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遁-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其中,有清代郑板桥的怀素自叙帖语轴,有南宋朱熹的草书尺牍卷,有祝允明的楷书前后出师表卷,祝允明这个名字或许一些人会陌生,他就是与唐伯虎齐名的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
更有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梁楷,南宋著名画家,也是一位名誉中日的大书法家,只是因为在整个东都国立博物馆中,梁楷的书画作品,在这里数目极大。
梁楷的三大最有名的传世绘画作品,李白行吟图,六祖伐竹图,泼墨仙人图,其中二幅都在东都博物馆内收藏,其中三幅作品中,最有名气的泼墨仙人图,被老蒋开着船运到了大宝岛。现在正收藏于宝岛首府的博物馆内。
除了这些,其他各朝代有名的书画大家,在这里几乎都能够看到,可想而之。当初小岛人掠夺时,是多么的不顾一切。
书画作品不同于瓷器,瓷器的名气,完全由瓷器的精美所展现,而书画的名气,却是由一幅幅绝美画卷所代表的主人给予的。
一幅幅书画作品成就这些人,而这些人也成就了这些画卷。光说一幅图画的名字,可能不会让人有任何感觉,可是如果在这幅图画上面加一个人的名字呢。
光是说一幅山水画,会让所有人毫不在意,可是如果是唐伯虎的山水立轴画呢,那么估计所有人都会激动万分。
观看了许久,方游静静的站立在一幅画卷的前方,这幅画卷非常的简洁。茫茫大江之上,只有一叶扁舟浮于水面,其船头坐卧一位老翁。手拿钓杆,似乎正在钓鱼,船尾高高的台起,而这一叶扁舟的周围,廖廖数笔勾出了一片荡漾的波纹,更是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水面似乎在动的意境。
除此之外,四周全是空白,这位画家画的很少,可是这画面却并不空荡,反而让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这整幅图画上,只有那一叶扁舟,以及老翁垂钓的景象,给人一种用语言难以表达出来的意趣,每个人的感受或许会有不同,有人会感受到一种空疏寂静。也有人会感受到一种萧条淡泊之感。
仅此一幅简单的图画,却能够让人产生无比的想象,此时无言胜有声,这图画,给了人一种如诗词一般的耐人寻味的境界,有虚,有实,相互结合,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只是在充满寒气的画卷上,那位老翁独自垂钓的景象,也给整幅画卷带来了些许的生气,其意境深远,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画卷就是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成就这副画卷作品的正是一首千古流传,被所有华夏人乃至世界人都为熟知的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历代诗人,对这首诗,无不交口称赞,更有一些丹青妙手,以此诗意境为题,画出许许多多的动人江天雪景图。
其中却是以马远的这幅寒江独钓图最为出名,仅仅简单的几笔,就完全勾勒和描绘出诗中的深远意境。
这幅图画,或许一些不明白华夏文化的外国人,会什么都感受不到,会觉得这是一副拙劣的画卷,可是唯有熟知江雪一诗,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华夏人,才能够感悟到其中那堪称绝妙的意境。
这幅如此绝妙般的画卷,此刻却是在小岛国的博物馆中观看到,让方游的心,似乎如同图中寒江一般的冰冷至极。
马远的画卷,并不止这一幅,其中比马远更赋盛名的书画大家,在这展厅中,同样可以找到。
“小游子,那个时代的事情,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看到方游那平静的面色,变得越来越冷,叶语晴紧握着方游的手,轻轻的说道。
方游淡然一笑,“那个时代的事情,确实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事情,我们能够改变,语晴,你应该知道这幅画卷所代表的古诗吧。”
“恩,我当然知道,从小到大,我一直对华夏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幅寒江独钓图,所描绘的就是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意境,小游子,我没说错吧。”叶语晴笑着说道,似乎想借此转移话题,让方游忘记这些不快的事情。
方游轻轻刮了刮叶语晴的鼻子,“看把你得意的,走吧,我们去那边看看。”
“小游子,你看那边有个人,看着这画,一边眉头紧皱着,一边手指还在不停的动着,难道他在思考怎样把这幅画抢出来吗。”跟随着方游的脚步,为了放松心情,叶语晴面带笑容的说出刚才看到的景象。
