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人生- 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楠才这样的答复,多少有些释然,要是这些东西都是在摊位上买到的,那实在太惊人了,他就先不说在摊位上看到这些珍品的几率了,就以价格来说他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也明白,一般在摊位上的东西,价格都不会太贵。
  而且就算再贵,凭楚琛的经验,东西的价格和相比他店里的相比,肯定也算是捡了漏了。当然,他也想不到,连刚才那把青铜铖,楚琛花的钱也没超过一百五十欧元,如果他知道的话,估计得郁闷死了。
  “不对呀!”
  此时,难楠才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楚琛刚才明明是说,他没有去过古董店,现在自己问他是不是都是从摊位上得到的,他又说不全是,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楚先生,您刚才好像是说,您今天没有去过古董店吧?”
  “是这么回事……”楚琛就知道难楠才会这么问,于是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下。
  一般在跳蚤市场上,多少会有一些以物换物的交易。上午逛街期间,楚琛和吴可就遇到了这么一个摊位,上面的东西除了可以用钱购买之外,还可以以物换物。当然,用来交换的东西或者交易的价码,必须得要卖家接受才行。
  这个摊位上摆的东西,都是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像一些小巧的发夹、可爱的手串、华丽的项链等等,很是吸引包括吴可在内的众多女性的欢迎。一番挑选之后,吴可也买了好几样东西。
  正当两人准备结账离开的时候,楚琛就注意到,他们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说要用她的手串,换她挑选到的七八样东西。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这位中年妇女的手串,正是楚琛后来得到的那条雕有108罗汉的核雕手串。
  卖家看了看中年妇女的那条手串,说最多只能换五样,多了不行,中年妇女却并不松口,于是僵持了一会,两人就不欢而散了。
  见那位中年妇女一脸不悦的离开,楚琛连忙让吴可在原地等一会,随后他就追上去,把人拦了下来,并说想要看看她的那条手串。而且,让他觉得幸运的是,中年妇女还会英语,这也免得他用现在还非常蹩脚的法语和对方交流了。
  中年妇女一开始还挺警惕,询问楚琛为什么对她的手串感兴趣。
  楚琛就笑着把吴可搬了出来,说是她看上的,不过因为那边钱还没付,所以让他过来了。
  中年妇女刚才也注意到楚琛他们,再看到楚琛白白嫩嫩,穿着考究的模样,应该不是坏人,而且她也没意识到,自己的东西是件珍贵的古董,于是就把盒子打开让楚琛观看。
  楚琛拿出手串一看,发现确实是件真品,这让他多少有些激动,连忙说道:
  “女士,您的手串很棒,我想我未婚妻应该会喜欢的,请问您需要多少钱可以转让给我?”
  中年妇女见楚琛这么说,也非常高兴,就说道:“小伙子,看你也挺实在的,你如果想要的话,就付一百欧元吧!”
  其实,刚才她选的那几样东西,加起来也要不了一百欧元,不过,现在是楚琛求着想法,待价而沽这个道理她当然知道,稍微升点价也是应该的。
  这种情况下,楚琛当然不能一口就答应,于是就显得有些迟疑。
  中年妇女见此情形,就开始说她的东西怎么怎么好,如果在大商场的话,一百欧元根本买不到,她现在给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如果楚琛不要的话,那她就不卖了云云。
  楚琛其实也是装装样子而已,见中年妇女这么说,他就借坡下驴的答应了下来,一时间,双方是皆大欢喜。
  听了事情的经过,难楠才那叫个羡慕啊,心想,怎么自己就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呢!
  他一脸羡慕的说道:“楚先生,我现在知道什么叫做鸿运当头了!”
  楚琛微微一笑,就转过话题道:“难老板,咱们还是来说说交易的事情吧!”
  “好的!好的!”难楠才连连点头,随后说道:“楚老板,对您的这件鼻烟壶和犀角杯我都很满意,不知道我这三样东西,您觉得如何?”
  楚琛并没有直截了当的说出那只龙泉窑的东西是赝品,他指着那只粉彩碗和弦纹瓶说道:“我比较满意这两件东西,不过这两件东西的价值,我认为要比我的东西低一些啊!”
  难楠才见楚琛居然选的是粉彩碗和弦纹瓶,感到很是奇怪,因为他觉得,楚琛应该会看上他的那件石榴尊,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石榴尊是赝品,而是以为,楚琛觉得石榴尊的价格比较贵,不舍得加价换购。
  “这也太抠了一点吧?”
