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遁- 第7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说算是完了。
根据这位华夏人刚才所说的话,他们无法拿华夏的文物过来,同样也无法拿其他国家的文物,只能拿法国本土所出现的文物,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哪怕不能拿华夏文物过来,他们在卢浮宫中随便的拿一样,便是非常珍贵之物。
可是这位华夏人的话语,完全把他们的路堵死,如果他们现在再拿出其他国家的文物,那么已然就代表他们法国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文物,这让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法国人怎么能接受。
之前,这位卢浮宫的负责人最主要的目光,都放在那些举世瞩目的文物之上,现在猛然一想,却是有些茫然,之后,才慢慢的从记忆中想起了一些法国著名的文物。
看着这负责人的表情,方游岂能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他不由摇头一笑,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花费大力气研究他国的文物文化,到头来,却是慢慢忘记了本国的文化。
之前在楚老的不断教导下,他可以说是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历史,有着一定的了解,每个国家在历史上,有哪些影响力较大的名人,他几乎都记得一清二楚。
法国也是有过辉煌的文化历史,只是这段历史,并没有希腊,埃及,华夏那般的灿烂。
接下来,文物交流活动继续,只不过卢浮宫方面的那些法国人,都放低了他们作为东道主的姿态,似乎并不想再与华夏方面起任何的冲突。
华夏方面这一次所带的珍贵文物并不多,仅仅只有二十二件而已,可是这二十二件,却完全是华夏自己的文化结晶,每一件都无比珍贵,而之前卢浮宫方面所拿出的文化,几乎全部都只是他们从其他国家掠夺的文物而已。
之前卢浮宫方面,只是准备了其馆内非常珍贵的一些文物,而法国本土出产的文物,却是极少登上准备名单,好在一些卢浮宫的专家,对于本国著名的文物记忆的极为清晰,很快,便拿出了一些法国著名人物的画作。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爱德华?马奈,他是十九世纪印象派主义画作的奠基人之一,打破传统主义,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卢浮宫所拿出的画作,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奥林匹亚,画面上有着女姓的裸体,在当时极为传统的法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件挑战整个社会的行为,在这个画作展出后,立刻遭到了媒体的批评,乃至于被封杀,可是在十多年后,这幅奥林匹亚,却是作为收藏品收入卢浮宫,不得不说对于法国之前的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而他深具某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之后的法国画作,莫奈,塞尚,包括出生于荷兰的世界顶级画家梵高。
很快,从华夏故宫博物院中所带来的二十件珍贵文物已然全部拿出来让卢浮宫方面的人一一鉴赏,而接下来最后的二件珍宝,自然是属于方游所拥有的绕梁古琴,还有那承影含光二合一的宝剑。
方游微微一笑,缓缓站了起来,“各位法国朋友们,下面所展出的这两件珍宝并不是故宫博物院所有,而是应你们博物馆的邀请,我带来了两件属于我的珍贵宝物,下面,便让你们一一观赏这两件稀世珍宝。”
听到方游的话语,卢浮宫的那些人不禁变得认真起来,他们想要看一看,这个刚才屡次挑战他们的华夏年轻人,会拿出什么样的珍贵文物来。
之前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刚开始,他们或许有些愤怒,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他们心中的愤怒渐渐被尴尬所替代,到最后,变成了无地自容,哪怕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交流活动继续进行,他们依然感觉面上无光,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们的错误,专业知识不足,还来鲁班门前弄斧,而且,他们对一个华夏年轻人,能够懂得如此多的文物知识,感到十分的震惊。
对于方游,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之前在华夏方面确定人员后,给卢浮宫方面发来了一份人员名单,上面有照片以及个人大概信息,几乎所有人都是年过中年,可是其中却夹杂着一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这让他们十分的惊讶。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琴音的神奇

