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世通言-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乃择吉日,将其女与慎郎成亲,不在话下。
  却说慎郎在贾府成婚以后;岁遇春夏之时;则告禀使君,托言出游江湖,经商买卖。至秋冬之时,则重载船只而归,皆是奇珍异宝。使君大喜曰:〃吾得佳婿矣!〃盖不知其为蛟精也。所得资财宝货,皆因春夏大水,覆人舟船,抢人财宝,装载而归。慎郎入赘三年,复生三子。一日慎郎寻思起来,不胜忿怒曰:〃吾家世居豫章,子孙族类一千余众,皆被许逊灭绝,破我巢穴,使我无容身之地。虽然潜居此地,其实怨恨难消。今既岁久,谅许逊不复知有我也。我今欲回豫章,大兴洪水;溃没城郡;仍灭取许逊之族,报复前仇,方消此恨。〃言罢,来见使君。使君问曰:〃贤婿有何话说?〃慎郎曰:〃方今春风和暖,正宜出外经商,特来拜辞岳父而去。家中妻子,望岳丈看顾。〃使君曰:〃贤婿放心前去,不必多忧。若得充囊之利,早图返棹。〃言罢,分别而去。
  时晋永嘉七年,真君与其徒甘战、施岑周览城邑,遍寻蛟孽,三年间,杳无踪迹,已置之度外去了。不想这孽龙自来送死。忽一日,道童来报;有一少年子弟;丰姿美貌,衣冠俊伟,来谒真君。真君命入,问曰:〃先生何处人也?〃少年曰:〃小生姓慎名郎,金陵人氏。久闻贤公有斡旋天地之手,慑伏孽龙之功,海内少二,寰中寡双。小生特来过访,欲遂识荆之愿,别无他意。〃真君曰:〃孽精未除,徒负虚名,可愧,可愧!〃真君言罢;其少年告辞而出。真君送而别之。甘、施二弟子曰:〃适间少年;是何人也?〃真君曰:〃此孽龙也。今来相见,探我虚实耳。〃甘、施曰:〃何以知之?〃真君曰:〃吾观其人妖气尚在,腥风袭人,是以知之。〃甘、施曰:〃既如此,即当擒而诛之,何故又纵之使去也?〃真君曰:〃吾四次擒拿,皆被变化而去。今佯为不知,使彼不甚堤防,庶可随便擒之耳。〃施岑乃问曰:〃此时不知逃躲何处?吾二人愿往杀之。〃真君举慧眼一照,乃曰:〃今在江浒;化为一黄牛,卧于郡城沙碛之上。我今化为一黑牛,与之相斗,汝二人可提宝剑,潜往窥之。候其力倦,即拔剑而挥之,蛟必可诛也。〃言罢,遂化一黑牛,奔跃而去,真个:
  四蹄坚固如山虎,两角峥嵘似海龙。
  今向沙边相抵触,神仙变化果无穷。
  真君化成黑牛,早到沙碛之上,即与黄牛相斗。恰斗有两个时辰,甘、施二人蹑迹而至,正见二牛相斗,黄牛力倦之际,施岑用剑一挥,正中黄牛左股。甘战亦挥起宝剑斩及一角,黄牛奔入城南井中,其角落地。今马当相对有黄牛洲。此角日后成精,常变牛出来,害取客商船只,不在话下。
  却说真君谓甘、施曰:〃孽龙既入井中,谅巢穴在此。吾遣符使吏兵导我前进,汝二人可随我之后,蹑其踪迹,探其巢穴,擒而杀之,以绝后患。〃言罢,真君乃跳入井中。施、甘二人,亦跳入井中。符使护引真君前进。只见那个井其口上虽是狭的,到了下面,别是一个乾坤。这边有一个孔,透着那一个孔,那边有一个洞,透着那一个洞,就似杭州城二十四条花柳巷,巷巷相穿;又似龙窟港三十六条大湾,湾湾相见。常人说道井中之蛙,所见甚小,盖未曾到这个所在,见着许大世界。真君随符使一路而行,忽见有一样物件,不长不短,圆圆的相似个擂棰模样。甘战抬起看时,乃是一车辖。问于真君曰:〃此井中怎的有此车辖?〃真君道:〃昔前汉有一人;姓陈名遵,每大会宾客,辄闭了门,取车辖投于井中,虽有急事,不得去。必饮罢,才捞取车辖还人。后有一车辖,再捞不起,原来水荡在此处来了。〃
