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色- 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并不繁华,比起泗而言,大大不如。
城门这时早关,萧大鹏粗着嗓子喝几句,城头一阵欢呼,迎萧大鹏进城。
萧大鹏在这里竟颇有威严,思楠暗自纳罕,心道萧大鹏以一己之力,短短数年的功夫,让百济军民敬仰,端是可敬可畏。
萧大鹏进入泗,径直来到国师府。
相对中原地繁华壮阔,这里地国师府多少显得寒酸,但在泗城,也算是少能见到。百济多沿用中原的文化,中原地烙印随处可见。思楠一路行来,倒感觉仍在中土。
国师府已熄了***,萧大鹏领着思楠到了后花园,思楠本以为他要给自己安排住所,然后等天明再找容妃。
虽从未见过容妃,可这毕竟是自己地生母,思楠一想及这点,本来静若止水地心就忍不住的砰砰大跳。
萧大鹏似乎看出了思楠地心思,望着后花园一间小屋的***,说道:“那间屋子里就是容妃。她……应该还没有睡。”
思楠一怔,国师府中,那间屋子可说是最为简陋,可萧大鹏如何来看,都不是个吝啬的人。萧大鹏看出她地心思,解释道:“容妃现在神志不清,只要稍微见到奢华的地方,就会狂性大发。我不得已,才将她安置在这里。”
思楠不由心酸,迎着***缓步走了过去。萧大鹏不再跟随,眼中露出怜惜之色,缓缓摇头。
思楠接近木屋,头一回地没有了戒备,只有渴望。透过木窗,见房间内坐着一女子,炉火暗暗,好似女子的面容。
那女子虽装扮的干净,可容颜已很苍老。天虽冷,她却衣着单薄,手中轻轻的悠着个小孩的摇篮,嘴里还哼着小调。
若非萧大鹏提醒,思楠看不出女子的任何异常。
伫足门外,静静地望过去,听到女人悠悠的声音传过来。
天上星,亮晶晶,不如楠儿地亮眼睛……
天上月,明又亮,不如娘亲的一颗心……
亲爱地亲爱的楠儿,长大了长大了……
亲爱地亲爱的楠儿,你可曾听到娘亲的呼唤……
思楠听到楠儿两字的时候,秀眸已蕴含泪水,见到妇人憔悴的面容,缓缓而又坚定的走过去,那一刻的她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萧大鹏的鞋子理论。
一双鞋换了鞋底换了鞋帮,当然不是原来的鞋子。
可她的母亲就算糊涂了、神智不清了,还是她的母亲。无论天涯海角,无~几经磨难,她还要认这个母亲!
去,思楠凝望着容妃的双眸,发现她眉梢、眼角和自妃并没有留意到思楠的到来,仍在喃喃唱着小曲。
已看清摇篮中只有小儿~头,更是心酸。她推开门,寒风吹进,容妃霍然惊醒,慌忙站起来望着摇篮道:“楠儿,天冷了,有娘在,不要怕。”她像模像样的拿起小被要盖在枕头上面,突然惊叫道:“楠儿,你冷不冷?你的肚兜呢?”她捧起枕头,就像捧着婴儿,旁人若是不知情,早就毛骨悚然,思楠却在她身后镇定道:“娘,我就是思楠!”
话音落地,容妃僵立当场,双手抱着枕头,剧烈的颤抖。
思楠性格耿直,见到母亲,心情激荡,根本没想到多余的事情。这是她娘亲,她是娘亲的楠儿,这些足够。
她声,诚恳,满是情意,她只希望能用自己的真情,换回母亲的记忆。
容妃终于回转来,望着思楠,双眸呆滞。
思楠心中一颤,容妃突然连倒退,紧紧的握着枕头,连连倒退,叫道:“你是谁?你不要害我的楠儿,你们害死了桐儿,求求你们,饶过楠儿吧!”她叫声凄厉,疯态尽显,思楠心中一酸,暗想原来同胞姐姐可能叫做思桐。娘亲说的不错,害死姐姐的正是自己,可是……
思楠没想到亲根本不认自己,才待再说,容妃已的叫起救命来。一阵疾风掠过,思楠手腕已被扣住,才待震开,就被萧大鹏带出了房间。
萧大鹏的动作简直比还要快,出了房间后顺手带上房门。容妃见房间没人,奇迹般的平静下来,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对着枕头道:“楠儿,坏人被娘打跑了,你莫要害怕。”
思听到,心如刀绞,等远离木屋后,咬牙道:“为什么?”
