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鬼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鬼才-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如今,我被深困宫廷,如何能够与他们取得联系?更何况,他们之中,我又如何可判断谁是忠良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朝廷皆为曹操控制,诏令又怎能递到他们手中?”接连三问,足见刘协心中,早已不是第一日考虑此事了,只是他毕竟还是一个孩童,哪里考虑得来这么复杂。也是两人深信对方,说话间,刘协连平日里伪装起来的“朕”都给去掉了,直接用了我来称呼自己,这小黄门自董卓乱政开始,便一直随在刘协身边,一步步看着刘协成长至今,心中悲痛的同时,却也是满心的欢喜。
“此事不难,小的这些日子仔细观察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屯骑校尉伏完等人皆乃忠良之人,奴才斗胆,对几人试探了一次,只是那伏完胆略小了些,做事瞻前顾后,非是可托大事之人,至于诏书,此事易耳,陛下可将诏书藏于物件之中,找个由头将其赏赐下去,想那曹操如今还不敢公然反对陛下,只要陛下做的自然,定然不会引起曹操关注。”小黄门说完,却是伏倒在地,请求刘协原谅。
他哪里能够想到,此时的刘协身边,可以说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他这乍然间抛出的话,顿时让刘协觉得喜出望外,哪里还会怪罪他憯越之事:“哈哈,好,果然是天不亡我,此事若成,我定然许你一世荣华。”刘协神情激动着,形态有些放浪了起来,只是此时,对于这些,他丝毫没有顾及,开心的笑着,声音回荡在空荡的大殿中,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事情进展的异乎寻常的顺利,刘协写下血诏,将其缝入衣带之中,于第二日早朝时,以看护长安有功为由,将其赏赐给了种辑,曹操见了虽然诧异,却全然没有放在心上。
种辑回至家中,想到如今汉室蒙尘,不由得哀声叹气,对于如今刘协的处境,他也是十分担忧,却因手中无兵,也是有心无力。也是合该其遭此劫难,悲痛过后,其却是莫名的想起了那衣带,捧在手中细细的观看了起来,很快地,便察觉到其中的秘密,吃惊之余却是暗下决心,便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好友吴子兰,两人合计了很久,推敲出只有在每日早朝时的宫门外,曹操的身边人手才是最少的时候,便决定下日期,暗自准备行动。
却说那刘协,终究是年幼定力不足,按耐不住心思,自衣带诏送出后几日间,见种辑等人毫无动作,也无回应,焦急的在寝宫中走来走去,口中忍不住出声问道:“你说那种辑可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吗?如今曹贼威势一日大过一日,我是真的有些忍耐不住了,都已经过了这么久的时间,怎么不见几人动手呢?”
小黄门对此却不好发表意见,只好出声劝道:“陛下不要着急,还是等奴才先打探一下消息吧,事关重大,一个不慎便会连累的陛下,还请陛下小心谨慎,再忍让一段时间吧。”
两人一个着急,一个忙着劝解,浑然没有发觉,窗口处,一个阴影停留了许久之后,这才悄然离去,。两人却是不知道,就是他们这一番言论,让原本可能会成功的事情,变得渺远了起来,同时更是让曹操对其生出警觉之心,开始了曹操对献帝刘协长期的控制。
窗外之人,正是早已投向曹操的华歆,华歆此人,并不如历史上推崇管宁而言的那般贪财好利,浮华骄躁,而相反,其人家中贫困,早先投靠何进,因寒士出身,不为其用,后何进亡,董卓霸京,其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避祸江东,仍旧闲置在朝中,后曹操攻下长安,华歆看透汉室将亡,加之其看好曹操,便倾心为其谋划起来。其人军事谋略见短,然政治却尤擅之,深得曹操重用。今日本是心血来潮于宫中转上一圈,怎料到竟听得这般消息,惊诧半天才反应过来,深深出了一口气后,见周围没有人守卫,便知道刘协两人所谈之事不愿他人知道,已经将守卫支走了,左右看了一下,华歆悄然的退着走了。
“什么?可恶,刘协小儿,安敢如此?”对于华歆深夜来访,曹操却是给足其脸面,亲自出来将其迎入,只是在听完华歆之言后,顿时大怒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阴沉的可怕,狭小的双眼中露出猩红之色,整个人显得残暴、凶狠,好似要噬人一样。
