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人生-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口沿双弦线下同样书,宣德皇帝御笔为范书写而来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
  制作这只公道杯的工匠应该是另有其人,其纹饰绘画颇见美术功底,以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所用绘笔皆为小笔,因而在青花纹饰上处处可分辨其笔触反复涂绘的现象。
  此杯的杯中伫立的则是一位老者,观其开脸自然,笑口常开呈微仰状,胡须描绘细致入微,人物可谓形态生动,也不输于前者。
  楚琛和吴叔都没想以,这两只杯子居然是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公道杯,而且做工还这么精湛,而且在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之中,连差不多类型的公道杯,两人都没看到过,这让两人惊诧的同时,心里无疑也是异常的激动和兴奋。
  “大爷,不知道这对杯子你准备怎么卖?”楚琛开口问道。
  鲁大爷笑眯眯的说道:“这对杯子可是稀罕物件,可不能像刚才那样的价钱了。”
  楚琛呵呵一笑道:“大爷,它用的原理就是初中时候教过的虹吸原理,当液面超过杯中一定高度时,就会从杯底小孔流出,所以说,这东西要说稀罕还真不是太稀罕。”
  鲁大爷微微一愣,心想,这真是根据初中教的课程制作的吗?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古代有什么初中不初中的,差点被这小子带到沟里去,于是说道:
  “小伙子,你这话就不对了吧,古代的科技哪来现在这样发达,怎么可能会知道你说的这个什么吸虹原理?”
  楚琛摊了摊手道:“这个也没什么不可能的吧,如果古人不知道的话,也不可能会把这两只杯子做出来不是?”
  鲁大爷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古人真不知道原理,这两只杯子就不存在了,不过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过了半响才反应过来,无语道:
  “我说小伙子,咱们现在是在说这杯子多少钱,它到底是什么原理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楚琛呵呵一笑道:“大爷,刚才也是为了讨论这东西到底是不是特别稀罕的物件嘛,现在还请您先开个价吧!”
  鲁大爷沉吟了一会说道:“你们觉得不稀罕没关系,我觉得我的这对杯子很稀罕就行了,至少我还从来没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种杯子,而且你们看这对杯子的花纹也比刚才那三只杯子漂亮多了,你们如果想要的话,一口价五万块!”(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 因祸得福(三)

  楚琛听到老人开出的价格,心中也是一喜,本来他想把价格还低一些,不过想到这位鲁大爷心眼比较好,就准备还的少一点。
  当然,真要说起来,就这五万块钱楚琛也是捡漏了。只是人就是那么奇怪,如果楚琛真的一口就答应下来的话,对方很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吃了亏,再加价也说不定,这种事情在之前的小贩生涯中,他可遇得多了。
  于是他苦笑着说道:“大爷,您的价开的也实在太高了,哪有一只杯子单算会比刚才高出五倍的价格啊!这样吧,这对杯子我是真心想要,我也不让您吃亏,算两万一对吧,您觉得如何?”
  鲁大爷直接摇头道:“两万太少了,这对杯子我父亲当年就说是对稀罕玩意,要不是我女儿生了外甥,怕到时小孩子顽皮,把东西给打碎了,我肯定不会拿出来的,不过你们前面也买了三只杯子了,我就再算便宜点,四万一对!”
  楚琛听他这么说,心里不禁摇头失笑,刚刚问你的时候,你都还想了一会才想起这对杯子,肯定是因为这种杯子的造型用来待客不方便,所以就直接放到哪个犄角旮旯,要不是我们今天问起,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重新想起这对杯子!
  所以说,一般有些生意头脑的人,只要遇到关乎到自己利益的事,总会想出各种理由来使得局面的优势更加趋向自己的。
  楚琛愁苦着脸道:“大爷,说实在的,我们也只是小打小闹。您总得让我们赚点吧,这对杯子就算两万五。行不行?”
  鲁大爷皱了皱眉头,刚想说些什么。楚琛的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于是楚琛也只能对他抱了声歉,走到一边接起电话来。
  电话是杜厚派来接他们的人打来的,说是已经到了钱成的车子那边,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楚琛表示感谢之后,连道他们马上就会过去,让司机在那里等一会。……
  挂了电话,楚琛走回原位,发现吴叔已经和老人把价钱讲好了。对方报价三万六,一点都不肯再便宜了。想到自己反正已经捡了大漏了,楚琛就点头同意了下来。
  交易完成,楚琛问老人要了个盒子和一些报纸,把东西小心的装好之后,三人就向老人告辞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吴叔开口说道:“小琛,你知不知道你刚才犯了个错?”
