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人生- 第6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款。
  此物刻工精湛。诗文张弛有度,流转自如。笔法大气,不过材质只有冰种。价值却要差上一些,以现在的市场价值来估算,差不多也只有四五万而已。
  第二个盒子里面,放着一座玉牛摆件,此器看上去是用整块上等和阗白玉雕刻而成,雕工看上去也颇为精湛。
  但东西一到手中,楚琛就暗自皱了皱眉,因为这件玉摆件虽然分量也可以,但就凭他对玉器比重的了解,上手一掂,就发现这件摆件的重量要比真玉来的轻。
  除此之外,这件玉器虽然有纹路,但看上去很不自然,有一种人工的痕迹,另外,它还有一个更大的破绽,内部居然连一点杂质都没有。
  要知道,玉是火山喷发时熔岩冷却而成,因为是自然形成,所以古玉中都含有不少杂质,这就是晶莹剔透的好玉难求的道理。但再怎么晶莹剔透的好玉的好处,它必然有杂质,有纹路,有变化。
  以玉的形成条件来判断,没有杂质的玉,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
  除了玉的材质之外,这座玉摆件的雕工模仿的是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的风格,但制作者显然达不到古代工匠的水平,这样,在行家眼里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最后,玉器表面居然一点包浆都没有,就算它是真品,作为玉器,这么多年下来,也不可能连包浆都没有。
  如此种种,楚琛可以肯定,这件玉器是赝品,而且还是当代的回炉玉。
  何为回炉玉?
  其实就是现在的造假者将劣玉或玉石加工后的边角废料,用高温熔化,将其中的杂质冶炼掉,然后冷却。
  这样造出的玉,很纯,而且没有瑕疵,但同样也没有了自然玉纹路的美妙变化。这种造假方法,古人不是没有想到,而是不能得到足以使玉石熔化的高温。而现在却很容易办到,一杆吹氧喷枪,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将一团废玉熔为岩浆。
  也正是由于没有熔岩冷却时的大环境,压力不够,所以导致玉的比重不对,比真玉要来的轻。
  要说,这样造出的玉,确实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刚一市场就使得不少收藏家上了当受了骗。不过周大牙显然找错了对象,像这样的东西,就算楚琛不用异能,也能马上就看出它的真伪。
  最后一只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对如意,而且这对如意取材有些特殊,都是用的玳瑁制作而成的,而且大小基本一致,表面都有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
  这对如意正面镂雕松鼠葡萄,背面镂雕万字纹,取“子孙万代”之意。工匠运用独特的“活纹”雕刻方法令松鼠活动,葡萄藤遒劲有力,工艺精巧,细致繁密。从雕刻的风格等特征来看,这支如意的制作时间应该是清中晚期。
  像这样的如意一般以单件居多,一对则较少见,再加上精湛的雕工,到也算是比较难得的器物。
  等楚琛和老五把三样东西看完,周大牙连忙问道:“两位,觉得我这三件东西怎么样?”
  “还不错。”楚琛点了点头:“除了这座玉牛摆件之外”
  听到“还不错”三个字,周大牙脸上就露出了喜色,但后面一句话,却让他有一种吃到了苍蝇的感觉,他连忙说道:“这座玉牛摆件有什么问题吗?您看这材质,还有这雕工,不都是清庭造办处的风格吗?”
  楚琛微微摇了摇头:“周老板,这件东西我不喜欢。”
  周大牙闻言一怔,马上他就反应过来,楚琛既然说不喜欢,自然是有其理由,至于告诉不告诉他,那全凭楚琛的意思。再说了,这种事情追根究底只能叫双方难堪。
  周大牙见楚琛认定了东西不对,心里也有些遗憾,于是就说道:“楚老板,那这两件东西你出个价吧?”
  楚琛说道:“周老板,这有些不合规矩吧?”
  楚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古玩这行里,货主持有古玩欲卖出时必须先开价。卖家不开价,买家绝不会给价。这是防备货主卖古玩是假,摸行情估价格是真。
  要知道,楚琛可是颇有名气的专家,周大牙通过楚琛估摸东西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卖家如果开价太高,买家有权不还价。如果买卖双方因价格分歧没有成交,卖家另找下家洽商仍未成交再去找第一位买家时,除非是特别喜欢的东西,不然第一位买家一般也不会购买了。
  周大牙讪讪一笑,暗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不就没达成所愿嘛,怎么都乱了方寸了。
  “楚老板,咱们一回生二回熟,就这个价吧……”
  “不行,太高了,最多只能……”
  又是一番唇枪舌剑,两人最终还是各退了一步,以算是双赢的价格成交了。
  楚琛直接给周大牙开了支票,随后就准备告辞。
  这时,钟定生开口问道:“楚老板,不知道您对铜镜有没有兴趣?”