  又行数里,忽见有一个四方四角,新新鲜鲜的物件,施岑检将起来一看,原来是个印匣儿。问于真君,真君曰:〃昔后汉有宦官张让劫迁天子,北至河上,将传国玉玺投之井中,再无人知觉。后洛阳城南骊宫井有五色气一道直冲上天,孙坚认得是宝贝的瑞气;遂命人浚井;就得了这一颗玉玺。玺便得去,却把这个匣儿遗在这里。〃又行数里,忽见有一物件,光闪闪,白净净,嘴湾湾,腹大大的,甘战却拾将起来一看,原来是个银瓶。甘战又问于真君,真君曰:〃曾闻有一女子吟云:'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想这个银瓶,是那女子所引的,因断了绳子,故流落在此。〃
  符使禀曰:〃孽龙多久遁去,真仙须急忙追赶,途路之上,且不要讲古。〃真君于是命弟子趱步而行。只见水族之中,见了的唬得魂不附体。鲇鱼儿只把口张,团鱼儿只把颈缩,虾子儿只顾拱腰,鲫鱼儿只顾摇尾,真君都置之不问。却说那符使引真君再转一湾抹一角,正是行到山穷水尽处,看看在长沙府贾玉井中而出。真君曰:〃今得其巢穴矣。〃遂辞了符使回去,自来抓寻。
  却说孽龙精既出其井,仍变为慎郎,入于贾使君府中。使君见其身体狼狈,举家大惊,问其缘故。慎郎答曰:〃今去颇获大利,不幸回至半途,偶遇贼盗,资财尽劫。又被杀伤左额左股,疼痛难忍。〃使君看其刀痕,不胜隐痛,令家僮请求医士疗治。真君乃扮作一医士,命甘、施二人,扮作两个徒弟跟随。这医士呵:
  道明贤圣,药辨君臣。遇病时,深识着望闻问切;下药处,
  精知个功巧圣神。戴唐巾,披道服,飘飘扬扬;摇羽扇,背葫芦,
  潇潇洒洒。诊寸关尺三部脉,辨邪审痼,奚烦三折肱;疗上中下
  三等人,起死回生,只是一举手。真个是东晋之时,重生了春秋
  扁鹊;却原来西江之地,再出着上古神农。万古共称医国手,一
  腔都是活人心。
  却说真君扮了医士;贾府僮仆见了;相请而去。进了使君宅上,相见礼毕。使君曰:〃吾婿在外经商,被盗贼杀伤左额左股。先生有何妙药,可以治之?容某重谢。〃真君曰:〃宝剑所伤,吾有妙法,手到即愈。〃使君大喜,即召慎郎出来医治。当时蛟精卧于房中,问僮仆曰:〃医士只一人么?〃僮仆曰:〃兼有两个徒弟。〃蛟精却疑是真君,不敢轻出。其妻贾氏催促之曰:〃医人在堂,你何故不出?〃慎郎曰:〃你不晓事,医得我好也是这个医士,医得不好也是这个医士。〃贾氏竟不知所以。使君见慎郎不出,亲自入房召之。真君乃随使君之后,直至房中厉声叱曰:〃孽畜再敢走么?〃孽龙计穷势迫,遂变出本形,蜿蜒走出堂下。不想真君先设了天罗地网,活活擒之。又以法水喷其三子,悉变为小蛟。真君拔剑并诛之。贾玉之女,此时亦欲变幻,施岑活活擒祝使君大惊。真君曰:〃慎郎者,乃孽龙之精,今变作人形,拜尔为岳丈。吾乃豫章许逊,追寻至此擒之。尔女今亦成蛟,合受吾一剑。〃贾使君乃与其妻跪于真君之前,哀告曰:〃吾女被蛟精所染,非吾女之罪,伏望怜而赦之!〃真君遂给取神符与贾女服之,故得不变。
