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遁- 第7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古琴的正中央,方游一眼便看到了其中所存在的战国文字,作为一个合格的古玩收藏爱好者,必要的基本功便是熟悉各朝代的文字,以及其书写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所拥有的中央集权,也是丧失殆尽,此时,诸侯国的文字都是各写各的,其文字在结构和形体上,有着诸多的差异。
其中秦国文字接近正统的西周文字,比较严谨统一,而其余六国,文字笔画却是随意的简化,形体结构极为混乱。
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使用的文字,有一些依然保留着甲骨文字的结构,与现在的文字比起来,极为的怪异。
对于战国文字,方游也曾深入研究过。稍稍看了一眼,便知道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回忆着脑海中楚国文字的形体和其代表的意义。他很快便解读了这段文字的意思,整个人由之前的期待,变成了深深的震撼,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把古琴,还有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他之前不止一次猜测过这把古琴的来历和名称,却是无法想到,这把古琴竟有着如此大的名头。这简直让他无法想象,这把战国名闻天下,已经被毁于一旦的名琴。竟还存在于世间,就摆在自己的面前。
不止这把古琴,甚至这把古琴上所写的楚国文字,也是大有来国。是由一位君王所留。
这位君王便是战国五霸其中的一个霸主。也是楚国最有名的君主,楚庄王,战国五霸,是春秋战国时期势力最大的五个国家,分为齐,晋,宋,秦还有楚国。
楚庄王可谓是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华夏成语中的一鸣惊人,其典故便是来自于楚庄王的故事。
本来他登基之后。每天与后宫妃子玩乐,不理朝政,甚至登基三年,都不颁布一条政令,这只是他为了观察朝野动响,让别国对他放松下来的计谋,朝廷百官都为楚国有前途担忧,看到群臣如此担忧楚国前途,楚庄王甚感欣慰,在一次大臣再次劝说后,他觉得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候到了,之后,亲自上朝处理政务,并起用一些无名,却有才干的读书人做官参政。
最后,楚国一下超越当时最为强大的齐,晋两国,一时间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霸主。
楚庄王登基之初,喜欢玩乐,对于乐器同样如此,而敌国得知楚庄王的喜好后,派人送了一把古琴给他,这把古琴音色极佳,而且所弹奏出来的琴音悠扬古朴,在弹奏停止之后,其音仍然绕于宫殿之中,久久不绝。
于是,楚庄王得到此琴之后,甚是喜爱,整日弹琴作乐,陶醉于琴音之中,甚至为了聆听琴音,将近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抛之脑后,可见此琴的音色如何。
而楚王能够一时惊醒,不得不说他的王妃樊姬,樊姬十分美貌,犹如古时的妲己,要有了樊姬之后,楚王更是宠爱樊姬,而樊姬有着成为祸水的条件,可是她却没有如此去做。
妲己用她自己的美貌做为武器迷惑纣王,使其将商朝毁于一旦,而樊姬同样用她的美作为武器,所不同的是她用美貌,用智慧劝谏楚王。
看到楚王沉入于琴乐之中,樊姬异常焦虑,劝谏楚王,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此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
楚王听后,陷入了沉思,之后,无法抗拒这把古琴的诱惑,只好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捶琴,从此,这个千古名琴便成绝响。
而这把古琴,便是华夏最著名的四大名琴之一,绕梁,正是因为想起了这段故事,在看到古琴上的刻字后,他才会如此震惊。
因为这把古琴上所刻写的楚国文字,其中所说此琴的名字,便是绕梁,而这些文字最后的留名,则是楚庄王的名字。
通过解读上面的文字,他有些明悟的点了点头,这上面的刻字意思,是说楚庄王无法抗拒这把浇梁古琴的诱惑,又不能陶醉琴音,让国家毁于一旦,在之后,想要毁坏此琴时,有所不舍,如此名琴,毁坏了,简直太可惜了,之后思索良久,命工匠做下机关,将此琴隐藏起来,并命令,唯有真正喜爱音乐之人,才能够打开此琴,然后拿到别国将其出售。
而楚庄王为了显示决心,将一把伪造的绕梁琴派人毁坏,在琴上文字的最后,楚庄王希望得到此琴的人,能够好好对待,但要保持一个明净之心,不要沉迷于这古琴音色之中,重蹈他的覆辙。
方游看完了这些楚国文字,本来平和的内心,却是涌现出一阵阵的震撼,绕梁古琴,他之前怎么想都不会想到,这会是在传说中已经被毁坏的四大名琴绕梁,怪不得他之前一时无法得知此琴造型,这就是绕梁式,由绕梁独自所创的形状。