  楚琛笑着点头道:“只要是好东西,我来者不拒。”
  “行,那我现在就去拿……”
  这一等,等了好一会,钟定生才拿着一只盒子走了回来,他边打开盒子,边介绍道:“楚老板,不瞒您说,我准备把手里的货都处理完了,就准备退休,现在别的东西差不多都找到了下家,就只剩下这面铜镜……”
  楚琛边听边朝盒子看了过去,里面放着的是品相极佳的黑漆古铜镜,一看就知道是一件开门到代的真品。
  “钟老板,难道这面铜镜有什么说道?”
  钟定生笑道:“确实如此,我听说这面铜镜发现的时候,就放在主人的怀里,而且周围的铜器都腐蚀的差不多了,但这面铜镜却浑身黑漆古,品相极佳,正因为如此,当初我也是费了不少功夫才拿到手的,所以一直放到了现在。”
  楚琛微微点头,从钟定生的这番话中,他得出了几条信息,一,这面铜镜是盗墓时发现的;二,这面铜镜在其它东西都腐朽的差不多的情况下,却保存的这么好,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说明铜镜很可能拥有较高的价值。
  最后一点,钟定生买下这面铜镜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如果楚琛想要的话,便宜了肯定不行。(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八章 一面铜镜(续)

  向钟定生打了声招呼,楚琛就把铜镜拿到手中仔细观察起来。
  这是一面博局镜,此镜又名规矩镜,在汉镜的发展中,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主要流行于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在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做图案装饰,所以也称规矩四神镜。这个时期在镜缘上有着复杂的装饰,有锯齿纹、卷云纹或卷草纹等。
  眼前这面铜镜就是这样,呈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双弦纹圈内八枚圆座小乳钉相间云气纹,四枚四叶座小乳钉与博局纹将主区纹饰分为四方八区。
  每区内置四神纹配瑞兽纹,纹饰组合分别为青龙配羽人,朱雀配瑞兽,白虎配独角兽、独角兽配熊等纹饰,熊纹双手上举,身体呈侧弯腰的姿势,造型生动,纹饰少见。
  其外环饰一周铭文“汉有名铜出丹。阳,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以之为镜宜文章。”
  另外,镜缘处两周双弦纹圈内环饰一周勾连的云气纹。
  此面铜镜纹饰精细生动,圆钮座与博局纹的构图配置极为少见,再加上品相极佳,确实是一面非常难得的西汉铜镜。
  不过,要说这面铜镜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铜镜厚度比较薄之外,楚琛用肉眼观察还真没什么特别的发现。
  也就是说,这面铜镜有可能只是一件对墓主人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才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至于说为何其它铜器都已经腐朽了,就只有这面铜镜保存的如此完好。其实还是挺正常的。
  之所以楚琛这么认为,也是由“黑漆古”的形成因素得出的。
  现在学术界对“黑漆古”的形成原因并不统一。其中主流的有三个观点。
  一是由腐殖物质生成的腐殖酸胶体溶液等一起作用于铜镜表面,使青铜中的某些物质发生氧化而形成的。另外。有观点认为这是由古镜表面镀锡后自然腐蚀的结果。最后还有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工艺所造成的。
  因此,这面铜镜保存的这么完好,并不能说明,它一定是使用比较特殊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不过这面铜镜到底有没有神奇的地方,别人或许不容易找出来,但对楚琛来说,只要用异能估一下铜镜的价格就明白了。
  见楚琛把铜镜放回了盒中,钟定生就急忙问道:“楚老板。这面铜镜您还满意吗?”
