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畅没想到被视为儒将的冯思贤也有这么刚毅的一面,不过他倒是说了一句:“光靠一个黄岩独立连守黄岩全县,你有这个信心,我还没有这个信心,回头让龙枪营调一批干部与训练好的新兵来,先把你们黄岩独立连的架子搭起来。”

这次进军黄岩,各营已经招募了五六百名新兵,如果攻破黄岩县城的消息,前来投军的新兵还会成倍增长,要知道侍王李世贤在台州可是带走十万新兵,光是太平一县,投入太平军者就达万人。

但是如果论新兵的训练质量,还是论龙枪营练出来的新兵素质最佳,这与部队的传统与历史大有关系,冯思贤当即点头:“独立营也招募了一批新兵,但是怎么也比不上我们龙枪营带出来的。”

有一个完整的连队,他的信心就更足了,只是柳畅还是有些不放心:“不过光靠独立连的话,成份太新,还得有臂助不可。”

张承业已经明白了柳畅为什么让冯思贤过来与自己见面,他是本地人,又有一支台勇,以后就是受冯思贤调度了,听到现在,他以为柳畅口中的“臂助”必是自己。

只是柳畅却是告诉冯思贤:“龙枪连的白善叶还记得吧?”

“记得!我们都是龙枪哨的老人,一起参加了乐清县城平叛战斗!”冯思贤告诉柳畅:“我们差不多是同乡,就只隔了七里地,听说他这次中了清妖的枪伤?”

“没错,中了清妖两弹,行动不大利索,因此这次出征他便留在黄岩县城养伤,我把他与龙枪连的一个击发枪排一并留下来,有信心没有?”

“没问题!”冯思贤当即应道:“绝对有信心!”

光靠一个新成立的黄岩独立连,或许还有些问题,但是再加上白善叶与龙枪连的一个击发枪排,就是上千民团来攻击黄岩县城,他都有绝对的信心。

何况柳畅直呼白善叶与龙枪连,那绝不是后来扩编出来的新连队,而是那个最老的龙枪第一连,龙枪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健时候能一锤定音!一想到又和自己的老连队在一起,冯思贤就有了绝对的信心。

总算到了介绍张承业的时候,柳畅向他介绍张承业:“这位张承业张老哥,也算是我们虹军的老朋友,想必你们也是熟识了,现在我和他谈好,招募张承业所部协助防守黄岩县城,壮勇一员包住包住包柴火包衣装,每月给银四两二分,具体细节你们自己谈便是。”

“那是甚好!”冯思贤是虹军中是出名的好相处,他当即和张承业握起手来:“以后咱们就一起共事了,要精诚合作啊!”

“当然要精诚合作!”张承业告诉冯思贤:“只是壮勇的钱粮检点定下来了,这头目每月……”

冯思贤却是打断了张承业的话:“张老哥,先别急谈这些小事,检点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柳畅当即笑了笑:“找你来,就是知道你这个与大家都相处得好,但是关健骨头还是够硬的,是绝对靠得住,你是我们虹军第一个知县,我给你充分授权,你现在先把自己的班子建立起来,除县丞一员之外,人事暂时由你任命,不过……”

柳畅已经想起了高梁材那个知府的任命:“原黄岩知县高梁材已经归顺虹军,现本检点已经委任他为台州知府,是你的该管上司,训导、典史之类的任命,你要向他报备,施政上充分尊重高知府。”

这有点后世省管干部、市管干部与县管干部的区别,而且现在县丞并没有到位,冯思贤可以真正说是大权独揽了,虽然有府县同城之忧,但是高梁材是刚来投的降官,而冯思贤却是龙枪连的老人,谁能占据主导地位不言而寓,因此柳畅也只是提了一句“充分尊重高知府”。

但是冯思贤却是个极聪明的人,他当即说道:“属下一定与高知府好好相处,何况属下还要借重高知府的那队广勇。”

他已经想到高梁材招募的那队广勇,高梁材既然就了虹军这边的“伪职”,那他就没有回头路,而他那支广勇也可以派上用场了。

冯思贤算了算实力,现在手上有一个独立步兵连、一个击发枪排,还有两队壮勇,以其留在黄岩养伤的部分伤兵与一部分后方单位,足以支撑黄岩县城的守备了。

只是下一刻冯思贤就问了一句:“检点,这次打开黄岩县城抓到的俘虏该怎么处理?”

