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了,那直接就把整个步兵营拉出来与张玉良对攻。

张玉良原本就是一群残兵败将,虽然新招了一些楚勇,但是哪经得起三四个步兵营和无数乡兵、基干民兵打鸡血一般地攻过来,当场就招架不住,第一时间向邓绍良请援了。

邓绍良在这种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向张玉良靠拢,不管怎么样,两个人都是江南大营的战将,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事实证明,这是邓绍良犯的最大错误,一听说邓绍良过来了,兰溪人当即想到了他也是江南大营的一员猛将,和张玉良一样,都有一个良字,于是继续打鸡血一般攻击邓绍良。

原本只能守备的部队,现在敢拉出来打野战,原来能打进攻战的部队,现在敢于打撤退战斗,虽然说邓绍良是一员老将,纵横沙场几十个春秋,现在也应付得极其吃力,折损了几百人才与张玉良会合在一起。

只是他与张玉良一会合,那边的红贼不但没挫伤了士气,反而继续发疯地展开攻击,根据浙江已革温处道俞树风的说法,这些还只是普通的新编独立步兵营、独立步兵连、基干民兵、普通民兵之类的队伍,红贼的精锐主力,如金汤第二营、磐石营之类还在按兵不动。

他起初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已革温处道俞树风告诉他真相:“他们都是来找张玉良的麻烦得!”

事实就是如此,他就是受了张玉良的拖累,张玉良在兰溪县大开杀戒,结果让整个金华府都对张玉良恨得咬牙切齿,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找张玉良报仇。

现在邓绍良选择与张玉良一起杀回金华府,完全是选错了盟友,根据俞树风的说法就是:“金华全府,无时无刻不期盼王师返回浙中,哪料想来的不是王师,而是张玉良,因此他们纷纷从了红贼!”

俞树风这话七分真,三分虚,但是金华府人士,特别是兰溪县的官兵,跟着张玉良确确实实是有着血海深仇,他们一见到张玉良的旗号,那眼睛先红了。

在这种情况下,邓绍良也莫名其妙地折损了几百战兵,他当即向这位深通红贼内情的俞道台请教,而俞道台当即告诉:“我推荐一员大将,足以击破红贼!”

邓绍良喜出望外,他知道这位俞道台绝对是一位熟知红贼内情之士,要知道,俞道台从温州和红贼一路转战到金华府,这数百上千里的征程,俞道台甚至获得了红贼的尊重,根据俞道台自己的说法,红贼常言:“有一位俞道台,可以化民为兵,十分难以对付。”

而俞道台当即推荐了自己的贴心人:“便是前处州镇参将武红船是也!”

“武红船虽为参将,实为浙江第一员战将,红贼数万袭处州府,武红船以数百兵大破红贼,斩首千级,武红船在处一日,处州稳若泰山!”

“武红船离处不到数日,处州府即为红贼击破,而武红船入金华府,则金华局局面为之一变,贼势大挫,而武红船转去严州府,则金华府全府沦陷,可知其为干城是也!”

这么一说,邓绍良信了一大半,何况俞树风还有一套词辞:“武红船镇守兰溪,与兰溪官民皆有结交,兰溪民团视若骨肉同胞,虽与张玉良日日残杀,但一遇武红船部,则行收兵,好酒好肉加以款待!”

“果然是国之干城!”邓绍良已经信了大半:“把武参将请来,我要与他共商破贼方略……”

当然,他也是一员老将了,不会因为俞树风的几句话就全部信了。

不过有这位一员与兰溪民团关系良好的武红船武参将,他就可以想办法在虹军之中挖墙脚了,只是他又想到了张玉良身上了。

“浙江大局糜烂,张玉良当负第一位的责任啊!”

旁边俞树风表示非常赞同:“可叹当初大营没及早把邓提督派回浙江,不过红贼起于温台之际,不过是野火初生而已,那时候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扑灭了!”

邓绍良点了点头:“现在红贼已经成势了,否则短时间难以铲除了,只是希望各路英杰能棋开得胜!”

他知道这次战事将有好几路同时发动,福建已经全力攻击处州府了,而传言红巾贼大头目瞿振汉与柳绝户向来不和,好象也有机会。

如果现在这一次还败在红贼手里,那不是浙江全局糜烂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东南都糜烂掉了。

……

温州。乐清县。

宝顺轮无论开到哪里,都会是所有人的焦点,而叶娘子同样是焦点中的焦点。

别人都知道他是柳畅柳绝户的女人,被称为“叶娘娘”,这么一位有份量的人士,手上又掌握着两千名以上的大部队,不吸引目光才怪了。

不过大家仔细看过叶娘子的话,对她的杀伐决断会更有印象,这位叶娘子虽然只是个妇道人家,可是重要的时候,却能下得了决心,只是有时太注重于个人的得失了。

但是当她把两个步兵营与水师同时沿着欧江前进的时候,就让整个红巾军都震动起来了。

红巾军,或者说是瞿振汉和极少数准备拿回乐清县的前提就是现在整个虹军都全力投入到宁绍战役中去,根本没有兵力可以派遣到乐清县来,而乐清县的虹军部队不过是一个步兵连加上一些极不可靠的乡兵、民兵而已。

