滚烫灼热,像要将她融化掉,方才那种眩晕和狂喜又卷土重来,隐隐还夹杂着一丝惶恐。婉儿双手一推,跳出了允炆的怀抱,如小兔子般惊慌失措,连头也不敢抬,急急道:“我是冒充送午饭的小宫女出来的,还得赶紧回去。我……我和姑祖母等你来接我们。”说完头也不回的转身逃走了。
允炆只觉怀中一空,有些微的怅然若失,抬眼却见婉儿慌里慌张,几乎撞在门上,不由嘴角一弯露出丝微笑,心中却是满满的充实感。
洪武帝建国后,下诏以家乡临濠为中都,成为凤阳府的府治所在。城南有个簇新的青色琉璃瓦府邸,地基宽大,殿宇巍峨,府内亭台楼榭,莲池花园一应俱全,端的是金碧辉煌,气宇轩昂,此处就是暂驻凤阳的蜀王朱椿的王府。
府邸后厢临水处有一曲阁,可以凭栏观那莲池景色,故而成为王府常用来待客的地方。这日,曲阁正在宴客,只见左右各放置了一几案,两名男子相对而坐,一人自然是那蜀王朱椿,而对面的那人二十七八年纪,旁边作陪的女子竟然是蜀王妃蓝仪。
蓝仪拿起酒壶,斟了一杯酒递到那人面前,笑道:“二哥,你尝尝这凤阳特产的御酒,绵软爽尽,浓中带酱,回味悠长,相比那杏花村汾酒也不遑多让,就连皇上也极其喜爱,因此也名龙兴御液酒。”
蓝云双目黝黑澄亮,举杯一饮而尽,几杯酒下肚,已是微有醉意。他手婆娑着酒杯,却是看着对面的朱椿,意味深长的笑道:“好酒好酒!有道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我父亲在前线立了大功尚且战战兢兢,可见今日朱门绮户,说不定明日就已成为阶下之囚。”蓝仪想起父亲蓝玉,心中又是担忧又是忿恨,斜眼看了看对面的朱椿,冷哼了一声。
朱椿神色一顿,沉默不语,也不吃菜,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蓝云抬眼看了眼朱椿,嘴角一勾,冷笑道:“王爷,宫中妇人家不懂事,你怎么也不懂?徐家跟着燕王,蓝家跟着东宫,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态势。你在成为蓝家女婿那天起就已站了队了,难道还想脚踩两边?”
蓝仪一直冷眼旁观,此时却再也忍不住,嗤笑道:“母妃本就是皇后娘娘的义妹,她俩的关系,这天下谁人不知?如今临阵倒戈,趁火打劫,无非就是因为母妃咽不下这口气,一个正牌子郭家姑娘,却不如自己年少失孤的义姐,还被长期压在头上。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小妇人心思,何苦冒天下之大不韪,作那遭人耻笑之事?”
朱椿心中虽是明白的很,见其言语轻狂,仍是有些面红耳赤,愠怒道:“蓝仪,不得胡说八道!”蓝云有些责怪的看了看蓝仪,却是正言道:“王爷,我先代蓝仪向您陪个不是,你也知她性子,素来是嘴快于脑,就是这般冒冒失失。可俗语道话糙理不糙,我不知燕王向惠妃娘娘许诺过什么,世袭亲王?还是郭家入朝?这一点他燕王能承诺,难道东宫就不能承诺吗?若论亲疏远近,抛开那点见不得人的小恩怨,皇后与东宫同你们难道不更近一筹?”
蓝云抿了口酒,抬眼瞧了瞧朱椿,见其听得入神,唇角微翘,继续道:“我们再抛开惠妃娘娘不说,单说殿下你自己。殿下无论是与燕王还是与徐家都八竿子打不到一块。你与我们蓝家已是姻亲,与皇太孙和马进周也是多年的相交。这样的关系,你能撇开吗?如若燕王上位,蓝家定然获罪,他能放心得下你吗?只怕到时做一方富贵王爷的念想也是奢侈。”
此话却是说到朱椿心坎,他微微一震,抬头看了看蓝氏兄妹,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蓝云见朱椿表情,心中更有了几分把握,朝蓝仪使了个眼色。蓝仪忙走到朱椿身旁坐下,替他斟了杯酒,“王爷,我这一辈子是蓝家出身,这是再也无法改变的,难道你忍心让我娘家获罪吗?”