第170章 支持

冯思贤说到俘虏,柳畅也想起来了:“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这次黄岩战斗守城的清军兵勇不下三千名,战斗被击毙击伤者不过三百名,其余的清军兵勇随陈世忠北逃临海者不过三四百名,还有很大一部分本地的土勇趁乱换了便服躲藏或是逃往乡下,但被俘的清军兵勇总数仍达到一千五百之多,这还不包括清军遗弃的一百多名重伤员。

这些俘虏可以是黄岩县城之内的最大建议,别的不说,光是给一千五百名俘虏管饭就是一件大问题,柳畅只能命令龙枪营临时找来几石米,弄了一顿清粥给俘虏喝下了,至于具体的清理俘虏工作还要继续进行。

这是十分琐碎的工作,混在俘虏之中的清军军官与团练头目必须甄别出来,而剩下的俘虏之中,柳畅至少准备吸收一半的精壮充当补充兵,而老弱俘虏在经过教育之后才能发给路费释放。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但这件事怎么也离不开冯思贤这位新知县的配合,因此冯思贤开口说道:“部队主力驻在城内的时候,这一千五百名俘虏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主力如果出动的话,那这些一千五百俘虏就是大麻烦了!”

作为黄岩一县的镇守官,他可是很清楚如果这一千五百名俘虏如果在县城之内生变是怎么一个危局,那时候县城之内的总兵力也不过是一连一排加上两队壮勇,能不能弹压下来俘虏的闹事都是一个回事。

他提出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各营可以先吸收一部分俘虏作为教导队的新兵,如果信不过他们的话,扔到惩戒营也行。”

柳畅表示同意:“精壮俘虏即使不能派上用场,充当辎重兵也没问题!”

这是送上门来的人力资源,不好好利用一番可惜了,旁边张承业倒是壮着胆子说了一句:“检点,冯知县,我倒是有个主意,这些俘虏有不少我的同乡,我现在手上刚好缺人,不如招一批到我的壮勇里去。”

柳畅没回答,倒是冯思贤问了一句:“你现在有多少人?”

张承业当即答道:“有三十多人。”

冯思贤当即和他探讨起细节来:“那便让你招募四十人,不能再多了,这可是按日按人头发粮发饷,若是跑了,我找你算账!”

张承业当即答应下来:“都是我的同乡,信得过,信得过!”

对于这位点清工的结算方式,他倒是习以为常,很多时候县太爷甚至亲自每天清点他们的实有人数,而柳畅已经答应下来:“我让各个营头尽可能多吸收一些俘虏,还有关于张承业老哥的事,你们俩具体谈吧!”

这是送客了,张承业当即与冯思贤起身告辞,他们在外面商谈了好一会,才谈下了张承业个人每个月的军饷是一百五十银圆,公使钱另外计算,但是他必须把这队壮勇管好,加上从柳畅那边得到的三百银圆,现在张承业也是得意洋洋:“想不到老子现在也是一个月收入五六百块银圆的大人物!”

他召集自己的一队弟兄先把一千五百银圆的犒赏领回去,至于多余的三百银圆,他与管钱财进出的杨长妹说好了,暂时先存在杨长妹这边,他需要用款的时候再拿回去。

这样一来,就是一个完美的贪污,谁都不知道他一个人从中就拿了三千六百银圆。

现在他那帮壮勇都是酒饱饭足,张承业大声叫道:“这次打开黄岩城的一千五百银圆赏格,老子一块银圆都不拿,都分给兄弟们,受伤的弟兄汤药费加倍,接下去我们听冯知县的,冯知县便是咱们的雇主了!”

“包吃包住包柴火包衣装,每月再发四两二分银子!”张承业转述的条件让他手下这帮骨干都欢呼起来,何况后面让他们更心动的事:“接下去队伍就要壮大,随我去小校场那边挑四十个靠得住的老朋友出来!”

冯思贤看着张承业故作豪爽的资态,却是摇了摇头,他跟着张承业到了设在小校场的俘虏营之后,和这里的看守交待了几句,先回了独立营的驻地。

他现在担任了黄岩知县,柳畅说得很清楚,他主职是知县,要主抓县政,而独立营的副营长则是兼职,但这个知县又绝对不能缺了独立营的支持,他第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在独立营这边争取一些支持。

“黄岩知县?”施退季和他谈事的时候,手里正捧着一杯茶,只是冯思贤话没说完,他的茶杯已经摔在地上:“老冯你要当黄岩知事。”

“没错,检点抬爱,让我担此重任,思贤的身子弱,担不起这重任,所以得请营长多多支持。”

施退季首先想到的就是柳畅这人算得真是深远,一想到他在瑞安时就已经布下张承业这颗棋子,今天张承业阵前举义,把虹军迎进了黄岩城,不知道减少了多少伤亡,而他当初把冯思贤调到独立营,应当就是已经算好了今天的人事操作吧?现在冯思贤出任黄岩知县,绝对是人地两宜。

一想到这个黄岩知县,施退季那就在心底大流口水,知县品级不高,才是七品官,却是真正的百里侯,全县数十万口丁尽在一人掌握之中。

他虽然也是乡绅出身,但是只能算是寻常世家,看着知县下乡,往往带着上百人马,威风八面,平时那些威震乡里的大人物个个恭恭敬敬,战战兢兢,自己这等小人物连在知县大人面前露个脸的机会都找不到。

可是今天自己的副手就被柳畅委了黄岩知县,虽然他是龙枪营的老人有关,但是自己这个正职岂不是也有机会,因此他试探了一句:“老冯你就见外了,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一切都没有问题,太平知县有了人选没有?”