形势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完全出于瞿振汉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柳畅在红巾军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甚至连金佩纶这个自己一向最信任的军师都过江投靠了虹军。

更要命的是,现在在江北的红巾军不过几千人而已,可是南下增援的虹军部队,叶娘子这一支至少有一两千人,而陆路派过的援军也只有两三千人,加上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他的红巾军根据没有优势可言。

对于瞿振汉来说,现在摆在他前面的问题很简单:“要不要继续向乐清进军?”

第290章 易帜

要不要继续向乐清进军?

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接下去瞿振汉的一切部署才能有个具体的章法,可是现在连金佩纶这个军师与谋主都跑到虹军那边去了,瞿振汉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起初这个谋划建立在虹军在乐清没有多少部队,而且忙于宁绍战役,根本无力支援乐清县的基础上,可是现在,包括投奔柳绝户的忠义营与忠孝营在内,虹军在乐清县内已经有了三四千人的部队。

而红巾军在江北的部队,包括倪延模在内,也不过是五六千人而已,而且还有不少新兵,一部分主力还在江南负责驻守极其广泛的控制区。

瞿振汉拿不定一个主意,那外面有人问了一句:“大帅,要不要继续与柳绝户干到底?”

瞿振汉抬头一看,却是刘公瑞,他在公开名义上是瞿振汉的军师,现在手上也有五个营的队伍,算得上红巾军内的实力派。

更重要的是,这位刘公瑞从一开始就与柳绝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因此双方的矛盾越闹越大,甚至可以说是最坚定的北进派,当初瞿振汉借出乐清县的时候,反对的声音中也是以刘公瑞的嗓门最为响亮。

对于这样的实力派,瞿振汉当然不能将真心话说出去:“当然要干到底,别看有三五个小人投奔过去,但是这是咱们虹桥人的老家,暂时借给柳绝户而已,我们想要什么时候拿回来,就要什么时候拿回来。”

“现在我们虹军在江南与江北还有两万多人的队伍,他柳畅正忙于攻击宁波府与绍兴府,能有多少本钱扔到乐清县这个地方来!”瞿振汉给刘公瑞打气:“这乐清县,我们是拿定了!”

“好!”刘公瑞原本有些无精打彩,现在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了:“就是下打的决心,这个决心下得太晚了,如果早点能下,别说乐清县,就是台州府也能拿下来了,乐清县是我们红巾军起家的地方,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一定要拿下来!”

刘公瑞这么一说,瞿振汉也是兴奋起来,他拍着刘公瑞的肩膀说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公瑞,今天我终于是看对了人!”

刘公瑞也很干脆:“我这就回江南去,把我手下五个营头的队伍都拉过来与柳绝户决一死战,虹军只是咱们红巾军的一个分支而已,柳绝户怎么能不听大帅的,我支持大帅与柳绝户干到底!”

瞿振汉算是打了一剂强心针,他虽然下不了全面开战的决心,但是此后一个多时辰之中,都与手下的官兵大谈乐清与红巾军的历史关系,一力主张乐清县是红巾军发家之地,这样的地盘怎么可交给柳畅与虹军,必须控制在红巾军手里。

而过江的红巾军之中,乐清人确实不少,颇有久战思乡的念头,因此不少人都同意瞿振汉的看法,只是到了晚饭时分,却传来了一个晴天惊雷。

一向被认为是整个红巾军最坚决的反柳派红巾军总军师刘公瑞,已经于下午在江南宣布易帜投向了虹军统领柳畅,手下五个营头几乎都响应了他的号召,只有极少数人过江来投靠瞿振汉。

瞿振汉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在吃饭,只是一听完刘公瑞反水的消息,他就把手里的饭碗往地上一砸,大声骂道:“我操你刘公瑞十八代祖宗!”

