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人生- 第6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一瞬间的痛苦消散之后,忽然间,楚琛就感觉所有的烦恼都离开了他,一种奇异的感觉渗透进了他的血管之中,整个人好像是一颗干枯的大树遇到了春天;好像被一股浓浓的生机包围了起来,瞬间又恢复了活力。
  此时,他每个颗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好像从睡梦中觉醒,在迎接着一个新的、美好的世界。
  这种重生般的美妙感觉,让人沉醉,不过楚琛毕竟不是常人,此时的他因为这种奇妙的感觉悟了,在这种过程中,他明白了何为先天。
  在这之前,楚琛因为异能一直给他提价灵能,使得他的身体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身体而言,他应该说已经到了拳法中的先天境界。
  但先天境界是一种质的飞跃,身体和思想缺一不可,就好像一辆高级的跑车,如果没有技术高超的驾驶员,肯定发挥不出跑车的所有性能,而对之前的楚琛来说,他的情况就是这样。
  这段时间,楚琛翻阅了无数资料,对先天也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就是差临门一脚,一直找不到那点灵感。
  不过嘛,楚琛对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满意了,至于拳法上的突破,他心里虽然在意,但要说为了这事就废寝忘食、不管不顾,那也不可能。他觉得顺其自然就比较好。
  《高子遗书。会语六一》中有言:“命之所有,先天也;人之肎为,后天也。无先天不起后天。无后天不成先天。”
  先前的奇异感觉,让顺其自然的楚琛顿悟了。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同时也自然而然的就突破到了先天的境界。
  这种突破的过程。让楚琛觉得即新奇,又理所当然,就好像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让他不禁有些感慨,难怪有人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不过,这句话楚琛又觉得消极了一些,如果真是一切随缘,顺其自然,那人们还要努力干什么?努力了至少还有实现的机会,不努力难道想要的结果就会突然落到自己头上了?
  对楚琛来说,他之所以顺其自然,那是因为他不在意,就像他现在理论寿命已经一百五十岁了。但吴可可活不了那么久,家人和自己深爱的人不能陪伴着自己,活的再久又有多少快乐而言呢?
  因此,境界突破后的楚琛并没高兴多久。他的念头就转到怎么调理家人和吴可的身体,让他们健康长寿这件事情上了。
  左山看到楚琛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以为楚琛有了什么发现。等他走到楚琛跟前时,突然发现楚琛给他的感觉不同了。模样没变,但整个人的气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像变得飘渺了,这种情况让他一时有些呆愣。
  楚琛想着想着,突然感觉自己旁边好像有个人站着,他抬起头来,有些惊讶的发现是左山,不过再一想,感觉自己有些傻,这里本来就只有自己和左山两个,有什么惊讶的。
  “左哥,你这是怎么了?”
  左山再仔细看楚琛,发现先前的那种感觉没有了,这让他以为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就讪讪一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刚才楚少您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或许是我看错了吧。”
  楚琛当然知道这并不是左山的错觉,只是他刚刚突破,气息还没有收发随心,再加上刚才自己一直在想问题,这方面就没怎么注意,不过,这种事情暂时还不太方便和左山说,就笑呵呵的敷衍了几句。
  “左哥,你看这里的土是不是和旁边的有些不一样?”
  “不一样?”左山左顾右看,挠了挠头,说道:“还好吧,就是感觉这里要比旁边要凹一些。”
  “我感觉土好像有些不同。”楚琛当然不能说,这是自己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才说的,不过他马上从左山这番话中,想到了一个说法:“不过,既然这处位置比别的地方凹,你觉得会不会是有人在这里挖了坑造成的?”
  这种情况当然存在,左山点头道:“那咱们就从这里开挖?”