听到叶语晴的话,方游神情有些好奇,不由的回头观看了一眼。
正如叶语晴所说,此时在这幅马远寒江独钓图的展台正前方,正有一位中年人表情专注着看着画卷,其眉间紧皱成了一个川字,而右手,却是在下方不停的动着,似乎像个得了抽风的病人。
只看了一眼,方游的表情便变得有些凝重,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人不是抽风,恐怕也不是在想着怎么把这幅画抢出来,而是在临摹。
他的眼睛并不似旁人一般的将整个画卷收入眼中,而是一点点的在画卷上观察着,面上的表情时而疑惑,时而惊喜,时而感叹,时而恍然大悟,而脑袋,一会摇头,一会点头,看起来古怪至极。
方游不禁对这中年人产生了兴趣,不禁又转过身,回到了展台前。

第五百四十九章画家唐锦墨

看着方游转过身,又回到展台的动作,叶语晴的内心充满疑惑,自己跟他说的不过是一个有些古怪的中年人而已,为何会让方游如此的好奇呢。
那中年人仿佛像是抽风了一般,手指不停的乱动,在她看来,这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围观的。
只是叶语晴发现,这名中年人在看着展台中的画卷时,神情专注至极,比之旁人,认真了很多。
不过方游绝不会说无意义的事情,难不成这中年人有什么奇异之处,叶语晴神色一动,跟随在方游的身后,回到了展台旁,仔细观察着这中年人的一举一动。
方游面上带着笑容,就站在中年人的身旁,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的动作。
来此博物馆观展的大部分都是普通游客,其中不乏也有懂得古玩之人,可是即使是懂得古玩之人,看到这些文物之时,面上也只会露出赞赏惊叹之色,方游在博物馆中逛了也有二个多小时了,这中年人却是他看到的第一个有如此动作之人。
此时,这中年人的整个心神似乎都投入到了面前的这幅寒江独钓的画卷中,对于身旁一直紧盯着他的方游,毫无察觉。
看了一会,方游确定了这中年人正是在临摹,那手指所动的一笔一划,似乎都跟画卷上的技法相差无几。
他虽然没有学过绘画,可是在书画等古玩上的造诣,比之瓷器略有不如,但是比起一些所谓的大师来,却是强了不知道有多少。
楚老曾跟他讲解过各画派的技法,甚至在闲暇之余,还亲自作画,为他示范其技法的巧妙之处,这也正是他可以看出中年人手指上的动作,不是胡乱而为,是在临摹的原因所在。
临与摹指的是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手法。合称为临摹,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而摹,则是用薄纸或绢蒙在原画作上进行写画。
现在这中年人的动作,也只能说是临而已,但是从广义上讲。他是在学习这幅寒江独钓图中的绘画技法,自然可以称之为临摹。
寒江独钓图为绢质绘画作品,上面的色彩风格为水墨淡彩,由于历史悠久的缘故,整个画卷显现出一种土黄色的色彩。不过却是为这幅画卷更加增添了几分古朴和萧冷。
“这一处的绘画手法看起来有些古怪,怎么画都不似原图那么美妙,看来还需要再研究研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我手中重现华夏这幅古画的风采。”这中年人皱着眉头看着画卷其中一处地方,有些百思不解。
方游轻轻一笑,这中年人是被临摹二字给迷惑了,“这位大叔,临摹需要仿的是其中的一些技法和线条。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感悟出画卷中的深远意境。然后才能够下笔如有神助。”
这中年人猛然抬起头,紧紧的盯着方游,方游丝毫不惧,微笑着说道:“大叔,一家之言,听听便罢。”
“哈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不到我唐锦墨自幼习画,今天却是要一个青年后生来提醒我。妙哉妙哉,临摹如果仅仅只是用技法画出其中的图画,那么也只能叫依葫芦画瓢而已,能够将画卷其中韵味和意境一同描绘而出,这才是真正的临摹。”
“无怪乎我刚才画的那几笔,始终感觉到缺陷与古怪,只是我没有将其中意境融入进去,感悟意境,那几笔自然而然就可以画出,哪怕与原作略有不同,其意境却是在其中存在着,哈哈,多谢小友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名叫唐锦墨的中年人,大笑着向着方游抱拳示意。
这中年人落落大方,丝毫没有因为方游一个后辈提醒自己,而有任何的恼怒与不快。
方游面带笑容,同样向着中年人抱拳回礼,“大叔绘画功底深厚,刚才所说的话,只是我的个人理解,请大叔不要见怪。”
“呵呵,小友,太多谦虚了会成虚伪的,我这人没那么多讲究,只要合我胃口就是朋友,小友如此年轻,对于绘画就有这般深的理解,想必小友也是同道中人吧,不知小友姓名,师承何处。”听到方游谦逊的话语,唐锦墨摆了摆手,一副不以为意的笑说道。
方游摇头一笑,“大叔,我只是对古玩略懂罢了,对于作画,却是一窍不通,我姓方名游,只是跟着几位长辈学过一些古玩知识,浅薄之见,未到深处。”