现在这不是与虹军开仗开不仗的问题了,而是整个红巾军能不能保住现有的地盘,甚至是红巾军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了。

当天晚上瞿振汉已经知道了,早上刘公瑞过来找他实际是想谈与虹军与柳绝户妥协的问题,结果他被瞿振汉的强硬给吓住了。

刘公瑞虽然是坚定无比的倒柳派,但是现实是无情的,拿回乐清县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红巾军甚至可能要把永嘉县赔出去作为安抚柳绝户的礼物。

可是瞿振汉却是强硬地要求与虹军开仗,刘公瑞却已经从他的朋友那里知道,虹军的龙枪团、楠溪团、磐石团在北面进展十分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再与虹军交手只能是自取死亡。

而且他已经看到了徐凤飞的前车之鉴,徐凤飞只是反对与虹军开战,就已经被瞿振汉软禁起来,自己如果提出要与虹军妥协,那肯定也会步了徐凤飞的后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极度悲观的刘公瑞表面上一片主战言语,回了江南以后却是直接宣布易帜归入虹军,还派了人与叶娘子谈判。

这只是一个起始点而已,接下去江南的各支红巾军武力,在第二天纷纷宣布易帜重归龙枪营旗下,连徐凤飞所统带的八营主力,也宣布正式易帜--从原本的黄旗换成了红旗。

徐凤飞虽然已经被瞿振汉软禁起来,但是他的部下仍然是抱着亲近虹军的思想,有刘公瑞起了带头作用,整个江南地区已经是一副土崩瓦解的场景了,忠于瞿振汉的队伍已经成了绝对少数,他们甚至不敢反击,因为四周都是宣布易帜的队伍。

这一天传来都是坏消息,瞿振汉中饭只吃了两口,就又把碗给砸了,几个同宗与子侄辈劝他,怎么也劝不住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谁也不见,大有英雄气短的味道。

夜深了,瞿振汉仍然是坐在书桌旁咬着牙,摇着头,长叹带着短叹。

呯呯呯!门被推开了,进门的是瞿质斌,瞿氏一族最能干的子弟,他手里端着刚热好的几个饭菜,嘴里说道:“瞿帅,吃几口吧!就是吃不下,喝几口热汤也行啊!”

瞿振汉摇了摇头,他已经吃不下饭了,两万子弟兵,竟在一日之间土崩瓦解,他又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才说道:“质斌,出了什么事?”

瞿质斌看了一眼瞿振汉,没想到这位红巾军大帅在这种境地,居然还有着过人的敏锐,他当即给瞿振汉跪了下去:“大帅,我们往南走吧!”

瞿振汉当即问道:“倪廷模也支撑不住了?他与柳畅在打处州的时候配合得很不错!”

瞿质斌知道瞿振汉已经了解了一切内情,他替倪廷模辩解道:“现在人心已经散了,倪副帅也是无奈之举啊,他对得朋友,已经答应我们了,可以让我们渡江南去,我们往南走吧!南边还有我们好几千弟兄,只要保得住队伍,我们还有机会!”

“连现在都没有机会,将来怎么会有机会!”瞿振汉的话里带着苦楚:“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我已经走到末路了!这已经是柳畅的时代了。”

“大帅!”瞿质斌抽泣着说道:“大家都有一份香火情,只要过了江,一切都有出路!”

这是实话,虽然江南的这些红巾军旧部不愿意与柳绝户作战,但是对于他们昔日的主帅,怎么也会有着一份香火情,但是瞿振汉已经完全放弃了:“哪有什么出路啊!南去只能是一条路,那就是投靠清妖!”

他早已经了然在胸了:“质斌老弟,你起来了!你今年三十四了吧?”

“已经三十五了!”

瞿振汉幽幽叹了一口气:“咱们是同宗同乡,没有什么不可谈的!我现在已经都看透,只有一件事还念兹在兹,还要请你帮忙!”

“大帅请讲!”

“到什么时候了!你还叫我大帅!”瞿振汉又是长叹一声:“不必这么客套了,自家人!我和金佩纶相交二十年,相知二十年,没想到到头来大难临头各自分飞,我也不怨他!我只怨老金一件事,那就是老金不应当说我与福建王妖头勾结,没这么回事!”

瞿质斌已经哭出声来,瞿振汉这是在交代遗言了:“大帅,我们往南走吧!”

瞿振汉却是爽然一笑:“我的名字就叫瞿振汉,我是汉人,怎么可能屈膝于清妖之下……你继续听我说,我确确实实与福建的清妖有些接触,但是那只是应付了事而已,绝非真意,我一腔热血,赤诚之心,只能用一语来表达,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绝不会南下投靠清妖!”

“我现在不会去投靠清妖!将来也不会投靠清妖,我瞿某烈烈男儿,对得住这汉家山河,你若见了柳检点,务必替我申明这一点!”

瞿质斌点点头,又说道:“振汉,咱们不南去了,咱们也可以投奔柳检点,不管怎么样,我们总有这么一份香火情吧!”

瞿振汉淡然一笑:“你也清楚,你们都可以投靠柳畅,唯独我不能,柳畅也不敢接受我的投靠!”

为什么?自然是瞿振汉在红巾军与虹军中的份量太重,甚至重过了柳畅本人,甚至连瞿振汉的红巾军,不计算质量的话,在兵力数绝对是多于虹军,在这种情况投靠过去的话,绝对是一个尾大不掉的局面。

在那样局面下,柳畅不放心,瞿振汉自己也不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