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人生- 第6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更让吴叔愤怒的是,他去找任仕国算帐的时候,对方却根本不承认当初他说过保真的话,逼的急了,他居然还让吴叔拿出他这么说的证据出来。
  这事本来就是君子协定,吴叔哪能拿得出证据,他也只能吃了个哑巴亏,最后赔钱了事。
  从这以后,吴叔和任仕国就对上了,这此年,双方之间爆发过无数次的冲突和暗战,两人因此而损失的钱加起来估计至少得十万以上。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任仕国贡献的,谁叫吴叔人品好,大家都愿意帮他呢?
  不过,其实也正是因为吴叔人好,任仕国才敢这么对他,不然换了赵学义,早就给他下套了。
  老话说的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随着任仕国的人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再加上这些年他经常干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于是他也被越来越多的古玩商人排斥,最后,他只能守着他的古玩店苟延残喘。
  大家都知道,古玩行有句老话叫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任仕国的古玩店因为时不时还能做回生意。这些年来一直屹立不倒。
  但随着古玩市场的蓬勃发展,任仕国眼看着周围许多古玩商都赚到了大钱。心里也有些急了,前一阵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仿古瓷的高手,于是他就把脑筋动到了这上面,进了一批高仿瓷。
  任仕国不是京城人,他原本打算卖掉这批高仿瓷就回老家开个古玩店,没想到事与愿违,有位买家发现了自己买的是高仿瓷,昨天下午的时候,就到任仕国那里去闹。结果这件事情马上就传播开来,今天上午就有买家来他的店里要求退货,更有甚者报了警,说要让他去坐牢。
  听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楚琛幸灾乐祸的问道:“那任仕国现在在哪里?”
  周文平摇了摇头:“许多人都在找他,不过大家都没找到人影,据说是已经跑到外地去了,现在有些买家都到他家去堵门了,要不是看他家还住着老人。说不定家当都被搬空了。”
  楚琛呵呵一笑,反正这事就算最终能够解决,任仕国也讨不了好,这样的事情。他还是非常喜闻乐见的。
  说话间,两人就见一位名叫王如洋的老顾客走了进来。
  王如洋刚和两人打过招呼后,就略显兴奋的说道:“你们知道吗?任仕国店里又出事了。”
  两人都以为他说的是仿古瓷的事情。就都点了点头。
  王如洋笑着说道:“要我说,任仕国也是活该。他要是零星的卖到也没什么,居然一次进了一百多件。现在到好,人躲起来不说,店都被搬空了。”
  听到这里,楚琛就有些奇怪的问道:“什么店都被搬空了?”
  “啊!你们不是知道吗?”王如洋闻言有些迷糊。
  周文平说道:“我们还以为你说的是仿古瓷的事情呢,怎么又扯到古玩店了?”
  “噢!”王如洋恍然,随后就兴奋的说道:“我说的是刚才有人砸开了任仕国古玩店的大门,把里面的东西都给搬空了,连张小板凳都没放过。”
  “难道没人管吗?”楚琛和周文平相当惊讶。
  “就任仕国的人品有谁会管?”王如洋摊了摊手,说道:“我听说砸门的那人也有些背景,而且他买的东西是用来送礼的,结果送了件赝品,你说能不生气吗?”
  楚琛闻言耸了耸肩膀,虽然他不喜欢事情做的这么出格,不过任仕国的所作所为也应了一句老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大家在任仕国的事情上发表了一下各自的看法,王如洋就拿出一个小巧的葫芦,放到楚琛跟前,说道:“楚老师,刚买了个手捻葫芦,能否麻烦您帮忙点评一下?”