萧大鹏道:“据我猜想,容妃离江南后,又和你失散,再加上思桐不归,念女心切,这才会神智不清。思楠,你莫要着急,慢慢来。”
思霍然抬头,“李八百为何要害我家?害得我家破人亡,姐妹分离?”
萧大鹏道:“所有地原因,不过是江山二字。他想擒你姐妹,要抰你爹娘跟从。”
思楠手按剑柄道:“李八百在哪里?”
萧大鹏道:“昆仑擒住他,逼他走天梯,半途掉下去,已粉身碎骨。”
思楠咬牙道:“他为何不等我!”
萧大鹏明白她的心思,苦笑道:“思楠,恩怨已过,李八百已死,你是个聪明人,当知道眼下第一要做什么。”
思楠已明白萧大鹏的意思,松开剑柄,回头向木屋望去,泪眼婆娑,喃喃道:“你放心,我知道如何去做!”
她这句话,不知是对萧大鹏还是对娘亲所言,可坚毅之色溢于言表。她多经磨难,绝非是个轻易放弃的人。
风又起,‘咋啦’一声响,树上积雪落下来,带来透骨地寒。冬天到了,可对思楠而言,春天不应该太远!
**
李渊人在关中,一夜之间,头发已白了很多。这个冬天对他而言,实在有些冷。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他在河北地兵将败的这么快,败的这么惨。而剩下的日子,看起来更加的难熬。
他三路出兵,本想抢秋粮,取河北,两路夹击,汇合突厥兵给萧布衣沉重地打击。没想到计划总不如变化快,受到沉重打击的是他,而非萧布衣。
李建成、李神通均是处于僵持阶段,和西梁军互有胜负,被他寄托最大希望地河北,却在沱水一战,损失半数的兵力。
要知道在河北的李唐军,可说是李唐的精英,李渊本来希望联手突厥抗住萧布衣,没想到永安王李孝基全军覆没,李孝基本人也丧身河北战场,这可说是李唐宗亲眼下丧命的最高将领。李道宗被西梁军破白沟,兵出孔子岭,不敢应战,仓惶北返。秦叔宝率大军乘胜追击,不但取得赵郡,甚至随手收了恒山、博陵两郡。
西梁军气势如虹,高鸡泊的舒展威本来一直坚守,见秦叔宝大军打地酣畅淋漓,趁势配合北上,取高鸡泊北部的信都、平原两郡。萧布衣却一纸诏书,向东过平原郡地鹿角关,又将渤海的河北盗匪招安。
至此,西梁军兵锋向东,再到海边,厚重地向北推进,逐一的收复李唐军才下地地盘。
西梁军连战连捷,一举扳回颓势,李唐军除了幽州各郡外,只余河间一郡。管出尘求功心切,逼近河间,却被李世民击败斩杀。萧布衣不以为意,下令大军兵逼河间。
河北军早就分崩离析,刘黑下落不明,罗士信听闻丧身大水,曹旦、窦氏慌忙投奔李世民,献上传国玉玺,不想是假,李世民勃然大怒,径直将二人斩于帐下。窦红线举残众归东都,萧布衣既往不咎,将他们暂时安置到渤海。
秦叔宝、程咬金、舒展威三将分由博陵、信都、平原三处出兵逼近河间,萧布衣坐镇中军,摆出架势要和李世民决一死战!