  “什么错?”楚琛想了半天都没想到自己犯了什么错,一脸疑惑的问了一句。
  吴叔摇头道:“你呀。都已经做了将近五年的生意了,还是这么不注意细节,我说刚才你为什么要把钱往桌子上一拍?那不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对方,你不差钱嘛!”
  听吴叔这么说。楚琛就愣了一愣,他刚才实在有些马虎大意了,这可不是做什么大生意。需要财产证明,不管是小贩还是像这种类似掏宅子的情况。最忌表现的财大气粗,这样很容易就给人一种我不差钱的印象。那别人不宰你宰谁啊!
  这也难怪老人会开那么高的价,而且还不肯少多少钱了。
  想到这里,楚琛就很诚恳的对吴叔道歉道:“吴叔,真是对不起,下次这方面我一定会注意的!”
  吴叔摆了摆手道:“好了,别搞得这么严肃,经验嘛,都是一点一滴得来的,以后只要你牢记今天的事情,下次别再犯这样的错就行了!……”
  三人走到发生车祸的地方,果然一辆商务车已经停在那里了,另外在车子旁边还站着一位七八十岁的老者,此时正在和钱成在那闲聊着。
  “您就是杜老吧?怎么您也过来了?”楚琛连忙走了过去,和对方握了握手道。
  杜厚和三人都握了握手道:“我在那边也没什么事情,正好过来看看,不然还真不放心。”
  “您老实在太客气了!”说着,楚琛就把吴叔和胡勇给他介绍了一下。
  此时,钱成有些奇怪的问道:“咦,小楚,我记得你们刚才过去的时候,手里是空着的吧?怎么向老大爷讨杯水,还多出东西来了?”
  楚琛嘿嘿一笑道:“我们本来确实只是想去喝口水的,不过没想到却喝出了意外,最后就多了几样东西喽!”
  “意外?什么意外?”钱成一脸疑惑的问道。
  还是杜厚反应快,直接说出了答案:“这里面不会是碗或者茶杯吧?”
  “您怎么知道的?”这下换作楚琛有些傻眼了。
  杜厚哈哈一笑道:“很简单嘛,我平常也会下乡去收些古玩,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还是遇到过好几次的,不过这种情况在上个世纪**十年代比较多见,现在特别是在瓷都周边还真就不多见了。”
  因为瓷都的氛围,瓷都人最喜欢的就是瓷器,而古玩收藏也一般都以瓷器为主,这年月收藏越来越火,一般人家如果有好一点的瓷器,差不多都被收走或者自己收藏了。
  像这次楚琛能够收到五件珍品的机率,简直就像买彩票中了五百万一般,让楚琛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杜厚微笑着说道:“这次你们都遇到什么好东西了?想来以小楚你的眼光,收到的东西应该不会差吧?”
  楚琛谦虚道:“我现在不过是小打小闹,就算是一般物件我也得收不是?不过这次运气好,还真的收了几件精品。”
  说着,他把盒子放到汽车上,随后就打开了盒子。
  杜厚和钱成看到盒子里那六只杯子的模样,当即就傻了眼,过了半响,在征得楚琛的同意后,杜厚就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的拿出盒子里面的杯子,仔细的观察欣赏起来。……
  过了好一会,杜厚才恋恋不舍得把最后一只雍正年间的梵文杯给放回了盒中,而后对着楚琛有些不可思议的感叹道:
  “捡了漏不说,而且居然还都是精品,那两只宣德年间的青花公道杯,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小楚,你的运气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楚琛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老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可能就算是因祸得福吧!”
  杜厚点了点头,对楚琛的话表示赞同,这种因祸得福的事情,他也遇到过,像八一年那会,他第一次乡下收东西回来,那时也没什么汽车不汽车的,自行车已经是很不错的出行工具了。
  那次因为回家的晚,骑到半路上天就已经有些昏暗了,不过也不知道是谁,在路边挖了个坑,又把土堆到了马路上,结果他一个没注意,就撞了上去,整个人一头栽了出去,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差点就没有把老骨头给摔散架了。
  而且更危险的是,他的面前就有一块非常锋利的瓷片,如果再往前面一分钟,轻则头破血流,重则说不定就呜呼哀哉了。
  不过当时也不知道是福灵心至还是什么,他居然突然感觉到当时眼前的那块瓷片是个好东西,拿出来去掉上面的污泥,最后经过仔细辨别,居然和北宋汝窑瓷器的特征一模一样。
  这让他既惊讶又兴奋,连忙就在周边又开始寻找起来,结果在那堆泥土里,又找到了几块瓷片,合起来,正好是一件汝窑的影青釉三足洗,这实在是把他给高兴坏了,要不是天色已经暗得看不清东西了,他肯定还会接着寻找的。
  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杜厚开始喜欢去下乡收古玩,又因为玩收藏玩的早,使得他现在的藏品已经非常的丰富了。
  言归正传,杜厚对楚琛这次的收获非常的眼热,物别是那两只公道杯,更是相当的喜欢,于是他对楚琛问道:“小楚,不知道你这几只杯子,有没有出手的打算啊?”