  “行。”说着,楚琛又看了看天色,说道:“不过,今天时间又晚了,咱们还是得像上次那样,在这里住一天才行。”
  左山看了看天气,觉得今天晚上应该不会下雨,就点头同意,不然的话,他肯定建议去村里投宿,这里是山区,没有躲避的地方,万一下雨容易发生危险。
  一夜无事,第二天,两人吃过了早饭,就拿出铲子等工具,开始在山壁上挖掘起来。
  “咔嚓、咔嚓……”
  楚琛都没怎么用力,铲子就轻易的没入泥土之中,可见这层泥土比较疏松。而且,挖出来的泥土,还夹杂着一些草根枯枝之类的东西,已经快腐烂的没了,由这点来看,作业的时间不短了。
  这让旁边的左山颇为兴奋,因为这层泥土明显不是自然形成的,说明里面有宝藏的可能性很高。
  两人不停的挖掘,挖进去大概两米深的样子,铲子突然挖到了一块不小的石头,这让两人精神一振,说明离目标已经不远了。
  又是一阵猛挖,石头挖开之后,就见一个洞口出现在两人面前,而且里面还有一股子霉味飘散出来。考虑里面的空气很可能有毒,两人连忙闪到一边,等着山洞里的气体散尽。
  过了半个多小时,觉得已经没什么味道了,两人又把洞口扩大了一些,楚琛才有些艰难的爬到了山洞之中。
  山洞不大,看四周的痕迹,应该是自然形成的,楚琛也不去管他,就朝着异能找到宝藏的位置看了过去,让他觉得有些意外的是,这里除了那个应该装着传国玉玺的机关盒之外,还有一个纸盒子。
  楚琛用异能查探了一下,发现里面也是一件古董,他就用手中的手电筒把盒子打开,见没什么危险,才看了进去,盒子里面赫然放着一只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大罐。
  此罐圆口短颈,丰肩,鼓腹,腹底部内收,足部微微外撇,浅圈足,底部露胎,呈自然火石红色,造型标准,线条流畅。颈部饰回纹,肩部饰缠枝牡丹纹,腹部主题花纹为缠枝牡丹花卉,足部为变形莲瓣纹。图案隽美潇洒,气韵生动。
  此器的绘画手法为勾线点染,它以勾线为主要装饰手法,局部花卉叶子兼有点染,图案用线描绘生动自然。
  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元代釉里红绘画方法,而且由于铜红是绘制在坯胎上,烧制坯过程到瓷器会有收缩,铜红发色还会使线条扩大,要求画工技艺非常高超,掌握料性熟练,所以勾线釉里红属于元代釉里红中的精品类别。
  楚琛正准备仔细观察时,还在外面的左山就有些担心的大声问道:“楚少,您还好吗?”
  “我没事,马上就出来。”楚琛回了一句,正好这里光线不好,拿着手电筒观察真伪不是那回事,就准备出去再看。
  把罐子放好,楚琛就把两件东西小心的拿出了山洞,随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把大罐拿出来鉴赏。
  见此情形,左山就有些奇怪,问道:“楚少,咱们不先看看这中箱子里到底是不是传国玉玺吗?”
  楚琛笑道:“这只箱子可是机关盒,而且还是非常复杂的那种,在这里根本不方便打开,等我看一下这件东西咱们就回去。”
  “哦……”
  元釉里红器的胎釉特点与同时期的青花产品类似,这一点以楚琛的眼力来看,这只罐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纹饰的装饰风格,以及绘画风格,器型和烧造方面,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眼前这只釉里红大罐应该就是一件元代的精品之作。
  前文说过,釉里红创烧于元代,但因铜红釉在高温中极不稳定,故成功率低,直到明永宣时期才烧出呈色较正的釉里红,产品极少,明中期因多用工艺简便的矾红代替釉里红,竟至一度停烧,直到清初才逐步恢复。
  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一件元代的釉里红瓷器是多么的稀少。
  而且,釉下红彩色调显得深浅不一,少见鲜红色,多为深暗的红色或淡红色,有的因欠烧或过烧呈黑红色或失色状,而铜红纹饰晕散明显,则是元釉里红器的普遍特征。
  但这只大罐上面的铜红纹饰基本没什么晕散的现象不说,发色居然还是少见的鲜红色,这种机率可谓是凤毛麟角。
  器型硕大,绘法方面非常精湛,再加上铜红发色鲜艳夺目等等特点,这只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罐,可以说是件可遇不可求的国宝级别的文物,非常的难得。
  看到是这么一件宝贝,楚琛这才明白,张火泥为什么要把它和传国玉玺放在一起保存起来了。而且,他猜测,张火泥笔记上记载的釉里红仿制方法,可能正是基于这件釉里红大罐研究而出的。
  不过,现在可不是研究这些的时候,重要的是把传国玉玺取出来。于是把大罐放回盒子后,他就和左山一起收拾了行李,向山外走去。(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国宝的真伪

  “好!好!好!”
  刘老双手捧着一枚五龙纽,质感十分通透,色绿如蓝,温润而泽,看上去好像散发着百两烂盈般光华的玉玺,连声道好。
  不但如此,从他那满面的红光,全身都微微有些颤抖,手背暴起青筋的模样,就知道他的心中此刻是多么的激动了。
  “传国玉玺,难道这真是传国玉玺?”今天正好有事到爷爷家来的刘思哲,没想到居然会遇到这样的宝物,让他有一种如坠梦中之感。
  “你这不是废话吗?”刘琴舒白了他一眼,说道:“你看这方玉玺,色绿如蓝,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这还不真?”