李道宗已退兵上谷,兵驻易水,李世民孤军对抗,又逢初冬,不敢正其锋,只能战略性的撤退。李世民撤出河间,兵驻郡巨马河,以郡的固安为根基,李道宗兵驻易水,以上谷为背,二人从西向东,以易水、巨马河为地势,布下了抵抗萧布衣进取幽州的防线,深沟高垒,暂时避而不战。
形势并不乐观,李渊忧心如焚。望着眼前的李孝恭,李渊神色复杂。
李孝恭更显消瘦,竟然还活着,默默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二人沉默而对,这场谈话,亦是二人之间绝对隐秘的一场谈话,李渊终于打破了沉寂,开口问道:“孝恭,以往的事情,都可以算了。我现在只想知道,玄霸现在究竟想做什么?”





正文 五六四节 再起波澜
 更新时间:20091030 20:58:32 本章字数:7243


渊无疑是个极深的人。**从他李玄霸一事可知。
李玄霸还活着。李渊知晓。而且一直保持联系。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甚至连自己儿子都一块骗过。
李元吉李世民不知道。甚至就算太子李建成。也被蒙在鼓里。
李孝恭却知道这个秘密。
在李家宗室中。李孝恭年纪颇轻。却是最早被李渊封王一人。李渊对他的器重可见一斑。李孝恭数次出手。也的确很有本领。但在收复巴蜀之时。受挫于萧布。自此后中毒不愈。一蹶不振。但李渊对李孝恭还是颇为信任。有事无事就会宣他入朝议事。
在朝臣心目中。渊对两个人无条件的信任。一个是裴寂。另外一个就是李孝恭。
对于裴寂信任还是可以理解。毕竟当初裴寂和李渊同患难。多次帮助过李渊。而且比李渊看起来要蠢很多。聪明的大都会装蠢。裴寂是个聪明的大臣。但李渊对李孝恭器重。却让很人不解。
李孝恭年轻聪明文武双全。但这些然不是被帝王重视的理由。所以甚至有人都猜测。李孝恭会不会是李渊的儿子?可眼下|。李孝恭更像是活人和死人之间的传声筒。
活人是李渊。死人当然就是李玄。
李渊当然不能去见李玄霸。没不透风的墙。他若经常和李玄霸商议事情。迟早会被人查。这时候就需要个传声筒。孝恭无疑就是这个传声筒。
李孝恭一张脸被布缠起来。染着让人心寒的血迹。甚至闻着还有种怪味。旁人见到。多时候都想再看第二眼。李孝恭听到渊的询问。良久才道:“其实圣上应该知晓。”
“朕应该知晓什?”李渊有很浓的不满。
李孝恭没有丝毫惊。实际上他的确不需要害怕什么。一个生不如死的话。那他还怕什么?现在谁见到李孝恭。都认为他死了是最好的结局。
“圣上。微臣不过是传言之人。”李孝恭提醒道。
李渊皱眉道:“朕然知道。可次怎么看起来。玄霸都鲁莽了些河北本来不应该是种结局。按照我和玄霸约定的计划。玄霸吸旁人的注意到草原自己却在河北准备良久。伺机击杀窦建德罗艺。然后取幽州河北之的。再将这个罪名推在萧布衣身上。如果计划的行河北军是为朕攻打萧布衣的主力。我们伺机而动。给与西梁军以重创。可玄霸却将身份暴。直接导致北军与世民为敌。增加了我们在河北的阻力。河北军虽支离破碎。但'余勇。还能和朕的大军抗衡多日。这间接给了萧布衣备的机会。导致世民退守巨马河永安王淹死。丘行恭被杀。殷尚书病逝。唐军由优势转变为劣。萧布衣在河北大肆宣扬我等的不好。河北百姓对军进入河北大为厌恶。所有的一切玄霸不能免责”
李孝恭有些诧异问殷尚书。也过世了吗?”
