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秀英在小刀会中,是统率数百人的女将军,屡次大破清军,咸丰四年她甚至亲率二百战兵杀出上海城大破台勇,只是虽然现在只有一个哨长的名义,但至少把这支天地会余部保存下来。

柳畅继续说道:“我们这边的规矩,是每哨三排,每排三班,每班十人,加上杂兵每哨共有百人,秀姑娘你带的兄弟姐妹,都由你自由安排,缺额我补充了三十个东乡老兵,再加上五十名前次磐石寨俘虏来的清兵青壮。”

这或者是搭起了一个步哨的架子,周秀英没想到柳畅不但没有将她这一批小刀会的旧部拆散编到自己的部队里,反而给她补足了一百人的编制,这真是意外之喜,她的手从斩马刀上松开了:“秀英谢过了检点!”

不过柳畅却说了一句:“秀英姑娘,我也把丑话说到前头,我以诚待人,也希望你能对住我这份诚心!我们红巾军本钱小,之所以能清军周旋到底,就在于军纪如铁,令行禁止,对民间秋毫无犯!”

他知道小刀会起义虽然名为小刀会起义,但实际是多个上海本地与外地帮派的大联合,光是会党系统,就差不多有七个不同本地与外地帮派,这么多帮派的联合,难免就混入了不少败类,更不要提这些帮派与山头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福建帮与广东帮这两个最大的帮派甚至发生过火并。

周秀英本人是青浦乡间的小土豪家族出身,又经历过小刀会内部那么多纷争,倒是明白柳畅的心意:“我是青浦的乡下人,实在是县里的狗官太过可恨,连年灾荒,乡下人都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可狗官还是要追征几年前的钱粮,别以为我们乡下人什么都不懂,那些钱粮早就贴出豁免的皇榜了,实在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啊!”

“如果能活下去,谁还作这杀头造反的买卖,我们起事是替天行道,检点要军纪森严,令行禁止,对民间秋毫无犯,秀英我一百个赞成!”

她就给柳畅跪下了:“检点对得起咱们,咱们也对得起检点,检点以后就是咱们的主公了,让咱们往东便往东,往西便往西,绝不多问半句!”

不止是周秀英,这些小刀会的旧部也都给柳畅跪下了,在他们眼里,这位柳检点虽然太年轻了点,但从现在开始就是他们的带头大哥了:“检点说什么当做,咱们便去做,说什么不当做,谁敢犯了军纪,我周秀英一刀剁了他!”

“好!”柳畅已经拉着周秀英的手,把她牵了起来:“秀姑娘,我这就把这个步哨托付给你了!”

周秀英也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检点的大恩大德,周秀英必以死相报,不过,我想问一句检点,对天国是怎么一个想法!”

她一点都没怀疑柳畅这个殿前三十六检点是个冒牌货。

柳畅的外貌不过十五六岁,但是这个时候的太平天国确实出了不少极其年轻的将领,这些将领统率大军时,一点也不比清军中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将逊色。

这种年轻将领的典型就是陈玉成,他是一八三七年生人,去年(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太平军再克武昌的时候,他亲率五百勇士缒城而上,大队继进,一举攻克武昌城,十八岁的陈玉成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统领陆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已经是数万大军的统帅。

陈玉成这个殿右三十检点,因为特别擅使回马枪战术,故有“三十检点回马枪”之称,而柳畅年纪只比陈玉成稍小一些,但是英明果敢似乎不逊色于陈玉成,他在天国担任殿前三十六检点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只是一提到太平天国,周秀英难免肚里有股怨气。

小刀会起事之初,并没有与太平天国联络,而是想借着太平天国席卷江南的形势借机崛起,割据一方,所以他们起事之初,用的是大明国号。

但是当清军开始反扑的时候,小刀会就不得不企求太平天国的支援,他们使用了太平天国的国号,并一再与太平天国联络,企图借用太平天国的力量来攻占上海。

但是太平天国拙劣的战略水平又一次立功了,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上海在远东的特殊地位,而是只看到了小刀会内部组织涣散,与太平天国在宗教与意识形态上属于南辕北辙,没有给予小刀会甚至形势上的支撑,反而公开声明太平天国与小刀会起义没有关系。

太平天国领导者的如意算盘是想让小刀会与清军拼个两败俱伤,太平军再出来捡便宜,结果在长达十七个月的上海攻防战,始终只是小刀会独力支撑残局,小刀会使尽百般解数,但处于上海县城这样的绝地,又遭遇清军和英法军队的联合进攻,最终只有失败一途。

而对于太平天国的见死不救,不管是周秀英,还是这些小刀会的旧部,都有一肚子的怨气,而她提出的这个问题,恰恰是最敏感不过。

柳畅先往四周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我是天国殿前三十六检点之一,但却发配到红巾军这来,你说我和天国是什么关系!”