  吴可也点头道:“大家看,这方玉玺的一角还镶了黄金,这也符合历史上对传国玉玺的记载嘛,而且这黄金的色泽看起来很古旧,我觉得这也符合年代久远的特点吧。”
  传国玉玺之所以有缺,那是因为在西汉末年,王莽准备篡位,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得知之后勃然大怒,用力把玉玺摔到地上,却让玉玺碎了一角。
  王莽拿到残破的传国玉玺,又是高兴又是可惜,吩咐把宫里的工匠找来,命他两天之内用黄金把这个缺的角补好。于是传国玉玺就有了金镶这个特征。
  赵芸琳接过话说道:“另外,曹丕逼汉献帝禅让,称帝建立魏国,于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这几个字在这方玉玺上不是显示的很清楚吗?”
  刘思哲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让房间里的三个女人一阵声讨,连忙满脸堆笑的说道:“我也没说它是仿制的嘛,只不过传国玉玺的记载太详细了,你们说的特点,史书上都有记载,所以我觉得吧,应该仔细一点才行,不然到最后不也影响琛哥的声誉吗?”
  楚琛笑着摊了摊手:“这枚传国玉玺我可不准备自己收藏,就算要展出。也和我没什么关系,怎么会影响到我的声誉呢?”
  “啊?琛哥,难道你准备捐出去?”刘思哲表情有些惊讶。
  楚琛说道:“这是当然,如果是别的东西我自己收藏到也没关系,但传国玉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个人收藏实在有些不妥。”
  其实,这传国玉玺虽然属于国之重器,但说到底只不过是一枚有着特殊意义的印章而已,单凭它肯定是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的。
  换一个角度来说。有玺没玺,都不会影响权力的掌控,甚至威权的声势都未必会有波动。也正因为如此,北宋以后。皇帝的各种印玺越来越多,其用意,就是淡化传国玉玺的神圣性。
  当然。从张火泥的说法来看,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宋代那会的传国玉玺已经是仿制的。不得以而为之。但就算如此,在玉玺消失的这几百年时光之中。也没有哪个朝代说离了传国玉玺就不能掌控权力了,现在咱们国家更是繁荣昌盛。
  不过,现在的传国玉玺虽然本质上只能算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但数千年来的演变,让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本身更是被许多人认为是国之神器。
  这样拥有特殊意义的宝贝,楚琛当然不会留在自己手中,不然今后肯定会给他带来麻烦,特别是他的身份,也不太方便收藏。
  对于楚琛这样的决定,刘老和楚永宁都欣慰的表示认可,其他人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传国玉玺以意义来说,已经算不得凡物,因此,为了避免今后的麻烦,他们也都能理解楚琛的决定。
  “阿琛,那你准备什么时候捐呢?”吴可问道。
  楚琛笑着回道:“过几天吧,现在好多人都没看过呢,如果我马上就捐,非得被口水淹没不可。”
  那天,楚琛和左山回到酒店,因为已经晚上了,没来的及坐当天的航班回去。但第二天峡州飞往京城的航班只有三班是直达的,其它都要转场,于是,他就订了下午五点的直达航班,这还是最早能够到达京城的飞机。
  考虑到传国玉玺实在太过珍贵,楚琛回到家中之后,就和父母与吴可一起,带着玉玺来到刘老家鉴赏,这才会有现在这一幕。
  “这事以后再说。”
  刘老笑着说道:“古玩鉴定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特别还是传国玉玺这样的国宝,鉴定起来更应该慎之又慎。就像阿哲说的那样,这些细节在文史上记载得很清楚,不仅我们知道,古人也一清二楚。所以光凭这些确实不能认定玉玺的真伪。”
  “那咱们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刘琴舒问道。
  “首先当然是材质了。”刘老说道。
  刘思哲说道:“文史上记载,传国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很多人都说它是蓝田玉,现在看到实物,我觉得也挺像是蓝田玉。”
  楚琛否定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咱们都知道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制作而成的,而和氏璧是从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中解开来的。你要知道,荆山位于荆楚,蓝田玉则在西京附近,两地相差四百多公里,所以传国玉玺显然不可能是用蓝田玉制作的。”
  吴可接过话说道:“另外,就算这方玉玺看起来像是蓝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