  “没问题。”楚琛笑着点了点头,就把葫芦拿到了手中。
  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文玩葫芦”在京城大大小小的古玩收藏等市场,越来越受到玩家们的青睐。由于葫芦的发音与“福禄”相近,有富贵长寿的吉祥寓意,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物。在我国的传统建筑建筑中,葫芦造型也是经常出现的装饰元素,传统道教甚至把葫芦作为神圣的法器。
  由于葫芦特有的吉祥寓意,于是随着古玩收藏的蓬勃发展,小巧可人的手捻葫芦,如今也越来越受到玩家们的追捧,一时间,文玩葫芦在老京城的玩乐圈子里逐渐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市场的葫芦大致分为把玩葫芦、观赏葫芦、烙画葫芦、异形葫芦、鸣虫葫芦等等。
  王如洋的这只葫芦,就是烙画葫芦,烙画葫芦顾名思义,上面的图案是被改造后的电烙铁灼(烫)上去的,所以仅有黑色。
  上面的画主要分为:风景,人物,动物,古代神话,古代灵兽(如:龙,凤,麒麟,三脚乌鸦等)等一些吉祥图案。
  这只葫芦的主题纹饰是福禄寿三仙,绘制的相当精致,楚琛用游标卡尺量了一下高度,通体在4。2厘米左右,应该说,这种高度的手捻葫芦虽然并不小见,但在需要用电烙铁绘画的烙画葫芦中,却并不多见。
  想想看,要在4。2厘米的东西上作画,如果作者没有一手高超的技艺,想要绘制完成,而且还要体现出艺术价值,肯定非常困难。
  楚琛把手中的葫芦欣赏了一番,笑道:“王先生,您选的这个烙画葫芦很不错。”
  自个儿的东西能够得到楚琛的肯定,王如洋相当高兴,他向楚琛拱了拱手,说道:“还请楚老师指点。”
  “那我说下自己的看法。”
  楚琛解释道:“首先,您这只葫芦的壁厚而且润滑、光泽度好,这种葫芦随着时间的久远会自动变色。像这样的葫芦存世时间长,只要不摔是不会坏,能够长时间保存。”
  “而且,这样的葫芦烙画效果也很好,烙迹也会随着时间的久远呈现铜色而百原来的黑色。而质地不好的葫芦壁薄易损,没有光泽不说,时间再久远也不会变色,烙上去的痕迹只是黑道道不会出现铜色烙迹……”(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出发寻宝

  说过葫芦的质地,楚琛又谈了一下判断烙画葫芦好坏的其它两个因素,葫芦烙画的技巧以及葫芦烙画的构图和内容。而在这两方面,王如洋的烙画葫芦也也都非常优秀。
  听了楚琛的解释,王如洋相当的高兴,周文平在旁边就笑着问道:“老王,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手捻葫芦了?”
  王如洋笑道:“我也是受我老丈人的影响,前段时间他看到朋友玩手捻葫芦,也买了几个玩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还让我也玩。不过你也知道我一直喜欢的是书画,对手捻葫芦一点都不懂,就一直没买过。”
  “这只葫芦还是我刚才看完热闹过来的时候,正好在一个小摊上看到的,觉得不错价钱也便宜就买了下来。没想到能得到楚老师您的肯定,真是意外之喜!”
  其实,王如洋之所以买下这只烙画葫芦,除了确实看它比较顺眼之外,另外主要也是因为他每回去老丈人那,老丈人总是问他有没有买手捻葫芦之类的问题,这让他多少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干脆买一个充数,却没想到得到了楚琛的肯定,这让他非常惊喜。
  许多人对古玩的喜爱,都是从自己得到一件不错的藏品开始的,此时的王如洋正是如此,而且他喜欢随缘,不经意买的手捻葫芦居然是件好玩意,让他觉得自己今后收藏手捻葫芦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王如洋又问道:“楚老师,那如果是平常的手捻葫芦。我应该怎么选择呢?”
  楚琛笑着回道:“手捻葫芦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当然也是越小越好。一般手捻葫芦都在8厘米以下。多数高度在4…6厘米,而精品手捻葫芦而是3到5厘米的大小。当然。个头的大小最好适合自己手掌,以手握舒适为好。”
  “另外,一只漂亮小巧的葫芦拿在手里把玩,首先愉悦的是自己的心境。所以挑选手捻葫芦时,除了大小还要仔细观察葫芦的整体外观。这一点就有烙画葫芦的挑选差不多了,而且还要注意看有没有刮痕之类,表皮要干透。”
  “手捻葫芦虽然不贵,但至少也要好几块钱一个,现在连菜都有人弄虚作假。更别说手捻葫芦了。因此,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有些表皮过于白的葫芦有可能是药水浸泡过,所以,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说到这,楚琛指着王如洋的那只葫芦,说道:“其实,您这只葫芦,有一点非常可惜。”
  “哪一点?”王如洋连忙问道。
  “手捻葫芦有别于鸣虫葫芦的最大特点就是天生带有‘龙头’。我说的龙头,就是葫芦上端的蔓藤,评判葫芦的品质好坏首先要有好的龙头。”
  楚琛说道:“葫芦原本自然天成,独特的造型与生长的蔓蒂造就了栩栩如生别的趣味。所以挑选手捻葫芦时一定要有龙头,否则葫芦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像您的这只葫芦,以前应该是有龙头的。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割掉了,这一点从痕迹上就能看的出来。”
  “好在。您这只葫芦的绘画方面很不错,价值虽然有些影响。到也不是太大。”
  听到这里,王如洋连忙把葫芦放到眼前一看,发现确实如楚琛说的那样,这让他多少有些遗憾,如果也明白,这只葫芦便宜也是有便宜的道理的。
  这时,周文平问道:“老王,这只葫芦你花了多少钱?”