他继续说道:“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周秀英明白过来了,她很直接地拱手:“检点想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来,那最好不过了,我可不愿意跟着天京里的那几位。我等都愿意誓死跟随检点打江山,搏一个富贵前程!”

只是周秀英的下一个问题更加敏感:“不过检点既然打要一片江山,不知道现在有多少本钱?”

柳畅也直接说了实话:“柳某统率男女不满千人,其中能直接拉出来的就只有三个步哨!不过,我不但有磐石镇这块地盘,也有足够的时间。”

他说话间信心十足,时间在他这边。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第81章 向北

“只有三个步哨?”

周秀英先是有些小小的失望,她在上海的时候就统带过好几百战兵,而这位柳畅柳检点手下才三个步哨,满打满算才是三百人而已。

要知道,在来温州之前,德蒙斯可是向他一再保证过,这位柳畅柳检点手上至少有两个步兵营的实力,而第三个步兵营正在编成,可以说是红巾军中最有实力的强人之一。

只是下一刻,她突然想到了一件相当可怕,甚至是恐怖的事实:“三个步哨?三百人?柳检点你购买了那么多西洋火器?”

虽然不知道柳畅的手上到底有多少西洋火器,但是就她今天看到的事实,柳畅差不多购入了一百五十杆洋枪,加上他原有的西洋火器,岂不是这三个步哨的每一名士兵都装备了燧发枪和击发枪:“检点阁下,难道您的部队全部装备了西式步枪吗?”

她的诧异落在柳畅的眼里,柳畅兴奋起来:“没有,德蒙斯伯爵办事太不得力了,我这边三个步哨,光步兵的装备需要二百七十杆步枪,可是他只向我提供二百四十杆步枪而已!”

二百四十杆?别说是周秀英,就是他手下带来的这批小刀会旧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三百战兵,装备了二百四十杆几乎是最好的西方步枪,在现在的中国没有任何一支非欧洲部队能与在装备上相提并论,其中有人嚷道:“北门之战的时候,法国兵也没有这么多步枪!”

柳畅知道自己已经震服了他们,却还要加一把火:“可惜了,德蒙斯采购军火不得力,虽然我这边的弹药能够支撑两三年时间,可是步枪始终不足,如果他能提供足够的武器,我马上就可以编出两个步哨来!”

周秀英倒是趁机替自己争取利益:“这两个步哨中包括我这个吗?”

柳畅答道:“当然了!还有一个步哨,人员都充实,就是缺乏武器,才只能让他们担任一些守备任务!”

那边开始插话的青年人又问道:“我们编成步哨之后,能不能也全部洋枪化?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是遇到了洋人的兵队都不怕了,我们在北门之战可是杀得法国兵大败而归!”

柳畅并没有关注什么是北门之战,他只是说道:“暂时还没有这个条件,前面三个步哨都还缺一个排的步枪,请你们暂时委屈一下吧!”

年青人却是站了出来,他说明了自己这支小部队的优势:“检点,你不知道,别看我们是空手来的,可是在上海见过大场面,不但玩过各种各样的西洋步枪,甚至还用过大炮,玩过葡萄弹!”

他怕柳畅不相信,又说道:“别看我们人少,可都是经历过北门之战的老兵,法国兵在两艘军舰的大炮支援下攻打上海城,结果被我们这群兄弟姐妹齐心杀得大败而归!”

所谓北门之战,差不多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编成的部队对外国军队的第一次正式胜利。

这一仗发生在一八五五年一月六日,法军先以两艘军舰炮轰上海县城,接着又在法国领事馆安装了两门大炮轰击上海县城,接着法军登陆部队二百五十人吹起冲锋号,从法租界冲入被火炮轰开的缺口,清军也同时发动猛攻。

但是他们冲入缺口的时候,没看到一名小刀会义军,反而遭到了一门重炮射出的葡萄弹轰击,接着又受到小刀会义军准确的火力杀伤,接着各方面的攻击都先后受挫,最后法军被迫败退而回,换上清军进攻,但是换上场的清军同样大败而归。

这一役小刀会损失了约四十人,法军则阵亡十三人,负伤约三十余人人(有的西方资料认为法军伤亡六十四人),至于清军的损失,吉尔杭阿的奏折称只阵亡十二名,负伤约五百名,但是这个数字缩水得太厉害,当时观战的中西人士都不支持这个说法,因为仅在广福寺清军就被烧死六十多人,北华捷报和《在华医药传道记事》均认为清军战死约四百名,斯嘉兹《在华十二年》则认为清军战死1200名,负伤约1000名。

