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又问了一句:“臣这就告辞了,接下去是接见杜金蝉率淮北三十万捻子受降的时候了!”

而此刻柳畅最关心的曾国藩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自从衡阳失守,湘军各股已经是支离破碎,整个三湘大地已经完全落入了虹军之手,现在曾国藩能够全部掌握的也就是一个郴州而已,严格郴州境内也同样是群雄四起,曾国藩之所以在这里残存,完全是他手上还有六七千名湘军的缘故。

可是比起那支曾经战湘潭克岳阳鏖战半壁山直指九江的湘军,这支湘军的素质完全不值得一提,这一年来也不知折损了多少湘军的新老战将,也不知道折损多少三湘子弟,现在湘军之中不再是由纯朴的农民组成,而是由老湘军、土匪、强抓来的丁壮、会匪、流民混编而成部队。

整只湘军的士气在这种情况自然十分低落,他们甚至连打造出来的小枪、抬枪都配不齐,勉强据守着湘南这最后一块地盘,但是明眼人都明白,只要北面的虹军来一次猛击,他们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们不可退出湖南,湖南是我们的根本!”一个声音洪亮的汉子大声说道:“涤生,我宁可你学胡润之,也不能抛弃这三湘几千万军民!”

说这话的就是那位号称“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左宗棠左季高,他现在没有半点风度,干脆捊了袖子,打着赤膊在那里发表自己的见解。

“别跟我提胡林翼那个贱人!”不提还好,一提曾国藩就是一肚子火气,过去一年可能是人生最长的一年,他在湖南苦苦支撑着局面,对抗永远也不失败而且兵力多到无限的虹军,霍虬一拳就把他打倒,然后又在他肚子上踩上一脚,他甚至连哭来不及,赶紧跳起来发动自己的杀手锏,可往往是还没出手就已经被霍虬信手一巴掌打得晕头转向。

这样的生活不是持续一天,一个月,一个季度,而是整整一年长,他从来没经历过这么困难的日子,每一个白天,他都害怕听到什么坏得透顶消息。

但他也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英材之一,哪怕是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重创,也没让他的意志消沉,他总是血水带着打碎的牙齿一口吞到肚子里,准备下一轮交手,期待明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但是他在黑暗经受着无尽折磨的时候,却传来了胡林翼献出武汉全城,向虹军投降的消息。

那是他人生遭受最痛苦的背叛。

第542章 世事难料

“我们就当湖南没出过胡林翼这号人好不好!”

虽然曾国藩想尽量克制一些,但是他现在又重新咆哮起来:“他投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与你的感受没有?我们在湖南苦撑待变,他倒好,干脆把整个湖北都献出去!”

这简直是来自于背后的刀子,不过左宗棠还是那句话:“你既然还记得住你还是湖南人,就绝不能退到广东去,不要忘记了那十几万追随你而走上绝境的湘军将士!”

“他们每一个都是我们湖南真正的精英,可为了跟随你,现在又得到了什么!”

左宗棠从来不喜欢和人讲道理,他就重力捶在桌子上:“涤生,我宁可你从贼,也不能离开湖南!”

“湖南……”曾国藩也是有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留恋:“那我们就在这里等死,等着陆子云从衡阳杀过来!”

“没错!”左宗棠说话从来不讲情面:“既便你没有生的价值,也总得给千万湘人一个交代,让大家知道你死的价值!”

这是无比绝情的一句话,但是曾国藩却明白过来。

这一场战争,湖南已经输了,但至少不能在士气输掉,在百年千年之后,让三湘子弟都知道有他们这一些湘人曾经拼死为自己的故乡与乡邻而战:“我明白,我们输不起……”

他脸色苍白起来,他是一个极有毅力的人物,在历史上他能战胜太平天国,并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干,而是因为他这种非凡的毅力与坚持,但是他现在彻底绝望,对胜利已经彻底绝望了。

“让我死得其所也行!”曾国藩深深地呼了两口气,他现在才觉得这空气是如何珍贵,他大声说道:“季高,你得答应我三件事!”

“别说是三件事,就是三十件,三百件,我也答应你!”

曾国藩却是恢复了几分生气,他笑着说道:“我要坐八抬大轿,绿呢子的轿子,一定要想办法给我找来!”

八抬大轿,在清代是一种象征,一种地位的象征,这种绿呢子的八抬轿子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享受,虽然曾国藩早已经是二品官员,甚至直接被封为楚王,但是他还是保持着一种朴素,别说是八人,就是连一个看轿子的都没有,以示是湘军上下同苦同乐。

有他作表率,湘军将校哪敢坐八抬大轿,只是到了这人生的最后光头,曾国藩却重新想起了这特殊的享受,他在这段最后光阴享受一遍,而左宗棠理解他的心情:“涤生,这件事好办……”

这件事哪好办,在郴州这个兵荒马乱的地方,要一座八抬绿呢子大轿,又是何等艰巨的任务,但是他必须答应曾国藩。

曾国藩继续说道:“我苦了一辈子,骗了别人骗了红贼骗了你,也骗了我自己,但是到现在这个时候,何苦为难自己,季高,帮我找几个漂亮的娘们,我老曾也要乐一乐!”

