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鬼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鬼才-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撇咧遥俊
诸葛瑾面上带着希冀之色看着贾诩,哪知其洒然一笑,对着诸葛瑾整了一下衣襟拜道:“主公心中既有想法,想必已经有了计策,诩还是不在这儿添乱了。”说完,笑着走了。
“老狐狸……”一旁,戏忠看的分明,却是恨得牙根儿痒痒,只是贾诩滑溜的紧,他却无可奈何,心中暗骂一声,对着诸葛瑾打了个招呼,追着去了。
诸葛瑾有些无语,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不仅在心中暗骂道:“两只老狐狸……”
三日后,诸侯大军相继出发,吕布与刘表二人第一时间便赶回颍川各自的领地,随后两人一个自许昌出发,一个自舞阳出发,直扑汝南而去。之后不久,曹操与刘备二人也率着大军相继出发,两人路途遥远,粮草运送不易,因此两人所需粮草多是靠着诸葛瑾补给,两人分别留下吕虔、卢毓统兵五千做押运粮草之用。
说起卢毓,其人正是大儒卢植之子,卢植临去之时,为其子挑选了两处去处,幽州刘备、青州诸葛瑾,只是诸葛瑾于洛阳之时,与那卢植来往不多,而刘备又是卢植的弟子,卢毓一番思量之后,却是选择了北方的刘备,只是可惜,浪费了卢植一番心血。
这卢毓与卢植不同,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处理政务什么做的得心应手,至于统兵,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可惜刘备手下谋士不少,却并无可用大将,不得不说,此时的刘备虽然摆脱了历史上那无人为谋的尴尬境地,却又陷入了另外一个处境:无将可用。不得不说,其还真是一个杯具。
国难之时,虽然天下诸侯中出去袁绍以为无人敢动刀兵,只是他们二人毕竟也都是一方诸侯,自然不肯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曹操还好些,本家兄弟几人俱是争气,留下曹洪、曹纯、夏侯惇并荀彧、满宠、毛玠等人守卫雍州,尚还有着曹仁、乐进、夏侯渊三员大将可用。与其相比,刘备就显得尴尬的多了。
其手下本来将领就少,又将鲜于辅、鲜于银二将派往辽西驻扎,以防公孙瓒,临出发时,再将张飞等人留在了幽州,能够带了并被其所用的,也只剩下了陈到一人,只好将这卢毓用上了。
诸侯走后不久,诸葛瑾也正式调派了大军,简单的誓师之后,大军出雍丘,直扑梁国。
此次出征,诸葛瑾所带的部队只有高顺的两千陷阵营,黄忠手下的五千精锐弓骑兵,于禁手下的五千泰山军,以及自各营中挑选而出的一万八千步卒,总计三万大军,诈称八万,直冲梁国的治所睢(sui)阳。
大军行至襄邑后,霍然间分作三路,一路继续向南,直奔鄢县而去,两路却是向东,经宁陵再乍然分开,一路直扑睢阳,一路却是拐了个弯,直冲蒙县、虞县、下邑、砀县四地而去。
战火,几乎是在一瞬间便烧遍了整个梁国。
睢阳城下,诸葛瑾亲自带着高顺攻打此处,睢阳城中,驻守在此的正是袁术手下大将雷薄。
雷薄,可以说是袁术军中的一个异类,其与陈兰为好友,乃是袁术军中不可多得的一员将领。却说袁术称帝后,骄奢淫逸,昏聩奢侈,更是大肆收刮有姿色的民女,而且袁术对手下将领纪灵、张勋两人的宠幸,正让得起手下将领眼红,最后竟然竞相替袁术收刮女人,以期获得袁术的宠幸,两人对袁术的这般行为本就看不惯,哪里肯在行这样伤天害理之事?后两人被李丰进谗言,言及两人无礼,袁术大怒下将两人遣到了战争的最前方,也就是俗称的炮灰。
“大哥,袁术将我们兄弟二人扔到梁国,不过是想让我们作那死士,为其消耗诸侯联军,既然他袁术如此不仁,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反了他?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袁术如今离死不远,可怜其尚不自知,难道我们就这样与那厮殉葬不成?”城头上,看着城外肃然无声的军阵,陈兰不由的咽了口唾沫,随即转头定定的看着雷薄,其喉咙间却是觉得有些干涩,连说出来的话音都颤抖不止,此时陈兰的心中,只剩下那对城外大军深深的惊惧,以及那对袁术所谓六十万大军的不屑。
雷薄仍旧有些犹疑,古人最讲究的便是忠义二字,雷薄也不例外,此时的袁术比之历史上称帝的时间要早出不知多少,尚还未来得及如何将豫州与淮南两地的百姓折腾起来,没有经历过那种伤痛的他,怎么也下不了背离袁术的决定。