  真君谓使君曰:〃蛟精所居之处,其下即水。今汝舍下深不逾尺,皆是水泉。可速徙居他处,毋自蹈祸!〃使君举家惊惶,遂急忙迁居高处。原住其地,不数日果陷为渊潭,深不可测。今长沙府昭潭是也。施岑却从天罗地网中取出孽龙,欲挥剑斩之。真君曰:〃此孽杀之甚易,擒之最难。我想江西系是浮地,下面皆为蛟穴。城南一井其深无底,此井与江水同消长。莫若锁此畜回归,吾以铁树镇之井中,系此孽畜于铁树之上。使后世倘有蛟精见此畜遭厥磨难,或有警惕,不敢为害。〃甘战曰:〃善!〃遂锁了孽龙,径回豫章。于是驱使神兵;铸铁为树;置之郡城南井中。下用铁索钩锁,镇其地脉,牢系孽龙于树,且祝之曰:
  铁树开花,其妖若兴,吾当复出。铁树居正,其妖永除。水妖屏迹,城邑无虞。
  又留记云:
  铁树镇洪州,万年永不休。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大旱,此处薄收。
  又元朝吴全节有诗云:
  八索纵横维地脉,一泓消长定江流。
  豫章胜地由天造,砥柱中天忆万秋。
  真君又铸铁为符,镇于鄱阳湖中。又铸铁盖覆于庐陵元潭,今留一剑在焉。又立府靖于窕峣山顶,皆所以镇压后患也。
  真君既擒妖孽,功满乾坤。时晋明帝太宁二年,大将军王敦,字处仲,出守武昌,举兵内向,次洞庭湖。真君与吴君同往说之,盖欲止敦而存晋室也。是时郭景纯亦在王敦幕府,因此三人得以相会。景纯谓真君曰:〃公斩馘蛟精,功行圆满。况曩时西山之地,灵气钟完,公不日当上升矣。〃真君感谢。
  一日景纯同真君、吴君来谒王敦。敦见三人同至,大喜,遂令左右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敦问曰:〃我昨宵得一梦,梦见一木破天,不知主何吉凶?〃真君曰:〃木上破天,乃'未'字也。公未可妄动。〃吴君曰:〃吾师之言,灼有先见,公谨识之!〃王敦闻二君言,心甚不悦,乃令郭璞卜之。璞曰:〃此数用克体,将军此行,干事不成也。〃王敦不悦曰:〃我之寿有几何?〃璞曰:〃将军若举大事,祸将不久;若遂还武昌,则寿未可量。〃王敦怒曰:〃汝寿几何?〃璞曰:〃我寿尽在今日。〃王敦大怒,令武士擒璞斩之。真君与吴君举杯掷起;化为白鹤一双;飞绕梁栋之上。王敦举眼看鹤,已失二君所在。且说郭璞既死;家人备办衣衾棺椁;殓毕。越三日,市人见璞衣冠俨然,与亲友相见如故。王敦知之不信,令开棺视之,果无尸骸,始知璞脱质升仙也。自后王敦行兵果败,遂还武昌而死,卒有支解之刑,盖不听三君之谏,以至于此。
  再说吴君邀真君同下金陵;遨游山水;既而欲买舟上豫章,打头风不息。舟中人曰:〃当此仲夏,南风浩荡,舟船难进,奈何?〃真君曰:〃我代汝等驾之,汝等但要瞑目安坐,切勿开眼窥视。〃吴君乃立于船头,真君亲自把船,遂召黑龙二尾,挟舟而行。经池阳之地,以先天无极都雷府之印,印西崖石壁上以辟水怪,今有印纹。舟渐渐凌空而起,须臾,过庐山之巅,至云霄峰。二君欲观洞府景致,故其船梢刮抹林木之表,戛戛有声。舟人不能忍,皆偷眼窥之,忽然舍舟于层峦之上,折桅于深涧之下,今号铁船峰。其下有断石,即其桅也。真君谓舟人曰:〃汝等不听吾言,以至如此,今将何所归乎?〃舟人恳拜;愿求济度之法。真君教以服饵灵药,遂得辟谷不饥,尽隐于紫霄峰下。二君乃各乘一龙;回至豫章;遂就旧时隐居,终日与诸弟子讲究真诠,乃作《思仙之歌》云:
  天运循环兮疾如飞,人生世间兮欲何为?