  难楠才暗自嘀咕了一句,不过考虑到自己还有求于楚琛,于是就面带笑容的说道:“楚先生,其实您也可以选这件石榴尊,至于差价,您也只要意思一下就行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寒梦冰”、“大侠”、“宝宝猫熊”、“黑夜飘血”投的月票


第七百八十五章 难楠才的郁闷

  楚琛见难楠才这么说,实在有些为难,如果东西是真品,那么他都不用对方这么说,就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现在他已经看出这件石榴尊是仿制品,除非他脑子有问题,不然又怎么可能再去交换?
  难楠才见楚琛为难的模样,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就算楚琛只是普通人,也不可能说,有好的东西不选,故意选差一点的吧!那么,楚琛这样的态度,意味着就只有一个可能。
  想到这里,难楠才就皱着眉头问道:“楚先生,您难道认为这件石榴尊有问题?”
  见对方都猜到了,楚琛也就坦然的说道:“对,我对这件石榴尊,确实不怎么看好!”
  “这怎么可能!”对于楚琛这样的答复,难楠才直接连连摇头表示不信,脸色也马上就变了,因为这件石榴尊是他爷爷在世的时候鉴定的,对他来说,爷爷给出的结论非常权威,怎么可能会出错!
  楚琛并不知道帮难楠才鉴定的是谁,但他对难楠才现在这种态度就很是不爽,心道:“你都做了这么多年的古玩生意了,既然我这么说,你难道不知道问问我这么判断的原因再下结论?现在不分青红皂白的给我摆脸色,大不了这次的交易不做了就是!”
  而旁边的吴可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色,她对难楠才这样的态度,也是相当的不满。
  不过,楚琛心里虽然这么想,但还是开口问了一句:“难老板。那咱们的交易?”
  难楠才看到楚琛和吴可都显得有些不虞,马上反应过来。自己的态度实在有些不像是生意人,而且楚琛可是刘老的弟子。既然对方这么说,肯定不可能没有理由的。
  虽说他心里相信自己爷爷给出的意见,但怎么着,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也得听听楚琛的意见才行。
  其实,对于难楠才来说,要不是因为楚琛身上披着刘老徒弟的身份,再加上他心里还对楚琛的这几样东西有想法,不然的话。估计刚才就给楚琛下了逐客令了。
  于是,难楠才一脸歉意的说道:“楚先生,真是对不起,因为这件石榴尊是我的爷爷在世时鉴定的,我的反应有些过激,希望您能谅解一下!”
  两人听说是这么回事,心里也都释然了,楚琛露出了笑容,摆了摆手道:“难老板。不必如此,这也是人之常情。”
  见楚琛如此表态,难楠才的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笑了笑。随后又问道:“楚先生,能否为我解下惑?”
  楚琛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难老板。冒昧的问一句,不知道您这件石榴尊是哪来的?”
  古玩的来路对古玩鉴定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楚琛这么问。到不是无的放矢。
  难楠才的东西都是从私人那里收购到的,没有什么纠纷,他闻言就大方的说道:“这件石榴尊是我从巴黎郊区的一户人家那里收购的,据他说,东西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已经在他家好几百年了,当然,是真是假我也不太清楚。”
  元代龙泉窑是在继承南宋的烧造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代龙泉窑仍处于兴盛时期,而且元代的对外贸易较宋代更为发展,规模也有所扩大,瓷器的出口量也随之激增。其中龙泉窑产品占了很大的比重。
  元人汪大渊在《岛夷记略》中多次担到,对外国销售的瓷器用“处州瓷”,或称“处瓷”和“青处器”,指的就是龙泉瓷。
  因此,如果是真品的话,那么卖家的话还是可信的,但现在以结果来判断,明显是卖家说谎了。
  当然,这是得出结论之后才有的判断,难楠才现在可不信楚琛给出的结论,于是楚琛就拿起那件石榴尊,说道:
  “难老板,咱们先不说别的,首先一点,您的这件石榴尊的胎就有问题,和真品相比,过于精白细腻了一些,当然,如果是粉青色的话到有可能是真品,但豆青色肯定是有问题的。”
  说完,他又把另外一只手把那只弦纹瓶的底也露了出来,两相一对比,虽然并不明显,但难楠才还是看出了其中的不同。这让他不由皱起了眉头,心中的信念也有些动摇起来。
  有人或许会说,怎么难楠才之前就不知道对比一下?个中缘由还是因为他太相信爷爷给出的结论,根本不会相信东西是赝品,那自然也不会去比对。
  虽然信心有些动摇,但难楠才对刚才楚琛所言,还是很不认同,他说道:
  “楚先生,您刚才说,这样的器胎,釉色应该是粉青色,但我没记错的话,南宋的龙泉窑的釉色才有粉青色吧?”
