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人生-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琛笑着安慰道:“平叔,现在城里人二十五六结婚都算是早的,您也不用太担心了。”
  吕平挥了挥手道:“他算哪门子城里人,你看看强子,再过几年都可以抱孙子了。”
  吕平口中的强子,也是楚琛小时候的玩伴,年纪比楚琛大两岁,不过他十五岁就结了婚,现在儿子都快八岁了,如果也像强子一样十五岁结婚的话,确实要不了几年就可以抱孙子了。
  站在后面的强子有些不乐意了,说道:“我说平叔,我儿子还要用功读书,争取为咱们村出个大学生呢!怎么可能那么早就结婚?”
  旁边就有人起哄道:“强子,我看你得了吧,前几天我还看到你儿子,跟大水的女儿卿卿我我的,我看要不了多久,你还真能抱孙子了!”
  强子闻言气道:“这小兔崽子,我一直跟他说不要早恋,不要早恋,就是不听,看来他屁。股又痒了!……”
  大家哈哈一笑,楚琛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八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叫早恋吗?……
  “平叔,这是我的名片,你让阿旺有时间的话给我打个电话!”
  说着,楚琛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自己的名片,递给了吕平。
  “好的!”吕平连忙把手中的东西放到了桌子上,小心翼翼的把楚琛的名片接到了手中,并仔细的收了起来。
  “平叔。您今天拿来的是什么?”楚琛看着桌上用报纸包起来的东西,问道。
  吕平一边把东西拿出来。一边说道:“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块磨墨用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砚台。”楚琛说道。
  “对对对!砚台!”吕平连连点头。
  等到吕平把他说的砚台拿出来时,就有村民笑了出来。
  “我说平叔。你这是砚台吗?明明是一块砖头,好不好!”强子哈哈大笑道。
  “什么砖头,你没看到上面有凹进去的地方嘛,这不是砚台是什么?”吕平没好气的说道。
  “就算是砚台也是一块砖头做的砚台,又能值几个钱?”强子笑嘻嘻的说道。
  “值几个钱又不是你说的!楚娃子,你看看这块砚台怎么样啊?”
  吕平说话时的底气也有些不足,就像强子说的那样,既然砚台是用砖头做的,以他的认识想想。还真觉得值不了几个钱,也许楚琛不收都有可能。
  楚琛笑着回道:“这种砚台确实是用砖头做的,不过是用古城墙的砖头做的,也是古玩。”
  吕平闻言兴奋的问道:“这么说,这东西你会收?”
  “是的!”
  楚琛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把砖砚拿到手中,仔细打量了一番。
  砖砚是指以古砖为材料刻制的砚台。传世的砖砚多为秦砖、汉砖、晋砖。秦汉魏晋砖年代久远,上多有图案文字,构成独特的古朴美和装饰美。
  砖的两侧或背面多有模印。有的是纪年文字,记述制造年代、地点、制作者姓名。有的是吉语铭文,寓意子孙后代吉祥如意。还有人物图像等,纹饰古朴简约。历史信息丰富厚重,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据史书记载,用澄泥法造砖瓦。始于秦汉,兴于三国。历经两晋南北朝,连绵不绝。秦汉时期。帝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所用砖瓦,由官府督办,专门加工烧造。泥土经精心淘洗,采用澄泥工艺,烧制出的砖瓦坚实细腻,是制砚的好材料。
  唐宋时期,秦砖、汉砖、晋砖大量出土,文人雅士看到这些砖块古意盎然,坚细耐磨又取材方便,稍加雕琢,即成佳砚,于是砖砚开始出现。
  清中晚期直至民国初年,金石考据之风盛行,许多文人对与铜器铭文、石刻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古砖文字情有独钟。那时古砖出土量少,而嗜砖砚者甚众,所以价格昂贵,有时一砖值数十两银子。他们不惜重金搜购,磨刻成砚,竟成风气。有的人甚至将自己的书斋题名为“古砖砚斋”。
  楚琛手中的这块砖砚以一块长方形古砖制成,只是琢出淌池式砚堂,以为砚用,保留古砖上的砖文与斑驳的痕迹。
  另外砖的两边刻有铭文,楚琛仔细识别才知道,原来这块砖砚用之砖的建造年代为建始初年,这是汉成帝刘骜所用的第一个年号,而砖砚的制作者,居然是欧阳修。
  欧阳修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另外欧阳修在金石学上也有不小的成就,著有《集古录》一书。此书收录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是学术史上第一部金石考古学专著。所收集器物,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内容极为广泛。其与洪适、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学三大家。
  楚琛到是没想到,这块砖砚居然有如此大的来头,当真是意外之喜,不过马上他就有些苦恼。