  争名夺利兮徒丘墟,风月滋味兮有谁知?
  不如且进黄金巵,一饮一唱日沉西。
  丹砂养就玉龙池,小瓢世界宽无涯。
  世人莫道是愚痴,酩然一笑天地齐。
  又作八宝垂训曰:
  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忠则不欺,孝则不悖;廉而罔贪,谨而勿失;修身如此,可以成德,宽则得众,裕然有余;容而翕受,忍则安舒;接人以礼,怨咎涤除。凡我弟子,动静勤笃,念兹在兹,当守其独,有丧厥心,三官考戮。
  却说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及太白金星,因言真君原是玉洞天仙下降,今除荡妖孽,惠及生灵,德厚功高;其弟子吴猛等,扶同真君,共成至道,皆宜推荐,以至天庭。商议具表,奏闻玉帝。玉帝准奏,乃授许逊九天都仙大使兼高明大使之职,封孝先王。远祖祖父,各有职位。先差九天采访使崔子文、段丘仲捧诏一道,谕知许逊,预示飞升之期,以昭善报。采访二仙捧诏下界,时晋孝武宁康二年甲戌,真君时年一百三十六岁。八月朔旦,见云仗自天而下,导从者甚众,降于庭中。真君迎接拜讫,二仙曰:〃奉玉皇敕令,赐子宝诏。子可备香花灯烛,整顿衣冠,俯伏阶下,以听宣读!〃
  诏曰:
  上诏学仙童子许逊:卿在多劫之前,积修至道,勤苦悉备。天经地纬,悉已深通;万法千门,罔不师历。救灾拔难,除害荡妖;功济生灵,名高玉籍。众真推荐,宜有甄升。可受九州都仙大使兼高明大使、孝先王之职。赐紫綵羽袍琼旌宝节各一事。期以八月十五午时,拔宅上升。诏书到日,信诏奉行。
  读罢,真君再拜,遂登阶受诏毕,乃揖二仙上坐,问其姓名。二仙曰:〃余乃崔子文、段丘仲,俱授九天采访使之职。〃真君曰:〃愚蒙有何德能,感动天帝,更劳二仙下降?〃二仙曰:〃公修己利人,功行已满。昨者群真保奏,升入仙班,相迎在迩,先命某等捧诏谕知。〃言毕,遂乘龙车而去。
  真君既得天书之后,门弟子吴猛等,与乡中耆老及诸亲眷,皆知行期已近,朝夕会饮,以叙别情。真君谓众人曰:〃欲达神仙之路,在先行其善而后立其功。吾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豫章之境,五陵之内,当出地仙八百余人。其师出于豫章,大阐吾教。以吾坛前松树枝垂覆拂地,郡江心中忽生沙洲掩过井口者;是其时也。〃后人有言:〃龙沙会合,真仙必出。〃按龙沙在章江西岸畔,与郡城相对,事见《龙沙记》。潘清逸有《望龙沙》五言诗云:
  五陵无限人,密视松沙记。
  龙沙虽未合,气象已虚异。
  昔时云浪游,半作桑麻地。
  地形带江转,山势若连契。
  是时八月望日,大营斋会,遍召里人,及诸亲友并门弟子,长少毕集。至日中,遥闻音乐之声,祥云缭绕,渐至会所。羽盖龙车,仙童彩女,官将吏兵,前后拥护。前采访使崔子文、段丘仲二仙又至。真君拜迎。二仙复宣诏曰:
  上诏学仙童子许逊:功行圆满,已仰潜山司命官,传金丹于下界,返子身于上天。及家口厨宅,一并拔之上升。着令天丁力士与流金火铃,照辟中间,无或散漫。仍封远祖许由,玉虚仆射;又封曾祖许琰,太微兵卫大夫,曾祖母太微夫人;其父许肃,封中岳仙官,母张氏封中岳夫人。钦此钦遵,诏至奉行!
  真君再拜受诏毕。崔子文曰:〃公门下弟子虽众;惟陈勋、曾亨、周广、时荷等外,黄仁览与其父,眄烈与其母,共四十二口,合当从行。余者自有升举之日,不得皆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