朱椿抬起头来,定定的看着自己珍爱的妻子,只见她双目含泪,近日因担心永昌侯,茶不思饭不想,小脸只剩巴掌大,愈发显得楚楚可怜,心中长叹口气,已是松动了七八分。
蓝云趁热打铁道:“王爷,皇太孙已经允诺,此事过去后,绝不追究惠妃娘娘之过。马进周有一嫡亲侄儿,年方十九,尚未婚配,生得风姿特秀,朗朗如玉,今年刚在凤阳府参加了乡试,中了江北四府三州的乡试解元,明年开春将参加会试。皇后娘娘早已有意,想让他尚永嘉公主。”
凤阳府解元,朱椿眼神突然一亮,直起身子,急急问道:“这人可是姓马名维璋?”蓝云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头:“王爷知此人?”朱椿笑道:“别忘了,本王可是有‘蜀秀才’之称。今年这名解元的文章立意独特,入木三分,言之有物。我还特地呈到宫中,就连父皇也颇为欣赏,连连夸赞,却未料他竟是马家的人。”
莫非这就是天意?朱椿叹了口气,心中已是打定了主意,他与蓝云并肩,低声耳语了几句,两人又商量了一番,方才放下心中大石,畅快喝了会子酒。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美妙的初吻啊,写啊写啊,初吻还是没来,不过好歹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话说允炆同学现在就是个流氓。。。。。。。作者好想写他俩的肉,双c啊。。。。。。
历史上的朱元璋狠到什么程度呢?洪武二十六年判了蓝玉谋逆之罪,凌迟处死,念及两人是亲家,大发善心,判了个剥皮之罪,美其名曰留了全尸,还将蓝玉的人皮送给了自己的儿媳妇蜀王妃蓝氏。这张人皮在明末农民起义军攻破成都时,在蜀王府发现。历史上的蜀王妃于洪武二十七年死了,史书上写的是病卒,真实的情况怎样没人知道。自己的公公将自己的父亲剥了皮,蓝氏还不是一般惨!
当然,鉴于朱元璋杀的功臣大多都是他的亲家,他儿媳女婿中落得蓝氏下场的可不止一人,这个死变态的!
最近有些忙,每天早晨七点开始更一半,下午回家吃完晚饭又继续更,才能在10点之前更完一章,若有一日两日没更,还请亲们谅解!
这文构思源于某年参观长陵,纪念馆中有一篇长长的朱棣赋,将朱棣说的是天花乱坠,回来后就使劲查朱棣的生平,发现建文帝是无比的悲催,名正言顺当上皇帝被弄下来的,也不多见,就起意写一篇关于他的文。所以此文是作者的心结,必定会写完,就看速度快慢了,亲们多给我加加油,鼓鼓劲,就能更的快些,嘿嘿。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装神弄鬼探秘闻
三更的紫禁城,褪去了白日的富丽堂皇,在静谧的黑夜之中显得更加沉寂,层层殿宇横卧其中,如同尊尊怪兽。值夜的太监宫女的耳房中偶尔闪烁着几点灯光,瞬间就被墨黑的夜色吞没。宫中除了御花园,没有树木,无数的寒鸦停靠在殿阁的屋脊上,与这座宫殿一起沉睡。
储秀宫东厢房的后边不远处有几间平房,每晚值夜的太监宫女都到这里轮换吃宵夜,房间里传来两名小宫女的交谈声:
“主子睡着了?”
“翻来覆去一个多时辰,方才睡去。你说皇上大晚上的送来新进贡的茶叶,娘娘喝了,能睡好吗?”
“嘘,小点声,那可是绍兴府新进贡的兰雪,御赐之物,你想喝还没有呢!”
两人正说话间,只听“哇——哇——”两声,粗劣嘶哑的寒鸦叫声划过有些湿润的空气,在寂静的夜色中更显凄厉。两人停顿片刻,方才继续道:
“哎哟!这叫声,真是吓煞人了!”