看完方游的资料后,更觉震惊,这年轻人简直太过于神奇了一些,不说在古玩文物上的成就,手中更是有着一些大型企业。
他们在看到资料的第一印象,便是觉得这不可信,哪怕他们在看到资料之前,已然通过国内的一些信息得到过关于方游的支字片语,但是仍然觉得不敢相信,认为方游这次前来法国,一定是来镀金的。
可是在今天,无论他们拿出什么年代的华夏文物,这个年轻人都能从他们所述说的话语中找到缺陷,并补充他们所不知道的,直接说出所知道的一些资料信息,并不难,可是要找到缺陷并且补充,如果没有对文物有极深的了解,根本无法做出。
更何况此人虽然年轻,可是做事极为缜密,根本不给他们留半点后路,之前他们正在事情当中,倒是没有想起,现在事情结束,回想起来,这个年轻人简直无法以年纪来论能力。
他们不禁感觉资料里所说的都是真的,这个年轻人真的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出了一番事业,并且在古玩文物造诣上极为强大。
之前听闻故宫方面说此人会拿自己的两件珍贵文物来到法国,至于文物的模样名称,他们都不知道,华夏故宫方面也不会给予说明,毕竟是私人文物,带多少,带什么,他们都无法强求。
不过看其在文物上的造诣,所拿出的文物绝对非常让人震撼,之前他们感觉资料上的一些介绍有假,现在反倒是非常期待着资料上所写的一些文物,能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看到这些法国人面上的表情,方游微微一笑,这些人起码还知道错了就是错了,还有得救,如果这些人硬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他根本不会将自己的两件文物拿出来让他们观看。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来自华夏方面的工作人员将方游所拿来的其中一件珍贵文物送了上来,放到了桌子之上。
这是一件长方形的箱子,看起来里面应该是一件庞大之物,正在这些卢浮宫的专家们不断猜测这个箱子里装着什么东西之时,方游缓缓走到桌前,轻轻打开了箱子,和其中一名来自华夏的文物学者小心翼翼的将东西搬了出来。
这一件东西正是绕梁古琴,只不过还未显示出真正面貌,依然带着上面的琴盖,想要打开,必然要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而来自于华夏的文物学者们,看到方游这件熟悉的古琴,面上露出了一抹激动之色,今天他们或许又要一饱耳福了,他们不知道方游会不会用绕梁再弹奏一首,但是单单只用外面的古琴弹奏,其美妙程度已然可以让他们享受一番。
“哦,这是一把华夏古琴。”看到方游所拿出来的东西,一些卢浮宫的专家不免有些惊叹的说道。
华夏古琴,他们也见到过一些,有些是文物,有些只是现代制造出来的而已,只是他们博物馆中,所拥有的华夏文物,大多为瓷器和书画,古琴这一类的文物,非常的少。
“呵呵,这一把古琴,是我众多藏品中,最为珍贵的几件之一,不知道各位卢浮宫的专家朋友,能否看出这把古琴有多少年的历史。”方游笑了笑,手指轻抚了抚琴身,然后说道。
顿时,众位卢浮宫的专家戴着白手套,围着古琴,一边认真看着,一边交头接耳的讨论着。
最后,其中一位较为年长的卢浮宫专家站了起来,“方先生,古琴一类的文物,我们见到的很少,由于保存极为不易,而且运送困难,所有,华夏来此交流时,很少带此类的文物,不过我们也曾见到过一些华夏唐宋两代的古琴,却是与这把古琴有些不同,根据其上岁月所留下的痕迹,我们能够确定的便是这把古琴是在华夏唐代之前,至于更加具体的年代,我们无法得知。”
方游笑着点了点头,这些专家们倒也实事求是,不像一些人那般的不懂装懂,“各位,准确的说,这是一把战国时期的古琴,距离现在约有二千余年。”
“战国时期,二千多年,这用木头作的东西,竟能保存的如此完好,方先生,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鉴定方法。”卢浮宫的那些专家听到方游的话语,面上都露出了无法相信之色。
华夏战国时期的文物,他们也见到过,但大多数都是青铜器和玉器,包括一些骨头之类的文物,虽然这些物质极为坚硬,可是二千余年,也会有所损坏,现在这用木头作成的古琴,竟历经二千年,依然如此完好,让他们有些震惊了。
方游微微一笑,“就像各位所说的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任何物体都会留下痕迹,我们人类一样,这文物同样如此,而我们鉴定古琴一类文物年代的方法,便是查看上面的一些纹路,以纹路来断定其年代远近。”
“木头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出现年轮,而古琴上面的纹路的形成,是由于琴的木质伸缩,还有琴上面漆质老化的程度不同,随年代不断累积而成,这种木质伸缩,主要形成原因是弹琴之时琴面的震动,古琴弹得时间越久,其上面的纹路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纹路,在华夏所有乐器之中,唯有古琴也能出现。”
在方游讲述之时,卢浮宫的专家们眼睛都不眨的看着方游,他们没想到,琴面上震动所形成的纹路,也能成为年代鉴定的标准。
说着,方游指着琴面上的一片地方,“各位,请看,这上面的一片片纹路,你们看起来像什么。”