“其实刘协这般,应该是被主公的举动刺激到了,不过也是情有可原,想如今汉室倾颓,诸侯谁曾将其放在心间,毕竟是皇室之人,心中自然有着其高傲之处,失落之下,自然是何事都可以做出。”对于曹**沉的脸色,华歆没有过多在意,他心中很是清楚,曹操的怒火根本不是冲他发的,心中没有压力,表情自然也不曾变化,仍旧是很淡然的看着曹操说道。
“呼……”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吐出,强自压下心中的愤怒,看了一眼一直很平淡的华歆,眼神中闪过一丝波动:“此次操还要多谢子鱼了,若非如此,操定然会遭受劫难。”
“主公不须如此,歆既然已经投向主公,万事自然当以主公为先,此却是歆分内之事。”
“子鱼既然前来,不知可有何可以教我?”对于即将要直接与刘协直面斗争,曹操一想起来便有些头疼,转眼却见到华歆面色如常,心中若有所悟,不由出声询问道。
“如今献帝已经年有十三,有这样想法自然是正常,主公何不就来个将计就计,既可将朝中反对势力一网打尽,又可对其做个警告,也省得其今后再为主公添加麻烦。”不得不说,在这种牵连到政治的事情上,华歆的谋略可谓是毒辣老道。
“子鱼是说……”曹操心领神会,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的政治智慧也显得是这样的灵动,华歆只是轻轻一点,他便已经明了了。
华歆点点头,没有接话,有些事情,能不多说还是不要多说的好。
曹操在屋中疾走几步,显得有些犹豫,他到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有着典韦护持,他根本没有将种辑等人看在眼里,只是他却担心那朝中的百官。
接连经历着磨难,朝廷中不少的有志之士忍耐不住心中的悲哀,对于汉室的命运,他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不少人纷纷辞官,或是隐居家中不再出,或是举家搬迁避难,如今朝廷中的忠贞之人虽然大为减少,曹操却仍旧不愿就此得罪了这些官员。
“这样做势必会引起百官的排挤,若是他们在今后的时候闹了起来,却也是不小的麻烦。”
“杀鸡儆猴,正好可让朝官收拢心思,震慑住他们。”华歆想也没有想,如此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只是利益动人心,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常情,对于此,华歆却是看的十分透彻。
“好,便这么做,我到是要看看,他们这些人真以为我曹操是泥捏的不曾?居然敢设下如此计谋,正要杀杀他们的锐气,需叫的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曹操咬了咬牙,心中一发狠觉定下了此事,斩钉截铁的出声说道。
于是,就在种辑、吴子兰带了家中死士十余人跳出来行刺之时,典韦护在曹操身边,而后一大队士卒自旁边闪了出来,将负偶顽抗的几人射杀当地,恼怒之下也不再去询问缘由,直接便下令将两人处死,并夷灭三族,天子大恸,却更加担惊受怕,深怕某一日,自己也会如同那样的结局。
公元194年九月初二,怀孕最早的张宁最先产下一女,取名叫诸葛若宁,宁字便是取张宁之中,然而,就在诸葛瑾准备摆下酒席之际,一个消息却突然传至,诸葛瑾颇是无奈的再次走上了战场之上……





 第二百二七章:剑指荆襄,袁术称帝

银月高挂,月色光华倾泻而下,好似要将大地上一切阴影除尽,肆意的散发着莹光。
琅琊诸葛瑾府邸上,诸葛瑾、贾诩、田丰、高顺等数人静坐屋中,却被面前的一个细作带来的消息震惊呆愣。
“荆州孙坚秘密与豫州袁术结盟,相约同取荆襄之地,孙坚为求联盟成功,以玉玺为质交予袁术,至我出发之日,袁术已经开始将正在兖州与徐南征战的大军调遣回去。”细作低着头,一丝不苟的将他所知道的消息一一道出,只是由于太过紧张,根本不敢抬起头察看,若是不然,定然会发现,上首中坐着的几人,早已被他带来的消息击中,陷入了震撼当中。
身处在这个时代,玉玺所代表的东西,远远不止一个印章的作用,他所具有的,更多的是其背后的象征意义——皇权。如今汉室倾颓,先后遭受黄巾之乱、董卓弄权,以及直到如今仍旧正在经历的诸侯争霸,可以说除了极个别顽固之人,几乎都能够看得明白,这汉室江山,只怕是要走到尽头了,没有威严,何来震慑诸侯?这玉玺若是旁人得了,也许不见的会出现多大的变故,如今却偏偏还是到了袁术手中,也不知道是该说历史的惯性太过厉害,还是该说这袁术倒霉了!