四大名琴,为齐恒公所拥有的号钟,此琴声音宏亮,如同钟声激荡,号声长鸣,至于其下落,却是无法得知,或许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第二把便是楚庄王的绕梁,古时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语句,其典故便是在周朝时,一位名叫韩娥的女子前往齐国,路过一个城市之时,断了钱粮,为了活下来,无奈卖唱求生,她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荡,如同大雁长鸣,在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房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此琴以绕梁为名,可见其音色特点,必然余音不断,否则,安敢用绕梁此名。
第三把便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绿绮,此琴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如同方游所发现的墨翠一般,只不过此琴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后世各朝,没有对此琴的任何记载。
第四把则是东汉名人蔡邕亲手制作的焦尾琴,至于其来历,更是非常惊人,他于烈火之中抢救于一段未烧完,并且声音异常的梧桐木,并根据此木的长短,制成了一把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由于琴尾尚留有焦痕,所以命名焦尾。
此琴现在依然没有任何下落,四大名琴,在现代,无人被发现,有的在传说中被人毁坏,有的则是消失在历史之中,这也是唐代古琴如此珍贵的原因。
现在,这把四大名琴之一的绕梁,却是出现在眼前,让方游的心境,实在无法保持平和。
那这些宋代琴弦是怎么出现的呢,方游收起内心的震撼,向着旁边的文字看去,这把古琴上,密密麻麻的刻了许多文字,大致一看,他内心的震撼更加强烈。
这把古琴上,除了楚庄王的刻字,竟有着汉代一直到宋代的文字,可以说这把琴真正见证了华夏文字的发展也不为过。
楚庄王时期的金文,到汉代的隶书,再到魏晋时期的楷书,包括宋代的所创造出来,现在最为兴盛的宋体字。
从此琴上一些留字之人的名气,方游觉得,就算此琴不是真正的绕梁,也会变成真正的绕梁。
其中在楚庄王刻字一旁略显秀气的文字,竟是汉代著名才女卓文君留下的,提起卓文君,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可是她最为著名的一句诗歌,却是流传至今,被世人传颂,那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句。
而提起其夫君,便是上面所提到的司马相如,绿绮琴的拥有者,卓文君家境富贵,喜爱音律,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可是她却偏偏看中了司马相如这个穷书生。
方游想象着司马相如的绿绮与卓文君的这把绕梁,同时奏响,那恐怕是一件极为让人向往的事情。
越往下看,方游的内心越是震撼,不说绕梁此琴的珍贵,单单是琴上这些名人的刻字,便足以让一把普通之琴,跃升为一把无比珍贵的古琴。
汉代卓文君,唐代李龟年,似乎在唐代,此琴是李龟年所得,并召集一些至交好友前来听琴,在一旁,还有孟浩然,王维等至交好友的共同留字,而在宋代,则是有著名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的留文,说此琴声音悠扬清亮,虽未达到绕梁三日,但其音色极佳,应为古琴第一。
在一旁,苏轼还留有一行注解,其意义为既然此琴被楚庄王隐藏,那么我便不将其记入文字之中,后世有缘之人自能打开。
方游有些明白了,为何此琴被众多古代名人所得,却是在史料上没有一点点的记载。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绕梁之音(上)

对于这些古代名士,方游十分的熟知,像卓文君,李龟年,还有苏轼这些人都是喜爱音律之人。
卓文君自幼喜好音律,许多名流追求于她,最后她却看中了身为穷书生的司马相如,而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强烈发达了自己的爱意。
李龟年则是唐代著名的乐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卖唱的,可是他所去的地方却是不同,大多在豪门贵族中歌唱,而且还有两位兄弟,李鹤年,李彭年,都是著名的音乐家,可谓是一门三乐师。
李彭年善舞,李龟年和李鹤年则是善歌,另外,李龟年还对各种乐器极为擅长,更懂作曲,他们三人所创作的渭川曲还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由于他们演艺精湛,许多王公贵族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得到了赏赐都有成千上万,他们在洛阳建造的宅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王公贵族。
卖唱卖到此兄弟三人的地步,古往今年,可谓是少之又少。
此外,李龟年还在不断的唱歌之中,认识了王维,其中王维的一首相思,便是赠予李龟年的,诗中最为著名的一段便是红豆生南国,春发来几枝。