  “这……”以自己心里的想法来说,楚琛暂时是不想出售这些杯子的,不过杜厚毕竟是师傅帮忙介绍的,如果一口拒绝也不太好,这让他顿时就犹豫起来。
  杜厚一眼就看出楚琛的想法,于是说道:“小楚,我的意思是这样,咱们以物换物,等这几天事情都办完了,我请你们去我家做客,到底怎么样,咱们到时再谈,你看如何?”
  这个提议确实比较合适,自己对这几件东西是很喜欢,不过到时遇到自己更喜欢的,那交换一下也无妨,于是楚琛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杜厚见楚琛答应非常高兴,接下来,钱成因为还要处理车子的事情,只能留在这,而楚琛他们和钱成打过招呼后,就坐上商务车,前往杜厚所说的那个窑厂。
  在那里,吴叔说的另外两位老师傅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一位就是钱成的爷爷钱老,而另外一位老师傅则姓李。
  因为楚琛他们有三个人,所以钱老和李老是坐着另外一辆车过来的,也恰好是这样,不然就麻烦了,因为钱老有心脏病,如果他坐在车里,刚才那么一个惊吓,就算没被那辆货车撞着,都很可能被吓得心脏病突发了。
  接下来,一番相互介绍之后,大家就随着工作人员走进窑厂开始参观起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早市(上)

  “毛瓷”一般特指1974年的醴陵瓷和瓷都的“7501”瓷。这两批专为伟人设计研制的瓷具在收藏市场早已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是醴陵瓷和“7501”瓷,哪个是正宗毛瓷,却说法不一。
  以前楚琛也被这个事情搞的云里雾里,不过作为古玩小贩的他肯定是把这两种瓷器都当作毛瓷,因为这也最符合他的利益,所以他也就不再去管哪个对哪个错了。
  直到通过了刘老和杜厚的介绍,楚琛才知道,现实还真得和他认为的差不多,真要算起来,这两种瓷都应该算作是毛瓷,只是不同的是,两种瓷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像醴陵瓷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数釉下五彩薄胎碗,就是之前的那套四季花卉碗,而7501瓷,最具具代表性的,就是那“水点桃花”。
  而楚琛现在要研究的就是7501瓷,至于醴陵瓷,那边已经再造成功,没楚琛他们什么事了。
  大家一边参观着窑厂,一边回忆着当年艰苦却又充满激情和欢乐的岁月,说到情深处,三位老人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热泪。……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商量工作的安排,听到他们谈话的那位这让窑厂的工作人员,顿时就明白,这些人是准备重新研究7501瓷,于是马上就把这个消息传了上去,窑厂的负责人得知了此事,顿时就心急火燎的跑了过来,想要强插一脚。
  其实窑厂有许多资料还是可以借助的,给他们点份额也没关系。但是那位负责人实在太强势,而且还狮子大开口。居然想要分到一半的份额,这如何让楚琛他们接受的了?
  一般情况下。楚琛都不喜欢以势压人,不过这种贪得无厌之辈,就不再此例了,于是直接就给张诚庆(楚永宁的秘书)打了个电话。
  紧接着,没过多少时间,那位负责人就接到了上级的电话,对方上来就是一通臭骂,刚开始他还有些不明所以,随后当他知道了那位为首的年轻人居然是楚家子弟楚永宁的儿子。差点腿都软了。
  要知道楚永宁可是纪检部门的大佬,真要查他分分钟就能把他拉下马,没办法,谁叫他身上不干净呢?
  挂了电话,那位负责人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但不再提插手的事情,而且居然还把以前的一些不涉密的资料贡献了出来,并且还准备派给他们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那位负责人前倨后恭的态度,让三位老人非常惊讶。当即就明白楚琛的来历不小,而杜厚则更为讶异一些,他事先已经知道楚琛是刘老的弟子,但刘老的身份虽然可以令负责人心惊胆战。但也不至于这样。
  如果真的算起来,姓楚又能让这家伙害怕成这样的,那也只有那个楚家了。不过刘老不是和楚老不太对付嘛,怎么会收楚琛做为弟子?这件事实在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不过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