“原来小友是古玩专家,失敬失敬,方游这个名字好像在那里听过,现在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定然是小友的那些长辈跟我提起过。”唐锦墨皱了皱眉,却是想不起来方游这个名字在什么地方听过,于是摇头一笑,向着方游抱拳一晃。
“噗。”听着这一老一少那有些文绉绉的对话,一旁的叶语晴却是忍不住捂嘴轻笑了一下。
这一声轻笑,却是让唐锦墨与方游双双愣了一下,然后相视一笑,“呵呵,方小友,我们这般说话,却是让旁边的姑娘笑话了。”
“大叔,我可没笑话你们,我自幼熟读古文,忽然听到这熟悉的语调,觉得有趣而已,更何况,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岂能因为别人的目光而去改变呢。”叶语晴轻轻笑着说道。
唐锦墨眼睛一亮,大笑着说道:“哈哈,想不到这位姑娘也是性情中人,妙也,妙也,方小友,你们是来小岛国旅游吗。”
“唐大叔,我是来陪这位姑娘参加小岛国珠宝展会的。”方游笑着指了指叶语晴。
唐锦墨点了点头,“怪不得观这位小姑娘身上有一股高贵典雅之气,原来是珠宝世家之人。”
叶语晴微微一笑,“大叔过赞了。”
“呵呵,姑娘也太谦虚了,我想你们肯定疑惑,我参观咱们华夏的文物,为何会有临摹的举动呢。”唐锦墨看着二人,笑着说道,他想着,定是自己的动作,让这二人产生了好奇。
一般的人也只会认为自己在无意识的动作,只有对书画懂得至深之人,才能够看得出自己手指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临摹画卷上的内容。
方游和叶语晴皆点了点头,面上露出聆听之色,他们最为疑惑的就是这点,只是方游稍微猜出了点什么,只不过并不确定而已。
唐锦墨微微叹了口气,看着被钢化玻璃包围的画卷,语气沉重的说道:“我自幼习画,至今已然有四十余载,观赏名家之作,对于我们这些习画之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帮助,我一直很遗憾的是,华夏众多宝贵的古画,却都是被其他国家抢去,光是这个博物馆中,古代名人字画,几乎数不胜数。”
“我们华夏人,观赏自己国家的书画,却是要跑到其他国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耻辱,所以,我想要临摹这些古画,将它们尽可能的复制到画卷之上,来以此弥补遗憾,使得华夏人再观看这些古画时,不需再到这些满是强盗的国家。”说到最后,唐锦墨面色变得很是平静。
唐锦墨的这般话语,却是让方游发自内心的产生佩服之感,这位大叔仅是一位画家,力量很是弱小,根本无法影响到小岛国和华夏国实权阶层,也无法将这些摆放在小岛国博物馆中的书画要回华夏。
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并没有像其他人一般,无所动作,整日只是哀叹不息,他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想要临摹这些古画,将画卷上的内容与意味,复制出来,让这些古画,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回到自己的故乡。
比起那些整日哀叹华夏流失了多少文物的人来说,唐大叔的举动,可以说是民族英雄也不为过。
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弱小,光是小岛国就有上万幅华夏书画文物,临摹起来,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是正如自己之前所讲,有些事,还是需要去做的,哪怕明知道不会成功,哪怕明知道会很艰难,但是正是如唐大叔这般永不放弃的人,才撑起了整个华夏巨龙的脊梁。
方游面上露出了敬意,如同这位大叔说自己合他的胃口一般,同样,唐大叔也合自己的胃口,“唐大叔如此傲骨,方某深感佩服。”
“呵呵,佩服倒是算了,想起来都很艰难,不用说做起来了,临摹古代名家之作,不是照着画就行了。这博物馆还不能拍照,我也只能趁着每个星期的开馆日,来这里观看一下,学习其中的技法,感悟其中的意境。”唐锦墨摆了摆手,轻轻笑着说道。
“唐大叔,还说我们谦虚,你不是也一样,现在利益至上的世界中,还有几人能够拥有这般的想法。”方游笑着说道,心中暗叹,吾道不孤也,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唐大叔这样志同道合之人,在为了华夏流失的文物,而努力着。
唐锦墨笑了笑,“方小友,这幅画卷我已临摹的差不多了,不如我们一同前去观看其他画卷,如何。”
“能够跟唐大叔一同探讨书画,是我的荣幸啊。”方游点了点头,自然没有意见。

第五百五十章展会结束

接着,方游和叶语晴一块跟随在唐锦墨的身旁,一同观看着华夏五千年文明所造就的书画文化。
这里面摆放的书画,无一不是精品之作,这次他们有幸观看到了南宋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