至于苏轼苏东坡,宋代著名的才子,在古代有名的才子,基本上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善长音律,其最大的成就,便是让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在宋代以前,词只是小道,无法与诗相提并论。而苏轼,便是将蕴含着音律的词之地位,上升到了与诗相同的程度。
其最为著名的水调歌头,其中便是蕴含着丰富的音律,也是许多音乐歌唱家至今都为之传颂的名曲。
如此名人的刻字,让这把古琴的珍贵程度,上升了不止几个等级。再加上其是华夏四大名琴绕梁,可以说,这把古琴。真正的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品。
在靠近琴面,仔细看着这细小的刻字之时,方游隐约感觉到了一丝寒气,却是不知道从何而来。看到最后。他忽然明白了过来,眼中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七根琴弦。
而在这些留字之中,方游明白了这七根宋代的琴弦是谁放入的,那就是宋代的苏东坡。
其中刻字中还说明,这七根琴弦是他寻找许久才得到了冰弦,在年岁已高,自知时日无多之时,将七根琴弦放入绕梁琴中。然后将机关合上,放到了书房之中。留待后世有缘人鉴赏此弦之音。
方游眼睛死死的看着这七根被压成了面条一样的琴弦,竟真的无法想象,它们竟是早已消失在历史之中的冰弦,怪不得之前从琴面上感受到微弱的寒气,想必就是这些冰弦散发而出的。
楚老之前就与他讲过,古代名琴,唯以冰弦为贵,在史料中曾经记载,冰弦应该是一种生长在北方极寒之地,以柘树叶为食的冰蚕所吐出的丝线。
其中一本春秋异考书中记载,冰蚕,性至阴,产生北冥蛮荒,柘叶为食,丝极韧,刀剑不可断,作琴瑟弦,远胜凡丝矣,然遇火即化。
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大师,金庸所写的武侠小说之中,就曾很多次出现过冰蚕丝做成的护甲,可谓是刀枪不入。
方游有些明白,这些琴弦保存到现在,仍有弹性的原因,不仅仅只是这古琴密封性好,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这冰蚕丝的特性,在武侠小说中,在一些武学大师的坟墓中,就曾发现这些死去的人早已化做枯骨,而其身上所穿用冰蚕丝制成的护甲,却是完好无损。
传说冰蚕丝所制成的琴弦,弹奏起来,琴音之中,会有一种冰清玉洁之感,只是这传说不知是真是假。
方游充满感叹的看着这些琴弦,却是忽然发现这些本来呈面条状的琴弦,竟慢慢的向上弹起,看起来似乎要恢复原状一般。
刀剑不可断,仅仅只是挤压,怎么能使得这些冰蚕丝损坏呢,方游心中充满着惊喜,这把古琴,带给了他无数的奇迹。
因为这把古琴,他才来到这里,感悟高山流水,现在高山流水已然感悟得到,记在了他的脑海深处,这把古琴也因为高山流水而彻底打开,而隐藏的古琴,是千古名琴绕梁,而其中放入的琴弦,竟是现代遍寻不到,与这把古琴同样绝无仅有的冰弦。
一个个的惊喜,在他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铺面而来,他之前无法想到,因为一把古琴,竟然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看着这把古琴,方游内心充满着喜悦,这一趟小岛国之行,单凭此琴,已然足够,这把古琴,与他所得到的那些珍贵古玩一般无二,都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忽然,耳边响起几声野兽的吼声,紧接着便是大黄和小黑的怒吼,方游从绕梁古琴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向着旁边看去,不免有些目瞪口呆,坐在地上的身子不禁向后挪了挪,我擦,这是动物世界开会啊。
在他周围一两米外的山林之中,简直就是一个真正的动物世界,各种他叫得上名,叫不上名的动物,都能在这里找到。
甚至近前还有一条蟒蛇不断吐着信子,用那阴冷的目光看着他,方游看着不远处两只熊猫听着这些野兽的怒吼,竟不紧不慢的用熊掌捂住了耳朵,一副呆萌的模样。
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方游有些无奈了,他看了看大黄和小黑,不禁问道:“大黄,小黑,这怎么个情况,这些动物是来开会,还是准备拿我们当饭啊。”
大黄和小黑呲着牙,虎视眈眈的看着面前的这些动物,丝毫没有考虑,如果这些动物一拥而上,估计一个动物一口吐沫,也能把它们俩给淹死,可是在它们的心中,方游是它们的朋友,任何东西敢伤害到方游,就是它们的生死仇敌。
听到方游的问话,大黄歪着头想了想,然后朝着方游腿上的古琴吼了几声。
大黄如此明显的动作,倒是让方游一下明白了过来,看到满山林密密麻麻围满的各种动物,指着腿上的琴,有些无法相信的说道:“大黄,不会吧,你说这些动物都是被我的琴吸引来的。”
看到方游的手势,大黄急忙点了点头,然后又朝着周围的一些猛兽吼了几声,似乎在显示自己的威严。
而旁边那两只小老虎也是从琴音中回过神来,看到旁边这么多动物,一只钻到了大黄的怀里,一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