“可不是吗?大晚上的,乌鸦难道不睡觉?听说哪里有乌鸦,哪里就要死人,莫非……”
“嘘!少胡说八道!哪里听来的浑话,被嬷嬷们听到了,可不得了。”
“我……我好像见到有一黑……黑影从前面飘……飘过。”上下牙齿磕碰在一起,身子也直哆嗦。
“你……别骗人啊,我可是不经吓的。”
“真……真的,不是走过去的,是飘……飘过去的。”
东厢房里弥漫着浓浓的沉香味,洪武帝和马皇后俱不喜奢华,故紫禁城各宫也简朴成风。郭惠妃颇似她的义姐,也不喜脂粉首饰,不好美衣华服,却惟独喜爱这沉香,所谓一寸沉香一寸黄金,这个嗜好虽有些奢侈,在宫中倒也不算什么。
惠妃翻来覆去直到近三更才勉强入睡,睡得却不踏实,似乎一触即醒,而头和身子却愈发昏沉。昏睡之中,她只觉有些口渴,唤了唤司寝的嬷嬷,却是没人搭理。突然之间,室内亮了盏灯,惠妃头痛欲裂,勉强睁开眼睛,见到帐幔外面立着个黑影,迷迷糊糊间,她只以为是那司寝嬷嬷,就掀开了帘子。
惠妃见到那人,已是吓得一激灵,完全清醒过来,随即发出连声尖叫:“鬼啊!鬼啊!”那是一个四十多岁年纪的老妇,身着紫色的宫人圆领衫,在昏黄的烛光下更显得面白如纸。那老妇人缓缓飘至床前,离惠妃愈来愈近,惠妃吓得浑身发颤,抖抖索索往后面躲,不到片刻,背已是抵在了墙上。
见到面前依稀熟悉的面孔,惠妃连连摇头,已是吓得魂飞魄散。老妇紧紧盯着惠妃,一行血顺着嘴角慢慢的下流,她唇角微勾,露出个阴森森的笑容:“惠妃娘娘,你可还记得我是谁吗?”嘴角的血丝衬着那诡异的笑容,愈发像那地狱中爬出的厉鬼。
惠妃双手捂着眼睛,疯狂的摇着头:“求你,求求你,别来找我,别来找我……”那女鬼离惠妃越来越近,笑得愈发狰狞:“你知道我是怎么死的吗?我是服剧毒自尽的,五脏六腑全部烂成了水,你想看看吗?”那女鬼作势就要脱去衣衫。惠妃痛哭流涕,“求你,是皇后逼你服毒的,不是我,你去找她去。”
那女鬼森森的阴笑了几声:“我都到了下面了,才发现自己找错了人,又爬了上来。到现在这个时候了,你居然还想骗我。我那苦命的孩儿,难道不是你害死的吗?你嫉妒那女人替皇后执掌六宫,你嫉妒她得到皇上和娘娘的信任,你害死我的孩儿来诬陷于她。”
惠妃已是接近崩溃的边缘,蜷在角落里苦苦哀求:“我给你和死去的小皇子日日烧香,你别找我,别找我啊……”那老妇突然伸出一双枯干的手,凑到惠妃面前,睁大眼睛厉声道:“说!我要你亲口说,到底是不是你害死我孩儿的?”
惠妃披头散发,拼命摇着头哭叫着,双手用力扑打将那双枯手挥开,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贵妇人模样:“我说,我说,说完你就离开,再也别找我。九皇子是我派人害死的,是我派人毒死的,就是为了嫁祸给那女人。这么多年,都是皇后代我受过。”
惠妃话音刚落,东厢房亮起了几盏灯,那老妇已是退后站到了一边,一锦衣少年突然出现在房间里,身后跟了几名太监。
朱允炆看着郭惠妃,面色震惊中带着丝厌恶,过了片刻方才缓缓说道:“惠妃娘娘,我那早夭的九叔果然是你害死的,借机嫁祸给了成穆贵妃,害她被祖父冷落郁郁而终。而尹嬷嬷却终其一生寻我皇祖母麻烦。你这计策可真是高,可谓是一石三鸟啊。”话到后来,已是带着浓浓的讽意。
郭惠妃此时已完全清醒过来,她惊讶的看着站在朱允炆身后的老妇人,只见那老妇从怀中掏出手绢轻轻的将嘴角的血迹,脸上重重的白粉拭去,不过是和尹嬷嬷有着几分相似的妇人。惠妃恍然大悟,猛地回头瞪着朱允炆:“你……”
允炆也不理会,自顾自的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惠妃娘娘,如果皇祖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