“这纹路是圆形的,再加上旁边的一些线条纹路,看起来好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几位卢浮宫的专家围在方游面前仔细看了看这一片纹路,顿时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方游微微一笑,“确实不错,你们猜对了,这就像一朵梅花,而古琴上出现的纹路,我们称之为断纹,而这一片极象梅花的纹路,我们称之为梅花断。”
“除了这如同梅花的断纹之外,还有龟背断,蛇腹断,牛毛断等等,而根据华夏古琴鉴定的书籍和资料,这梅花断纹,正是代表着此琴年代古老的一种特征,也是古琴众多断纹中最为珍贵的一种之一,有琴史记载,梅花非千年不断,也就是说,这把古琴最少也是一千年之前的。”方游笑着将关于古琴的一些历史告诉了这些专家。
“方先生,我看这里还有另外一种纹路,这是什么断纹。”这时,站在琴另一侧的一位卢浮宫专家,看着一片与梅花不同的断纹,有些疑惑的说道。
方游点头笑了笑,不懂就问,不会自认为是专家便可以装做懂了,这才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这一种断纹,在我刚才所说的几种之中,你们仔细一看,然后回想一下我刚才所说,便能知道。”
几位卢浮宫的专家顿时将眼睛瞪的像绿豆一样,直勾勾的盯着另一片断纹,最后,他们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方先生,我们觉得好像是海龟的后背,难道这就是你刚才说的龟背断吗,一把古琴上,还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断纹吗。”
“呵呵,随着时间的变化,断纹也在变化着,有些断纹没有变化,有些断纹变化了,这都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你们刚才回答的十分正确,这就是龟背断,相比起来,它比梅花断更加的罕见和珍贵,在古琴史上,古琴上很少会有龟背断,可以说这把古琴有了梅花断和龟背断,已然是无比罕见的珍贵文物,比起没有断纹的古琴来,这把古琴称得上是无价之宝。”方游听到这些卢浮宫专家们的回答,笑着回答道。
关于古琴的一些知识,他还是跟随楚老所学,否则,他现在或许还是一个连古琴都不会弹奏的人,更不用说根据其特征,来断定年代了。
“哦,方先生,为什么有断纹的古琴比没断纹的价值要高,如果仅仅说断纹代表着年代,那么根据现代科技的一些办法,鉴定一件文物的年代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可为什么有断纹却是如此珍贵呢。”那位年长的卢浮宫专家有些疑惑的问道。
方游有些惊异的看了看这名专家,看来卢浮宫的这些专家,很有真材实料啊,一下便从中找到了问题所在,“这正是我接下来所要说的,华夏乐器比起西方来,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丝毫不差,可是却唯有古琴上拥有断纹,这虽是古琴所特有的东西,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古琴都会有断纹存在,这些断纹不仅仅只是代表着年代,更可以对古琴的音色有提升的作用,古琴的声音是通过琴弦的震动来散发出来,在琴弦震动产生声音之时,那些纹路自然会对即将出现的声音有一些作用,就比如我们在客厅里唱歌,与在山洞里唱歌的音效大不相同的道理一样。”
这番关于古琴的理论,让一众卢浮宫专家们非常感叹,一个个收获颇丰的模样。
而与方游一块而来的华夏专家学者们,看着方游,不禁有些惊叹,之前他们与方游交流的知识之中,并没有古琴一类的文物,可是现在,方游竟能将古琴的一些知识说得丝毫不差,这极为难得。
“方先生,我听说你有一把华夏著名的古琴,这样著名的琴在华夏也只有四把而已,这把难道就是吗。”一位时常关注华夏文物信息的专家面带疑惑的向方游问道。
当时华夏那把著名的古琴现世之时,远在法国的他们,也是得到了一些消息。
方游笑了笑,“我所带的这把古琴,正是我们华夏四大名琴之一的绕梁,相信你们常常研究华夏文化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话语是形容声音美妙动听的,那就是余音绕梁,三曰不绝。”
“方先生,我有一个疑惑,我们所见到的华夏文物,不管何物,哪怕是价值不高,也会有人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一些珍贵之物,更是有很多人在其上留字,可是这把古琴,刚才你拿着让我们观看之时,我却只发现了两段文字,经过翻译,我知道这是明清两代人的留文,这把古琴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而且按照此琴的珍贵程度,应该不仅仅只会有两个人留下文字才是吧。”一位对华夏文物颇为精通的专家有些不解的问道。
方游看了看这些专家,点头一笑,看来这些卢浮宫专家们的眼力并不差,“我们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文物更是神奇巧妙,有些文物非常珍贵,再加之华夏大地资源丰富,常常引得外敌入侵,所以,一些文物的保护措施,也是慢慢发展,为的就是让这些文物能够在其主人死后,长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