  这砚台收藏在古玩这一行,算是小众藏品,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文人雅士越来越多,收藏砚台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使得砚台的价值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像楚琛手中的这块砖砚,因为是欧阳修亲手制作,上拍卖会的话,起拍价可能不高,但成交价那就不好说了,最起码百万以上应该有的。
  而且到现在为止,楚琛还没看过有欧阳修的书画作品有过拍卖记录,更别说亲手制作的砚台了,因此,这块砚台的最终价值是多少,他还真得不能够确定下来。
  最后,楚琛思来想去,决定这块砚台还是暂定一百万吧,其它的,还是等他回到京城之后,和吴叔他们商量了再说。
  其实,如果这块砚台是别人的,那楚琛相信给一百万,原主人应该很高兴了,但吕平可是好友的父亲,楚琛根本就没想过从他身上赚钱。
  吕平在记帐的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随后就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接下来,又鉴定了几位村民拿过来的东西,时间就到了中午,看到还有许多村民有东西要鉴定,楚琛草草的吃过饭,喝了几口水,就又开始忙碌起来。
  不过下午的运气可比上午差多了,临到尾声,楚琛也不过只看到一只剔红花叶文盘有点意思。
  此盘直径20厘米,以红漆为地,竖刀深刻,漆层丰厚,运刀自如流畅。所刻君子兰,花叶饱满圆润,枝态柔美,极为雅致。外壁刻以灵芝纹,故称花卉灵芝盘。
  楚琛仔细看过之后,确认此盘应该是明代时期作品,其题材在剔红盘中比较少见,而且做工细致,也算是一件难得精品。
  不过除了这只剔红盘之外,其它的收获就寥寥了,许多村民拿过来的东西连古玩都算不上。
  看着一个个村民失望的眼神,楚琛的心里也不太好受,但他总不见得把这些不是古玩的东西都收下来吧。如果他真得这么做,那别的村的村民闻讯赶过来,那他怎么办?
  因为大部分东西连古玩都算不上,于是,等到下午将近三点的时候,就轮到了最后一位村民。
  不过,最后拿出来的东西,只是一只四五十年代瓷都烧造的青花碗,根本算不上古玩,也不值什么钱,楚琛也只能把东西还给对方,并稍稍解释了一下,那人就神色有些黯然的离开了。
  楚琛和胡勇把收购的古玩稍稍整理一下,随后准备到老村长家,把那些铜钱的钱算一下,那些铜钱虽然多,但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楚琛准备算一下总价,然后让老村长代为发放,反正都经过村民确认了,也不会发错。
  至于那些古玩的钱,钱不多的,楚琛准备一会就去村民家里结清,剩下的,就到银行里面转账。
  “楚娃子,等等!”
  正当楚琛站起身来,准备离开的时候,只见一位二十**岁,头发染的金黄的青年,从门外匆匆的走了进来,那气喘吁吁的模样,一看就知道跑了很长时间的路。
  “紧赶慢赶的总算赶上了,可累死我了!”说着,青年拿出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的没一会就喝了个精光。
  “二狗子,你怎么来了?”老村长有些讶异的问道。
  此人正是前文说过的,那位穿着喇叭裤,戴着随身听,人五人六的特意从吕家村经过的隔壁村的二狗子。
  二狗子呵呵一笑,先是从口袋里掏出烟,给楚琛他们每人发了一根。
  楚琛和胡勇都摆了摆手,表示不会。
  随后,二狗子又给老村长点了烟,才说道:“这不是中午的时候刚从镇上回来,听说楚娃子收老物件,正好我家也有,我就跑回家拿过来给楚娃子看看。我跟你们说,我这几样老物件,可都是好东西哦!”(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一章 村中收宝(续)

  “你家居然还会有什么好东西,不会是你又上哪去摸来的吧?”老村长一脸不信的说道。
  老村长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源于二狗子就是一好吃懒做的混混,从小到大,做的偷鸡摸狗的事情那是数不胜数。
  以前吧,因为二狗子爹娘还都在,还有人管管他,偷鸡摸狗的事情还做得不太过份,后来爹娘都得急病没了,这家伙就开始变本加厉了,最严重的一次,被抓起来关了一年。
  好在二狗子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再加上村里人有事,他也会很热心的帮忙。因此,这人虽然不学好,附近的村民遇到他至少表面上都会笑脸相迎。
  要说二狗子的头脑还是挺灵活的,他也做过生意,赚过钱,就比如他的随身听就是用他做生意的钱买的。不过这家伙好吃懒做的秉性改不了,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又觉得太辛苦,最后又回到偷鸡摸狗的轨迹上了。
  而且因为这样的钱来的容易,花钱也比较厉害,基本上钱一到手,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他用在了吃喝玩乐上,而他的家里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正是因为如此,老村长才会那么说。
  “怎么可能!”