曾国藩可以说是晚清人人皆知的道学先生,虽然在私德上常常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检点,但是作为湘军统帅,他又受到了太多限制,限制连偷偷娶个小老婆都办不到,有时候干脆是自虐。

但是现在他想通,既然要替湘军十几万英灵去死,要全湘子弟去死,何不死得自然一些,他大声说道:“老子要夜夜作新郎,也风流一回!”

这事倒是好办,别说是这城内城外的红牌,就是没有女人,左宗棠也能抢几位新娘子回来:“好办,好办,第三番是什么?是不是替你弄个楚王府,也让大家爽上一回。”

“放屁!”曾国藩却是又咆哮了一回:“放屁,第三件,是请你与我一同向中枢上书,替穆相平反!”

左宗棠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曾国藩在两件荒唐书之后,居然提了一件正事。

所谓“穆相”,就是道光朝的头号重权臣穆彰阿,他在道光朝可是说是如日中天,执掌朝政二十余年,朝中门生故旧不计其数,又最重道光帝宠爱,权倾朝野这四个字不足以形容他的风光。

因此要谈道光的功业成败,怎么也离不开穆彰阿,但是穆彰阿也有太多的争议,比方在鸦片战争的责任问题,朝野就多有非议,而且这位穆相在道光朝早已经得罪了现在的咸丰帝,结果咸丰帝一接位,屁股都没坐热,就首先拿穆彰阿这位权相开刀了。

当时朝野上上下下都是一片杀声,大有快刀斩和绅的势光,只是穆彰阿毕竟是道光朝的头号重臣,他在朝中的门生故旧太多,而且许多事情只是非议而已,抓不住穆彰阿的真凭实据,所以才让这位权相贬职为民,逃得一命。

到了咸丰三年,因为太平天国起事,穆鄣阿捐输军饷军粮,重新获得了一个五品知府顶戴,又而过了三年,也就是咸丰六年,这位穆彰阿终于在家病死。

而曾国藩就是穆彰阿门生故旧中的一员,他对于穆彰阿一直深表同情,现在他就爆发出来了:“这些年,朝庭内外,无人敢为穆相说一句好话,我本是穆相门下一走狗,可是为了避嫌,也不敢说句公道话,到现在这个时候,我连命都不要了,总得说句实话!”

“皇上太刻薄了些,穆相冤枉啊!”曾国藩说的这是句地地道道的公道话,道光朝的内外交困,固然也有穆彰阿这位权相个人因素在内,但是他的责任不大,首要的责任在于大清朝这个已经运转不灵的体制,其次才在于道光帝这位既勤政又朴素的天子,根本轮不到他穆彰阿,至于他干涉林则徐起复之类的指责,多半是捕风捉影。

左宗棠当即好好收拾一下自己身上的朝服,恭恭敬敬朝着曾国藩行了一个大礼:“涤生,这件事一定要替你办到,一定要替穆相讨一个公道!”

“穆相的事,这些事我梗梗于怀,今日能一吐为快,人生已无憾事啊!”曾国藩大笑起来:“季高,除了这三件公事,我还要拜托你一件私事!”

“涤生,讲吧!”左宗棠答道:“你这个同进士,有什么不痛快的话就说出来!”

曾国藩大声笑道:“季高,你好好活下来,替我活下去,替我们湘军十几万英灵活下来,替上千万三湘子弟活下去,拜托了!你这个酸秀才!”

一个是同进士,一个是举人出身,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心病,到了功成名就的时候都没放下,只是这一刻他们终于放下了。

只是有些时候天总是不遂人愿,七天之后,伪楚王曾国藩遭遇代理湖南督军陆子云的讨贼精兵,兵败俘虏……

整个一八五八年,都是虹军不断告捷的一年。

继春未攻取了湖南全境之后,从夏季开始,虹军开始不断向彼领各省进兵,夏季福建、江西、湖南三省联手进兵,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横扫两广,活捉了伪越王叶名琛,秋季的时候,已经拿下了大半个河南和山东,还派出了一支先遣队向陕西进攻。

而到了冬季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川蜀也有了解决的迹象,在蓝大顺义军的接应之下,湖北已经派出了一个支队突破三峡进入了四川境内,准备下一步向全蜀扩张。