这一仗显示了小刀会所部的战斗力,但也是小刀会最后的残阳余照,在上海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与清军勾结起来的力量是兵力单薄的小刀会会众所无力抗衡的。

这些小刀会的余部,确确实实地都参加了这一次北门之战,这个年青人就告诉柳畅:“不要小看我们,我们在上海的时候从西洋人那里购入了大量的军械,能熟悉地使用一切火器,如果把步枪发给我们,将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柳畅犹豫了一下,终于被他说服了:“暂时可以给你们发给十杆步枪,让我看看你们的本领,若是有真本领的话,我多发一些!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周秀英介绍起了这个年轻人:“这是陆子云,咱们小刀会的小赵子龙,他击毙的清妖足有好几十人!”

陆子云又询问了一句:“检点,我知道你是想作一番大事业,现在的时势也有利于你,不知道你想往哪方向发展?”

柳畅刚想说话,他已经替柳畅分析现在的格局:“来温州的船上,我已经看过地图了,据说现在江北已尽为红巾军所有,而江南也有红巾军的主力,所以磐石镇可以说是整个温州府最安全的地方!”

陆子云分析得没错,柳畅现在不但有磐石镇这么一块地盘,而这块地盘的位置非常好。

磐石镇紧邻海口,可以源源不绝地从海口获取军火,又处于整个江北地区的最南方,清军如果从台州、处州方向进攻,必须肃清整个江北的红巾军才能攻至磐石寨。

而瓯江以南,则是红巾军与清军的主战场,清军当然不可能在消灭江南的红巾军之前北渡,所以现在柳畅就有足够的时间整训自己的部队。

这是多少英雄豪杰都无法争取的宝贵时间,太平天国之所以能成事,就在于当时广西变乱四起,先有天地会在全境起事,接着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在这种情况,太平天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官府的首要打击目标。

而陆子云继续分析道:“现在检点准备用多少时间训练这三个步哨!我想检点这三个步哨看起来少,但绝对是百战精锐,随便一个步哨拉出去,打清妖半个步营不成问题吧!”

旁边的朱顿排长插了一句:“我们龙枪哨绝对包打清妖一个营头!”

“那便是了!现在有了我们来投,检点更是如虎添翼!”陆子云这人倒是文武双全,他在桌子用手指比划着:“但是有一个大问题,检点接下去往哪个方向发展!”

磐石镇这个地方的位置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没有发展的余地,不过柳畅却是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句:“往北,台州!只有台州!”

陆子云对温州的情形有所了解:“检点高明,只有往北一条路!”

周秀英倒是不了解这其中的缘由:“为什么只有往北一条路?难道不能有其它的路子吗?”

柳畅已经用手指沾了酒,也在桌子比划起来:“只能向北,我们这支队伍想要打出一块江山来,只能往北打!往台州方向打!”

第82章 牛刀

为什么只能向北?周秀英虽然是员千军辟易的女将,但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柳畅只能向北发展这一条路可走?难道向南、向西不行吗?

陆子云显然看出了她的疑问,就开口替她解惑。

首先以温州的地形,东临大海,向东发展只能到海里泡澡了,而温州向南发展,不比到海里游泳好上多少,这是福建最北部的山区,也是整个福建地区最贫穷的福鼎、宁德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又要迎头福州而来的闽省兵勇,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把大部队拉到这种没有油水的山区,完全是下下之策。

剩下只有向西和向北两条路,向西就是向处州发展,直到今天处州(丽水)仍是整个浙江最穷困的地区,把部队从温州的鱼米之乡拉出来,投入这样的山区也是下下之策。

当然也可以把攻打处州当作进入金华府的一个跳板,但即便占据了金华府仍是远离海口,而现在这个时代,占据海口获得源源不绝的军火供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只剩下向北往台州府一条路,严格来说,这只是向宁波发展的一个跳板而已,台州穷山恶水不少,民风剽悍,也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但是丘陵平原相交,既有渔盐之利,又有沿海平原和河谷盆地出产粮食水果,甚至连山间丘陵也可以出产杂粮,足以供养数万大军。

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台州为跳板进军宁波,宁波府不仅仅处于宁绍平原,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可以说是整个浙江的精华地带,而且还是这个时代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控制了宁波就等于控制着整个浙江的对外贸易,甚至可以供养起十万大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