  楚琛点了点头:“钟老板,您开个价吧。”
  “十万。”说着,钟定生还比划了一下。
  老五闻言一怔,要知道在收藏界,铜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前文说过,直到2004年一次国内的大型拍卖会,铜镜才进入收藏家的视眼,同时价格开始水涨船高。
  而现在不过才2002年。虽然也有藏家收藏铜镜,但这个类别还不受大家重视,价格当然也非常便宜,十年后价值上百万的铜镜。现在的价格不过几万块而已。
  就说眼前这面铜镜,虽然属于头版头模,工艺相当精美。品相也是极佳,但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两三万已经了不得了,十万那是天价。根本不会有人问津的。
  正因为如此,楚琛也直接摇头道:“钟老板,就算这面铜镜像您先前描述的那样,也不能说一定是好东西,以现在市场行情而已,十万买的话,我的风险太大,我觉得两万就差不多了。”
  “楚老板,两万实在太低了,我进价本来不便宜,而且放了这么长时间,总要让我赚点吧。再说了,我们这行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还请您体谅一下。”说着,钟定生还有些可怜巴巴的向楚琛拱了拱手。
  楚琛可不会相信他的话,钟定生既然能把古玩店开在这里,而且看样子维持的时候也不短了,没有一定的实力肯定是不行的,因此,钟定生说的不过是一些废话而已。
  当然,就算是废话,楚琛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他说道:“既然如此,钟老板您再给个价吧,合适的话,我就买了。”
  钟定生想了想,说道:“那就六万吧,再低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好办啊。”
  楚琛沉吟了一会,说道:“五万,行的话,我就拿了。”
  钟定生想了片刻,才点头道:“行,就这样吧!”
  要说,五万买下这面铜镜,在老五眼里是亏定了,不过想到楚琛一贯神奇的表现,或许铜镜确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说不定,而且五万块钱对楚琛来说真不算什么,老五也没有多说。
  接下来,老五又拿出了两样东西,分别为一只香炉和一件清晚期的粉彩广口瓶,不过这两样东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都没让楚琛觉得满意。
  付了钱,楚琛他们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回去。不过三人刚刚站起身来,从门外就走进来了一位五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手里也拿着一只不小的盒子,楚琛觉得老太太有可能是有东西要出售。
  “老板,你们这里收东西吗?”老太太一开口,就证实了楚琛的判断。
  “收是收,不过要看是什么东西。”钟定生点头道。
  老太太想了想,说道:“是一件清代的什么荸荠瓶吧,好像是,你这收吗?”
  “哦!”
  钟定生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我得先看看怎么样才行,如果真是老物件,而且成色不错的话,就收。”
  “行,那你们看看吧。”老太太把盒子放到桌上,并把盒盖打了开来。
  楚琛往盒子里一看,发现里面放着的是一只茶叶末釉荸荠瓶。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古朴清丽,耐人寻味。
  我国曾出土多件唐代茶叶末釉器,宋、明的产品亦屡有发现。清代前期的官窑,有意仿造明以前的茶叶末釉。清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窑所产黑釉器物基础上的创新出了这种釉色。
  因此,清代茶叶末釉器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品为多,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茶叶末釉中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时是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钟定生看到盒子里是这么一件器物,眼中闪过了一丝喜色,随后连忙上手仔细观察起来,足足过了十多分钟,才把瓶子放回了原位。
  这时,楚琛说道:“钟老板,我能否上个手?”
  “无妨!”钟定生笑着点了点头,他相信楚琛这么有头有脸的人物,肯定会遵守古玩这行的规矩的。
  这只荸荠瓶造型圆浑饱满,端庄规整,做工精细。胎体细腻,瓷质紧密,胎壁比雍正时略厚,釉面匀净,釉色黄绿交映似茶叶细末,颜色素雅而深沉。
  底足露胎呈黑褐色,楚琛仔细观察,发现足部釉与露胎釉相接处有刮削时无意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状边缘。底款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官款。
  从种种特征来看,这只荸荠瓶是乾隆时御窑厂所制最为成功的茶叶末釉陈设观赏器之一,皇家气派十足,是件非常难得的珍品。
  正在楚琛鉴赏的时候,钟定生就笑着问老太太道:“大娘,不知道这只荸荠瓶,您准备卖多少钱啊?”
  老太太很直接的说道:“二十五万。”
  钟定生闻言一怔,因为这个价格已经是市面上差不多最高价了,难道这老太来之前得过谁的提醒?不然怎么可能会说出这样的价格来。还是说她凑巧想到了这个价钱?
  钟定生“大娘,你这个价格实在太离谱了,别说二十五万了,两万五都太贵了。”
  老太太却不为所动,直接摇了摇头:“没有二十五万,我肯定不会卖的。”
  看到老太太坚定的神色,钟定生皱了皱眉头,问道:“不能便宜一点?”
  “如果你觉得贵,那我去卖给别人。”
  “大娘,说句实在话,您这个价格无论卖到哪家店里,都不会有人要的。”
  “那我就拿回家放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