到了一八五九年正月的时候,也就是所谓“大夏贞元三年”的时候,已经没人敢小看这个占据着中国东南部的强力政权,有些国家已经公开承认这个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企图在接下去的中国市场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而更多的国家也把主要的赌注投在这个开明的新政权身上,他们甚至准备直接介入中国国内的建设——由于军事关系,虹军始终不能集中精力放在国内的经济建设之中,即使那几个已经获得彻底解放的省份也是如此,他们必须将大部分的经济收入用于战争。

但是虹军也存在着强大的敌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始终在关外纵横,夺取了一块又一块土地,有些外交官甚至认为,俄罗斯已经把国运都赌在远东,或许双方会爆发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

而西班牙也是这个新政权的敌人,在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经典突袭之中,虹军成功地夺取了整个吕宋岛和小半个北部菲律宾,但是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西班牙同样有着不错的实力,他们的女王伊莎贝拉二世更是一位想恢复西班牙往日荣光的存在。

因此即使存在许多困难和不利条件,西班牙人仍然是费尽千辛万苦把六千五百名西班牙士兵运入了菲律宾群岛,并重建菲律宾总督府,还声称下一步还要运来一万名士兵。

而虹军则在吕宋远征支队的基础之上组建了第十七师,这个步兵师与西班牙人打了几场经典的岛屿攻防战斗,让远道而来的西班牙人根本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许多国家出面要求西班牙人与大夏国签约一次光荣而和平的协议。

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杜金婵与刘三娘悄悄离开了杭州。

第543章 兵团

杜金蝉现在乘坐的是一辆精心保养的单辕马车,虽然有些陈旧,但是车轴已经刚过上过油,整个车子都被冲洗过了一遍,这两位在两淮大地声名显的奇女子现在就坐在车内,掀开了半边车帘看着江南的二月春。

这是一个最明媚的时节,幸好昨天下了一夜的春雨,二月的春意让河边的杨柳多了几丝绿意,而更让杜金蝉心情愉悦的是这平坦的大道,这是去年才修缮着的道路,用碎石、矿渣和煤渣辅得平平整整,马车走在这上面也是出乎意料的平稳。

只要看到几百米外那干得热火朝天的铁路工地,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沿线的村镇肯下这么大的力气沿着铁路线建设这么高标准的道路,只是杜金蝉根本没想这么多,她只是对刘三娘说道:“什么时候,我们雉河集也能有这样的大路就好了!”

一想到家乡那一下雨就半只脚踩进泥泞里的道路,刘三娘有点不大乐观,不过她又笑嘻嘻地说道:“这不过是陛下一句话的事了!”

杜金蝉却是一本正经地说道:“象这等的小事,现在陛下都交由内阁来办,我就是肯吹耳边风,陛下也不肯为这点小事开口了。”

说到现在渐渐强势起来的内阁,刘三娘只是咬着嘴唇:“陛下也太过信任胡林翼这么一个降臣,现在胡林翼只是新晋降臣,也就罢了,若是让了成了气侯,不好办……”

杜金婵倒是看得开:“这都是陛下要操心的事,这次我们回去,可是要安抚淮北的人心,听说李昭寿又有什么不轨的行为了!”

刘三娘比她更清楚这件事的内情:“李昭寿不是号称有万人之众,当初受抚的时候,原本是用他的,只是到了陛下这里,陛下别人都准了,就是卡住了李昭寿一人,而且还批了一句话:‘此人不可重用’,最后安排的时候就没地方好安排。”

现在淮北的捻子除了编了两个骑兵团、三个步兵团和四个独立步兵营编入正规军之外,大部分或是就地遣散,或是作为屯田军使用,而且几年的捻军战争消灭了大量人口,因此捻子的余部被编成了一个特殊性质的“黄淮建设兵团”。

对于这个“黄淮建设兵团”到底是什么形势的部队,又是什么级别,除了柳畅自己与个别最高层心中有数之外,其余都没搞清楚,只知道这个“黄淮建设兵团”编制大得出奇,总共下辖了十四个团和五个独立营,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整个淮北与新形成的黄泛区。

而这个“黄淮建设兵团”的第一号人物,就是这位常年呆在杭州的杜金婵,除此之外刘三娘也能当半个家,现在刘三娘看着车外吹来的春风,心情也荡漾起来:“金蝉,你肚子也得好好争气些,这次临行的时候,陛下可是在你身子驰骋好几回,总得结个果吧?哪怕是个公主!”

“三娘子!”杜金蝉没好气地说道:“陛下在你身上,又何尝省了力气,都怜惜我们这次回去,至少也得几个月时间,所以才特意临别一会,只是这成与不成,岂是我自己能定!”

只是一想到那段荒唐日子,她脸上已经是一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