李渊愁眉不展。“唐军在河北兵败殷尚书自觉难辞其咎。是以忧心。加上本是撑着病体前往河北。战场上晕倒后就一病不起。今日。朕才的到他病逝消息。”
说到这里。李渊不老眼含泪。这些首义的功臣对李渊而言。可说是意义重大。也是以后治国的财富。丘行恭死了。李渊倒是可有可无。将军难免疆场亡。在所难免。可殷开山之死。对李渊的打击极大。
李孝恭轻叹道:“殷尚书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在河北病逝。实在是国之损失。”
李渊冷冷道:“若非玄霸坏了计划。何至如此?”
“当初郎山一战。变幻莫测。玄。吐露身份。或许逼已。”李孝恭沉吟道。
“真的?”李渊冷道。
李孝恭犹豫片刻。“真实情况如何。我想只有玄霸一人知道。”
“你错了。真实情况。朕也知道”李渊缓缓道。
李孝恭双眉一扬。“那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呢?不知道圣上从谁口中知。可有差错?”
“你莫忘记了法琳这个人。”李渊道:“他认识宗。少林十三棍僧还留下十人。朕要知道当初的情况。并非难事。”
李孝恭话锋一转道:“臣不过是传言而。山一事。毫不知情。”
“你可想知道当的情况?”李渊问
“圣上喜欢说。微臣就会听。”孝恭不紧不慢道。
李渊冷哼一声。“当初玄霸暗算了裴矩窦建德两人。本无人知道他的身份。裴矩虽绝顶聪明。猜出玄霸的身份。但玄霸若是一口否定。不加解释。又有谁能确他的身份?裴矩一家之言。又是河北军的大敌。河北军对他所言多半是半信半疑。以玄霸的聪明。隐瞒身份有何难事?建德已是强弩之。根本不能奈何玄霸。但击杀窦建德的时候。玄霸特意让窦建德抓下面具。当是刻意暴露身份。”
“刻意?”李孝恭强调问道。
“你说呢?”李渊反问道。
二人沉默|。久久无言。房间内。死一般的寂静。
聪明人。显然不用说太多废话。李渊认定的事情。当是有十足的证据。李孝恭是个聪明的人。亦知道最好的回答就是沉。
见李孝恭不语。李渊终于放缓了气。“孝恭。朕也知道。玄霸不再甘心寂寞。毕竟这世上。和你一样。不求功勋。只为天下安定着想的人不多了。

李孝恭这才道:“|上明白这点就好。”
李渊自言自语道:“其实朕一直记的玄霸的好。若非玄霸提醒朕。说不定朕早就死在东都。若非玄霸装博取杨广情。朕也不能轻易到了太原。若非玄霸暗中筹划。铲除强敌。联络突厥朕说不准还在关中战。玄霸的功劳。朕当不会忘。若朕一统天下玄霸之功。当在众人之上。他若是真的以为朕忘记了他。那可是大错特错。”
李渊言辞恳切。情深意重。李孝恭却没什么表情。“既然如此他暴露身份。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吧?”
李渊为之一滞关键是河北因他
让朕的大军全面:于被动之中不过呢。木已成说无益。孝恭。朕今日对你所言并非不满和抱怨。”
“那。是什么?”李孝恭犹豫道。
李渊诚恳道:“朕只想说。朕若能天下一统。绝不会忘记你。和玄霸功绩。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的好。”
李孝恭释然道:“圣上如此想法。微臣甚是高兴。我做的事情。实在微不足道。只要圣上能和卫王尽释前嫌。唐之幸事。”
李渊哈哈大笑道:“孝恭言重了。只是对玄霸所为不解。我和他毕竟是血浓于水。有何芥蒂不能化解?孝恭眼下朕之大军失利。不知道玄霸有何建议?”
李孝恭在怀中索出一封信来。手递上去道:“此为玄霸这次所言。”
李渊接过。缓展开。认真的看下。|色微变。
李孝恭道:“玄霸圣上若依的计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