“诸葛瑾声名虽大,贤弟对其可曾了解?我们这般背主之人前往投奔,且不说会不会得到重用,即便是你我的向上人头,又如何能够作保?”与陈兰相比,雷薄却是沉稳了许多,城外的大军虽然威胁甚大,然而如今他据城而守,却不见得就会输给了诸葛瑾。
就在此时,城外的大军迅速的动了起来,于城头上看时,只见那原本凝然不动的士卒忽然间动了起来,无论是步卒还是骑兵,行进间步子如一,没行一步皆是沉重的坠地,附和着口中呼喝之声,一股肃杀的气势冲天而起,就连城头上的雷薄等人都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冲击。
“咚……”“喝……”
每一声鼓点落下,便有着一声呼喝声叫出,气势如虹。
诸葛瑾与大军侧后,看着手下这几千人在高顺的指挥下爆发出的气势,忽然间觉得自己更加地有些理解了所谓的战阵、战将。
“城上之人听着,袁术谋逆造反,如今已经是死到临头,须知谋逆乃是诛连九族的大罪,汝等欲要与其陪葬不成?识相的快快将城门打开,琅琊侯有令,凡弃暗投明者,免其死罪。”城墙下面,高顺单马停住,昂着头凝望着城头,声音隆隆,傲然的冲着城头滚滚而去。
“大哥……”陈兰脸色有些发白,却是在见了诸葛瑾军势之后,被吓得成了如此。
雷薄脸色也有些沉重,回头间只见城头上的士卒皆是面色发白,浑身如糠,便已知事不可为,更何况遭受到陈兰的影响,雷薄心中并无死战之意,既然如此,那便降了吧。想到这里,雷薄对着陈兰挥了挥手道:“毕竟有着献城之功,相比那诸葛瑾不会为难贤弟,既如此,一切便由你作决定吧,为兄却是有些累了,便先告辞了。”雷薄说完,大踏步而去,背影之中,说不出的萧瑟之意。
却是遭逢此事,这雷薄竟然是生出了将诸事推却给陈兰,自己隐退而去的念头。
“大哥……”陈兰话音有些哽咽,却是仍旧没有叫住雷薄,只见他也不回头,只顾的挥了挥手,决然的走着离开。
“打开城门……”收拾起心情,陈兰带了自己的亲卫亲自下了城头,对着守城的士卒下令吩咐道。
“是,将军。”城门校尉见了陈兰,先是行了一礼,起身回答道。
“打开城门……”那校尉对着手下高声叫道,只是片刻,之听见那被裹了铁皮的厚重城门,咯吱咯吱的嘶叫着,缓缓打开。
“放吊桥……”陈兰并未等城门完全打开,便迈步走了起来,那校尉常年驻守城门,见惯了形形**的人,很是机灵的对着自己的手下出声叫道。
“砰……”沉重吊桥的另一端重重的砸在护城河的对岸,激荡起一片尘土,陈兰却是没有做停留,迈步走入尘沙之中,那原本健硕背影顷刻间变得模糊起来。
很快的,陈兰那熟悉的声音自尘沙中传递出来:“梁国睢阳城守将陈兰,率麾下两万五千守军乞降,恭迎琅琊侯入城接收……”





 第二百三五章:骁勇豪胆,只身诈城

公元194年十月,诸葛瑾在逼降了睢阳之后,大军稍作整顿,留下三千精锐并五千降卒驻守,诸葛瑾携降将雷薄、陈兰并两万降卒,急转向南,直奔谯郡治所谯县。
却说那雷薄,因遭受打击而有些心灰意冷,于家中闭门不出,诸葛瑾在将城守接收完毕后,便让陈兰带着自己亲往拜访,雷薄感其诚,遂再次出山。
“主公,大军压境之初,袁术便已经将大军收缩起来,前些日子,袁术大肆征兵,如今其手中已有大军六十五万,这还是不加上地方上的守军,就如同末将手中的两万多人,尚还不在这六十五万大军之中,其中虽多是农夫,然则毕竟人数众多,不得不小心应对。”路途上,为了以示自己对新降之人并无成见,诸葛瑾便一直将雷薄带着身边,独留陈兰统率大军。雷薄骨子里虽然骄傲,却并非是不明事理之人,将自己的姿态摆放的很低,投桃报李之下,更是将很多比较重要的消息透漏给诸葛瑾。
马背上,雷薄见诸葛瑾听得很认真,心中不由的松了一口气,继而接着说道:“汝南乃是袁家根本,袁术将手下袁胤、陈纪、韩暹三人派去汝南,三人中袁胤有某,陈纪、韩暹有勇,若是能固城据守,只怕是一年半载的时间,吕布、刘表二人也攻打不下汝南。”
“淮南之地,袁术大军主要屯扎在下蔡、颍上、安丰津、庐江、寿春等地。淮南、汝南两地,河流交叉纵横,多为淮河支流,其中尤以颖水为最,袁术这些屯兵之地,皆分布在颖水与淮河沿岸,俱是易守难攻之地。”雷薄一面说着,一面很小心的观察着诸葛瑾的反应,他毕竟是新降之人,根本不曾了解诸葛瑾的喜好如何,不敢太过大意。
乱世之中,想要能够得以生存下来,无他,惟胆大、心细四字,雷薄是深得其中之味。
“你是说谯县也已经被袁术弃守了?”眉头不由的皱了皱,诸葛瑾脸上写满了惊疑。
“回主公,属下所言,句句属实,主公若是不信,某愿往谯县,谯郡郡丞名叫吕岱,与某深厚,某愿前去,说其归降。”诸葛瑾眉头跳跃,却是将雷薄吓得心神俱丧,他还以为自己说话哪里说得不对了,惊怕之下,口中慌乱说道。
诸葛瑾见了,眉头皱的更加厉害了,雷薄提起吕岱时眼神闪躲,显然其与那吕岱并没有多深的关系,若是真让其去作说客,说不得还得将他自己搭在里面,想到这里,诸葛瑾却是不愿让其前去冒险,斟酌了一下语言后出言说道:“公礼,吕岱其人瑾也曾听闻过,只怕是劝降不易,瑾不愿汝前去犯险,此事就先放放吧。”