冯思贤回复他:“我是咱们虹军第一个知县,太平知县有没有人选,检点没说?”

那就是还没定下来,施退季觉得自己很有机会,他当即说道:“检点还有什么安排!”

“黄岩独立连归我统带,但是仍在黄(岩)太(平)独立营建制之内。”冯思贤告诉施退季:“算是双重领导。”

柳畅当初的布局,施退季现在是体会出滋味来,当他听说黄岩独立连的新兵与干部由龙枪营负责,还让白善叶带一个击发枪排留下来了,他当即说道:“龙枪营对老冯你的支持力度不错,但那只是你的娘家而已,你现在是我们独立营的自己人,我这边也尽力给你支持!”

他当即下了决定:“我给你留两个排,安海连与太平独立连各一个排!”

这样的要求出乎冯思贤的意料,原本他还以为调用黄岩独立连会在施退季这边受到了一点阻碍,没想到施退季不但痛快地答应,还多给了两个步兵排。

安海连是北征台州之前的老连队,是靠得住的连队,太平独立连虽然才建连一个月,但是也经过多次实战考验,有这么两个步兵排,冯思贤觉得自己一切皆有把握,纵有一千民团前来围城,也能轻松击破。

他激动地说道:“这怎么行?接下去独立营少了两个排,战斗力肯定大受影响。”

“没问题,这次进军黄岩路上,我们招收的新兵刚好编两个新兵排,虽然成份新,但是每个连队两个老兵排一个新兵排,以老带新,绝对没问题!”他补充了一句:“检点那边我去说就是!”

“好!”冯思贤觉得今天是自己这辈子最顺利的一天:“咱虽然干了知县,但咱们还是在一起搭班子。”

两个人配合得不错,只是施退季又问了些细节,一听到高梁材的事,他当即一拍大腿:“老冯,你赶紧去高知府那边,他是你的该管上司,怎么也要赶紧过去。”

“没有这个必要吧?”冯思贤倒是觉得一个降官无关紧要:“检点的意思是,我要好好尊重高知府。”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以冯思贤为主,但是施退季告诉冯思贤:“他是前任的黄岩知县,又做过一任太平知县,对我们黄岩太平两县的一切情形都了如指掌,又是你的该管上司,你第一个就应当向高知府请益,你们两个人配合好了,这黄岩县的事就好办了!更何况他手上还有一队广勇,现在又是府县同城,这不仅仅是一个礼貌上的问题,与高知府配合得好,一切都有眉目。”

他稍稍想了想,又说了一句:“我跟你一块去见过高府台。”

冯思贤被他一催促,也觉得他说得极有道理:“营长,我跟着你一块过去!”

他们出门的时候,明月高悬,可是一整个下午到现在,冯思贤都没吃过一口饭,喝过一滴水,他也不觉得饿,就想着柳畅的话“新知县应当有一番新气象”,风风火火地就想着这黄岩的县办好。

而施退季就多存了一个心思,冯思贤这个副营长兼了黄岩知县,而他这个营长若是与高梁材相处得好,说不定能把太平知县弄到手。

一想到太平知县的任职,他心头就火热起来。

第171章 绝路

夜风徐徐。

陈世忠站在临海城下,望着紧闭的大门,朝着城门大声叫道:“张玉藻,张知府,张府台,张玉藻,你给我出来!本镇台要与你到何抚台面前打这个官司!”

他咒骂了大半天,终于有人出现在城墙,正是台州知府张玉藻,张知府显然对陈世忠的喊声视若不见,他打了个吹欠才说道:“城下莫不成是陈总兵?”

陈世忠大声吼道:“便是本镇,快快打开让我进去!”

张玉藻却是摇了摇头:“陈总兵的驻所在黄岩,不在临海,麻烦我不能纳陈总兵入城!”

清制,守将失城寨者斩,而且严格到十分夸张的程度,不但武将失防要处斩,上至督抚,下至州县,失城不但要被处死,而且还要牵连家属子孙。

但是陈世忠却是大声说道:“黄岩镇是水师,按规定不应负责黄岩城守,有张朝发先例可依。”

鸦片战争中的第一次舟山之战,定海镇总兵张朝发重伤退回镇海,却没有被议处,因为定海镇为水师,按规定不负守城责任,只是张玉藻却是依旧拒绝开城:“黄岩镇虽是水师,但是黄岩有兵勇三千人可堪一战,陈总兵还是回驻所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