  楚琛微微一笑道:“您应该也知道,元代的龙泉窑是从宋代发展而来的,因此,元初的时候,龙泉窑烧制的精美陈设类器物,薄胎厚釉,胎质精白细腻,多层施釉,釉色则以粉青为主……”
  而之后,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以及大件器物的出现,烧造技艺有了相应的演变。在胎釉工艺上,从薄胎厚釉的多层施釉改变为一次施成厚釉,运用器胚在釉料中浸泡的时间长短来控制釉层厚薄。
  一次性施成厚釉既节省人力,降低成本,也节省了时间,缩短了烧成周期。由于薄胎厚釉成品率低,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器胎逐渐加厚,出现了厚胎厚釉。
  为进一步提高成品率,以及器物装饰的需要,釉层逐渐减薄,出现了厚胎薄釉。元代龙泉窑这个从薄胎多层厚釉到薄胎一次性厚釉,到厚胎厚釉,直到厚胎薄釉的过程,也正是窑场不断增多,产量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历程。
  楚琛接着解释道:“如果说粉青色代表了南宋中晚期至元代早期龙泉窑产品的正色,那么元代后来较长时段的龙泉窑产品的正色应该是豆青色。”
  “但因为元代早期龙泉窑的产品比较少,现在市面上的元代龙泉窑产品大部分都是豆青色的,这也使得有些藏友就觉得,元代龙泉窑的釉色一定要是豆青色才行。”
  另外,从粉青色为主到豆青色为主的过程是和胎质以及釉层的变化同步的。粉青色是厚釉的产物,釉层的逐渐减薄,难以再现粉青如玉的风采。胎质的白度降低,釉料的些许变化,釉层稍薄的豆青也能呈现如玉的效果。
  当然,类玉是青瓷的最高境界,从类玉的角度看,豆青釉的滋润如玉的感觉丝毫不比粉青釉逊色。或许更有审美喜好的原因,豆青釉很可能更受当时人的欢迎。比如,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就有:“……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之说。
  楚琛最后总结道:“所以说,龙泉窑的胎质是可以精白细腻的,但必是薄胎厚釉,釉色也应该是粉青色,但您这件石榴尊,胎看起来不说精白吧,但比起后期的元代龙泉窑却要细腻的多,但胎厚不说,釉色却又是豆青釉,这明显是张冠李戴嘛!”
  听完了楚琛的解释,难楠才就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显然,他就是那种只知道元代龙泉窑釉色是豆青色的人,不过,他还是不相信自己的东西会是赝品,于是又想到了一个可能,就说道:
  “楚先生,您也说过,釉色从粉青色到豆青,是个渐近的过程,那有没有可能,我的这东西,正好是过渡时期的产物呢?”
  “这个可能到不是没有!”
  楚琛说道:“但除了瓷胎之外,这件石榴尊,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釉,古器物釉色沉,釉面给人的感觉是‘沉实’,而新仿品的釉面虽经做旧去火气,但其总体感觉显得有些‘漂浮’,您这件瓷器虽然不明显,但和瓶子对比一下,就能看得出来了。”
  “第二是新仿品的器足无论如何制作,总有一种‘润泽’的感觉,而真品器里显得‘干涩’。这是因为在近千年的岁月中,胎土内的水份早已散去,而且胎土内部份物质发生‘结构重组’,使得胎质看上去紧凑、结实而干硬。”
  “最后是装饰手法方面,刻、划是传统的瓷器装饰手法,北宋龙泉窑多采用刻、划装饰。与前相比,元代龙泉窑的刻、划多采用浅刻,以阴线为主,阳刻线入刀也较浅。”
  “但这件石榴尊,虽然也是以阴刻线为主,但阳刻线入刀看起来就有些深了,关于第二和第三点,您对比一下应该也可以看的出来。”
  在楚琛解释的时候,难楠才就把两件龙泉窑的器物,放在一起,对比了一下,除了装饰手法没有对比看来出来之外,楚琛说的前两点,到是确有其事,但都不是太明显。但就算如此,基本也可以证明,他的这只石榴尊肯定是赝品了。
  这个事实,对难楠才的打击很大,顿时就让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随后,他可能是接受了这个事实,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哎!都是我不好!当时我爷爷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我当时就不应该让他鉴定啊!”(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六章 达?芬奇仿画?

  难楠才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想把责任揽在他自己身上,免得他爷爷晚节不保。楚琛也明白难楠才想要表达的意识,这个时候,他当然不可能再去泼对方的冷水,这种揭别人伤疤,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可不会做。
  不过,说实在的,如果难楠才这么解释,而他的爷爷又确实是在瓷器方面有很高鉴定水平的话,楚琛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