雷薄见诸葛瑾表情缓了下来,心中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听见诸葛瑾之言后,更是涌起了浓浓的感动,诸葛瑾言语中带着的关心,他很清楚的感觉到,那并不只是做做样子。
“主公放心,末将只要能够潜入城中,自然有办法将吕岱擒住,整个谯县的防务皆在其一人手中,只要吕岱被抓,谯县定然可不攻自破。”低着头,雷薄将心中涌动的感动轻轻压下,微微停了片刻,其仿若是想起些什么,不由的面露欣喜之色,猛然将头抬起,眼光直直的看着诸葛瑾,信心十足的出言说道。
“哦?”诸葛瑾有些惊诧,一紧手将马缰提住,待马匹站定之后,这才转头看向雷薄,此时他心中也是被惊喜充斥着,雷薄既然敢再次提起,其心中必然有着一些把握:“公礼可是于城中有着人手在?有着几成把握?”
“那城中的一个小校当年在汝南之时曾是为末将所救过性命,只是许久未曾联络了,不过末将却知,其人也是一个忠义之人,只要末将亲去找上门,其必然可为我所用。”雷薄也不做隐瞒,很是干脆的便将自己心中所想一一道出。
“好,事若可为便为之,若是不可为便以自身安全为主,一个谯县城池,却是不及公礼一人之重,切记切记。”虽然雷薄并没有将那小校是谁讲出,诸葛瑾却不会为了这些小事而心升不快,也不管大军正在行进,一夹马腹与雷薄并行,一手将雷薄拉住,神色郑重的嘱咐道。
“……诺。”顷刻间,雷薄发现自己竟然有些哽咽,记不得,有多少年没有感觉到过这种关怀了。回过神,他缓缓将心思收了起来,与诸葛瑾与其身边的众人做了告别,转马疾驰而去。
“愿以此身,取下谯县……”雷薄走了,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一直以来,贾诩奉行的便是先己后人,也是由此,年过四旬的贾诩看起来比起才刚及三旬戏忠都要年轻许多,诸葛瑾带着些沉重的望着远去的雷薄,却没有发现,于他身后不远处,贾诩、戏忠二人也正面带笑意的看着他,目光之中,充满着浓郁的喜悦。
“文和,你这样做真的没有事情吗?”放下马车上的帘布,戏忠脸上顿时露出苦意,看着贾诩的眼神却显得不是那么的友好。
“志才,你也知道如今天下大变,每时每刻都有着无数的事情在发生着,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让主公慢慢学习,不过,难道你没有发现,主公所做,不是已经很好吗?”贾诩仍旧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丝毫不为戏忠的表情所动,淡然一笑轻声出言道。
“主公做得自然是不错,只是这知情不报,终究不是小事,若是将来主公怪罪下来,可真有着我们两人的好果子吃了。”贾诩之言,戏忠自然也能看出,只是看出归看出,以他的为人,打死他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只是被贾诩一番言语说动,鬼使神差的竟然上了他的贼船,每每想到此处,戏忠心中都不由的苦意涌动。
见到戏忠仍旧面色凄苦,贾诩忍不住的出声笑了:“志才啊,这么多年,难道你还看不透我们的主公吗?难道你真以为主公就真的是什么都不知晓?呵呵……”
“呃……”戏忠顿时被噎住了,随即想想顿时恍然,感情儿,只有他才是那个陷在局中之人啊!摇摇头,戏忠将自己的思绪压下,将后背向着车厢上一靠,双眼微微一眯,却是不再出声了,只是那心中翻动的浪头,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战争一场接着一场,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诸侯势力的变化繁花缭乱,青州虽然是天下诸侯间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只是诸葛瑾最近的成长却变得缓慢起来,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少年,尚还不能很快适应下来为君主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他们这些智者怎能不急?只是他们却不知道,诸葛瑾的心思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雍丘城中发生的事情如今可以说是将一颗种子种至诸葛瑾心中,只待来日,便可成长为一个苍天巨木,傲立天下。
道路两旁,草木已经开始变得枯黄,岭南的气候却是好了许多,不少树木都是常年青绿,冗(rong)长的队伍缓慢的前行着,远远望去,一眼不见边际。
却说那雷薄离了大队,独自一个人策马疾驰,一直到第二日黎明时,才远远的望见了谯县的城墙,也不下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