  二狗子有些夸张的摇头道:“这几样东西,可真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我爹娘去世前,就交待过我,让我除非结婚缺钱了,不然千万不能卖,你们也知道我是孝子,当然不会卖啦!”
  楚琛闻言暗笑一声。就他这样还是孝子?如果真是孝子,早就应该听父母的话。老实本分一点了。
  老村长也不信,讥笑道:“得了吧。如果你没想到卖,怎么会知道是好东西?我看你是到哪里给人看过了,觉得太便宜,所以才没卖吧!”
  事实还真和老村长说的一样,他口中的几样好东西,都拿到市里的古玩店鉴定过,东西到都是古董,不过古玩店的老板只是开价几百块钱,最后出价一千五。二狗子虽然心动,但为了这点钱就违背父母的遗愿,他也不愿意,于是就没卖。
  虽说被老村长揭了老底,但二狗子可是万万不会承认的,他大声说道:“老村长,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难道我爹妈就不能告诉我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楚琛一看二狗子的表情就知道他没说真话,再说了。既然他听从父母的遗言,那怎么现在就想着卖了,还是说他要结婚了?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于是他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东西快点拿出来吧,一会我们还有事情要做呢!”
  “好的好的!”
  二狗子笑嘻嘻的边把蛇皮袋里的东西拿出来。边说道:“楚娃子,你看咱们也是老乡,一会你给的价钱可得好一点啊!”
  楚琛暗自摇了摇头。随后说道:“只要你的东西好,价钱包你满意。”
  二狗子一共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对陶俑和一只木盒。随后他把木盒打开,里面还放着三件玉器。
  楚琛一眼看到这几样东西。表情就有些古怪,随后就似笑非笑的对二狗子说道:“我说二狗子,你不会是去哪盗墓了吧?”
  二狗子微微一愣,随后脸上就露出了怒容,大声说道:“我说楚娃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承认自己不是啥好人,但也不至于干得出挖人祖坟的事啊!”
  楚琛淡淡的说道:“那你这几样东西,怎么都是明器?”
  “什么是明器?”二狗子问道。
  楚琛解释道:“明器嘛,指的是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
  陶俑的含义就不用多说了,是典型的明器,二狗子拿出的这对陶俑,是东汉时期的泥质灰陶绘彩俑,看上去还是挺有特点的。
  其中右者头戴软帽,上身袒露,下着肥裤浅档,赤脚。陶俑表情滑稽,单腿站力,耸肩缩颈,曲鼓前倾,大肚挺出,左掌前伸,右手后摆。而左者形体虽较小,同样手舞足蹈,双目仰视,作拍手、踏足的舞蹈动作。
  这对陶俑将精彩表演时瞬间的情景立体的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真实而有传神。像这样神情滑稽诙谐的舞蹈俑,楚琛也看到过几个,基本都是东汉时期的陶俑,市场价值基本不高,如果在小摊上的话,几百上千的就可以拿一对。
  而二愣子拿出来的这对陶俑,稍稍有些损伤,价值就更低了,基本上值个两三百也就顶了天了。
  另外三件玉器,一件是玉蝉,又叫含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这只玉蝉双目突出更显有神,背壳三刀,翅二刀,尾尖自出,腹补横阴线,又隐勾尖喙,是典型的汉八刀。
  这只玉蝉虽然使用的是汉八刀,但其玉质实在不怎么样,估计也就千百块钱的样子。
  另外还有两件玉器是一对玉猪,是对握玉,如同含玉是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一样,握玉就是不忍心死者“空手而去”。
  根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握”多是兽牙或贝。殷商时代,用贝的更多一些。周代以后,握玉石器物的比较多。汉代开始,虽有玉璜,但更多的是“玉豚”,即玉猪。
  这对玉猪呈青绿色,作伏卧状,系圆雕而成,双目圆睁,嘴部突出,双耳向后,线条简练,形象生动。就像刚才那只玉蝉一样,这对玉猪所用的玉质也都很差劲,一件玉猪的价值和玉蝉差不多。
  无论陶俑还是那三件玉器,全都是东汉时期的风格,楚琛有理由相信,这些东西很可能就出自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