  “这个数。”王如洋比划了一下。
  楚琛笑道:“还是挺便宜的,遇到喜欢的人,高个两三倍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之所以能够高这么多,也是因为基数低。
  王如洋连连摆了摆手,笑道:“这只葫芦我准备收藏起来,并没有转让的打算。”
  难得第一次出手,就买到了一件小极品,非常具有纪念意义,而且王如洋也不缺几百上千块钱,他当然不会把葫芦出售了。
  聊了一会手捻葫芦,王如洋笑容可掬的说道:“楚老师,我今天过来,其实是想请您以专家的身份,参加一个小聚会。”
  “什么聚会?”楚琛问道。
  王如洋笑道:“就是我和几位藏友之间办的一个小聚会,期间估计会有一些交易,所以就想请您去帮忙点评一下。”
  楚琛说道:“王先生,您收藏的主类是书画,我在这方面不是很精通啊!”
  王如洋笑吟吟的说道:“楚老师,您实在太谦虚了,上次您去京城电视台录制节目的时候,我正巧也在,您对那同幅字画的点评,我可是相当的佩服的。”
  楚琛闻言笑了笑,那次电视台请的那位书画鉴定专家,也不知道中午吃了什么,下午就一直拉肚子,于是就让他客串了一下。
  王如洋接着说道:“而且,那天我们也请了区老的高徒鲁传雄鲁老师,到时您主要负责瓷器这一块就行了。”
  楚琛点了点头,去参加这样的聚会,一来可以开开眼界,另外也是个拓展人脉的好机会,他答应下来到也不无不可,不过有件事情他还得确认一下。
  于是,他问道:“王先生,我明天要出趟远门,估计要一个星期到十天才会回来,如果时间不凑巧的话,请恕我不能参加了。”
  前文说过,虽然那份剩余的藏宝图上的信息,楚琛并没有完全识别出来,不过他已经能够凭此知道宝藏埋藏的地点了。为免夜长梦多,楚琛就决定尽快去那里一趟,争取把宝藏找出来。
  王如洋闻言连忙说道:“我们的聚会安排在七月十三号,不知道您那天有没有时间?”
  楚琛想了想,说道:“应该没什么事情,要不这样吧,如果有事的话,我会提前几天打电话给您的。”
  “好的好的,那我们到时恭候您的大驾了。”王如洋笑容满面的把他们聚会的时间和地点跟楚琛说了一遍。
  …………
  第二天吃了午饭,楚琛和左山两人就拿着行李一起去了机场。而吴可则因为想要尽快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这次她并没有一同前往。
  藏宝图所在的位置,位于荆楚的硖州山区,靠近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位置。
  下了飞机,楚琛和左山就在机场坐出租车前往早就预定好了的宾馆。
  出租车司机也是能说会道之人,也许觉得楚琛和左山是来旅游的,就是一顿神侃。因为职业的关系,楚琛对此并不在意,趁此期间,他也正好通过司机,对峡州这个城市多了几分了解。
  本来峡州在楚琛的印象里应该是个不大的城市,顶多也就一个中小型城市那么大吧。不过通过司机的讲解,再加上沿途的见闻,他才发现自己小看峡州了,具体多大他不知道,不过感觉粗略把城市逛上一圈,没一两天恐怕不行。
  而且,经过司机的介绍,楚琛才知道,峡州原来是在荆楚除了江城以外最大的城市了,而且当地人还有一种说法,江城早晚会直。辖,到那个时候荆楚省会非峡州莫属,虽然楚琛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假,但起码反映了峡州在荆楚的地位。
  到宾馆安顿好行李后,楚琛见时间还早,就和左山说,到江边去游玩一番,正好也可以领略一下峡州的风情。
  从宾馆到岸边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现在正是宜昌峡州的季节不冷不热,到了傍晚江边上的公园是最理想的散步地点,看着静静流淌的江水,享受着徐徐的江风,想想都觉得相当惬意。当然这样的好地方也是情侣们的首选,成功追求的概率一定很高。
  与江边公园一条马路之隔却是另一番景象,大排档林立,楚琛他们在江边逛了没一会,就看到那边已经是高朋满座,而且听说即使到了深夜那里也是生意兴隆。
  逛的饿了,两人就过去一起加入了品尝美食的行列。这里虽然是大排档,可吃的却不简单,是峡州最有特色的江中淝鱼、小龙虾以及鸭头等等。美景、美食相伴,真是神仙般的生活,难怪峡州能够成为全国知名的宜居城市。
  稍稍领略了一番峡州的风情,第二天,楚琛和左山拿着早就准备好的装备,坐车前往目的地附近的一个小山村,然后再徒步前往宝藏的所在地。
  出于保密的缘故,楚琛一直都没说这次峡州之行的目的,左山也一直没问。
  不过随时时间的退役,左山心里也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