“文和,速速派人严加关注袁术,我要知道其府邸中发生的所有事情。”挥手让细作退下后,诸葛瑾突然间大声吩咐道。
“是,主公。”贾诩很是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诸葛瑾反应这么厉害,刚才他之所以被镇住,实在是这玉玺出现的消息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有些震撼了,虽然不理解,贾诩还是很快的便接口应下,只是拿疑惑的眼光看着诸葛瑾,很明显想要自他那里得到些什么。
诸葛瑾没有让贾诩失望,其一开口,便再次将贾诩雷在那里,久久不能回神:“若是瑾所料不错,这袁术将兵马调遣回去,可不是为了进攻刘表用的,只怕用不了多久,袁术便要登基称帝了。”说道这,诸葛瑾长长的叹了口气,神情间似是感叹,似是哀痛,似是激动,贾诩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只听见耳边传来诸葛瑾喃喃的低语声:“这天下只怕是要彻底的乱了……”
“称帝?这怎么可能?主公之言是不是有些严重了?想那袁家,四世三公,怎么会行此等大不逆之举?”半晌,回过神后,贾诩直愣愣的看着诸葛瑾,脸上写满了震惊。
“玉玺若是落在别人手中,肯定不会出现这种状况,那袁术就不同了,其人之胆小不可查,其人之疯狂却是举世无可比拟,我可断定,袁术必然称帝。”抬眼自屋中几人身上一一扫过,目光所到之处,却见几人脸上皆是震惊,诸葛瑾忽然出声肯定说道。
“嘶……”几声抽气声乍然响起,却是几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震撼,不由自主的抽了一口气。
“寿春之事,便拜托文和了。”诸葛瑾没有给几人多少回神的时间,转而对着田丰再次出言说道:“元皓,琅琊一地的安危还请你多多费心,此次出发,我要将高顺带走,陷阵营可以留下一半给你,这一次,只怕是天下间的诸侯皆要动起来了。”说完这些,诸葛瑾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直至今日,局势早已超出了他的预料,要知道,此时才是公元194年,距离着历史上袁术称帝的时间还有好几年,况且孙坚也并未如同历史上那样中矢而亡,诸葛瑾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这到底是孙坚的计谋呢,还是说孙坚为刘表所逼,不得不这样选择?
“诺。”田丰微微一想,便已经明白了诸葛瑾的打算,却是忍不住出声劝道:“若是主公所言成真,天下诸侯必然云集讨袁,届时若是主公大军不停,继续攻略兖州,只怕是会为天下人所弃,还请主公三思。”
“元皓不必忧心,此事我心中已经有所思量。”诸葛瑾冲田丰点点头,将其安抚下来,这才接着说道:“袁绍、袁术二人乃是同宗兄弟,袁术遭难,袁绍势必不会坐视不理,其若动,则我军泰山一地的大军便不可轻动,况且兖州刘岱处也是不可不防,须知当年其可是领兵袭杀了东郡太守乔瑁,其人之心也是果决狠辣,诸位不可轻视之,这样算来,我大军虽然众多,却没有多少机动之兵,我也只好借助陷阵营了。”
“丰明白,主公放心,人在城在。”田丰霍然间起身,神情肃然的出声说道。
“恩,伯平,陷阵之卒可以一战否?”诸葛瑾对着田丰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高顺询问道。
“顺依主公之言,训练了万余陷阵之卒,至如今皆可一战,其中精锐之士三千,乃是百战之卒。”听见诸葛瑾要带自己出征之时,高顺激动地已经说不出话来,自投到诸葛瑾麾下之后,他便一直跟随在田丰身边,留守琅琊,很久已经不曾上过战场了,为将者当战阵杀敌,若不是其心性沉稳,换做其他人只怕早已忍受不住这般的寂寞了。
“好,既然如此,汝便统兵五千,与我一道南下。”诸葛瑾将手一拍,十分高兴的看着高顺出言说道,略微停顿了一下,便听得其再次出声道:“我给你三日时间整顿士卒,三日后,大军出发。”
公元194年九月中旬,诸葛瑾尚在路途间,天下间一则消息传递而出,袁术,以寿春为国都,登基为帝,国号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一时间,天下震惊。
“可恶,没想到,这袁术还真是急不可耐啊!”诸葛瑾听到消息时,距离袁术称帝已经过去五日,此时他才刚出郯城,距离下邳还有着不短的距离。
“袁术此人,竟大胆如斯!”与之前不同,这次出发,因为着急赶时间,贾诩也舍弃了马车,骑上了一匹比较温驯的马匹,策马跟随在诸葛瑾身边,听完诸葛瑾之言,不由的出声惊叹。
“取死而已,驾……”诸葛瑾眼中,一抹寒光闪动,口中不屑的出声道,心情不佳之下,不由狠狠甩动了下马鞭。
“驾……”诸葛瑾催马疾驰,身后众人也不甘落后,均是大声的驱赶起马匹,紧随其后。
袁术登基的消息传递的迅速,最先得知消息的不是离其最近的刘岱,却是孙坚。却说五溪蛮族造反之后,孙坚遣了长孙策统兵平乱,孙策勇武,朱桓也是不凡,其人粗中有细,多有急智,与孙策年龄相若,在初始之时吃过几次亏之后,用当地人做导向,深入雪峰山中,接连大败五溪蛮族,算是暂时打消了五溪蛮族的威胁。其后,孙坚裹挟胜利之势,欲要与刘表进争荆州,事情却因一个与孙策有着八拜之交的人行至而起了转机。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此时的他尚还是一个年轻之人。荀攸生擒了刘繇之后,刘繇的势力迅速的瓦解,袁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迅速出兵攻占了庐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